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莫明堂公益古琴

2021-02-17 莫明堂古琴禪修

以最簡單直接的習琴方法,讓更多人零距離接觸古琴之內涵, 古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多的是一門藝術以及它所體現的生活及情感的流露和歷史的塵埃。讓古琴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更多的人真正感受到古琴帶來的修身養性,喜悅和健康。

若以絲為聲,聞之必以琴。

若以指為琴,聞之必以心。

聞心不聞調,然後為知音。

學習古琴,可掌握一門修身養性的技藝,平復浮躁的心性,可激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心,讓其在古典音樂的薰陶中得一片安寧;可培養氣質,在悠悠的古琴聲中可幫助我們陶冶情操;可培養自信心,通過反覆的技藝練習直至古琴所倡導的通達境界。


一:起源

古琴,為四藝之首,中國的歷史文化上,有其特殊的地位。

它即是一門文化,又是修行的法器,更是一樁承載中國文化精髓的器物和智慧法門,古琴的修養被稱為『琴道』琴的學問被稱為『琴學』 弘揚國樂  傳承經典。古琴,又稱琴、綠綺、絲桐、瑤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漢文化的瑰寶。因其歷史久遠、文獻浩瀚、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和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莫明堂導師(寬賢師)

寬賢老師,笑看生死間,身患重病,因長期受病痛困擾和家庭影響,三度出家未果,於是在寺廟虔誠修行佛法,在寺院學佛的同時自學中醫、古琴,病痛奇蹟痊癒。悟道:「病由心生,古琴悅心」。遂抱琴走天涯,先後在江西、浙江、甘肅、江蘇,北京,內蒙古,廣州,新疆,廈門,西安等地免費教授古琴。潛心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內在精神的溝通。現擁有數萬名學員,被學員稱為:生命的導師。

寬賢老師潛心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內外精神溝通,強調古琴的養心、養性。獨創一種學古琴的方法,把枯燥的指法練習融入簡單胡曲目中,並掌握基本指法。讓每個學員收穫喜悅的同時將古琴練習變成了一種樂趣享受。 技法上講求:簡單、直接。崇尚大道至簡、法於自然!


三:授課老師  (羅慧茹)

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對傳統文化有極大熱情的慧茹老師開始接觸到古琴這一傳統藝術,並深陷其中。2016年出於對古琴文化的熱愛,慧茹老師曾到終南山跟隨致力終身弘揚古琴文化的寬賢師傅閉關三個月,接觸到更為博大精深的文化境界。兩年多的習琴經歷,讓她對古琴、對自我、對修行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通過撫琴不僅治癒了長久的失眠,記憶力提升,更感受到身心從內而外的喜悅,並開始了一段遇見真實自我,感悟純真自然的旅程。由此發願:要將古琴文化介紹給身邊的每一位親朋好友,給更多的人提供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機緣,為更多人的身心喜悅提供幫助。

如果你也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如果你也希望身心在浮躁的社會中有所依靠,如果你也希望在琴聲中體味純淨的通達境界,請跟隨慧茹老師一道,走進古琴的世界,親身感受這傳承三千多年的古物帶給你的至臻體驗!



四:教學對象

(一)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發心傳承古琴文化的仁人志士;

(二)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有志於涵養心性、信仰修行辦道的同道中人;

(三)熱愛古琴,及一切有緣人士。



五、學習內容

(一)古琴課

  1.  古琴文化和基礎知識;

  2.  古琴指法及訓練;

  3.  傳統琴曲的學習:《仙翁操》、《秋風詞》、《陽關三疊》等。


六、學習目的

(一)系統了解中國古琴文化;

(二)全面掌握古琴各項指法和技法;

(三)具備古琴教學能力和自學能力;

(四)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

(五)體驗古琴涵養心性、修身養性的實效。




七:開課時間

1. 8月15號--8月25號

2. 開課地址:新北市新莊區青山路一段六十二之一號13樓   

 上午9點——11點。下午3點——5點。晚上8點——9:30

2. 聯繫電話:0975291990  羅慧茹

4. 學琴公益: (租琴費1000臺幣)

報名須知

(一)12周歲以上的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無精神病、傳染疾病及不良嗜好。

(二)遵守班規和學員守則,須保證全程參與培訓並完成所有課時。

(三)學琴公益,但古琴、食宿費用自理。


八. 古琴說明

莫明堂古琴杉木:5800/臺,  12800/臺,    15800--20000以上均有提供(15800以上為高級練習琴)。

(一)為方便教學,每個學員配備一把古琴,古琴可以自備,或由我們向莫明堂統一代請(價格約為市場同等品質的一半);為保證質量,莫明堂一律選用杉木琴,並刻上「寬賢監製」印章。

