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多國積極應對「超高齡社會」挑戰

2020-12-28 金融界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劉玲玲 本報駐韓國記者 馬 菲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世界一些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義大利、德國、法國、日本等國推出多項政策措施,以期緩解老齡化加速帶來的負面衝擊。

韓國媒體日前援引官方數據報導稱,韓國預計在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全球現有日本、義大利、德國、瑞典和法國5個國家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到2024年預計將新增韓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國。專家指出,人口快速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挑戰與機遇並存,需要採取更多措施積極應對。

人口老齡化進程提速

按照聯合國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意味著整個國家或地區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比例達到14%即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則進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全球老齡化問題較嚴重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歐洲地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老齡化進程也在加快。

調查顯示,過去15年來,歐盟國家65歲及以上所佔人口比例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2018年,這一比例上升至19.7%。目前,義大利是全歐洲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年輕人比例全歐洲最低,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高於其他任何歐盟成員國,截至2018年為22.6%;在德國,2018年65歲及以上人口的數量超過1770萬,佔總人口的21.4%;截至2020年1月1日,法國總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比例為20.5%。

歐盟統計局的最新預測顯示,2050年歐盟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28.5%,其中義大利和德國將上升至33.8%和29.4%,法國為25.6%。「歐洲是人口老齡化形勢最為嚴峻的地區,高齡或超高齡人口在未來幾十年將更加龐大,對相關國家造成巨大影響。」芬蘭經濟學家蒂莫·希沃寧指出。

在亞洲,日本和韓國的老齡化問題也日趨嚴重。根據日本總務省近日公布的人口估算數據,日本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經升至28.4%;韓國統計廳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韓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為15.8%,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在生育率持續低迷、國民預期壽命延長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專家認為韓國可能於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對經濟社會造成衝擊

人口老齡化給多國帶來巨大經濟社會影響。由財政失衡、勞動力短缺等引發的問題層出不窮,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福利制度也受到考驗。巴黎索邦大學人口地理學家洛朗·查拉德認為,老齡化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勞動力供給減少、生產率降低等經濟影響,以及對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家庭養老等造成壓力。

以法國為例,人口老齡化導致養老金、衛生保健等支出快速增加。截至2019年10月,法國退休人數達1450萬。而法國養老金體系赤字嚴重,2018年為29億歐元,按現狀預計2025年將達到79億至172億歐元之間。法國媒體指出,法國在民眾退休保障上的開支已經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4%,遠高於經合組織成員國8%的平均水平。由於人口老齡化、生育率低,現收現付制的退休制度使得法國政府不斷通過大量注資來維持國家養老金帳戶的正常運行,給政府財政造成沉重負擔。

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更為直接。德國「預測」諮詢公司今年年初發布人口預測報告顯示,到2030年,德國退休老人將增加300萬人,而社會勞動力會減少380萬。護理人員的短缺也隨著老齡化發展更為突出。

韓日兩國都面臨日趨嚴重的農村老齡化問題。韓國65歲以上的農村老齡人口佔整個農村人口的46.6%,是全國老齡人口比率的3倍。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2019年日本總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比例為28.2%,而日本農村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高達45.2%。

韓國開發研究院不久前發布的報告顯示,老齡化問題導致韓國經濟發展活力下降、福利負擔加重,最終將給韓國整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導致韓國的經濟平均增長率在2050年之前下跌至1%。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經濟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分析認為,日本少子老齡化問題加劇了經濟的低迷,直接導致企業投資減少、內需不振、通貨緊縮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

「許多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可以減輕甚至逆轉。」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阿蘭·貝朗熱認為,維持老年勞動力供給、提高青年勞動力質量、加強移民融入等政策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政府養老金支出壓力和勞動力短缺問題。

「銀髮經濟」助力化危為機

為應對老齡化問題,多國相繼推出一系列改革政策。德國已經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7歲,並將在2021年引入基本養老金制度。德國政府還在積極推動稅收改革等措施,以擴大政府財政來源,補貼養老金缺口。

法國政府於去年9月發布《退休制度改革白皮書》,希望以單一積分制體系推動建立統一養老金體系,不過仍面臨阻力。

義大利政府上調了退休年齡並提高養老金領取資格的年齡,還通過幫助老年人再就業等方式緩解勞動力缺口。

韓國政府也在積極探討延長退休年齡從60歲至65歲,同時通過擴大育兒補助等努力提高生育率。

面對「超高齡社會」挑戰,不少國家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銀髮經濟」。涉及老年人健康、休閒、服務等多領域的企業不斷湧現,許多商家針對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推出新產品,例如老年人專用的電子產品、旅遊線路等。目前,「銀髮經濟」每年可為法國帶來超過560億歐元的收入,創造超過30萬個就業崗位。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老年群體的新需求也蘊含著巨大商機和市場潛力。」法國《世界報》分析稱,「銀髮族」消費需求大、消費能力強,「銀髮經濟」將為國家經濟增長注入動力,也有助於應對財政失衡等問題,應該努力化危為機。

