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牌照救不了王府井

2020-12-25 紅商網

  沒那麼美

  免稅牌照快速拉升了王府井的股價,但要徹底解決其轉型難題,單靠一張免稅牌照恐怕會有些力不從心。

  在鮑躍忠看來,像王府井這種體量的上市公司,單純靠免稅新業務,並不能徹底改變現在的頹勢。「王府井現在的核心業務還是傳統百貨店,借免稅店做這種市場層面的操作是二級市場的需求,和它本身能對整體業績帶來多大的改變,不會有太大關聯。」

  雖然同屬零售業,但免稅業相較於百貨店,仍然是不同的業態,這其中涉及的經營細節,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攻破。

  高明德對「子彈財經」表示:「免稅業務對王府井業績肯定有促進作用,但不會在短期內體現出來。因為王府井首先需要布局,比如到三亞或者大興開店,但百貨店和免稅店的運營可能還不太一樣,品牌結構也不同。百貨基本上就是聯營,但免稅業務需要自營,(王府井)自營的手段可能會偏弱一些。」

  在他看來,百貨店運營只是把地方租借給品牌,百貨作為場地方不會有資金的佔用,但自營免稅業務得先把商品買過來,但至於什麼樣的商品好賣,需要一個試錯的過程。此外,在消費群體上可能也存在差異,以百貨為例,北京和成都、包頭的王府井百貨,在客群上也會有差異。所以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而這個看似前景可觀的市場,或許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免稅針對的是特定對象,這種人群本身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群體。2019年免稅業市場規模大概在500億元左右,即便今年達到六七百億的規模,相較於整個零售業市場其實也不大。僅永輝超市一家一年就有幾百億收入。」高明德對「子彈財經」直言。

  中國免稅市場是一個典型的寡頭壟斷行業,中國中免集團有著長期積累,市佔率遙遙領先,要從其手中搶佔市場恐怕並非易事。

  根據商務部、Moodie Davitt以及新時代證券研究所統計,2019年中免市場佔有率達到85%,若考慮到2020年5月,中免收購海免,則其市場佔有率達到91%。

  前有「猛虎」,後面還有「追兵」。政府推出海南免稅新政等政策,進一步做大了市場蛋糕,但同時,分食蛋糕的人也越來越多,多家企業試圖通過牌照申請、併購投資等方式,拿到免稅行業的入場券。

  據「子彈財經」不完全統計,僅7月份,就有包括百聯集團、鄂武商A、嶺南控股、大商股份、歐亞集團等至少10家公司宣布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免稅品經營資質申請。此外,格力地產也擬收購珠海免稅100%股權。

  在高明德看來,免稅之所以受到關注,一是稀缺,二是因為疫情,國內的消費群體出不去所以只能去三亞購買。一旦疫情緩解,免稅熱度其實不會有想像中那麼大。

  從王府井暴漲到79元後再度回落到48元左右的股價來看,資本對此或也心知肚明。

  正確姿勢

  面臨轉型難題的並非王府井一家,當前,整個百貨業都亟待變革。

  近些年,不少百貨公司布局電商,在小程序、公眾號、社群等方面發力,加快數位化轉型,以期擺脫對線下渠道的依賴。今年疫情刺激更進一步加速了百貨業線上渠道的建設,直播賣貨一時成風。

  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的聯合調查,在100多家以經營百貨業態為主的企業樣本中,已開展線上銷售渠道的企業佔比達到70%。其中,開展形式以公眾號為主的佔70%,開展小程序的佔56%,自建網絡銷售平臺的佔46%,入駐第三方網絡銷售平臺的佔36%。

  不過,鮑躍忠對「子彈財經」直言,目前很多百貨企業還沒有找到轉型的方向,王府井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代表。「現在所謂的線上、線下全渠道,就是搞了個電商或是做了一場直播,也不能稱為是全渠道轉型。」

  在鮑躍忠看來,當前百貨轉型最核心的是要認清數位化環境下的數位化轉型方向,而數位化轉型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兩個核心要素:

  第一,將所有的業務實現在線。「最起碼要實現用戶、商品、交易、促銷、團隊『5個在線』,目前做到的零售企業不多,盒馬算典型代表。銀泰是用戶、商品、團隊在線了,但交易還是以線下為主,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數位化轉型。」他指出。

