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500年的兩個人,稻盛和夫與王陽明,卻在演繹同樣的經典

2020-12-27 史為今用123

稻盛和夫與王陽明,一個是日本20世紀的經營大聖,稻盛哲學創辦人,一個是中國明代(15世紀)思想家與軍事家,心學創辦人。

王陽明是軍事家,卻沒有軍事巨作留下,他一生無敗績,屢戰屢勝,有人問王陽明,這都是靠什麼取勝的,"心學",心學居然能夠教會人打仗

稻盛和夫是企業家,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成功挽救日產航空破產,耗時極短,卻很少看見稻盛和夫有什麼管理大論,最能代表稻盛的是"心法",心法居然能夠教會人經營企業,不可思議

仔細讀來,發現相隔五百年的兩位大聖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們都在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最通俗的故事:一個叫心學,一個叫心法,無非是人心,人性即人心,打仗也罷,經營企業也罷,大抵如此。

精神共同點:一個叫致良知,一個叫作為人何謂正確

王陽明講,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人性善。只是來到世界上,被歪風邪氣汙染,染上了惡習,良知被蒙蔽,所以才會幹些壞事,而修煉心學就是要擦拭去那些汙垢,恢復本來的面目就好。

舉個例子,有個弟子,為了孝道,留在家中,侍奉父母。家裡一貧如洗,父母鼓勵讓他出去闖蕩,他卻堅持認為,只有在家才是盡孝。對此,他請教王陽明,王問道,"何謂孝道?",弟子答:"讓父母生活得開心",王又問道,"你這樣侍奉父母,父母開心麼?",弟子答:"父母認為我這樣沒前途,不開心",王又問道,"不開心,那你算是盡孝了麼?"。弟子不語。

所以,王陽明講"去人慾,存天理",天理即良知。

稻盛和夫更有意思,他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經常碰到很多問題,在如此多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稻盛和夫總結出來一套決策哲學,當經營者在碰到疑難問題,而又沒法解決時,稻盛和夫就講了,你就想,作為一個人,你該怎麼做才算正確了?他相信,按此指引,人就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舉個例子,有個部門經理,每月上報經營數據,這個月如果再能多100日元就可以獲得更高級別的獎勵,當大家都讓經理虛報100日元就可以完成,經理開始犯難了,要不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後果其實沒什麼,就算領導知道了也是小事,然而,他開始問自己,這件事要不要做,作為一個人,這好像是弄虛作假,想到這裡,這個經歷斷然拒絕了所有的惡念。

所以,稻盛和夫講"作為人,何謂正確"是所有問題的哲學前提。

幾乎一樣的哲學思考,而致良知是王陽明幾乎窮盡一生才提出的理念,"作為人何謂正確"也是稻盛和夫歷經無數波折才總結的經營聖經。

本質上,他們贊成人性善,基於人性善基礎上的哲學理念是在幫人恢復善的本性,讓善能夠發揮到最大。

激勵共同點:激發人性的羞恥感與榮譽感

如果說王陽明和稻盛和夫就談談大理想、大道理,那只是佛學,是出世的學問,如果想入世,想真真切切的有戰績,離開了人,一切免談。

王陽明不喜好殺人,只要能激發人的良知,他都會選擇如何讓他們回頭是岸,這個案子在平定江西的時候屢試不爽,他假定,"人們不想做盜賊,只是生活環境太惡劣了,政府太無恥了,才逼著人們做盜賊"。

有一個最經典的例子,那就是有一次王陽明抓到了一個賊人,那賊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該殺該剮隨便,好像自己就是惡棍一個,啥也不怕。王陽明說,"外面天氣炎熱,你進屋來吧!"賊人大搖大擺地進來,王陽明接著說,"天氣炎熱,你把外套脫了吧",脫就脫,王陽明接著說,"那你裡面襯衣也脫了吧",賊人毫不含糊,赤膊也沒關係,王陽明接著說,"那你把底褲也脫了吧"。賊人遮遮捂捂,面露難堪,不好意思。王陽明說,"我以為你真的就不知道羞恥,喪盡良知,看來,你還沒有麼"。賊人折服。

是的,對王陽明而言,不管是對待敵人,還是對待自己的人,如何才能激發人內心的羞恥與榮譽,讓他們能夠進一步光明自己的良知,這是最狠的,也是最有效的。

如果說王陽明這樣,那稻盛和夫了?

