世代恩仇,九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題材戰爭電影

2020-10-04 電影中的歷史

近期,高加索山脈南麓的兩個小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再度因地方割據勢力納卡地區的問題而發生交火。高加索南麓三國的導演師承蘇聯電影學院派,融民族風與文藝風於一體,對於這場斷斷續續持續了近30年的地區局部戰爭,更是拍攝了不少相關電影,筆者這回就趁熱打鐵,特地來介紹一下其中的九部(主要以2010年以後作品為主)。

1、終結(Färyäd,1993,亞塞拜然)

這部影片拍攝於蘇聯解體之後,彼時納卡軍事衝突尚未結束,導演傑恩·米爾扎耶夫得以引用了許多珍貴的紀錄片鏡頭。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霍賈利種族滅絕事件,在這場發生於1992年2月的屠殺中,有613名霍賈利鎮的亞塞拜然平民被亞美尼亞武裝殺害。該片上映前夕,傑出的亞塞拜然導演傑恩·米爾扎耶夫因心臟病突發而不幸去世。

2、光之屋 (Маяк,2006,亞美尼亞)

本片由在2018年去世的亞美尼亞女導演瑪麗亞·塞克亞在Bals基金支持下拍攝,講述在納卡衝突的背景下,一個亞美尼亞女孩列娜回到故鄉,當她想返回莫斯科時,卻發現火車站因戰爭的發生而停運,兵荒馬亂之際,面對家鄉荒涼的景色,她最終又放棄了回莫斯科的想法,決定留在這個小山村,仿佛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燈塔。

3、多盧(Dolu,2012,亞塞拜然)

影片改編自阿吉爾·阿巴斯的關於納卡戰爭的同名戰爭小說,講述一支亞塞拜然小部隊遭到納卡地區武裝的包圍,最後只剩一人趁天黑逃脫。既然是一部悲情戰地片,導演配之以單調的色調與混亂的環境,來使之區別於一些動作娛樂片。

4、懷抱中的孩子們(Tevanik,2014,美國)

本片以90年代初亞阿戰爭期間、一個村莊裡的三個亞美尼亞兒童的視角來看待這場混戰,所以實際上是三個小故事,而且都以悲劇的結尾收場。該片導演是一位出生於衝突的熱點地區「納卡」的八零後導演,曾獲2014年金杏電影節亞美尼亞全景大賽最佳劇情獎,並得到了定居美國的亞美尼亞人的資金支持。

5、娜巴特( Nabat ,2014,亞塞拜然)

本片改編自導演埃爾欽·穆紹格盧在蘇聯解體時期聽到的一則故事,講述90年代初的亞阿戰爭中,老太太納巴特居住在亞塞拜然的一個邊遠村莊,她的兒子在戰爭中犧牲,丈夫也病亡,受戰爭的影響,村民們也大都離開村莊,只剩這一位老太太孤苦伶仃的生活。該片為2015年亞塞拜然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送審片,氛圍壓抑,色調陰沉,是一部極簡主義文藝電影。

6、記憶中斷(Yarimçiq xatireler,2015,亞塞拜然)

本片是一個奇特的故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個亞塞拜然士兵在1941年的布雷斯特要塞保衛戰中(Brest Fortress)英勇地打擊納粹,50年後,這位老兵又僅憑一把獵槍,與佔領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軍隊作戰。導演採用了兩條故事線並行的敘事手法,使得影片鏡頭不斷在50年之間穿梭。

7、最後的居民( The Last Inhabitant ,2016,亞美尼亞)

本片根據作家哈查特瑞安的小說改編,講述的是個戰後的杯具故事:亞阿衝突後的某亞美尼亞族村莊,村民們都已被趕走,只剩老石匠阿布加爾沒走,他的女兒因為目睹丈夫被殺而精神失常,當地阿族長老承諾,如果阿布加爾幫他們修建一座寺廟,就幫他找到女兒,但阿布加爾逐漸發現,當地嚴重的兩族對立情緒已使得他很難帶走自己的女兒。

8、生活與戰鬥(Kyanq u Kriv,2016,亞美尼亞)

本片講述亞美尼亞小夥提格倫在失去了所愛的女孩,毅然決定參加亞阿兩國在納卡地區的軍事衝突,來使自己變得更強大。在殘酷的戰鬥中,提格倫失去了許多朋友,他的耳朵也被一個亞塞拜然士兵割去。影片真實再現了1988-1994年間在納卡地區的殘酷戰爭,時值2016年兩國衝突再起,這部在納卡地區拍攝的影片就顯得更有現實意義。

9、我的十字架(My Cross,2019,亞美尼亞)