(二)考慮到全國各地培訓平臺統一使用「莫明堂」出品的古琴,凡從莫明堂請的琴,均可享受日後補差價升級換琴的優惠政策(具收藏價值或演奏用途等)。


●尚未關注本微號,請您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莫明堂古琴禪修」→關注免費訂閱→『查看歷史消息』閱讀往期精彩美文;

●感謝您關注莫明堂古琴禪修官方認證微信,微信號:momingtang13

相關焦點

  • 漢裳興禮儀,古琴和人心(三亞著漢服學古琴公益活動月)
    式歌茶坊古琴室開展「著漢服,免費學古琴」活動,凡在漢服活動月期間(2019年12月)著漢服就可在式歌茶坊古琴室免費學古琴,具體活動細則如下:一、活動時間:2019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止(免費學古琴時間)。
  • 聞弦歌而知雅意 古琴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在榕舉行
    東南網11月8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聞弦歌而知雅意」,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古琴向來在人們心中佔據著特殊的位置。昨日,由中國琴會等聯合舉辦的古琴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充滿濃鬱古典風味的演奏和精彩的講座吸引了眾多國樂愛好者,國家級非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趙家珍也在現場分享了她與古琴的故事。據悉,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在近年來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裡,古琴得到了越來越多愛好古風的年輕人的追捧和喜愛。
  • 七徽堂 ---寧波碧水和城古琴公益禪修班
    緣起:古琴,又稱琴、綠綺、絲桐、瑤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漢文化的瑰寶。五音合天地,內調五臟,外和五行,修心調身,不二之選。七徽堂導師:寬賢老師寬賢老師:自2011年始,因長期受病痛困擾和家庭影響於寺廟虔誠修行佛法,在寺院學佛的同時自學中醫、古琴,病痛奇蹟痊癒。悟
  • 德州華恆文化傳播古琴公益課程開班啦
    作為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有3000多年的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琴是一種語言,琴語唱答,高潔,幽微,淡遠。同時又玄奧,和靜。粗說之,但凡有生命者,皆可與古琴的性情,找到一些相通之處。古琴位列中國四藝之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既是一門文化藝術,又是修心法器,更是一樁承載中國文化精髓的靈器和智慧法門。
  • 《宇玄琴館》第一期古琴公益免費課程(5天)將於國慶開課啦!喜歡古琴的你快快報名吧!
    琴館是年輕的,館主也是年輕的,但我們秉承傳遞的古琴藝術是古老傳統雅致的,希望與您「奧宇玄關瞻日月,高山流水覓知音。」 「浩瀚宇宙,尋一靜謐,撫琴觀心,玄妙無窮"。關於古琴:古琴,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三千年不曾中斷,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路。
  • 《宇玄琴館》夏日清涼 第二期2017暑期古琴公益課程開課咯!
    《宇玄琴館》四天古琴公益免費課程您可以選擇七月或八月傳承「琴」的文化遺韻為宗旨開設的基礎程度課程還有精緻小曲帶您認識琴棋書畫四藝之首的「琴」為您傳授專業琴學知識,尋一靜謐,撫琴觀心。招生對象:            此公益課選曲多為清雅小曲,不限難易程度,適合零基礎及喜愛古琴藝術的琴友,及有一定基礎的琴友均可,希望與大家以琴會友,期待各位小朋友大朋友的參與!課程目的:        不僅是琴館面對廣大琴友的公益也是廣大琴友對古琴文化傳統文化的公益。旨在宣揚普及古琴文化,結識善緣。
  • 古琴『輪指』怎麼彈?| 高宇古琴 教學視頻
    ——龔一老師《古琴新譜》主講:高宇雅風國樂古琴館館長上海古琴研究會秘書長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員 師從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龔一先生,後學琴於上海音樂學院戴曉蓮教授;琴風中正大方,細膩和雅。
  • 古琴文化交流活動讓福州市民大飽耳福
    福州新聞網11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7日,一場古琴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在冠亞廣場的一合華樂藝術交流中心舉行。中國琴會會長、古琴演奏家和教育家趙家珍等國內古琴頂級名家蒞榕傳藝。精彩的講座和表演吸引了榕城眾多音樂愛好者和市民。
  • 精彩回顧|古琴研究會副會長陳宜外帶你領略古琴魅力(內含視頻)
    5月28日晚八點,武漢古琴研究會副會長陳宜外在我們的直播中,帶大家一起認識古琴,賞析琴曲。古琴藝術是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其歷史悠久、文獻浩瀚、文化深厚、曲目眾多、影響深遠被世人所珍視,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在中國傳統音樂研究領域,「琴學」是一個悠久而又延綿未絕的特殊門類。
