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機器人阿荼誕生記

2020-12-28 瀟湘晨報

2020-07-15 16:54:2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疫情以來,在全國各地公共場所裡時常會響起各類機器人「請測溫」的聲音,而這其中總少不了阿荼機器人的身影。這個小傢伙自今年4月起,陸續在煙臺一中、招遠一中、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龍口一中、煙臺開發區高級中學、北京華信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西安交通大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等地光榮上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在家辦公的清華大學劉辛軍教授收到煙臺開發區管委牟樹青書記的微信,表達了當前高速路口測溫值班人員的辛苦和所遇到的測溫不準、人手不夠、容易交叉感染等痛點問題。

體溫篩查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手段,其中竟也有如此多的問題,聽聞消息的劉辛軍教授不禁思考,自己深耕已久的機器人領域能否在體溫篩查中發揮作用,實現室外快速無人化準確測溫?在當天晚上的組會中,劉辛軍教授與團隊的老師及學生交流了這個想法,大家當即表示贊同並開始認真討論。

當晚,劉辛軍教授緊急組建起由謝福貴、趙慧嬋老師及多名研究生組成的 「特攻團隊」,著手體溫篩查機器人的研製。雖然團隊未涉獵過測溫領域,但解決實際測溫痛點,在疫情中發揮科研力量的想法使團隊興奮起來並快速進入了狀態。這支極具戰鬥力的隊伍每個人分工明確,在各自承擔的任務中極盡所能。

博士生宮昭負責系統控制,孟齊志挑頭機器人方案設計,李鵬、崇增輝、黃晨輝負責機械結構設計和系統的仿真工作。姜淞文擔起建立測溫模型的重任,葉彥雷和於超利用自己的豐富經驗負責解決司乘人員識別的難題。大家充滿熱情、緊鑼密鼓的投入到研究攻關任務中。

由於研究生無法返校、部件採購不順,疫情期間開展研究工作難度倍增,但這攔不住攻關團隊前進的步伐。每天的線上的討論會議在凌晨結束是常有的事,有的研究生甚至連續一個多月每天只睡5個小時。原定於今年6月畢業博士生宮昭和孟齊志,決定延期畢業,將手頭工作放到一邊,全身心投入到測溫機器人的研製中。

機器人的裝配、調試均由煙臺清科嘉機器人聯合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進行,團隊中的同學們第一時間趕到煙臺,和工程師同吃同住,奮戰第一線,有的同學為獲得在低溫下的體溫檢測模型,赤膊上陣,把小臂露在北方冬天的寒風中來模擬極限情景。

在群策群力下,室外車輛司乘人員體溫檢測系統「荼與」很快問世,3月中旬運抵清華,「荼與」從煙臺來到北京後,毫不怯戰,精準、快速、便捷的完成了車輛司乘人員的測溫,受到一致點讚並被中國科學報、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

緊接著,團隊一鼓作氣,利用積累的研發經驗啟動行人體溫檢測機器人「阿荼」的設計研發工作,於3月底完成首臺生產製造。首臺阿荼機器人採用了阻攔杆的形式,體溫檢測結果合格才抬杆放行。

