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單|「音速青年」主唱心目中的十大朋克電影,冷到沒朋友

2021-02-08 澎湃新聞

為紀念朋克運動誕生40周年,英國老牌電影雜誌《影與聲》(Sight and Sound)在最新出版的八月刊中,特邀著名朋克樂隊「音速青年」(Sonic Youth)主唱瑟斯頓·摩爾(Thurston Moore)列出他心目中的影史十大朋克電影。

值得注意的是,摩爾的「十大」中並沒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崩之戀》(Sid and Nancy)、《搖滾高中》(Rock 'n' Roll High School)等熱門片,倒是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冷門佳片,有興趣的影迷不妨按圖索驥,找來一看。

1.《徹底失敗》(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Fabulous Stains)

排名第一位的是一部在豆瓣上被標為「評價人數不足」的1982年派拉蒙出品的電影。該片由美國傳奇音樂製作人盧·阿德勒(Lou Adler)執導,講述一支女子朋克樂隊的樂壇沉浮錄。

黛安·蓮(Diane Lane)領銜主演,朋克樂隊「衝撞」(The Clash)的貝司手保羅·西摩農(Paul Simonon)、「性手槍」(Sex Pistols)的吉他手史蒂夫·瓊斯(Steve Jones)和鼓手保羅·庫克(Paul Cook)也都擔任主要角色,堪稱陣容空前強大。

弔詭的是,該片拍成後因為試映結果不夠理想,派拉蒙決定將其束之高閣,並未正式公映。二十多年來,它只能在各類小眾電影節上偶露崢嶸,倒也漸漸奠定了其Cult片的地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搖滾青年。

2.《造反貓咪:朋克祈禱者》(Pussy Riot: A Punk Prayer)

朋克樂自誕生之初,便與社會抗議活動息息相關,而這種回到最初的行動主義,也在這部2013年的紀錄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3. 《愛娃超級明星》(Lovedolls Superstar)

又是一部豆瓣「評價人數不足」的冷門作品。1984年,年僅21歲的加州朋克青年大衛·馬奇(David Markey)用超8攝影機完成了一部成本低廉的地下電影:《孤注一擲的青少年愛娃》(Desperate Teenage Lovedolls)。

影片講述女子朋克樂隊三人組闖蕩樂壇的辛酸史,情節反叛,畫風凌厲。兩年後,馬奇又完成了該片的續集《愛娃超級明星》,用的仍是超8,成本僅一萬美元。

4.《汙穢與憤怒》(The Filth and the Fury)

這部2000年上映的電影記錄的是朋克樂鼻祖「性手槍」樂隊幕前幕後的種種,堪稱影史最偉大的搖滾樂紀錄片之一。

5.《阿D正傳》(Rodrigo D: No Futuro)

來自哥倫比亞詩人導演維克託·加比裡亞(Victor Gaviria)的這部作品,曾在1990年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影片講述的是麥德林貧民窟中年輕人熱愛搖滾,用音符與嘶吼尋找出路的故事。

6.《經濟型即興演奏:民兵樂隊的故事》(We Jam Econo: The Story of the Minutemen)

「民兵」(Minutemen)是上世紀80年代活躍在美國加州的一支朋克樂隊,雖因主唱兼吉他手D.Boon過早離世而匆匆解體,但仍在西海岸非主流音樂圈留下深深印跡,而這段傳奇也全都體現在了這部2005年上映的紀錄片中。

7.《我們最棒!》(We Are the Best!)

瑞典導演盧卡斯·穆迪森(Lukas Moodysson)將他妻子可可·穆迪森(Coco Moodysson)的圖畫小說翻拍成了這部充滿懷舊氣息的青春搖滾片,講述三位叛逆少女在1980年代的斯特哥爾摩自組樂隊的故事,在2013年的東京國際影展上榮膺最佳影片大獎。

8.《鹽湖城朋克!》(SLC Punk!)