影片講述90年代初的亞阿戰爭中,兩位不同女性命運交織的故事,一位是在巴庫工作的法國紅十字協會工作者雅克,為了救治傷員上了前線,一位是亞美尼亞婦女索納,她為了替自己喪命的兒子復仇而志願走上前線,片名《我的十字架》意味著雅克對索納身體和心靈的救贖,引導她走出心中的仇恨。

相關焦點

  • 【影視題材】九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題材戰爭電影
    近期,高加索山脈南麓的兩個小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再度因地方割據勢力納卡地區的問題而發生交火。高加索南麓三國的導演師承蘇聯電影學院派,融民族風與文藝風於一體,對於這場斷斷續續持續了近30年的地區局部戰爭,更是拍攝了不少相關電影,筆者這回就趁熱打鐵,特地來介紹一下其中的九部(主要以2010年以後作品為主)。
  • 為何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事關重大?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也不例外,包括以色列在內的一些有關國家採取的立場,至少可以說是矛盾的。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於一個偏遠地區的心臟地帶,即土耳其與裏海之間樹木繁茂、多山的狹長地帶。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位於西部內陸的亞美尼亞和東部的亞塞拜然之間,其漫長的海岸線與裏海相連。 當前爭端的種子是由前蘇聯埋下的。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軍事衝突 「多山的黑色花園」再度濺血
    亞塞拜然國防部9月27日證實,亞美尼亞武裝力量在卡拉巴赫開炮並造成傷亡,亞塞拜然方面正採取回應措施。隨後,亞美尼亞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開始全國總動員。
  • 與亞塞拜然再爆衝突,亞美尼亞宣布戒嚴令和全國總動員
    (觀察者網 訊)當地時間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Nagorno-Karabakh)爆發新一輪軍事衝突,兩國國防部均稱摧毀對方軍事單位,並指責對方殺害本國平民。目前,亞美尼亞方面已宣布戒嚴令,並發布軍事總動員,而亞塞拜然方面也宣布將進行反擊。兩國局勢有進一步升級的可能。
  • 為了這塊土地,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再次爆發衝突,無辜百姓喪生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領土爭端再次爆發,引發了多年來最嚴重的衝突。據報導,周日,這兩個前蘇聯共和國為爭奪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發生衝突,造成至少23人死亡。國際上承認該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由亞美尼亞人控制。當它在20世紀90年代初解體時,成千上萬的人在戰鬥中喪生。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大北方戰爭擊敗瑞典奪得北方出海口後,俄國又把目標放在南方的黑海和裏海沿岸。▲大北方戰爭,俄國佔領了北方沿海在當時,這一地區的主權歸波斯所有,薩法維王朝後期的統治者推行什葉派的政策,使得波斯國內的矛盾日趨尖銳。此後波斯經歷了王朝變更,但教派衝突反而使得國力愈加衰弱。這給了沙俄可乘之機,他們不斷集中兵力南下,兩國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全線開火,中亞「火藥桶」又被引燃了
    ━━━━━ 各說各話的「戰爭」 說是「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而非兩個國家,是因為迄今戰事主要集中在國際社會所普遍認定的亞塞拜然境內,即亞塞拜然本土和自行宣布「獨立」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之間。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拒絕和談的建議
    在最近的事件中,亞美尼亞表示,其中一架戰機被亞塞拜然盟國土耳其的一架戰鬥機擊落,炸死飛行員,這將是暴力事件的嚴重升級。 土耳其和亞塞拜然均否認了這一說法。 國際社會呼籲在本周爆發暴力事件後結束高加索山脈地區的兩個前蘇聯共和國之間長達數十年之久的衝突的談判。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全線開火,中亞「火藥桶」又被引燃了 | 京釀館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衝突致百餘死傷:互發視頻炫耀戰果,均宣布「戰時狀態」。?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 | 陶短房?9月27日,位於亞歐交界、素有「火藥桶」之稱的高加索地區,爆發了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間的激烈衝突。
  • 亞美尼亞公布擊毀亞塞拜然坦克視頻
    亞美尼亞消息人士說,兩名平民,一名婦女和一名兒童,在亞塞拜然的炮擊中喪生。亞塞拜然則稱,數目不詳的亞塞拜然平民死亡,6人受傷。納卡地區當局稱,10名亞塞拜然軍事人員被打死。不過路透社指出,目前這些說法都無法得到證實。
  • 阿國總統:亞塞拜然軍隊並未想過進入亞美尼亞境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5日報導,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當天表示,該國軍隊並沒有進入亞美尼亞境內,也沒有想過這樣做。阿利耶夫25日與亞塞拜然軍方召開了行動會議。阿利耶夫說:「道理在我們這一邊,我們是在自己國土進行戰爭,恢復我國領土完整,我們並沒有進入亞美尼亞境內,也沒有想過這樣做。如果有這樣想法,早就實現了。而且這也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納卡地區衝突中亞塞拜然無人機摧毀亞美尼亞防空系統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此前表示,亞塞拜然願達成納卡地區停火協議。
