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地瓜換美玉,善心得好報

2020-12-28 槐柳樹下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33期《地瓜換美玉,善心得好報》,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

在明朝有一個小村落裡,有哥兩個,老大叫徐木火,老二叫徐木金,他們名字裡有金、木、火三個字,父母希望他兩個能夠互幫互助,把老徐家日子過好。

俗話說得好,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徐家兩個兒子性格截然相反。老大徐木火是一個忠厚老實人,他善良、仁義,自己生活困難還經常幫助鄉鄰,如果誰家需要幫忙,他撂下自己活計就去幫著人家幹,在村裡名聲很好。

老二徐木金是一個愛佔便宜人,經常到鄰家順頭蒜,去鋪子裡沾點吃食,還總想著睡大覺就能發財。

父母年事已高,沒有能力給他兩兄弟娶媳婦,給他哥兩分家了,父親說:「你們已經長大了,靠自己去討媳婦吧!在行事過程中要善良,善心能得到福報,切不可傷害別人。」

老大和老二分家另過,各自忙生活去了。老大木火每天在地裡辛苦勞動,因為他知道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生活。

老二木金天天在外面溜達,盼著能夠遇到天上掉餡餅好事,萬一哪個有錢人家獨生閨女看上自己,那家產不都是自己的了嗎?還奮鬥個啥?於是他天天打扮的油光粉面的,在大街上閒繞。老二還從心裡看不起那隻知道種地的傻大哥,這榆木腦袋還想娶媳婦。

一天,老大去鎮上買鹽巴,日上三高,他到涼亭休息,拿出一塊紅薯吃。

這時候,一個癩頭和尚走到了他面前,只見這個和尚,穿著破衣服,和尚飢腸轆轆,一臉疲憊。

木火拿出紅薯就吃,只見這個和尚看著他吃紅薯,他伸出手來說:「施主,我去寺廟還願,經過這裡,我一天沒吃東西了,您給我分一口吃食吧!」

徐木火掰了一半紅薯給和尚吃,和尚三口兩口就吃完了,他吃完了,眼睛還看著木火另外一半紅薯。

徐木火說:「你還沒有吃飽嗎?」和尚點了點頭,木火毫不猶豫地把另外一半紅薯給了他。

和尚臨走時候送給他一個布袋,叮囑他回家再看裡面是啥?

木火回到家中打開布袋,裡面是一塊美玉,只見美玉質地細密,質感溫和,通體碧綠色,把整個屋子照耀得閃閃發光。

木火把這塊美玉賣了錢,買了幾畝地,然後用剩下錢娶了媳婦,又把父母接過來住,一家人其樂融融。

徐木金聽哥哥說用一塊紅薯就換了一塊美玉,他氣得在屋裡直罵街:「憑啥老天爺讓這個呆子遇到了這等好事,我明天也用紅薯換美玉去。」

從此以後,徐木金也不幹活計了,天天到外面轉悠,手裡拿著一塊紅薯,希望也用紅薯換一塊美玉,盼望著天上掉餡餅事情發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他在廟裡也看到了一個和尚,他想機會來了,和尚也沒找他要吃食,他非得送和尚一塊紅薯,和尚在他再三要求下,勉強吃了一口紅薯,然後就還給了木金。

和尚想告別木金,木金拉著他的衣襟說:「你白吃了我的紅薯,你得給我點東西。」

和尚說:「我不餓,你非得給我吃紅薯,況且,我只吃了一口就還給你了,再說我也沒啥?能送你什麼呢?」

木金紅著臉說:「反正你吃了我的紅薯,就得給我東西」不由分說將和尚布口袋搶走了。這個布袋子沉甸甸的,木金想這裡玉肯定比哥哥大,我發財了。

回到家長,木金迫不及待打開布袋,只見布袋裡只有一大塊石頭,他把口袋往外一番,一塊石頭掉了出來,這塊石頭非常重,石頭掉在了他的腳面上,他疼得在地上直轉圈。

這就是木火善心幫助和尚,地瓜換美玉,善心得好報。木金貪心奪和尚布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故事。

結語:真正善良發在內心,真正善心善行是會得到好報的,有功利心善心是一種偽裝,是不會得到好報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好了,本期故事講完了,故事很一般,評論必定精彩,歡迎您點讚、評論、留言,有您的鼓勵是槐柳樹下寫下去動力。

