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概念能否救百貨?中免跌停市值蒸發450億,有免稅商場倒閉改KTV

2020-12-26 AI財經社

文|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輯| 鹿鳴

作為首家拿到免稅牌照的百貨公司,王府井漲了四倍的股價,令整體低迷的百貨業精神大振。

僅7月,包括大商股份、南寧百貨在內的7家零售企業,宣布提出免稅品經營資質申請,其中多家公司錄得漲停。

但細看公司「成績單」,2019年全年,7家上市企業中,僅3家營收淨利均保持增長。2020年上半年,業績更為慘澹:嶺南控股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166.51%~183.14%;中百集團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264.95%~319.94%。

押寶免稅能否救百貨?

拋開能否拿到牌照不談,就連4000億市值的免稅龍頭,都難逃炒作質疑。7月24日,中國中免午後跌停,市值蒸發近450億。新秀王府井同樣跌停,報於58.95元。

「炒作」質疑背後,是百貨企業入局免稅業的眾多不確定性。

談及牌照能否獲批,華創證券分析師王薇娜在一次直播中稱,牌照發放過去非常嚴格。「僅據我所知,就有四五家央企申過,但都沒有完全拿下。」

王府井拿到一張新牌照,令業界看到政策鬆動的跡象。

「發給王府井之後,市場紛紛猜測,是不是要開針對國人的市內免稅店了。這個政策中免從2016年就在爭取,遲遲沒有進展。」王薇娜說,「如果要開,各地會不會為當地有稅百貨,申請一張經營免稅品資質的牌照?」

畢竟,相比機場及離島店,我國市內免稅店渠道佔比有限,僅中免及中出服少量經營,不為大眾所知。而在韓國,2012年以來,韓國海關在首爾、釜山和濟州島以外其他中小城市,發放10張市內免稅牌照。之後陸續新增市內店牌照,目前免稅牌照約60張。

其中,新世界百貨拿到牌照後,憑藉採購、選品等舊有基礎,後來居上,在2018年全球免稅銷售額排名中,位列第九。

而在今年3月,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到將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稅店。

但她也表示,這些仍然只是猜想,還要看後續審批及政策變動,建議重點關注確定性更強的公司。

業績貢獻存疑

即便拿到牌照,相關業務對於上市公司的業績貢獻,也是未知數。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中免超過400億元營收,以及10%上下淨利率,來源於其佔比超過80%的壟斷地位。而在牌照數量眾多的韓國,由於競爭充分,免稅牌照並不代表超額收益。

此前媒體報導,2015~2016年,韓國新入局的免稅店,多數面臨超過200億韓元虧損。由於收益惡化,出現企業返還免稅店經營權、放棄免稅店競拍現象。2017年,「韓亞免稅店」因營業狀況不佳,提出閉店申請,成為韓國首家宣布倒閉的市內免稅店。

此外,由於奢侈品牌招商、通關報稅等方面,需要積累經驗,即便是三星這樣的韓國大型財閥,都曾在免稅行業栽過跟頭。

而在國內,開業32年的廈門免稅商場在今年7月閉店;汕頭免稅商場則在倒閉後,改建為KTV。

雖然談業績為時尚早,但對整體低迷的百貨業來說,的確需要新的增長點,提振精神。

有業內人士稱,相對提供吃喝玩樂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購物中心,百貨已經不再是吸引人的業態,客流情況糟糕。

2019年,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0.3%,增速較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多家企業因連續兩年虧損,遭遇退市風險警示,包括南京中央商場、大連友誼、津勸業及秋林集團等。