  • 亞塞拜然殺紅眼?公然虐殺戰俘,亞美尼亞國防部緊急趕往俄羅斯!
    編者按: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衝突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目前戰勢對亞美尼亞方面來說十分不利,亞美尼亞軍方已經捉襟見肘,有軍方代表已經急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0月初的時候就針對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衝突進行了調解,當時兩國外長都親自前往莫斯科,並進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談判,最後連夜達成停火協議,不過經過長達10個小時協商出來的停火協議,在短短的5分鐘之後就名存實亡了,戰火又一次在納卡地區重新燃燒。戰爭有多殘酷,什麼時候能夠停火達成「和平共識」!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大打出手?原來幾個大國才是罪魁禍首
    隨後亞美尼亞境內的阿澤裡人和亞塞拜然境內的亞美尼亞人,都傳出了遭遇屠殺的報導,其中真真假假,令各界都難以找到全部真相,使得衝突進一步升級。 在蘇聯解體後,對土耳其的恐懼使亞美尼亞十分依賴俄羅斯的軍事支持,許多亞美尼亞人把亞塞拜然人看作是土耳其人,這無助局勢的緩和。事實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亞塞拜然人說突厥語,但他們主要是什葉派穆斯林,而土耳其人主要是遜尼派,但是在別有用心的人的煽動下,一些極端的言論、觀點成為了武裝衝突的思想基礎。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倆貨到底在鬧騰啥
    最近,位於亞歐大陸咽喉要道的外高加索地區,兩個世仇鄰居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爆發了激烈的軍事衝突,雙方先後動用了各種重武器,火力密度史無前例。一頓甩鍋後,兩國也先後宣布進入全面軍事動員,仿佛一場大戰就在眼前。 關於這個事,網上也有很多人在聊,但是基本都是用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俄羅斯支持亞美尼亞來總結這場地區性衝突。咱們經常強調,作為一個成年人,看問題一定要全面。
  • 亞塞拜然兵鋒直指納卡首府,土俄急忙出面,亞美尼亞籤訂城下之盟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稱,該協議具有"歷史意義",因為亞塞拜然取得了軍事勝利,亞美尼亞被迫進行談判。他在推特上表示,亞美尼亞的聲明意味著投降,這是亞塞拜然光榮的勝利。儘管亞塞拜然首都仍在實施宵禁,但凌晨爆出的這條重磅消息還是讓當地民眾走上街頭慶祝。
  • 土耳其派4000士兵支援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限制男性出境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天與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通電話,隨後在推特寫道,「亞美尼亞又一次對亞塞拜然發起攻擊,再一次證明它威脅地區安全」。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
  • 地位十分尷尬,大批亞美尼亞士兵被亞塞拜然俘虜
    來自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塞拜然在解放領土上採取挑釁行動。亞美尼亞國防部說,在哈德魯特地區,亞塞拜然突然發動進攻,亞美尼亞士兵被迫進行反擊,殺死了4名亞塞拜然士兵,而大批亞美尼亞士兵被俘虜。面對著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新一輪衝突,作為維和部隊的俄軍,地位十分尷尬。
  • 亞美尼亞宣布進入戰備狀態,亞塞拜然:沒必要進行全國總動員
    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衝突不斷升級、亞美尼亞宣布進入戰備狀態並進行全國總動員之際,衝突的另一方亞塞拜然於27日表示「沒有必要」進入戰備狀態並進行全國總動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報導,亞塞拜然國防動員和徵兵局當日表示,由於亞塞拜然軍隊人手充足,該國不會要求進行全國總動員。亞塞拜然國防動員和徵兵局在27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寫道:「依照亞塞拜然的法律,如果有必要,本國的預備役人員可以被召集服役。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沒有必要這樣做。」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室操戈,爆發激烈軍事衝突,兩國的勳章是啥樣
    眾所周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近期發生了激烈的軍事衝突,由於這2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歷史恩怨非常複雜,在100多年的漫長歷史過程中留下了一筆筆的爛帳,很難快速清晰地在兩個國家之前分辨出善惡忠奸,人們也很難在任何一方站隊。
  • 亞塞拜然放狠話:用鐵拳打垮亞美尼亞
    說起今年最為一波三折的戰爭,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的衝突,雙方幾經衝突又好幾次達成停火協議,近期最後一次的停火協議在俄羅斯的極力調停下終於達成,就在人們認為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終於要徹底結束時,近日亞塞拜然卻突然發出命令,要對亞美尼亞發動猛烈進攻,發誓要用鐵拳徹底粉碎亞美尼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