5月中旬,鑑於阿荼機器人的良好使用效果,清華大學伸來橄欖枝,並提出了測溫和身份識別結合的功能需求。團隊積極與學校溝通,調整設計方案,並於當月底完成研製,將第一臺可同時實現校園卡、身份證、紫荊碼識別和體溫檢測多重功能的阿荼送到了清華。截至目前,90餘臺阿荼機器人活躍在清華大學辦公樓、宿舍、食堂、校醫院的門口,為校內師生和來訪人員提供服務。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在劉辛軍教授看來,師生關係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培養出眾的素養和出色的能力,傳遞一種正確的價值觀、一種踏實奮進的精氣神和一種回報社會及奉獻國家的責任擔當,高校的老師和同學,需要齊心協力,一步一個腳印,「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來源:大眾報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煙臺造」測溫機器人「阿荼」誕生記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15日訊 (通訊員 王聰) 疫情以來,在全國各地公共場所裡時常會響起各類機器人「請測溫」的聲音,而這其中總少不了阿荼機器人的身影。在家辦公的清華大學劉辛軍教授收到煙臺開發區管委牟樹青書記的微信,表達了當前高速路口測溫值班人員的辛苦和所遇到的測溫不準、人手不夠、容易交叉感染等痛點問題。體溫篩查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手段,其中竟也有如此多的問題,聽聞消息的劉辛軍教授不禁思考,自己深耕已久的機器人領域能否在體溫篩查中發揮作用,實現室外快速無人化準確測溫?
  • 清華導學故事 | 阿荼誕生記:機械系劉辛軍團隊測溫機器人研發紀實
    六月以來,校園裡常會響起「請測溫」的聲音,等待開學的學生在返校介紹視頻或節目中也會看到阿荼機器人的身影。享受阿荼提供的便利測溫服務的你不一定知道,這款測溫機器人是清華大學機械系劉辛軍教授團隊的科研攻關成果,它身上的每個器件都凝聚著團隊師生五個月來努力奮戰的汗水和服務社會的熱忱。
  • 防疫排頭兵 金大小歐測溫機器人服務2020廣州兩會
    防疫排頭兵 金大小歐測溫機器人服務2020廣州兩會 來源:財訊網 • 2020-06-08 11:46:44
  • 中小學迎來開學潮 賓果智能推出HiBingo紅外測溫教育機器人助力...
    紅外熱成像體溫測量機器人為核心的「HiBingo紅外測溫與教育機器人一體化解決方案」,包含6款測溫儀及配套系統,適用於中小學、幼兒園,及車站、地鐵、商超等多種場景。其中,為中小學定製的高性價比校園紅外成像測溫儀HiBingo®-T3,測溫精準,僅±0.3℃誤差,支持1-2米區間戴口罩的人臉識別,可同時快速測溫3-5人,每分鐘可測80-120人。該測溫儀穩定可靠,免校準,部署便捷。其它同系列三款紅外熱成像測溫機器人,內置AI深度學習,人臉自動跟蹤,對體溫異常人員可自動報警,即使在大流量通道,也不會「把人跟丟」。
  • Fablab工作坊|OTTO機器人誕生記
    本次工作坊由Fablab無所不能的管理員郭洋帶領大家一起動手製作會跳太空步的OTTO機器人,另外安π大神友情參與指導,在此謝過可愛的粉褲子叔叔,科科.還記得活動預告中說到,這是一款小白練手的入門機器人,但事實證明,真正操作起來還是很有難度滴。
  • 無感測溫送藥監控帶操領舞 機器人的抗疫力量驚人
    機器人從前方傳回的視頻中,達闥機器人的醫護助理機器人被工程師調試好後,立刻引來圍觀。這些醫護助理機器人,忙的時候,可以代替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進行實時監控病情、患者定時提醒、體溫檢測等工作;閒的時候,還能領舞或者帶領患者做健康操運動,活躍病房氣氛。同樣在6天內完成部署的還有高新興。
  • 智慧測溫惠民生 曠視Koala測溫系統走進北京百餘家超市
    技術上,Koala智能測溫通行系統最「聰明」的地方在於集成了曠視的領先的人工智慧算法。基於核心自研的新一代AI生產力平臺Brain++,曠視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適用於疫情期間的算法模型升級。系統結合紅外熱成像技術,可精準確定額頭位置進行測溫,支持0.3米-1m遠距離快速測溫,精度±0.3℃以內,0.5秒即可返回結果,快速完成測溫。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開展軟體機器人研究,突破現有機器人研究範式趙慧嬋表示,其於 2017 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2018 年,她回到母校清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隨後一手搭建新型機器人實驗室,並組建了一支由 9 名碩博生和 1 名博士後組成的研究隊伍。
  • 山鋼機器人朝您走來
    3年後的12月28日,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煉鋼廠生產平臺,一臺白色「皮膚」的機器人通過精準的系列運作,順利完成測溫、取樣工作。「苦活累活讓機器人包攬了。」煉鋼廠精煉車間主任倪培亮感嘆道。噴號、搬運、貼標等多款機器人在山鋼集團內外相關產線伸展機械臂,精準、迅捷地做著各種動作。  由讚嘆別人到被別人驚嘆,山鋼集團機器人走出一條蝶變之路。
