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善大人

2021-01-14 風雲故事薈

清朝末年,在一個名叫五其的村子裡,有一個所有村民都恨不得他早死的惡人:本村的地主老財張虎,此人名中帶虎,生的卻是個見錢眼開,欺壓良善的傢伙。

他為人十分貪婪,地裡每年的租子他要五成,剩下的五成收穫他還會各種巧立名目,濫收各種苛捐雜稅,喝水收你水費,上山砍柴他要你進山費和木柴費,常常把村裡的百姓們逼得家破人亡之後不得不去他家當長工來還債,村民們都恨透了他。

村子的旁邊有條河,河邊常年駐紮著張虎豢養的打手家丁,每個來河邊打水的都要交水費,交不上的就是一頓毒打,這是因為前些日子張虎的莊園裡迎來了一名風水大師,這大師告訴他說:「這條河乃是龍脈的支流,你只要佔有了它,龍脈中的貴氣保你一世的富貴榮華。」張虎聽信了大師的話,就派人24小時在河邊看守,嚴防有人去分走自己的龍脈貴氣。

這天,村中的村民李二交了進山費之後上山打獵來了,他追著一隻肥兔子跑了半天,突然覺得光著的腳有一絲涼意,他抬頭看去,發現自己前方有一個山洞,進去一看之後當場震驚:這山洞裡有清水正從巖壁上的洞口處緩緩流出,這也就是說,他們以後不用再為了喝水給張虎那個混帳交水費了!

興奮至極的李二飛奔下山把好消息告訴了村民們,卻沒有注意到身後一道一閃而逝的灰色影子。他飛快地跑下了山,將這個消息告知了村民。

興奮至極的鄉民們抬著水桶和扁擔,全家一起出動去打水了,那山洞離村子也不遠,除了太老的和太小的,大家就在這麼熱火朝天的忙活之中,填滿了自家的水缸。

此時,正在好奇今天怎麼沒人來打水的張虎聽到了氣喘籲籲跑來的家丁的消息:有個村民在山上找到了泉眼,再也不用來河邊打水了!一想到每天沒有人來打水所損失的錢數,又氣又怒的張虎命令管家必須把那個山洞給我佔下來了!

兇神惡煞的管家帶著一眾兇神惡煞的打手把山洞的入口都圍住了,不許任何人進出。除了張虎家的人想進來就只能交錢,這下村民們心中的怨氣更大了,紛紛戳起了張虎的脊梁骨。

管家把好消息匯報給了張虎,此時時間已經到了晚上,他就躺在炕上抽土煙。突然,他聽到自己床下的存錢秘櫃有聲音,他急忙站起身來打開了櫃門,在恍惚之間看見柜子裡面站著個侏儒,他青面獠牙面目獰惡,身穿一身紅衣,發現有人看見他了,就對張虎吹了一口灰氣之後消失不見。

沒有人知道張虎在那天夜裡看見了什麼,只知道從那天夜裡開始他就瘋了,常常衣衫不整頭髮散亂的在村中漫無目的地狂奔,最後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有一天夜裡,張虎的房間裡突然傳出他的慘叫聲,之後。滿天的銅錢灑落,下了場銅錢雨,落到了家家戶戶的貧苦農民們的家中,這還沒完,張虎家平常緊閉的糧倉大門沒人動就打開了,稻米就這麼如同巨浪一樣蜂擁而出,化作了一道金黃色的巨浪,把張虎活活淹死在了糧食海裡面。此時又見張虎派家丁日夜看守的山洞之中,滾滾清泉下了一場雨,這水落到土地之中,土地就變得肥沃了。

於是大家有錢花了有飯吃了還有地種了,村民們紛紛歡呼起來,直到這時有人看到一個面目獰惡的紅衣侏儒飄然而去,這才明白,原來這些都是一位面噁心善的鬼大人做的,就紛紛為他立了長生牌位,由於人們不知道他的名諱,就都稱他為「善大人」。