相關焦點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製公寓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方式,同時努力挖掘「銀髮經濟」蘊含的不少商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核心閱讀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製公寓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方式,同時努力挖掘「銀髮經濟」蘊含的不少商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
  • 韓國或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韓國或於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楊舒怡韓國媒體19日援引官方數據報導,韓國有望在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及以上老人在全國總人口所佔比例不低於20%的社會。全球現有日本、義大利、德國、瑞典和法國5國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到2024年可能新增韓國、加拿大和英國,意味著總數將達到8個國家。【快於預期】根據聯合國資料,高齡人口是指65歲及以上的老人。
  • 韓國老齡人口就業率32.9% 2025年或進入「超高齡社會」
    預計該比例到2025年將上升至20.3%,韓國由此邁入「超高齡社會」,2060年這一比例將達43.9%。數據顯示,2020年老年撫養比為21.7%,即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要負擔21.7名老年人。受低生育率和高齡化影響,預計該比例將逐年遞增,2060年將高達91.4%。
  • 李紀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滾滾而來的「銀髮浪潮」,既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和衝擊,也蘊藏著寶貴的發展機遇和希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有利於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對衝不利影響,積極轉化老齡風險為「長壽紅利」;有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催生銀髮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利於拓展銀髮消費,持續擴大內需,充實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
  •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提出:應將積極應對老齡社會上升為新的基本國策
    峰會聚焦社會創新,人口負增長、老齡產業、安寧緩和醫療、適老化、老齡健康、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熱點話題,從多學科、多領域、多視角,對老齡社會的轉型與創新這一重大話題展開了全方位、大視野、整體性、前瞻性探討。
  • 「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研討會召開 多國嘉賓呼籲採取零...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的「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22號在北京召開。與會多國嘉賓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國際反恐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國際社會應加強團結,共同應對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非傳統安全挑戰,反對雙重標準和將反恐政治化,凝聚更大合力。
  • 尊重世衛組織權威 攜手應對共同挑戰
    值此全球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正是最需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重要作用之際,美國不僅未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未切實履行作為世衛組織成員的職責和義務,反而指責、質疑世衛組織,妨礙世衛組織的運轉。此種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試圖將單邊主義凌駕於多邊主義,有悖時代價值和精神,註定得不償失。  疫情全球暴發,關乎各國人民的安危。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伴隨著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社會與家庭負擔加重,社會保障支出壓力加大,養老和健康服務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服務體系,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障。
  •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體現出強大韌性」——國際社會積極評價...
    「中國復工復產有利於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事務部主任維託爾·加斯帕爾日前表示,中國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效控制了疫情。中國政府還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支持和協助,對促進經濟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
  • 中方介紹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三方面重要成果
    (抗擊新冠肺炎)中方介紹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三方面重要成果  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 (黃鈺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所取得的三方面重要成果。他強調,中方願與國際社會一道,落實好此次二十國集團特別峰會成果。
  • 美菜網憑藉強大供應鏈體系,積極應對行業帶來的挑戰
    面對行業未來挑戰,美菜網沒有退縮,而是基於自身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積極應戰。  論壇上向欣還表示,以目前我國供應鏈發展來看,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經過近幾年發展使得國內產業基礎已經逐漸深厚,要相信中國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做好供應鏈產業基礎設施。
  • 攜手應對挑戰,守護好藍色星球
    攜手應對挑戰,守護好藍色星球 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提出3點主張 2020年11月23日 > 1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
  •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取得積極成效
    法制網記者 吳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國際社會普遍關注中國政府如何應對等問題。目前,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努力已取得積極成效。與此同時,中國正在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力爭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此,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方防疫舉措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所作貢獻,與此同時也對中國抗擊疫情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執行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印象深刻。
  • 習近平:攜手應對挑戰 守護好藍色星球
    習近平:攜手應對挑戰 守護好藍色星球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
  • 運用大概率思維應對複雜性挑戰
    應對「疫情黑天鵝」造成的複雜性挑戰,需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相關精神,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  大概率思維不僅是一種風險意識,更指明了應對複雜性挑戰的工作方法,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在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方面,應當正確把握幾對關係。  正確把握現象和本質的關係。有些「黑天鵝」事件看似偶然,實則不然。
  • 比心陪玩app為應對湧現的新挑戰積極獻言
    2020年12月2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2020音視頻直播行業綠色內容生態共建峰會」在京開幕,比心陪玩app等多家網際網路企業都參與了這場論壇,針對行業內容生態治理的痛點、經驗和發展方向展開討論。伴隨著網絡通訊的普及和成熟,消費者對網際網路內容消費和網絡社交的需求日益增長。
  • 人民日報海外網:天大再辦「新式」地理科學專業
    天津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將創新傳統範式,融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突出知識創造與可持續發展決策的貫通,通過與國內外知名教研機構和資源、環境、規劃等企事業單位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撐與保障,提供國際聯合培養及國際野外綜合實習等多種國際化發展機會,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和實踐能力並掌握地球系統科學知識的高素質專業複合型人才,與各級政策制定者和社會相關者一道在更深層次探索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 專家說||網際網路時代,主流文化該如何應對亞文化的挑戰?
    應該承認 , 亞文化是客觀存在 , 它反映的是部分沒有或者暫時沒有進入主流社會體系、獲得主流文化認可的 " 邊緣 " 或者 " 孤獨 " 人群的文化自我認同。所以 , 大多數亞文化都是那些尚未獲得足夠社會地位和身份的青少年以及社會中各種少數人群體的文化符號。
  • 人民日報:國際人士熱議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
    國際人士表示,中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以正確義利觀為價值導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為全球發展注入中國力量。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馬達加斯加西部的貝馬農加小學,學生們一到學校就去教室後面的水井壓水。「老師告訴我們,多洗手才不會生病!」二年級學生亞歷山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