朋克的音符與裝束,如今已成為「鄉村非主流」的代名詞,但曾幾何時,那是全世界前衛青年的時髦範。來自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詹姆斯·梅勒迪諾(James Merendino)便根據自己的音樂成長經歷,拍攝了這部半自傳性質的朋克電影。

用瑟斯頓·摩爾的推薦語來說:「如果你想知道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生活在美國內地鳥不拉屎地區孤立無援的朋克狂熱愛好者究竟是什麼樣子,本片正是一份非常可信且幽默的記錄。」

9.《炮彈休克症搖滾》(Shellshock Rock)

本片應該是全部這10部影片裡,冷門中的冷門(豆瓣無條目、IMDb上僅十人看過)。

瑟斯頓·摩爾評價說:「這部1979年的紀錄片講的是北愛爾蘭朋克運動的早年光景,導演是約翰·T·戴維斯(John T. Davis)。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看這部電影還是1979年,地點是紐約東村某個地方。之後我就再沒看過第二遍,但對那些畫面卻記憶猶新:在一片奇怪的土地上,身穿皮夾克的朋克青年反抗壓迫,對抗天氣,始終滿腔熱情。」

10.《控制》(Control)

摩爾心水榜單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由MV名導安東·寇班(Anton Corbijn)拍攝的這部人物傳記片講述了「歡樂小分隊」(Joy Division)主唱伊安·柯蒂斯(Ian Curtis)短暫卻傳奇的一生。