  第二,用數據決策替代人的決策。這是數位化轉型一個非常核心的標誌,盒馬、便利蜂、瑞幸都在做這樣的嘗試,目前也有一些效果。

  不過,需要正視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受限於各種因素,百貨業的數位化轉型仍然難點重重。

  在高明德看來,百貨不像超市,超市的線上化會有京東等很多第三方平臺可以對接,有比較成熟的體系,但百貨和購物中心沒有這種成熟平臺。

  「百貨的線上化比較淺,主要受限於經營模式。百貨的經營模式是聯營,不可能去跟每一個品牌打通系統。比如,王府井裡有奢侈品品牌,但它會有自己的會員、庫存、經銷存體系,不一定願意共享。一個百貨店或購物中心那麼多商家,一家家去對接,很難打通。」高明德進一步表示。

  鮑躍忠亦也坦言,百貨店的轉型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課題,不僅僅表現在數位化上。「百貨店通過租賃提供場地,不是一種真正的商品經營模式,所以沒法從用戶經營這一端去做突破,而可能需要從經營模式去做更大的突破。」

  在百貨業的數位化轉型中,銀泰百貨做得相對比較成功,往往被作為標杆宣傳,但這樣的成功卻難以複製。

  「銀泰本身是和阿里深度綁定的,最早阿里打造的喵街是想推廣到整個百貨、購物中心的大面來做,但最後變成了單獨為銀泰服務。且銀泰與阿里的會員體系都是打通的,還自建了配送體系,也是百貨業態唯一一個做的。」高明德分析道,另外,銀泰的數位化轉型,前幾年大概是有300多人的團隊,現在起碼也有200人在做,而團隊CTO來自阿里。但其它百貨公司,一方面是花不起這個錢,另一方面可能也找不到合適的人來做。

  據高明德觀察,目前在百貨業有一種趨勢,就是銀泰、大悅城等企業,自己開發出系統後去嘗試對外推廣,賣系統或服務。「但這條路也比較困難,因為買賣雙方存在競爭關係,涉及數據等核心商業機密;另一方面,每個百貨、購物中心之間,差異太大很難複製。」

  那麼在疫情期間,百貨店的線上化是怎麼做的?「他們大多是通過公眾號發產品廣告出來,然後帶連結或加群的二維碼,但每個二維碼對應不同的商家。王府井前期也做了很多線上化的工作,現在保留的就是公眾號的一些開發,所以疫情期間還是有一些效果出來。」高明德舉例道。

  在百貨業這一場大變革裡,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雖然總體困難重重,但目前也有SKP、新世界、銀泰等百貨公司有不錯的表現。

  「目前各地百貨都在做轉型調改,只不過有幅度大小之分,調改以後肯定會有一批能夠走出來。」高明德表示。

  結語

  免稅牌照之於王府井,猶如一把雙刃劍,一邊是股價暴漲,一邊是內幕交易爭議。

  深陷增長瓶頸的王府井拿到免稅牌照,賦予公司發展新的轉機,但同時,如何在不大的市場中,從老牌巨頭手中搶佔市場,也是王府井面臨的新考驗。

  免稅業務故事難講,轉型故事更難講。不能否認王府井在轉型上作出的努力,但在疫情衝擊下,留給百貨等線下傳統零售業轉型的時間已越來越緊迫——要想長期存活,必須加快轉型步伐了。