  • 新北市消防猛男脫衣溼身年曆
    每年皆推出消防猛男月曆的新北市消防局,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2017年月曆內容,此次拍攝主打韓流風,以「高顏值」、「專注魅力」為重點,除了猛男外,還有2名巾幗不讓鬚眉的消防美女,月曆及桌曆內容以救災出勤及特殊裝備為主軸,呈現消防人員對於工作專業、專注與堅持的態度,同時傳遞團隊同心合作,成就消防「一生懸命」之意象。
  • 當代古琴名家巫娜老師現身甘露 主持古琴雅集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9月20日下午,甘露素餐廳變身為「音樂廳」,當代古琴名家巫娜老師擔任主持嘉賓,介紹了自己與古琴的因緣,並現場彈奏了兩首古琴曲。活動共吸引了80餘人參與,其中還有不少專門乘飛機趕過來的古琴愛好者。 本次雅集活動的主題為「潤物無聲——古琴中的修行」。據介紹,琴文化博大精深,古琴在彈奏法、記譜法、琴史、琴律、美學等方面早已形成獨立完整的體系,被稱作「琴學」。
  • 海澱區非遺展示中心(北館)《走近古琴》公益講座預告
    古琴又稱瑤琴、七弦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自問世以來深受文人雅士、乃至帝王將相喜愛,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詩經》裡便有「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的美好記載,其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音色較好體現了道家、儒家、佛家共同稱道「天人合一」的境界。
  • 福韻文化古琴初級班
    以傳承弘揚古琴文化為己任,讓更多有緣人學習古琴,得身心健康,開啟智慧,遇見真實的自己。   授課老師 初識古琴正最擔憂的問題:問:我是零基礎幾天時間真能學會嗎?答:古琴不需要任何音樂基礎,3500年前古人習古琴沒有五線譜,五線譜是近300年才有的,古琴傳承就傳承原汁原味的文化。問:年齡大了,琴譜記不住怎麼辦?答:古琴沒有年齡限制,任何階段都可以學,通過手在琴上撫,形成運動記憶。
  • 枕流漱石 古琴鳴秋 ――第一屆枕流琴館音樂會精彩上演
    10月22日,「琴響碧天秋」――第一屆枕流琴館音樂會在東營市呂劇博物館音樂廳奏響,來自枕流琴館的古琴演奏者再現經典,為慕名而來的「知音」奉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古琴音樂會。音樂會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大呼過癮。        本次音樂會由東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東營市古琴協會、枕流琴館承辦,同時也是第二屆黃河口文化藝術月古琴音樂會專場。
  • 古琴雅集:七弦之上的常州掌故
    即將在本月25日進行的一場名為《凝露為霜》的古琴雅集活動,10月12日在常州市古琴研究會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召集。這是市古琴研究會疫情後逐漸恢復的節氣雅集第二場。在此前的10月7日晚上,梅庵琴派國家級傳承人劉善教受邀來我市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蘇東坡紀念館,向觀眾介紹古琴的相關歷史文化,並現場演繹了琴曲《長門怨》。
  • 古箏、古琴,傻傻分不清楚
    古琴長約120cm,寬約20cm,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古箏長約163cm,寬約34cm,有21根弦。與古琴相比,古箏多了琴碼。古琴需要專業的琴桌,擺放時把琴軫放在桌子外側,這是為了方便用琴軫調弦。琴頭與雁足處都放有防滑墊。在彈奏古琴時,左右手都不需要戴義甲。
  • 中國古琴界的半壁江山來了
    張子謙用現代樂器展現古琴意蘊「古琴歷史最悠久、重量最輕、結構最簡單,但卻有著強大的表現力;鋼琴歷史三百年、極其沉重、結構複雜,與古琴在任何方面處於樂器之兩極」,今虞琴社唯一一位不會彈古琴的資深社員,鋼琴家趙曉生說,和自然成韻的純律古琴比起來
  • 琴韻書聲—鈴子古琴雅集 1
    今年4月,在煙臺市首屆市民文化節上,鈴子琴院被煙臺市文旅局授予「公益藝術培訓指定單位」,為自覺回饋社會,鈴子琴院於
  • 臺灣以地鐵帶動新北市區域發展,打造2030新北智慧經濟城
    新北市經濟發展相關部門指出,板橋區大力發展新創產業、雲端產業,已成為新北AI研發重鎮,像明(2021)年初Google將進駐投資研發基地。此外,為協助新北產業發展,新北市相關部門也積極打造新店寶高智慧園區、淡水無人載具及文創聚落、八裡物流中心、林口智慧製造及影視城重鎮、板橋新商業廊帶、新莊全方位產業,逐步實踐2030年新北智慧經濟城。
  • 【山海間】古琴原創線上發行
    山    海    間Among Mountains and Seas   何捷航梵籟樂團樂手經年研習古琴to play, who devote himself to spread Chines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ideals by Guqin sounds 01《山海間》Among Mountains and Seas 充滿空間與生命的古琴尺八合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