在摩爾看來,「本片的最大亮點在於,它絕無僅有地抓住了第一次在舞臺上演出時,你內心那種焦慮的能量究竟是怎麼回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當代青年的朋克養生
    朋友,你今天朋克了嗎?最初知道朋克這個詞兒是來源於之前比較流行的網絡詞兒:朋克養生,是指年輕人們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的養生方法,比如破洞褲下面貼暖寶貼,一邊熬夜一邊貼面膜,發誓晚上再也不和朋友出去嗨,轉身就逃不過夜間大排檔的真香誘惑,於是第二天爆痘又黑眼圈,為了安慰自己趕緊拿出老幹部的保溫杯,泡上養生枸杞,給自己心裡安慰,然後晚上繼續熬通宵。
  • 美國音速青年樂隊宣布即將解散 曾是噪音搖滾先驅
    音速青年樂隊即將解散北京時間11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噪音搖滾先驅音速青年(Sonic Youth)樂隊吉他手李-雷納多(Lee Raraldo)本周對外表示,音速青年樂隊將「停止一段時間,每支樂隊都會有其各自的發展規律
  • 十大主唱吉他手組合
    媒體watchmojo.com製作的「十大」,這一期是「十大主唱吉他手組合」。樂隊成立之時,主音吉他手Eddie van Halen(1955 - )曾擔任過主唱,直到1974年David Lee Roth加入樂隊,樂隊終於找到了一直期待的主唱。
  • 朋克史上十大女主唱
    朋克運動起源於70年代中期,像雷蒙斯和性手槍這樣的樂隊開創了一個年輕而反叛的時代——充斥著皮夾克、S&M褲子和喧囂的無政府主義。但是,人們有時候會忽略女性在這種音樂類型中的巨大貢獻,由女主唱主導的樂隊,例如Patti Smith Group和金髮女郎也在70年代的朋克浪潮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 音速小子俘獲大小朋友芳心!
    《刺蝟索尼克》是你夏日解暑的必備電影哦音速小子引共鳴 魅力徵服大小朋友除了影片的全程笑料外,「音速小可愛共鳴了,這部電影高萌酷炫的音速小子與人類朋友並肩作戰,奉獻了一場
  • 音速行星:我在復古與未來之間造夢
    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很有符號感的年代,人們對於人工智慧、宇宙探索、未來社會結構等科技的崇拜與恐懼,催生出賽博朋克世界觀,而由此衍生出的《銀翼殺手》《終結者》等相關藝術作品,深深影響了包括音速行星在內的一代人。Sonic Planet 音速行星,電子音樂製作人。
  • 十大樂隊主唱
    媒體watchmojo.com製作的「十大」,這一期的標題是「Frontman」,這個詞如果譯成「主唱」,就缺了一些特質,主唱應該對應「Lead Singer」,然而樂隊的Frontman不止要唱功好,他們不只是樂隊的聲音還是樂隊的「臉面」,還要考慮他們的舞臺表現和人格魅力。
  • Kimi喬任梁,被遺忘的朋克樂隊主唱
    1、搖滾小子,年少成名 2007年的夏天,一個號稱「搖滾小子」的19歲少年在電視節目上橫空出世,KIMI一身朋克裝扮,除了主唱KIMI,還有吉他手Lyra、鼓手小雞。 PINK 7樂隊Logo,是不是也很符合現在的朋克審美
  • 《刺蝟索尼克》歡樂冒險受好評 音速小子俘獲大小朋友芳心引共鳴
    由美國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改編自全球知名遊戲的好萊塢真人動畫電影《刺蝟索尼克》全國影院正在熱映中。影片以輕鬆歡樂的合家歡冒險風格以及溫馨治癒的暖心共鳴收穫了一大片觀眾的好評,取得了貓眼8.8分以及淘票票8.5分的高分好評。有觀眾評論稱「影片帶來了簡單純粹的快樂」,「好想擁有索尼克一樣的好朋友」。藍色酷蓋的魅力正在俘獲觀眾們的芳心,快來影院和他交個朋友吧!
  • 2020年度北侖區「十大傑出青年」 「十大青年北侖標兵」 「十佳...
    2020年度北侖區「十大傑出青年」 「十大青年北侖標兵」 「十佳青年志願者明星」名單 2020-05-20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十大奇案改編的電影片單,建議收藏
    說起香港十大奇案,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之所以如此轟動,一方面因為犯案手段殘忍、案情離奇曲折,另一方面也因為後被改編成很多電影而廣泛流傳。更是希望大家觀看後可以提高警覺性和自我防範意識,在當今社會,惡性犯罪都沒有好下場,我們在不傷害他人的同時也要做好不被他人侵犯的防備心理。
  • 狂暴集中營:十大死核樂隊主唱
    今天我想給大家帶來了的是,我心目中十大死核樂隊及其主唱,希望大家能對優秀的核作品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本文章僅從個人觀點出發。而主唱LUKE GRIFFIN是核樂隊主唱中公認的大神,尤其擅長哨嗓一類,可以高中低音任意切換,目前Acrania已經解散,但是他們的音樂無可挑剔。
  • 「頂馬」原主唱陸晨專訪:朋克之後的上海小市民
    江湖上悄悄傳開,上海最老卵的朋克搖滾樂隊「頂樓的馬戲團」要重組了。2019年愚人節,北邊的朋克搖滾樂隊Joyside解散十年後宣布重組;2020年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炸出一支從汕尾海豐出來的方言樂隊五條人。上海樂迷心中總有一個懸而未決的期許:阿拉「頂馬」呢?還能看到陸晨在臺上赤膊伐?電話約陸晨採訪時,晨報記者單刀直入地問:頂馬還會重組嗎?「不會。」
  • 揭秘韓國導演奉俊昊心目中的TOP30片單
    在拍電影之前,奉俊昊從很多電影導演的作品裡,汲取養分。他喜歡談論亞洲電影,像侯孝賢、楊德昌、金綺泳、今村昌平、木下惠介、黑澤清等。如果一定要選出他最愛的電影,會是哪些呢?今天,我們就結合外媒《IndieWire》的一手資料,來揭曉奉俊昊心目中的TOP30片單!(電影按字母順序放映)。
  • 知名百貨仍沿用原版《音速小子》,推出電影周邊玩具超嚇人!
    擊敗了DC《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首周票房、跌破眾人眼鏡的真人電影《音速小子》,自上映後不僅票房仍在節節攀升,口碑更在大家的好評不斷下,在爛番茄的觀眾分數來到了94% 高分,使得不少觀眾直呼《音速小子》為不可預測的大黑馬。
  • 踢出主唱重組的花兒樂隊,是大張偉的傷疤,也是朋克少年的眼淚
    時值2020年的大熱夏天,曾經的花兒樂隊宣布重組,兩位原來的老將賣力的吆喝也沒換來半點兒捧場,原因是大張偉不在其中。作為樂隊核心的大張偉首先站了出來,開始將樂隊轉型向流行,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活下去,誰也沒想到在搖滾中的少年樂隊
  • 2020年賽博朋克,是啟於五四的當代青年「反叛」
    曾經只存在於幻象之中的2020年,卻以一種錯誤的方式打開了,即使有無數猝不及防的青年們希望能按下重啟的按鍵,但2020年的朋克之風卻不能被否認。4月24日,堡壘之夜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賽博朋克」風潮,Travis Scott 與Fortnite的遊戲虛擬演唱會在這個夜晚點燃了無數酷咖的心。
  • 朋克已死,但他的朋克電影沒有
    其實我很想直接聊聊cult片導演石井嶽龍,但鑑於石井導演在主流影迷圈沒那麼有名氣,[朋克武士]也剛出資源不久,看過的人還不是很多,那我也只能先聊聊電影。用石井導演的話來說:「這是一部怪異的喜劇電影,不可預測的,也是古怪的」。[朋克武士]是怎麼個古怪法呢?
  • 十大三人樂隊
    2018年和大家分享了媒體watchmojo.com製作的「十大」樂隊成員系列,從視頻到歌曲,從簡介到投票,詳情請讀《「十大」系列讀者投票結果》
  • 我推薦的十大勵志電影(原創片單)
    (一部從小就激勵我們的體育類的勵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