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大打出手?原來幾個大國才是罪魁禍首

2020-11-21 騰訊網

29日,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繼續爆發激戰,至少30人死亡!

兩國漫長的武裝衝突,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下文將為讀者們做出分析。

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不久,亞美尼亞人就從亞塞拜然手中奪取了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及其周邊地區的控制權。此後,圍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兩國武裝衝突不斷爆發,造成3萬多人死亡,100萬人流離失所。

儘管美國、俄羅斯和法國進行了數十年的調解,但兩國始終沒有籤署和平協議。

更嚴重的是,從規模和地緣政治風險來看,始於9月27日的最新一輪衝突與1994年戰爭結束以來的許多小規模衝突都有所不同,對周邊地區造成更大的威脅。

其中一大因素是,這一次外國幹涉的因素更為明顯,導致停火、局勢緩和變得更難實現。例如,土耳其表態毫無保留地支持其盟友亞塞拜然,大大提高了亞塞拜然把戰鬥進行下去的資本。而俄羅斯、以色列也分別表態,令兩國衝突更為惡化。

今天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所包括的地區,幾個世紀前就已經處於俄羅斯、奧斯曼和波斯帝國之間爭鬥的範圍之內,從那時候起兩國都在外國勢力作用下不斷遭受分裂和摧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沙俄、奧斯曼帝國崩潰,當地按宗教、種族區分的兩大陣營開始相互爭鬥,都尋求建立獨立國家,出現了俄羅斯支持亞美尼亞,奧斯曼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的局面。

一場代理人戰爭,實際上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只是在蘇聯時代由於莫斯科政府管轄有力,才平靜了幾十年。

從這一角度說,兩國漫長的紛爭,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歷史上、眼下的各個大國。他們長期煽動和支持雙方的衝突,令兩國普通老百姓苦不堪言。

從一開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就成了緊張局勢的中心,因為這片山區居住著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的混合社區,兩個國家都認為這是各自國家歷史和身份認同的中心地帶。

1921年這兩個新生國家併入蘇聯之後,約瑟夫·史達林的一些決策也為今天的爭端帶來了隱患。他把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劃給了亞塞拜然,但在1923年又把它劃分為一個自治區,但是這一地區90%的人口都是亞美尼亞人。

蘇聯解體前後,國家對這兩個加盟共和國的控制能力銳減,雙邊衝突立刻爆發。兩國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衝突,爆發於1988年,當時蘇聯的日子也屈指可數了。當這兩個蘇維埃共和國開始爭取獨立時,緊張局勢加劇,這導致了原本蘇聯政府壓制的內部矛盾,變成了國際爭端。

隨後亞美尼亞境內的阿澤裡人和亞塞拜然境內的亞美尼亞人,都傳出了遭遇屠殺的報導,其中真真假假,令各界都難以找到全部真相,使得衝突進一步升級。

1988年2月,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國民議會投票決定解除其自治地位,加入亞美尼亞。

儘管卡拉巴赫的亞美尼亞人和阿澤裡人在1988年之前一直生活在一起,並相對融洽地融合在一起,但歷史上的傷痕,尤其是一些政客,以及外國勢力的影響,導致了雙邊的極端觀念崛起,成為大規模武裝衝突導火索。

歷史上,奧斯曼帝國等政權對當地人民犯下的罪行,也令許多人感到不公,從而在新時代產生了更強烈的急於獨立自主的對抗情緒。

在蘇聯解體後,對土耳其的恐懼使亞美尼亞十分依賴俄羅斯的軍事支持,許多亞美尼亞人把亞塞拜然人看作是土耳其人,這無助局勢的緩和。事實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亞塞拜然人說突厥語,但他們主要是什葉派穆斯林,而土耳其人主要是遜尼派,但是在別有用心的人的煽動下,一些極端的言論、觀點成為了武裝衝突的思想基礎。

土耳其與亞美尼亞邊境封閉,沒有外交關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亞美尼亞與土耳其在歷史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

