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婚俗實拍:女方父母往陪嫁箱裡裝滿錢,男方要當場給雙倍

2020-12-21 葉子的旅行VIP

陝北婚俗實拍:女方父母往陪嫁箱裡裝滿錢,男方要當場給雙倍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辦喜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本月宜婚嫁的好日子特別多,所以辦婚禮的人就很多。

每個地方保留下來的婚俗習慣都有所不同,近日在陝北就舉辦了一場傳統婚禮,當時雙方親屬正在進行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放壓箱底錢。

「壓箱錢」在陝北俗稱「撒箱」,源於古代時候女子出嫁後就成為夫家人,娘家母親唯恐女兒婚後會受苦受難,就會在出嫁那天為女兒準備好「救命錢」,帶著壓箱錢去男方家。

到了如今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壓箱錢」與「彩禮」的意義多少就有了變化,兩者更像是雙方父母為年輕的孩子們準備的「婚前積蓄」,避免婚後一開始小兩口就生活拮据。

「壓箱錢」在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同,有的地方父母用幾床棉被作為嫁妝,有的地方則用房車、以及巨額存款當作孩子的嫁妝。

某地女子嫁妝

在陝北這場婚禮中,女方父母在準備好的陪嫁箱子裡放滿了現金,男方則需要給足雙倍的數額,「壓箱」要翻倍就是當地特有的習俗。

看到這裡很多網友就不淡定了,照這樣來講的話,女方父母陪嫁100萬,男方就要準備200萬了嗎?

按照規矩來辦理應如此,不過壓箱錢的多少是由兩家提前商量好後共同決定的,不會讓男方難堪。

不過男方翻倍給的壓箱錢並不等於彩禮錢,彩禮錢是辦婚禮錢另外給的,至於彩禮錢的處理辦法各地區又有不同了。

在陝北大多數的女方父母會要求10萬以上的彩禮,婚禮期間還會有「離娘錢」、「出門錢」、「過路錢」等等。

有些地方的女方父母會把彩禮錢全部留給女兒,彩禮錢加上壓箱錢以及份子錢等都成為小兩口的婚後保障,也有的父母會拿走一部分彩禮錢替女兒保管。

當然如果女方家有未婚的兄弟的話,父母極大可能把彩禮錢拿走用來操辦兒子的婚禮。

如今社會逐漸提倡簡化婚禮,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明,男婚女嫁再也不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從此娘家是外人」了。

年輕的男女各自離開原生家庭,重組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庭,獨立自主,這樣的結婚思想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