相關焦點

  • 龍頭股市值超4000億,百貨、地產跨界搶,免稅概念股真有這麼香?
    OTA、酒店、景區等等紛紛哀鴻遍野、開啟自救模式,在這之中,免稅行業或許有點例外。7月以來,國內免稅概念紅利大發,A股免稅龍頭中國中免股價連連飆高,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元。免稅政策的春風助力下,甚至百貨、地產公司紛紛想要分一杯羹。7月來,有9家A股公司宣布申請免稅牌照。
  • 免稅概念再起!多地商業零售公司搶灘免稅牌照,更有公司業績暴虧...
    來源:貓財經這兩個月免稅概念雄霸A股,免稅概念儼然成了A股的「當紅炸子雞」。雖然申請免稅牌照「八字還沒一撇」,但資本市場「先漲為敬」。嶺南控股(000524)業績預告暴虧1.2億,連拉5個板,期間還被交易所監控,最後隱晦透露自己公司正在申請免稅牌照,K線走出了「免稅概念」的獨立行情。
  • 免稅失速:兼職代購一天流水2萬,一塊牌照市值漲4.6倍
    我國免稅經營渠道主要有四類,分別是離島免稅、口岸免稅、運輸工具免稅和市內免稅。由此來看,中免已經集齊免稅牌照,即將召喚神龍。(王府井之外,國內免稅業務企業基本信息)資料顯示,中國國旅全資子公司中免集團,是我國唯一可以全國性運營的免稅企業,2018 年國內免稅市場份額佔比達到 82%,且以43.94 億歐元在全球免稅集團銷售額排名中位列第四。
  •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公告發布,免稅概念又將大熱
    文|市值觀察 石羊編輯|小市妹此前,伴隨王府井獲得免稅牌照掀起了一波免稅概念漲停熱潮。昨日,一則公告的發布,致使今日免稅概念股集體狂歡,此則公告被譽為「離島最強免稅購物清單」。與此同時,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可按規定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換言之,未來海南或將新增離島免稅主體,但整體仍系國內免稅商牌照經營,有限競爭,中免依託規模和渠道優勢仍相對有支撐。綜合來看,我們看好政策利好與消費回流下國內免稅成長,關注中國中免(601888)。
  • 「免稅一哥」大爆發,3日市值飆升600億,離島免稅增量空間廣闊
    今日免稅龍頭中國中免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中國中免大漲4.19%,股價最高達255.32元,總市值逼近5000億大關。在中國中免的帶動下,此前曾走出過11天8板驚豔走勢的海汽集團借勢實現換手2板,此外王府井、百聯集團、格力地產等前期知名的免稅牛股紛紛跟漲。
  • 「免稅一哥」大爆發,3日市值飆升600億
    今日免稅龍頭中國中免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中國中免大漲4.19%,股價最高達255.32元,總市值逼近5000億大關。在中國中免的帶動下,此前曾走出過11天8板驚豔走勢的海汽集團(603069,股吧)借勢實現換手2板,此外王府井(600859,股吧)、百聯集團、格力地產(600185,股吧)等前期知名的免稅牛股紛紛跟漲。
  • 一飛沖天,「免稅概念股」到底有什麼魔力?
    那麼,日韓免稅市場的輝煌能否成為中國免稅店的明天?政策鬆綁,免稅概念一飛沖天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於6月29日發布離島免稅新政策,規定自7月1日起,離島旅客每人每年的免稅額度從3萬提升到10萬,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還新增手機、平板等七大類免稅商品。對於國內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免稅市場而言,這等於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 中免集團憑什麼成為離島免稅市場最烈的「焰火」
    海南省副省長沈丹陽曾表示,海南離島免稅「平均每天賣1個億左右」。而擁有三亞國際免稅城、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海口市內免稅店、瓊海博鰲免稅店的中免集團,則成為離島免稅市場最烈的「焰火」。中免集團憑什麼能夠熠熠生輝?近日,中國商報記者走進中免集團在海南的各大免稅店,一探究竟。
  • 中國中免:機構調研排名第一!免稅業務蓬勃發展
    可肯定的是,中國中免是旅遊行業的老大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影響,多數旅遊公司虧損,騰邦國際、眾信旅遊等旅遊綜合類公司前九月虧損了4.27億元和3.13億元。相比之下,中國中免實現31.64億元盈利。從淨資產收益率看,中國中免2015年以來的五年多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18.41%,明顯高於凱撒旅遊的8.08%,麗江股份的7.96%,位居行業第一。
  • 免稅牌照救不了王府井