聲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配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地瓜換美玉,善心得好報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33期《地瓜換美玉,善心得好報》,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
  • 民間故事:豔福
    本文由九華山方東講述,皮皮撰文,民間故事欄目旨在講述民間奇聞軼事,大家做故事看即可。「四瘌痢,唐小辮子,起來,起來!該你們當班了。」聽到輪班的人的叫聲,一屋子睡通鋪的大兵醒了好幾個,有幾個老兵油子,嘴裡還罵罵咧咧的。可當值的瘌痢頭小四子仍然睡得四仰八叉,跟個死豬一樣。倒是唐小辮子,好像沒睡著,一聽到喊聲就一骨碌爬起來。
  • 善財龍女的故事【中國民間傳奇故事精選】
    其實,這對男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原本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也是龍王最疼愛的女兒,因為她從小就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所以深得龍王的寵愛。小龍女十分貪玩,一天,她聽說人間過節玩魚燈,各色各樣的魚燈點得整個夜晚五顏六色,異常熱鬧。於是就吵著要到人間去觀看。
  • 民間故事:丁十三改命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0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曹縣的丁十三,乃是一個蠻橫之人。他性情暴躁,總是打罵自己的妻子。妻子乃是老實巴交之人,忍氣吞聲從不與他爭執。丁十三也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與村民們爭吵,有時更會大打出手。村民們懼怕他,也不與他糾纏,都遠遠躲著他。丁十三卻以此為榮,變本加厲欺負村民。
  • 民間故事:善人助鬼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98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徐州的王成,是一名賣豆腐的老翁。他常常凌晨起床在自家磨坊內做豆腐,之後挑著擔子,在天明之前挑到鎮子集市上去賣。走夜路便成了家常便飯,但老翁卻未曾遇見過奇事。
  • 民間故事:刺史走陰
    鬼首說這得看你做什麼善事了。此時判官說:「大人,此時須得趕緊把劉刺史送回陽間去,不然陰間的資料就會洩露,恐怕以後來求情的人會越來越多。」劉刺史表示:「我乃凡人,如何出得陰司?」鬼首如觀音神像一般讓劉刺史伏耳過來並對著劉刺史吸了三口氣,劉刺史面上紅光消失,立時便失去知覺。
  • 民間故事:毒婦害親夫
    民間故事:毒婦害親夫。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1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百年修得同船渡,何必米粥中下毒?夫妻縱有千愁怨,床頭打完床尾和!今天咱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關乎於此。故事大體講的是:夫妻倆因為小事發生爭吵,妻子一氣之下,便在米粥中下了毒,險些害了丈夫的命,最後縣令斷案,妻子得到了懲罰……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篇民間小故事:01
  • 民間故事:女鬼黃三姑
    只見這黃三姑走到張少書跟前,行了個厚禮言道,貿然來訪,實為我等鬼類不敢見大人身著官服之故!有些事需要向大人說明,現在可以嗎?張少書知其為鬼,亦無懼意,言道,行事坦蕩者,豈分人鬼乎?請你一定要說清楚!黃三姑就說,大人知道前兩任知縣的死因嗎?張少書回答說,這是件怪案,都說是鬼做的,至今還沒有結案,你知道這其中的真相嗎?
  • 民間故事:「攬仔樹」(橄欖樹)的由來
    #中國民間故事方丈回答說:「你們心誠意善,打動了觀音娘娘,在觀音娘娘指引下,我才找到這仙草靈藥,才能那麼快治好你的腿傷。觀音娘娘大慈大悲,見你那麼誠心,她肯定會早日賜給你貴子。」花開花落,第二年春天,明櫻果然懷上並產下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為酬謝寺廟方丈治傷之恩,她抱著初生的孩子與丈夫又一次來到寺廟。