相比之下,亞塞拜然通過管道向土耳其供應天然氣和原油,管道距離亞塞拜然-亞美尼亞邊界10英裡(16公裡),距離衝突區30英裡。因此,在卡拉巴赫爭端上,土耳其長期站在亞塞拜然一邊。直到最近,這種來自於土耳其的支持還僅限於口頭上。但在7月,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發生衝突後,土耳其軍隊與亞塞拜然軍隊舉行了聯合演練。

9月28日,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呼籲亞美尼亞結束對亞塞拜然領土的「佔領」,並批評目前將土耳其排除在外的談判方式,稱其「盡一切可能不解決問題」。儘管埃爾多安的確切目標尚不確定,但這一轉變發生之際,他正利用硬實力在前奧斯曼帝國的大部分地區推動土耳其自己的利益,包括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對抗俄羅斯,以及在地中海東部對抗賽普勒斯、希臘和以色列。

最新報導稱,土耳其已經出動4000人的部隊,進入相關衝突地帶。儘管未獲得最終證實,但土耳其近期的強硬表態,令人擔憂會出現火上澆油的效果。

作為鄰近的核大國和前霸主,俄羅斯對雙方都有影響力。亞美尼亞擁有一個龐大的俄羅斯軍事基地,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俄羅斯提供的武力保護。如果亞塞拜然試圖奪回它在1994年失去的土地,俄羅斯會成為決定性的障礙。

1994年後,亞塞拜然的石油和天然氣財富使其得以大幅增加其軍事開支——其中大部分用於從俄羅斯購買武器,實際上俄羅斯為雙方提供武器,這令俄羅斯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

美國過去也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因為它接納了大批富有且在政治上活躍的亞美尼亞僑民,也是亞塞拜然新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主要支持者。這些管道繞過俄羅斯的運輸網絡,對美國來說有制衡俄羅斯的作用。但近年來,美國對該地區的興趣似乎有所減弱。

作為歐洲聯盟的代表,法國的影響力似乎也在下降。

西方國家減少關注,反而令兩國更加放開了拳腳,並使得土耳其等有著更關鍵的切身利益的國家,可以更為自由的幹涉該地區事務,加劇了地區的不安定。

在經濟上,儘管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輸油管道可能遭到戰火影響,但國際能源市場對戰鬥的加劇反應平靜。在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全球市場有大量過剩石油供應,因此這一地區停止供應的威脅似乎不足以影響油價。2019年,南高加索管道將向土耳其輸送92億立方米(325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並將於下個月開始向希臘和義大利供應歐盟總供應量的3%。但是,天然氣的需求也仍然疲軟。

此外,在長達30年的衝突中,亞美尼亞還沒有攻擊過亞塞拜然的能源項目管道,原因是顧慮國際社會對此出現強烈反應。同樣,在這一次戰鬥中,如果任何一方嚴重幹擾該地能源生產,或許會令國際社會增大幹預的力度,令任何一方都無法實現自己的真實目的。