在我看來,稻盛和夫在這方面,比王陽明有過之而無不及。

稻盛和夫在退休的時候,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給員工,自己皈依佛門,他就是馬雲口中最尊敬的企業家,他把自己88年的人生智慧寫成了一本書,最終融合為了一個字「心」。

在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稻盛先生對自己一生作思所為的全面復盤,也是超過半個世紀經營智慧的凝結升華,並為讀者劃下了構建幸福人生的重點。

在一次採訪中,任正非在談到稻盛和夫時說:「我讀過很多書,我喜歡稻盛和夫的書,但不知哪本書影響了我,思想是怎麼生成的。我腦袋裡產生的想法我也找不到源頭在哪裡。」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老師在推薦語中寫道:

「我推薦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但我仍然願意把稻盛和夫的《心》推薦給大家,因為我發現這本書觸及了他一生成功幸福的那些『法『背後承載的』道『。我認為,稻盛先生用他這本現代版《傳習錄》,與王陽明完成了隔空的』心學』對話。」

稻盛和夫說:「不管眼前的狀況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這才是實現幸福人生的秘訣。」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和領悟,從心出發,向心而行。

相關焦點

  • 用王陽明心學、博弈論和心理學讀懂稻盛和夫的《心》
    帶領自創的兩家日本企業走入世界500強的稻盛和夫,可謂是經營之神了。《心》據說是稻盛和夫的封筆之作,在書中不長的篇幅中,他將生活和經營裡各種境遇中體悟出的參悟精華,揉進了他誠懇殷切的文字中。「所以,稻盛和夫和王陽明的理念一致性在於:吾性具足,清掃明鏡上的灰塵,尋回至善心性。而「一切不幸都由自己吸引而來「這一理念,似乎很唯心主義,但是可以用現代心理學方面的一些知識來幫助理解。
  • 稻盛和夫的五句經典語錄,很受用
    我們看稻盛和夫本人的照片,一個看起來和藹可親、低調善良的長者,不難想像他的心靈是清澈而單純的,所以他總是給員工帶來正能量。有一天夜裡,稻盛和夫來到生產車間,看到坐在角落裡的員工正在唉聲嘆氣,他沒有轉身離開,而是靠近他們,安慰大家說:「要知道,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能夠被順利地完成。」
  • 稻盛和夫的一生:讀3次書,絕境4次逢生,5次破命運天花板鑄傳奇
    再次通過閱讀領悟出正確人生方向的稻盛和夫,一邊創辦「盛和塾」傳授成功哲學,一邊繼續在成功的道路上狂奔。1980年,京瓷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並於2019年排世界500強第77位。1984年,稻盛財團和「盛和塾」成立,和夫還設立了」亞洲的諾貝爾獎「-京都獎;盛和塾的學生包括孫正義等日本著名企業家,2019年正式關閉。1985年,與豐田公司合作成立KDDI通信公司,並在日後成長為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2019年排世界500強第22名。
  • 造物者稻盛和夫的氣質
    但是我開頭要說的核心點,稻盛和夫的真言,還不是利他,而是2018年稻盛和夫在日本的稻盛哲學報告會上播放的稻盛和夫報告會視頻。稻盛和夫已經老了,已經退出了火熱的戰場,已經退回到他家裡去了。在家裡他開心的時候,就會說媽媽感恩;他糾結的時候,想到不好的事,他就會說媽媽對不起,我沒有照著你說的做。他寫了一本書《母親即良知》,他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成為經營之聖,都是母親從小培養他的。
  • 如果你起點很低,讀透稻盛和夫這顆「心」,早晚成大器
    稻盛和夫剛開始創辦京瓷,那時候他又年輕,公司又沒錢,不能為公司員工謀太多福利,專心於技術與產品研發的他,忽略了員工的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有一次,一大批員工找上稻盛和夫,跟他談條件,如果不能給什麼好處的話,就集體辭職。
  • 稻盛和夫的經營智慧源自何處?知道答案後,我感到很慚愧
    其中京瓷的創始人就是稻盛和夫。這兩天又開始讀稻盛和夫的書,所以想起了寫這篇文章。稻盛和夫曾多次表達過,他的經營哲學來自中國先人的智慧。如果沒有詳細讀過稻盛和夫的書,有可能會覺得稻盛和夫只是隨口一說而已,但詳細閱讀後,相信大家都會發現此言不虛。實際上,不光是稻盛和夫,日本整個國家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
  • 稻盛和夫:經營四聖之一,創立兩家世界500強企業,馬雲3度求教
    他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在日本泡沫經濟全盛時期堅守實業,泡沫破滅後帶領員工在最艱難的歲月裡打造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後來又不辱使命地拯救了日本航空。馬雲對稻盛和夫非常尊敬,曾經親自登門拜訪,還3次親自請他到杭州阿里巴巴總部來做客講授管理之道。稻盛和夫透露了3點自己的管理之道。
  • 日本經營天才稻盛和夫,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他是如何做到的?
    日本的稻盛和夫,就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成功者,在日本,稻盛和夫被稱為「經營之聖」,在27歲的時候,創立了京瓷,10年之後京瓷成為了世界500強的公司,在52歲的時候,創辦了第二二電KDDI,在2007年的時候,第二二電也成功的進入了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患癌,捐出2家公司所有股份淨身出家,馬雲:我有過念頭