文/吳女士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總是對人掏心掏肺,卻也能換來好報的星座,善有善報,好心有好報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總是對人掏心掏肺,卻也能換來好報的星座,善有善報,好心有好報!
  • 大自然的恩賜, 地瓜為什麼這麼好
    當不起眼的地瓜以烤地瓜的身份出現在街頭,渾身都散發著烤紅薯的香味時,仿佛搖身變成了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彩祥雲的戰士,瞬間成了愛吃烤地瓜的人眼裡的生命之光!3、將包好的地瓜放入微波爐中。4、用高火烘烤5分鐘,將地瓜翻至另一面,繼續高火力烘烤5分鐘即可。
  • 民間故事:善大人
    於是大家有錢花了有飯吃了還有地種了,村民們紛紛歡呼起來,直到這時有人看到一個面目獰惡的紅衣侏儒飄然而去,這才明白,原來這些都是一位面噁心善的鬼大人做的,就紛紛為他立了長生牌位,由於人們不知道他的名諱,就都稱他為「善大人」。聲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配圖來自網絡。
  • 蒸地瓜、烤地瓜哪個好?營養師:這種高溫有致癌可能
    地瓜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纖維,提供人體熱量、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營養,升糖指數又比白飯低。但地瓜有蒸的、有烤的,臺灣新光醫院營養師李雨珊建議,蒸地瓜的營養素保留比較完整。而烤地瓜因為高溫炭烤,可能破壞較多營養素,且高溫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對人可能有致癌風險。
  • 民間故事:雷打不孝子
    大家好,歡迎來到談古論今話奇聞。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1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動動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華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男子不孝順母親,還想給母親下毒,結果蒼天有眼,那不孝子被雷電擊中,當場沒了性命。由故事可見,連自己親生父母都要加害的人,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古時候的河間,有一個叫郝五的人。郝五的人性並不和他的姓氏相符,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孝子。
  • 民間故事:你家的風水我不看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人到哪都是福地》,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67期,如果您喜歡,敬請您的關注。中國古代的人特別相信風水,而風水師在民間那可是厲害的角色,是大家眼中的高人,受人敬重,享有地仙兒的美譽。
  • 【好久不見】還記得《請回答1988》的美玉嗎?她原來這麼美
    ,主要講述了1988年在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居住的五家人的故事,描繪溫暖的親情、鄰裡街坊小市民傳統的愛情與友情的故事。相信美玉和金正煥哥哥的感情線也給小橘子帶來了不少淚點,雖然她們之間的相遇帶著極強的搞笑氣氛,但是這部劇也許用另一種方式告訴我們,美好的愛情並不只是存在於俊良靚女之間,這個在很多偶像劇中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美玉和金正峰的愛情在看臉的韓劇中
  • 善財龍女的故事【中國民間傳奇故事精選】
    就這樣,好不容易挨到了三更天,小龍女便悄悄溜出東海的水晶宮,化成一個十分可人、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朦朧月色,獨自來到一個玩魚燈最熱鬧的地方。這是一個小漁鎮,街上的魚燈數不勝數,看花了小龍女的眼。這燈各種形狀的都有:黃魚燈、鰲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 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毫無顧忌地往人群裡擠。
  • 美玉與瓦礫
    「我深怕自己並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該句出自《山月記》中的李陵篇,李陵取材於司馬遷的《史記》,他年少時期向漢武帝毛遂自薦為漢作戰,但卻被匈奴制服成為俘虜在胡地成家立業。
  • 好生態種出好地瓜,好創意拓寬好銷路
    牛馬塘村幾乎家家戶戶種地瓜。袁曉羽得知,村裡土壤富含硒元素,長出來的地瓜軟糯香甜。她當即有了個構想:何不以「地瓜」為主題,將牛馬塘村打造成「地瓜村」?土壤好,地瓜卻賣不上價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牛馬塘村村民。餘小年與地瓜打了40多年交道,家裡種了十幾畝地瓜,是村裡的種地瓜能手。