綜合以上因素,這一次兩國武裝衝突可能會延續較長時間,規模有可能打破紀錄,但由於參與各方,特別是若干世界大國無意看到該地區爆發大規模戰爭,預計衝突不會發展為大規模戰爭。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外高加索三國自古是大國的角鬥場
    高加索地區,指的是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高加索山脈所在的廣大地區。高加索山脈分為大高加索山脈和小高加索山脈,其中大高加索山脈是歐洲與西亞的分界線,小高加索山脈則是亞美尼亞與北方喬治亞、亞塞拜然的主要國界線。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倆貨到底在鬧騰啥
    需要確保能源安全,想從高加索這一代拉條管子,這就使得外高加索這一帶對西方世界顯得異常重要了,所以順理成章地成了各大國角逐的舞臺。 外高加索被主流世界承認的國家有三個,分別是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也就是外高加索三兄弟。這三個的信仰區別還挺大,喬治亞主要信東正教、亞美尼亞信基督教、亞塞拜然則是伊斯蘭教。這哥仨聚在一起,跟個大炮仗似的,不起衝突都難。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雙方在邊境線實行封鎖,納希切萬與亞塞拜然的本土的聯繫變得十分困難,最好的途徑就是捨近求遠從伊朗通過。那麼,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地區為什麼會遠離亞塞拜然本土呢?這塊被死敵隔開的飛地又是怎樣形成的呢?▲緊張的納卡局勢一、亞阿民族的反覆爭奪在今天,納希切萬地區的居民雖然以亞塞拜然人為主,但亞美尼亞人卻更早在這裡定居並建立政權。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全線開火,中亞「火藥桶」又被引燃了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面積4388平方公裡,人口約16萬,四面均被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所包圍,但該地區絕大多數人口卻是信奉亞美尼亞天主教的亞美尼亞人。 綜合各方消息,戰事開始於9月27日上午7時10分左右,亞塞拜然方面的進攻主要集中在上卡拉巴赫的費佐利地區和傑布賴爾地區。亞塞拜然方面將此次軍事行動稱為「反擊」,暗示「亞美尼亞才是率先發難的一方」。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全線開火,中亞「火藥桶」又被引燃了 | 京釀館
    一旦阿方戰事稍稍有利,足以讓阿利耶夫在國內炫耀「勝利」,或阿方出師不利,連吃幾個大虧,他們都很可能「到此為止」,暫且讓「熱戰」回歸「冷戰」。▲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衝突致百餘死傷:互發視頻炫耀戰果,均宣布「戰時狀態」。?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 | 陶短房?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裝備的火箭炮都是東方產品
    最近一段時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亞洲國家在納卡地區全面開戰,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致使雙方傷亡慘遭。這兩個國家很多人都不知道,只相當於國內一個三線地級市,亞美尼亞非常弱小,總人口只有306萬,國土總面積僅3萬平方公裡,GDP更是只有136億美元。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拒絕和談的建議
    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亞美尼亞軍人向自稱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亞塞拜然陣地發射一門大炮 亞美尼亞葉里溫(美聯社)-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領導人周二否決了和談的建議
  • 亞美尼亞成功擊落亞塞拜然戰機
    根據亞美尼亞國防部9月29日對外通報稱:「今天早晨,亞塞拜然武裝部隊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整個接觸線上發起了進攻。」亞美尼亞國防部新聞秘書史蒂芬·舒山彥對此表示,在進攻行動中,亞塞拜然使用了坦克,大炮和飛機。」
  • 為什麼亞美尼亞是外高加索地區的火藥桶?全網解密第一個基督教國家-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土耳其、喬治亞,俄羅斯、伊朗接壤。      為什麼土耳其和亞塞拜然認親是有種族緣由的,都有突厥的血脈!從有色人種的角度來看,人種膚色不是這個地區的主要矛盾,因為這片區域基本以白種人以及不同時期強國統治下人口大量遷徙造成的黃白混合人種為主。
  • 寸步不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歐洲歌唱比賽上的交鋒
    近日,南高加索地區的兩個小國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一對死敵又因為納卡地區發生衝突了,而且戰爭規模還很大。大會無奈之下決定將該古蹟的畫面從影片中移除;這又引發亞美尼亞的不滿,於是亞美尼亞人決定報復,在投票結果顯示時多番展示該古蹟的圖像。 亞塞拜然很無奈,其國營廣播機構試圖審查亞美尼亞參賽歌曲和電話投票,並收集支持亞美尼亞的亞塞拜然公民的名字和地址,以評估他們對國家潛在的安全威脅。但這被歌唱大賽官方發現了。