  來源:子彈財經 許芸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王府井

相關焦點

  • 王府井的免稅牌照,要了韓國旅遊的命?
    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保稅物品不允許在國內通關,更不能在市場上流通,要是三年以上賣不掉,就要做銷毀處理。中國人再不來,韓國免稅店們可能真的要崩潰了。畢竟韓國一年近20萬億人民幣的免稅銷售額,超過七成都由中國遊客貢獻。只不過,這次韓國免稅業恐怕得做好心理準備:即便疫情的陰影褪去,中國人的錢可能也有一大半回不來了。
  • 百聯股份申請免稅牌照 下一個王府井來了?
    百聯股份申請免稅牌照 下一個王府井來了?來源:聯商網2020-07-07 18:49聯商網消息:連日來,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聯股份」)股價漲幅較大,已經連續兩日發布股票異常波動公告。這不禁讓人想起之前王府井獲得免稅牌照時,股價瘋漲一個月的場景。免稅牌照無疑是一張非常「值錢「的牌照,其稀缺性決定了它的價值。中國擁有免稅品經營資質的企業只有八家:中免、日上免稅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王府井。
  • 免稅牌照真的能讓王府井「麻雀變鳳凰」嗎?強勢上漲超333%
    近年來實體經營業數據並不利好的背景下,如此異動全然得益於新獲批的免稅牌照,同期相關免稅概念層出不窮, 格力地產收購珠免、凱撒旅業免稅業務板塊獲得增資,免稅概念引起了數個漲停潮。
  • 中服免稅「招兵買馬」加速布局 王府井等決戰市內免稅市場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丹昱)訊,在政策和市場的刺激下,免稅行業的活力被進一步激發。海南離島免稅熱潮未減,市內免稅競爭已開始顯露苗頭。王府井(600859.SH)也曾明確表示將在環球影城周邊布局免稅業務;而中服免稅北京前門店已於近日進入試營業狀態,據店員介紹,已經連續多個周末人滿為患。
  • 免稅概念能否救百貨?中免跌停市值蒸發450億,有免稅商場倒閉改KTV
    文|AI財經社 趙怡然編輯| 鹿鳴作為首家拿到免稅牌照的百貨公司,王府井漲了四倍的股價,令整體低迷的百貨業精神大振。僅7月,包括大商股份、南寧百貨在內的7家零售企業,宣布提出免稅品經營資質申請,其中多家公司錄得漲停。
  • 王府井:正在全國範圍內推進離島、口岸和市內免稅項目
    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8月28日,王府井集團在半年報中披露了免稅業務相關進展。根據公告,免稅品經營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為推進免稅業務儘快落地,截至半年報出具之日,王府井集團投資設立了免稅品經營公司。
  • 免稅概念再起!多地商業零售公司搶灘免稅牌照,更有公司業績暴虧...
    來源:貓財經這兩個月免稅概念雄霸A股,免稅概念儼然成了A股的「當紅炸子雞」。雖然申請免稅牌照「八字還沒一撇」,但資本市場「先漲為敬」。嶺南控股(000524)業績預告暴虧1.2億,連拉5個板,期間還被交易所監控,最後隱晦透露自己公司正在申請免稅牌照,K線走出了「免稅概念」的獨立行情。
  • 免稅購物是個大市場 百聯股份已申請免稅牌照
    繼王府井獲得今年首張新免稅品零售經營牌照之後,業內一直在揣測,下一張免稅牌照會花落哪裡?市場給出了答案。今日,免稅板塊延續前幾日的強勢,開盤大漲。從個股看,截至午間收盤,百聯股份、騰邦國際、凱撒旅業等個股均漲停。其中,百聯股份已連續4個交易日封於漲停板上。而此前被納入免稅概念範疇的綠地控股自上周開始也持續大漲,五天收穫四板,周漲幅高達40%。
  • 免稅失速:兼職代購一天流水2萬,一塊牌照市值漲4.6倍
    3誰能拿到第9塊免稅牌照?加入狂歡隊伍的不止消費者和代購。6月9日,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府井」)公告稱,於當日收到控股股東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轉發的《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公司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
  • 百聯股份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 百聯集團已申請免稅牌照
    對此,百聯股份回應稱,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公司所處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公司內部經營秩序正常,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及控股股東均不存在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宜,包括但不限於重大資產重組、股份發行、收購、債務重組等。
  •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公告發布,免稅概念又將大熱