所以類似於天價彩禮、翻倍壓箱錢、以及各種巧立名目索要錢財的婚俗習慣將被改變。

父母真心期盼兒女們能夠婚後幸福美滿,兩個家庭為了孩子們的幸福都給予一定的金錢上的幫扶,等孩子們婚後獨立成長起來生活壓力小了,一起孝敬雙方老人。

最後,大家是怎樣定義結婚這件事的?你認同閨女嫁人後就是進了男方家門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婚禮,陪嫁箱裡最重要的衣服—「孝服」
    結婚的時候男方會送彩禮和結婚三金過來, 而女方這時候也會陪送一些嫁妝回去。根據結婚習俗,女方的嫁妝中會有兩個陪嫁的箱子,而陪嫁箱子裡放哪些東西呢?各個地方的結婚風俗不同,所以陪嫁箱裡裝的東西也各不相同。下面就來說說農村結婚陪嫁箱放什麼?
  • 結婚女方要準備多少嫁妝? 嫁妝應該什麼時候送?
    常見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① 男方買房,女方買車;     ② 女方承擔部分買房錢,這也算是以錢做嫁妝;     ③ 男方買房,女方出裝修錢以作為嫁妝;     ④ 男方送多少錢彩禮,女方就回多少錢嫁妝,這樣既遵照傳統禮儀,又不會給雙方造成壓力;
  • 結婚女方要準備什麼嫁妝?先看看這份達人陪嫁清單!
    小編今天就結合大多數地區通用的情況,整理了一份結婚女方需要準備的超全物品清單,包含嫁妝以及其他物品喲~嫁妝大件一、珠寶首飾男方訂婚的時候給新娘買的三金,在婚禮當天是要跟著放進嫁妝箱裡面帶過來的。二、家電很多地方女方會買家電作為嫁妝,特別是入住剛裝修好的新房,父母會準備好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件家用電器,不過也不是絕對的,要看新家是否有需要,缺什麼買什麼。
  • 婚嫁習俗,新娘陪嫁箱的作用,陪嫁箱需要準備幾個
    新娘在出嫁時娘家都會為其準備一定的嫁妝,而在嫁妝中就有一件物品就是陪嫁箱。那麼很多備婚的新人就會問新娘陪嫁箱需要準備幾個合適呢?首先我們要清楚陪嫁箱是用來幹什麼的,然後就知道需要準備幾個了。陪嫁箱的作用1、裝陪嫁物品像是新娘的新衣服、生活用品、寓意美好的小物件、首飾等。2、裝壓箱錢出嫁時娘家一般會為新娘準備一筆壓箱錢。
  • 最全嫁妝清單來了 - 結婚女方要準備的東西
    陪嫁箱又稱龍鳳陪嫁箱,是傳統中式婚禮嫁妝必備三寶之一,祝福新人的婚姻永遠和諧美滿幸福。今天Minii米尼就來告訴你陪嫁箱裡有什麼吧。1、子孫桶:外面用大紅布包裹,桶內放置8樣物品。鞋子裡需放置襪子、3節花生、糖各2塊。 另一個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帶籽萬年青一盆;兩盆中均放置些紅棗子、桂圓及柏樹枝(小捆),並覆蓋紅喜字在上面。
  • ☞【山西民俗】民間婚俗-太原新舊婚俗
    清代,在都市中,婚姻大致要經歷四道程序: 通言,俗稱說媒。憑親友從中說合,允婚後送庚帖合婚。 下聘,卜日下聘,聘禮為首飾之類。 請期,即確定婚禮日期。男方備衣飾,制喜餅,作請期帖送往女方。
  • 當今汕尾婚俗知多少
    男女雙方戀愛時,一般都會徵求父母及家人意見,得到長輩親屬默許才繼續交往發展,時機合適則拜見對方父母。當雙方談婚論嫁成熟時,男方應擇機主動提出求婚意向,爭取得到雙方父母親屬支持,進而探索求婚事宜。求婚是婚戀男女確定婚姻關係的必要程序,是一項莊重的傳統禮儀,雙方家長需高度重視,謹慎對待,相互配合。求婚當天,男方長輩或「好命人」(一般為2男2女)帶上「四式禮」到女方家求婚。
  • 陪嫁箱的八件套,你搞定了嗎?建議收藏備用!
    婚禮即將開始一場動人的婚禮背後有多少繁雜瑣碎的準備工作是無法想像的婚禮場地、婚禮主題、婚紗禮服、婚禮妝容,攝影師攝像師,流程儀式,燈光音響……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每個新娘的必備品—陪嫁箱4、糖罐子糖罐子是陪嫁箱子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同時也要在裡面放一些糖,寓意甜甜蜜蜜。5、紅箱子紅箱子就是人們口中的壓箱底物品,也是裝載寓意物品。
  • 新娘陪嫁箱需要準備什麼東西?五樣必備物品父母要心裡有數
    在古代,我們傳統社會裡,準備嫁妝,一方面代表著父母對女兒婚姻的祝福和疼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女兒帶著嫁妝出嫁到婆家,不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受到委屈。早些年,就有女兒出嫁時,父母給縫置幾床棉被,準備一系列的生活用品;有些家庭甚至還會準備家具、電器和首飾等許多父母覺得重要的東西。
  • 女兒當家的婚俗——「女娶男嫁」
    據了解,在康縣南部地區,女娶男嫁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男到女家,更名入籍」,即男方嫁到女方家後,一切遵從女方家族的習慣和規矩,按照女方家族的姓氏輩序改名換姓,和女方同樣稱謂族內成員;另一種是「二門俱開,兩來兩去」,婚後,男女保留各自原有姓氏,男女都有繼承雙方父母遺產的權利和贍養雙方父母的義務。