  • 為何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事關重大?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位於西部內陸的亞美尼亞和東部的亞塞拜然之間,其漫長的海岸線與裏海相連。 當前爭端的種子是由前蘇聯埋下的。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20世紀20年代被蘇聯吞併時,蘇聯將位於兩國之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控制權交給了亞塞拜然,儘管那裡的大部分人口是亞美尼亞人。
  • 亞塞拜然無差別攻擊平民區,投下近萬枚炸彈,大國呼籲趕緊停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5日報導,亞塞拜然開始無差別攻擊亞美尼亞平民區,甚至還投下了近萬枚炸彈,大國呼籲雙方趕緊停手。隨著戰事的不斷進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局勢也不斷升級。本來雙方的交手只是局限於具有爭議的地區,雙方都出動了大批的武裝力量進行打擊。
  • 與亞塞拜然再爆衝突,亞美尼亞宣布戒嚴令和全國總動員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1994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之間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 土耳其派4000士兵支援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限制男性出境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天與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通電話,隨後在推特寫道,「亞美尼亞又一次對亞塞拜然發起攻擊,再一次證明它威脅地區安全」。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
  • 亞美尼亞基督徒含淚燒毀家園!亞塞拜然穆斯林大軍在普京的默許下接管城鎮……戰爭結束了
    上個世紀90年代亞美尼亞宣布獨立之後,這片領土被當地的亞美尼亞原住民控制了長達幾十年,但,奇妙的是,在2020年的今天,亞塞拜然利用全球大國都忙著對付病毒的當兒,發動了「領土奪還戰」!當然,戰爭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擁有大量資金、超強人力資源和三個富裕外國(土耳其、沙特、以色列)支援的亞塞拜然穆斯林大軍,差點攻佔了亞美尼亞首都,他們在其所到之處殺害了許多亞美尼亞人。在周日,俄羅斯派駐的「維和部隊」來到之後,普京主導的「宣布亞塞拜然重新獲得領土控制權協議」之後,該地區的原住居民開始大規模流亡。這,便是可笑的「國際正義」…
  • 亞美尼亞總理:亞塞拜然大軍出動,俄羅斯維和部隊被「包餃子」
    該地區之前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軍隊必爭之地,在和平協議籤署之後,俄羅斯維和部隊接管了此地。帕希尼揚總理聲稱,俄羅斯維和部隊已經被亞塞拜然「包餃子了」,因為地形複雜,俄羅斯維和部隊通訊設施存在一定問題,為了奪取此地,亞塞拜然軍隊很有可能夥同土耳其軍隊發動了進攻,或者土耳其特種兵僕從軍穿著亞塞拜然軍人的衣服參加了戰鬥。
  • 為了這塊土地,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再次爆發衝突,無辜百姓喪生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領土爭端再次爆發,引發了多年來最嚴重的衝突。據報導,周日,這兩個前蘇聯共和國為爭奪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發生衝突,造成至少23人死亡。國際上承認該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由亞美尼亞人控制。當它在20世紀90年代初解體時,成千上萬的人在戰鬥中喪生。
  • 亞塞拜然特種部隊俘虜一名亞美尼亞軍官,砍頭拍照發朋友圈!
    可一調查才發現,原來被基地內另一名美軍士兵殺害,兇手用錘子打死了她並肢解拋屍。當地時間12月8日,美國陸軍部長麥卡錫表示,美國陸軍已經解僱或停職了胡德堡基地的14名指揮官和低級別領導人,原因他們縱容了那裡存在的包括謀殺、性侵犯和騷擾在內的暴力行為。美國忙於處理這些見不得人的事去了,但12月10日,一則血腥的割喉與斬首的視頻近日在網絡上流傳。
  • 亞塞拜然和俄羅斯撕破臉,當俄軍面抓走160亞美尼亞俘虜
    近日,納卡地區爆發了,形勢進一步惡化,亞塞拜然再次發起攻擊,向亞美尼亞所掌控的村莊開火。隨後,土耳其特種部隊也出現在交戰地帶,形勢一觸即發。為防止亞阿兩國再出什麼亂子,俄羅斯維和部隊也加強維護和平的力度。然而,亞塞拜然這一次卻絲毫不給面子,派兵包圍俄羅斯維和部隊,當著俄軍的面將160人抓走。
  • 俄軍維和被嫌多管閒事,亞美尼亞主戰派稱要和亞塞拜然單挑
    近日俄羅斯媒體有報導,納卡衝突終於暫告一段落了,在俄羅斯表明態度正式介入之後,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終於艱難得達成了停火協議,亞美尼亞對外公布了有關於條約的一些內容,從本月10日的零點開始,納卡地區正式實現全面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