    文|市值觀察 石羊編輯|小市妹此前,伴隨王府井獲得免稅牌照掀起了一波免稅概念漲停熱潮。昨日,一則公告的發布,致使今日免稅概念股集體狂歡,此則公告被譽為「離島最強免稅購物清單」。截至發稿,中國中免(601888)、凱撒旅業(000796)、王府井(600859)、海航基礎(600515)漲停;百聯股份(600827)、供銷大集(000564)等漲幅居前。昨日相關部門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從2020年7月1日起,離島的遊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的額度從3萬提高到10萬,且不限次數。
  • 王府井10天漲超85%,免稅店能否在中國遍地開花
    來源:財經早餐截至7月10日,王府井報收73.77元,雖然漲幅只有1.3%,但從6月29日算起,10個交易日,王府井累計漲85.25%。其實在6月9日,也就是王府井收到控股股東北旅轉發的公司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牌照通知的前夕,王府井的股價就已經蠢蠢欲動。
  • 這塊免稅「蛋糕」,是少數者遊戲
    近期王府井拿下了國內第八張免稅牌照,也是自上世紀 80年代初以來,繼海南離島免稅政策之後,第一次正式批准新的免稅零售經營牌照。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積極信號,或將意味著有更多企業有機會踏入免稅市場,即便是沒有牌照,凱撒、眾信等旅行社已經嗅到商機通過與有牌照的企業戰略合作提早開始布局。可以預見,免稅業務將成為接下來旅企振興業務快速回血的「新驅動」。
  • 王府井砸260億建購物中心和免稅店股價已暴漲400%!下一個是...
    王府井今天(7月8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擬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王府井免稅品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5億元,用於開展免稅品經營等業務。此外,王府井集團還宣稱,將在武漢斥資260億建購物中心和免稅店。受益免稅經濟政策利好,今年以來王府井股價漲逾4倍。截至今天收盤,王府井漲4.69%,報收74.12元/每股。
  • 免稅市場:只有「硝煙」沒有「戰爭」?
    在免稅市場中,佔據絕對市場支配地位的中免,嗅到了什麼味道?這一切源於總部位於北京的上市公司王府井(600859.SH)2020年6月獲得的一張免稅牌照。這是9年來,中國內地第一次新增免稅牌照,這讓很多公司看到了關於「免稅品市場大門打開」的可能,於是,申請者眾,除去傳統國資背景的零售企業,也包括阿里巴巴背景的機構。
  • 餐飲旅遊行業深度分析:免稅開啟新紀元,未來誰能獨領風騷?
    2013 年 起,韓國增發市內牌照,促進行業競爭性擴容,在市內免稅店牌照增發和運營強化推動下, 2009 年-2018 年韓國免稅市場規模從 30 億成長成 172 億元,CAGR 達 21%。對於我國目 前免稅市場而言,牌照政策的放寬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於引導市場有序競爭,激發市場活 力,更好實現消費回流,初衷不改。
  • 王府井股價大漲「羅生門」:公司稱無內幕交易,分析師否認發過研報
    請立即徹查王府井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的文章提到,來自著名投資者交流社區」雪球「的網友」桃花為何這樣紅「5月19日發布的一篇文章《【天風商社】保持理性,客觀看待》中明確指出,」過去一周實地調研公司,拜訪企業家,了解公司最新戰略和變化,梳理如下……【王府井】首旅集團存在申報免稅牌照的可能,但需財政部審批,過程較長且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如若成功,上市公司基本面會產生較大變化,靜觀其變。
  • 免稅概念股瘋漲,商務部研究院白明:國內壟斷格局或將打破
    7月1日,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策落地實施,免稅業再次吸引公眾眼球。中國免稅市場目前尚屬於典型的壟斷格局。目前時代財經梳理發現,現階段我國共有8張免稅業牌照,分別屬於中免、日上免稅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及王府井。其中,中免、日上、中僑、海免同為中國國旅旗下,而中出服被凱撒旅業深度綁定,珠免則於不久前已落入格力地產懷抱。據悉,中免和日上免稅行合計的市佔率達到了82%。
  • 免稅店衝出機場,哪裡買免稅商品更划算?
    目前來看,我國擁有免稅品經營資質的8家企業分別是:中國中免、日上免稅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和王府井。其中,日上免稅行、海免都由中國中免控股;珠免通過注入上市公司格力地產曲線上市;中出服和凱撒旅遊合作開了首家郵輪港免稅店;王府井則拿到了一張免稅牌照。
  • 「暫不含免稅」!海汽集團再度澄清,上次股價漲了400%,這次如何?
    公告表示「未開展免稅業務」12月23日晚間,海汽集團發布異常波動公告稱,指出近期公司股價漲幅偏離值較高,經自查,公司不存在未披露重大事項。更重要的是,海汽集團還指出,未收到公司實控人、間接控股股東及控股股東擬將相關免稅業務注入公司的相關信息。早在6月份,海汽集團針對免稅概念發布過內容大致相同的公告,同樣表示沒開展免稅業務、沒開展免稅業務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