  • 品牌地瓜豐收 集體經濟增收
    雲柳地瓜大豐收 國慶期間,臺安縣新臺鎮雲柳村的村民也沒閒著,他們正忙著收穫村集體的40畝地瓜。雲柳村大多是沙土地,由於不存水易乾旱,原來種植玉米產量不高效益不好,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調整種植結構,開始種植優質品種地瓜,經過幾年的嘗試,雲柳沙甸地瓜在市場打出名氣,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嘗到甜頭的雲柳人,為地瓜註冊了商標,並探索進行精深加工,走品牌提升價值之路。 今年,雲柳地瓜種植面積擴大到40畝,經過精心的田間管理,再加上今年乾旱的氣候,地瓜品質更好。
  • 民間故事:孟老漢的現世報
    說說村西頭孟老漢的故事,活脫脫的現世報,鄉裡鄉親都知道他在遭罪,可就是沒人同情他:  孟老漢年輕時可是村裡的「風雲」人物,小的時候偷雞摸狗沒出息
  • 你知道什麼地能種出好地瓜,你又吃過幾種地瓜,有你不認識的地瓜
    地瓜大家都不陌生,也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粗糧。但是地瓜的種類也很多,總有你沒吃過的。還有不同地方種出來的地瓜口感也不一樣。想想以前一代吃不飽飯的時候,他們可是把地瓜當乾糧填飽肚子,現在就不一樣了,是把地瓜當作零食吃了。
  • 觀影播報:《小娘惹》美玉不敢做壞人又不能做好人,流產另有隱情
    本以為陳家富足,陳盛也是一表人才,這是一門難得的好親事,卻不料陳盛婚後根本不與她同房。雖然耐不住陳家老太太和陳功的壓力,陳盛屈從於舊俗,與美玉同了房,但他對美玉態度冷淡,讓美玉對菊香的忌憚更深了。陳盛帶回菊香做的蝦米糯米卷,美玉嘗了一口就發覺這味道非常熟悉,她懷疑是菊香做的,就讓司機帶她去找那個做糕點的老娘惹。哪知陳盛為了防著她去騷擾菊香,連司機都已經安排好了。
  • 「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人人知曉,難道好人就不該有好報?
    在民間流傳的這句「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乍一聽好像是有點道理,難道這才是人世間的真理?為什麼老百姓都會這樣說呢,它到底有何依據,我們來一探究竟。佛曰:「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好人卻沒有好報,壞人逍遙快活。這個世上也沒有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風水輪流轉,好人還是有好報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平時生活中經常有一些人,做著一些善事,溫暖一座座城市。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要保持一顆真心,用心去對待別人。
  • 因果業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
    只要曾經做過,不管是善是惡,都是要獲得應得的一個後果,或好或壞或沒有產生實質影響。它就像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樣,我們對外界施的力(身、口、意所造之業),無論大小,好壞,最終這個力會反過來施加到我們身上。
  • 民間故事 |為官清正,切莫助紂為虐
    那天,周大人剛下朝回府,突然聽得院中亂成一團,一個家丁來報:「大人,不好了,公子瘋了。」周大人趕到院中,只見兒子披頭散髮,齜牙咧嘴,一會兒在地上打滾,一會兒又啃咬樹皮,一會兒又爬到了樹上,遠看就像貓一樣。兒子周金天今年十七了,打小就愛跟貓玩,該不會是……周大人心中一緊,趕忙找來各路郎中。郎中們望聞問切一番,說周金天得的是瘋貓病,要想治,一個字—難!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只要曾經做過,不管是善是惡,都是要獲得應得的一個後果,或好或壞或沒有產生實質影響。 它就像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樣,我們對外界施的力(身、口、意所造之業),無論大小,好壞,最終這個力會反過來施加到我們身上。 所以佛教常講,大家要多多注意因果報應,行善積德,從源頭上減少惡的果報。
  • 平凡地瓜華麗變身——連城地瓜宴
    地瓜,味甘性溫,健胃益氣,是客家人家中常見的雜糧。在連城,地瓜不僅可以做地瓜幹,勤勞智慧的連城人還將疏鬆平常的地瓜烹飪成一桌地瓜宴。今天的節目,繼續帶大家走進連城,一起去看看美味的地瓜菜餚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 用地瓜做的麻圓
    地瓜,一般都是蒸著吃,要麼就是烤著吃,今天來教大家一招,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做成飯店的小吃,空心麻團。有很多朋友說,她在家炸不了麻團,一炸就跟開口笑似的,而且涼了就塌,那可能就是你的火候,還有關鍵炸制時的手法錯了,今天就教你正確方法,只要學會了,不管做什麼口味的麻團,都是個個空心,不塌陷也不開裂,外脆內軟,絕不失敗。今天做的地瓜的,外皮可脆了,內心特別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