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沒有看過《人間失格》,也沒聽過太宰治的名字,但你很可能聽過這兩句話: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一切都會過去的。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 一切都會過去的。」
這是一本有些消極和昏暗的書,很多書評人都不建議大家去看,因為怕原本就有抑鬱和消極情緒的人受到影響。
我卻覺得,壞的情緒,痛苦和掙扎,其實像傷口一樣,放著它不去碰,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不可能自己消失。
所以不管怎麼樣,正在經歷著什麼,如果有傷口就應該勇敢地清理掉已經壞掉的部分,殺菌消毒,再好好的包紮起來,它才有可能癒合。
而讀《人間失格》的過程,就是清理掉壞的部分的過程,如果你覺得那些痛苦和掙扎,有一些感同深受,不要沉浸其中。
好好地感受自己的情緒,查看自己的傷口,將那些壞的東西徹底的清理掉。有時候疼痛並不是一件壞事,而往往在提醒我們,正在慢慢變好。
《人間失格》圍繞主人公葉藏從小到大的經歷展開,從一個特別的角度反映了人們的行為模式。
葉藏是一個長相帥氣的男孩,有情感障礙和社交恐懼,從小便很渴望能夠融入這個世界,於是他做出了很多荒唐的舉動。
小時候竭盡所能討周圍的人歡心,上學的時候為了維持友誼不惜散盡錢財,後來又經歷了幾段不成功的感情,最終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我將自己一人的懊惱鎖進胸中的小盒,將憂愁、疲憊感藏得深而又深,一味裝出天真無邪的樂觀模樣。」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也曾有這樣的感受,我只知道可能很多的笑容並非出自真心。
從這一系列的遭遇中,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東西,有些人看到了頹廢和不堪,有些人看到了揮霍人生。
而我看到的是一個對於愛恨已經麻木的人,苦苦掙扎,一邊對自己深惡痛絕,一邊又裝作若無其事,生怕被周圍的人發現自己是個異類。
「人是不可能一邊攥緊拳頭一邊微笑的,唯有猴子才會那樣。」人生實苦,我們不必要求別人每一刻都是快樂的,當然,也不必這樣要求自己。
大多數時候,我們拼盡全力也不過是想過平凡的生活,就像葉藏一樣,可惜的是葉藏沒能找到那個通往平凡生活的入口,最終迷失在自己的世界裡。
但是《人間失格》並不想告訴我們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只是想讓我們把葉藏的一生當成是一面鏡子,去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意義。
然後,如果你也度過《人間失格》歡迎留言評論,一起交流。#人間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