    百貨基本上就是聯營,但免稅業務需要自營,(王府井)自營的手段可能會偏弱一些。」  在他看來,百貨店運營只是把地方租借給品牌,百貨作為場地方不會有資金的佔用,但自營免稅業務得先把商品買過來,但至於什麼樣的商品好賣,需要一個試錯的過程。此外,在消費群體上可能也存在差異,以百貨為例,北京和成都、包頭的王府井百貨,在客群上也會有差異。所以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 後發制人的「新世界」,為何能坐上韓國市內免稅鐵王座?
    國泰君安社服團隊通過深挖不同市內免稅店的經營模式,發現牌照的確是免稅行業至關重要的敲門磚,但能否盈利、做大做強,仍然取決於每個公司的運營能力。而通過韓國百貨巨頭「新世界」如何在缺少先發優勢、遭遇「限韓令」的重重困境中突圍,如何成功晉身韓國免稅三強的故事,我們或許可以一窺中國免稅行業的未來。
  • 來海南購世界 中免集團離島免稅奏凱歌
    與此同時,中免集團作為海南離島免稅的親歷者,正在以島內四家離島免稅店為藍本,通過免稅服務向世界講述著一個厚積薄發的「海南故事」。 新政紅利持續釋放 消費者購物熱情空前 儘管新政實施已有數月,但每次走進海南你都會對離島免稅有更新的認識——每人每年10萬元的免稅購物額度、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讓消費者可以盡享免稅樂趣;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並大幅減少單次購買數量限制的商品種類,則是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與此同時,中免集團旗下三亞國際免稅城
  • 免稅店衝出機場,哪裡買免稅商品更划算?
    在這背後,免稅這個曾經對大多數人而言都很陌生的概念,今年以來不僅成為新的消費熱潮,也在資本市場創造著一次次暴漲。免稅為何走俏?2000年到2018年,全球免稅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0億美元,增長至79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免稅行業最重要的增長點。
  • 離島免稅市場爭奪愈演愈烈,中免如何講好「海南故事」?
    購物金額突破120億,同比增長214%,化妝品、香水、首飾分別位居銷售數量的前三甲,這是海南離島免稅交出的最新一張成績單。從新政實施到10月底,不過短短四個月,海南離島免稅便走出了一波逆勢爆發的「行情」。可以預料的是,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免稅市場規模擴大,促使資本市場掀起了一波「狂歡」。
  • 再見,免稅商場!1988年開業,廈門「最古老」高端百貨正式謝幕!
    國營免稅商場,圖片來源:廈門市志今天,廈門免稅商場正式發布閉店公告——廈門免稅商場將於2020年7月1日閉店持有儲值卡的市民朋友>請儘快到店消費使用▼陪伴廈門人32年廈門免稅商場的前世今生始創於1988年,作為五大經濟特區專營免稅商品的商店之一,廈門免稅商場在湖裡這塊熱土,已悄然屹立32年,與廈門人共度了許多特殊的日子
  • 免稅板塊持續升溫,中國中免再創新高,起碼在這個時間是安全的
    近日,隨著聖誕和元旦雙節的臨近,離島免稅板塊持續升溫。昨日,中國中免再度大漲,盤中最高漲幅一度達到7.75%,最高股價達到255.32元再創新高。截至收盤,中國中免漲幅為4.19%,今年累計漲幅為178.71%。那麼,在此背景之下,你覺得免稅板塊還有投資機會嗎?
  • 免稅店概念走強 免稅市場擴容預期再升溫?
    原標題:免稅店概念走強 免稅市場擴容預期再升溫?   今天早盤,免稅店概念延續活躍。
  • 王府井的免稅牌照,要了韓國旅遊的命?
    對於本國居民來說,出境前逛一下市區的免稅店就和平常出門逛商場一樣方便,具有極大的消費誘惑。韓國政府於是大力放開市內離境免稅業務,大幅增加中小免稅店牌照,從2009年的10家增多到了2017年的27家。而在放開牌照之前,市內免稅的限額也早就一路水漲船高,90年代末還僅有400美元免稅上限,到2006年就達到了3000美元,遠超貨幣貶值的速度。
  • 免稅概念股瘋漲,商務部研究院白明:國內壟斷格局或將打破
    7月1日,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策落地實施,免稅業再次吸引公眾眼球。中國免稅市場目前尚屬於典型的壟斷格局。目前時代財經梳理發現,現階段我國共有8張免稅業牌照,分別屬於中免、日上免稅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及王府井。其中,中免、日上、中僑、海免同為中國國旅旗下,而中出服被凱撒旅業深度綁定,珠免則於不久前已落入格力地產懷抱。據悉,中免和日上免稅行合計的市佔率達到了82%。
  • 這塊免稅「蛋糕」,是少數者遊戲
    也是在同一天,國內最大免稅龍頭企業中國國旅正式更名中國中免,隨後股價連續兩日漲停,截至今早9:36,報價154.03元創歷史新高。據統計,中國中免年內累計漲幅已超73%,最新市值已突破3000億元,僅昨天單日就暴漲近2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