  • 民間故事:討債鬼
    冉喜也不惱怒在冉森的耳邊說道:「父親大人,我就是從地獄裡跑出來,向你討債的呀。」冉森不可思議的看著冉喜,想說什麼卻不知道怎麼開口。冉喜接著說道:「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二十年前那件事,我二十年前叫劉生。」聲明:本故事屬原創民間故事,不可與封建迷信掛鈎編者的話:在做事情時,我們要與人為善,不可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民間故事:招財進寶的醜妻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昨天去老爸那吃飯,兩杯酒下肚後,老爺子的故事話匣子就打開了。我邊喝邊聆聽,今天將這則民間小故事整理成文,以供大家消遣時間。不過老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得益於故事背後的寓意,這則民間小故事也不例外。希望大家讀過之後能將寓意銘記於心。
  • 民間故事:叫花子的打狗棍
    來源:故事微刊  作者:傅祥友
  • 民間故事:錯殺鬼
    如此度過兩三年,期間因為害怕事發,他戒酒後為人和善老實,與街鄰相處得很好,並在當地娶妻生子,過起了正常人的生活。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小編,謝謝。
  • 民間歷史故事;扁擔山與楊戩的傳說
    楊戩,又稱二郎真君,在中國古代傳說和民間俗神信仰中有許多神威顯赫、善獵能戰的故事。而在灤州青龍山一帶也流傳著一段楊戩擔山故事傳說。青龍山南北走向,東北面有一山丘,卻是東西走向。
  • 異域鬼風 泰國民間鬼故事❷猛鬼錄
    東南亞社會都相信人世間中有」鬼神」的存在,但是很難去證明鬼的長相或樣子,所以鬼的長相皆從鄉野傳說、民間故事、甚至鬼片等等的描述來讓世人得知。我小時後在哭鬧時大人都會用鬼故事來恐嚇小孩子,雖然現在長大了還是會怕鬼。
  • 民間故事:面對血雨,六字真言比不得一個善字,書生救人口中稱善
    今天的故事,有些神異,核心內容,乃是宣揚人性善良的。古時,一座破敗的村鎮,鎮中有著百戶人家,因為小鎮遠離縣城,偏居一隅,加上道路不便,顯得有些破落。書生聽罷,直接跪了下來,那老者見此,趕緊說道:「我佛家有著六字真言,你儒家,卻是有著浩然正氣,如此,你將指尖血,塗抹到雙唇,開口稱善,便可暫時抵禦血雨的侵襲,或許還可救治一些人命。」書生聽罷,立刻明白了此人所說,起身便要出去。
  • 民間故事:鬼夫陳公子
    陳公子聽完母親的話後哈哈大笑「母親大人,且不說這世間有沒有鬼,我見那蓮花有血有肉,母親怎可胡言亂語呢?」母親聽完也點頭回應,不管如何上門一看便知。母親見到蓮花,確實生得漂亮,除了不愛與人交流以外也無其他異常之處,看來是自己多慮了。因此陳公子喜得美人與蓮花順利完婚。
  • 民間故事:三姐代嫁
    阿桃心善,沒攆小男孩,還招呼小男孩吃飯,想著吃了飯就送小男孩回去。可小男孩不肯吃飯,也不肯說話,只是用一雙黑得像寶石一樣的眼睛哀求地看著阿桃,意思是不要趕他走。阿桃沒辦法,只好收留了小男孩,還給男孩取了個名字叫阿龍。阿龍很奇怪,不吃飯,不說話,但很會幹活,力氣也很大,幫阿桃把破棚子修補收拾得整整齊齊的,還到山上去打獵,每次都能打到不少的獵物。
  • 民間故事|蟒仙小玉
    民間故事|蟒仙小玉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天下太平。但這太平盛世裡,卻國風不正。那正德皇帝朱厚照,放著一大群皇宮妃子不管,偏偏喜歡去逛青樓。這地邊的小路上,不知何時,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正蹲在地上獨自玩遊戲,附近也沒有大人。這婦人走了過去,抓出一把甜甜的果糖,笑眯眯遞給小女孩叫她吃。這女孩一吃糖,立即睜大了眼,這也太好吃了,她可從沒吃過的。婦人說:小姑娘,你長得好漂亮,叫什麼名字?女孩邊吃邊說她叫小玉。
  • 民間故事:王小和龍王公主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民間故事王小搖了搖說:「謝龍王大人的恩,你這再好,也不如我家。我還得回去打魚乾活娶媳婦呢!」這時候,一直沒說話的姑娘,借著敬酒的機會,偷偷對王小說:「我父王要是送你東西,你可千萬記住,只要那隻小花貓。」王小點頭,記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