  • 這個胖胖的小機器人,或許不久後就會來到你身邊~
    測溫機器人巡邏機器人上面這些,都出自真新街道的企業——上海南曉消防工程設備有限公司。今年,在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時刻,首臺智能測溫機器人在真新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率先「上崗」。這臺非接觸式智能測溫門崗機器人,可實現大面積、高流量、超密集區域零接觸精準測溫,還有口罩佩戴提醒、出入人員身份信息雲端管理及大數據分析等功能,為真新社區服務中心大流量人群訪問提供了便捷智能服務。
  • 機器人「豹變」
    機器人的概念誕生後,各種類人機器層出不窮,而第一臺現代實用機器人直到1959年才由美國人約瑟夫·恩格爾伯格發明,和之前的「機器人"不同,恩格爾伯格的機器人是其創立的Unimation公司下的產品,主要應用於工業製造領域,開啟了機器人商用的時代。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運營 暴走的網際網路思維
    在2020年疫情防控最艱難時期,中智衛安聯合深圳科衛,通過實地調研走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緊急推出智能測溫門崗機器人,該款機器人可以實現無接觸體溫監測、人臉識別、健康碼識別、人員管理、雲端記錄等功能,快速滿足了「無接觸式」測溫需求,提速人員通行效率,提升防疫質量。
  • 智慧機器人奧叮誕生,開啟智能新生活
    帶著讓所有人輕鬆實現理想的使命,智慧機器人奧叮誕生了!她是家庭管家奧叮機器人可以幫你管控所有家電,實現全部家電聲控智能化。奧叮機器人是基於深度學習的語音喚醒以及遠場語音交互技術,WiFi加紅外的組合,通吃傳統和智能家電,實現真正的一機智能。
  • 機器人都開始鬥舞了!快進到女僕機器人誕生!
    機器人都開始鬥舞了!快進到女僕機器人誕生!自從有了科幻作品,機器人就一直是人類幻想中的高科技代表之一。那麼,現在最新的機器人已經開發到什麼程度了呢?最近波士頓動力公布的一段機器人跳舞的視頻就真的讓人驚嘆,原來我們距離賽博朋克2077的世界一點都不遠了!別的不說,這兩個機器人鬥舞的靈活程度是真的高,即便是和遊戲裡的戰鬥機器人相比,好像都要更科幻一點。
  • 無線測溫系統的介紹
    系統概述 無線測溫系統採用業內領先的無線測溫傳感器、微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技術、電磁兼容設計技術、超低功耗設計技術等實現,可安全可靠的應用於電纜接頭的在線溫度測量,並可以拓展應用於發電廠、配變電站、廠礦企業配變電室內的開關櫃、變壓器、斷路器、互感器、電力電容等電力設備的在線溫度監測。
  • AI每日精選:樂高人物面孔變分自編碼器;澎思發布無感人體測溫系統
    (Korea Bizwire)2.羅格斯大學新研究:機器人或將能採集血液樣本、患者和醫護人員受益近日,羅格斯大學一項新研究表示,未來機器人可以採集血液樣本,從而使患者和醫護人員受益。根據自動採血和測試設備的首次人類臨床試驗,該團隊已研發出一個比人類表現更佳的採血機器人。
  • AI機器人派上大用場 獵豹移動和獵戶星空攜手抗擊疫情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3月11日,記者從獵豹移動方面獲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過程中,公司以及公司旗下的獵戶星空,充分發揮在AI方面的技術優勢和在機器人方面的業務優勢,在助力醫療機構抗擊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產發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早在1月31日,獵豹移動和獵戶星空便將第二批針對疫情捐贈的醫療服務機器人交付武漢火神山醫院。
  • 北科院裡來了機器人保安!——北京電信5G雲端智能安保機器人在北科...
    一邊巡邏一邊發出溫馨提示的機器人「保安」近日成為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校園內大家關注的焦點,這位「帥氣」的安保機器人在校園內引起的回頭率絕對是100%,「學校裡來了個新保安」一時成為師生朋友圈裡的熱議。  這臺由我校與北京電信共同試點的基於5G雲端智能安保機器人是為進一步保障廣大師生安全,提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能力,由學校信息與資源中心專門引進。
  • 寶利翔源:服務機器人市場格局生變,資本市場布局下一個千億市場
    據外媒報導,12月上旬,日本在 JR 山手線的「高輪 Gateway」車站進行防疫機器人實證試驗,不碰面、不接觸可為乘客提供服務,同時考慮在車站內的餐館投放機器人,試驗由機器人自動配送快餐和飲料。防疫機器人正加速在全球各地落地,中國企業也一直走在全球前列,「AI+機器人+衛生防疫」早已得到應用。武漢市中心醫院和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點收治的第三人民醫院,就部署了優必選的衛生防疫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完成人體測溫、環境消殺、宣導諮詢等諸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