  • 苗族婚俗五部曲!結婚當天,新郎新娘不同房
    苗族婚俗一是討親, 苗語稱「的剎助」。有兩種情形:一是男方父母看中某家閨女或想與有女待嫁的人家結成親戚,徵得男兒同意,便請媒人前往牽線搭橋。二是男青年早與某女情深意篤,告之父母獲得支持,相請媒人去女方家周全這樁婚事。
  • 又到結婚季,這麼有趣的閩南婚俗,你知道幾條?
    又到結婚旺季,且看看有多奇葩!閩南婚俗一:轎前豬腳 在迎親隊伍中,紅紅的竹籃中盛著粗大的豬腳格外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轎前豬腳」。每當誰家娶媳婦,在準備送往女方家的禮品中,少不了要準備兩腿大小一樣的豬腳肉,寓意兩親家幸福美滿。重量應在每腳二十斤左右,如果備太小腳,會被女方視為小氣。
  • 臨清舊時婚俗 ( 說媒提親 )
    所以導致入洞房後的悲劇經常發生:1、男方因氣不過連夜離家出逃遠遁,害的女方終身守寡;2、新婚夜,女方遠離喜炕、嚴守玉身、拒絕觸碰,連夜或次日清晨跑回娘家,永不返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陋習觀念,在建國前的人們腦海裡,已經根深蒂固!表現為「人們紛紛趨之若鶩、心領神會地『為己所用』!」
  • 實拍農村婚禮,女方收完禮金,帶170多人來吃酒席
    陝西寶雞農村一直流傳著一套婚俗,結婚時,女方家不用大擺酒席,但是禮金照收,收完禮金之後,男方家花錢僱大巴車管接管送,把女方家裡的客人全部接來男方家吃酒席。尤其是今年國慶,結婚的非常多,這樣的事情被放到網上後,立刻迅速傳播開來,甚至有網友直接表示:這是要榨乾男方家的每一塊錢嗎?
  • 結婚男方父母一般包幾個紅包給女方
    結婚男方父母一般包幾個紅包給女方呢?在結婚的時候,男方一般要準備很多紅包,其中男方父母要給女方的紅包是包括改口費的。今天,接親網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關於婚禮當天結婚紅包的事情,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哦,我們現在要求來看看吧。
  • 客家人傳統婚俗知多少:「六禮儀式」你能答對幾題?
    樸實無華的客家人作為南方古代漢族移民群體,在生活文化上,向來都是融合的,在婚俗方面的 「六禮儀式」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客家民族獨特的追求幸福的過程,快速現代化的當今,回味傳統婚俗,更像是在細細品味客家人本有的文化,更富記憶。客家傳統婚俗裡的「結婚六禮」,你可曾記得?1、說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其實在客家人眼子裡非常平常的事情,所以上一輩人普遍結婚較早。
  • 魚關文化系列之六:魚關婚俗
    這裡說的婚俗與淅川婚俗大同小異,筆者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娃娃親。舊時,這裡興定娃娃親。定娃娃親的家長一般是好朋友,或親戚,希望結親或親上加親。如果兩家商量好了,男方家就把生辰八字拿到女方,經算命先生合好後定日子。在定親這一天,男方帶上糖、面、豬肉禮吊子和油炸果子等四色禮兒到女方家,女方家大擺酒宴,請家裡的長輩過來作陪,猜枚划拳,一醉方休,特別是要讓媒人吃好喝好玩盡興。
  • 記臨清市東鄉康莊一帶的舊時婚俗(上)
    所以導致入洞房後的悲劇經常發生:1、男方因氣不過連夜離家出逃遠遁,害的女方終身守寡;2、新婚夜,女方遠離喜炕、嚴守玉身、拒絕觸碰,連夜或次日清晨跑回娘家,永不返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陋習觀念,在建國前的人們腦海裡,已經根深蒂固!
  • 《知否》中,顧廷燁與盛明蘭大婚程序繁瑣,宋朝的婚俗真是這樣?
    可以說,這一套大婚的程序還是做得很足,在觀眾感慨兩人終於能在一起的同時,也不禁生出一些感慨,這似乎與現如今的大婚迎親等流程頗為相似,那宋朝時期的婚俗真是如此嗎?在宋朝時期,婚俗遠比劇中演繹的要複雜得多。在大婚前,男方需要起草帖子,到女方家下帖。待雙方家長都點頭後,男方才能擇吉日備酒以禮詣女家,只不過這一次相親的地方並不限制,可以在家中,可以在園子裡,甚至在湖舫中都可以。
  • 婚前同居,男方為女方花的錢,能否要回?
    比如男方在戀愛期間贈送了禮物給女方,或者女方直接為男方花了很所錢,在分手後,可以要求對方返還嗎?打錢給女方還個人房產的房貸等等。現在男方想讓女方把這些錢還給他,一是當初兩個人同居期間的共同生活的費用,要求女方承擔一半,二是買車、還房貸的錢要求全額返還,男方的這些請求能得到法院支持嗎?男女雙方戀愛後產生的同居關係,因沒有依法辦理結婚登記,不受我國《婚姻法》的保護,但因同居關係引發的財產糾紛法律是可以予以調整的。應當如何認定同居期間雙方發生的財物往來性質,則需要結合個案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