    ---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日本傳奇企業家,從小家境貧寒,大學就讀於三流學院,27歲白手起家創辦了京瓷,花費10年將京瓷帶到了世界500強。52歲二次創業,嘗試未曾接觸過的行業,創辦了第二電信,並以驚人的速度飛快成長,成功邁入世界500強。78歲被日本首相親自邀請出山,接手欠債1.5萬億日元的日航,零薪酬擔任董事長。
  • 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精闢!
    而稻盛和夫他是少有的能夠把主題深化的商業領袖。稻盛和夫在27歲創立了京瓷,在十年後,就把京瓷發展成為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到了52歲的他又創辦了第二電器KDDI,並且在2007年,第二電器就進入世界500強。他是世界上到現在為止唯一一個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其實他的人生經歷並不是跟我們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
  • 稻盛和夫(心)(成法)
    稻盛和夫(心)(成法)這是我看的稻盛和夫的第三本和第四本書由於這兩本書具體思想主旨都一樣我就一起我描述學習的體會心得。稻盛和夫的價值觀:也是哲學本質(作為人何為正確)以及極致的利他思維最初創辦企業是為了自己到後來學習反思,從利己到利他造福員工實現全體員工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到造福社會來經營企業,所以稻盛和夫能成為經營之神自己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以及挽救後來的日航三個,稻盛和夫自己說就是用作為人何為正確,致良知, 敬天愛人,利他之心以及哲學來經營企業和來改變人生。
  • 稻盛和夫:一個人要想賺錢,需放下「三樣東西」
    稻盛和夫的智慧或許能給到你答案。兒時的日子很悲慘,不但患上了難以治癒的疾病,學習成績也很差,甚至連初中升學考試都會失敗,因為學習成績太差,公司選擇畢業時甚至發不起薪水。但因為放下了一些東西,他的人生開始了逆襲,創立的兩家企業都變成了世界500強,積累了巨額的財富,成為了日本著名的經營之聖。
  • 創辦2家世界500強,65歲剃度出家,稻盛和夫的3句話醍醐灌頂
    那就是擁有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你要是非要槓一下,問有沒有比擁有兩家世界500還有成就感的事嗎?EMMM.....有!那就是80歲了還出手挽救了日航公司——另一家世界500強,而做到這些事情的人就是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KDDI(第二電信),65歲退居二線選擇剃度出家,重新感悟人生。
  • 馬雲:我想花甲之年出家可妻子不準,稻盛和夫:癌症也不能阻擋我
    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這四大聖是指在日本在經濟領域有很輝煌成就的企業家。包括松下集團的松下幸子助、本田的本田宗一郎、索尼的盛田昭夫,還有我們今天要講的稻盛和夫,他也是唯一還在世的經營之聖。在有生之年創立2家世界500強,並把1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帶到世界500強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 稻盛和夫:把「飯碗」變成「金飯碗」,擺脫工作勞役,記住這三點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創立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在退休13年後,以78歲高齡臨危受命,出任破產重建的日航董事長一職,並在短短十月內大幅度扭虧為盈,創造了日本航空史無前例的1580億日元的利潤,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還要依託於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
  • 任正非:你們不了解真正的稻盛和夫,我們比不上他
    在2013年任正非和友人王育琨(著名管理專家)在茶樓喝茶時就談到了世界級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王育琨說到:「今天中國興起了學稻盛哲學熱,有些企業家是想讓員工學習稻盛哲學,改變工作態度,激發潛能多幹活,少要報酬。
  • 當你窮困潦倒時,牢記稻盛和夫的「變形蟲」思維,海爾:學到了
    但像稻盛和夫這樣的企業家卻不多。稻盛和夫算是日本商業的一個「傳奇」,他創建2家世界500強,帶領日本企業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零薪資管理瀕臨倒閉的日航,在短短1年內就扭虧為盈,重返世界200強。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影響全亞洲,任正非、馬雲、孫正義、張瑞敏等著名企業家都受其影響。尤其是海爾的張瑞敏,從稻盛和夫身上借鑑到許多管理方面的經驗,其中有一個「變形蟲」思維值得學習。
  • 稻盛和夫:真正聰慧的人,一生「3不問」,庸人長嘆:沒早點知道
    稻盛和夫,擁有著傳奇的一生,至今仍然是商界中舉足輕重的大佬。想要成為人上人就要有常人所沒有的覺悟,而稻盛和夫這一生的成就不僅是靠著他獨到的經營理念,還有特殊的處世之道。2.不問未來稻盛和夫:「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創造出最有希望的生活和人生。」真正聰慧的人,不會總是暢想未來,而是竭盡全力的做好當下的每件事。
  • 70年代美國技術封鎖,稻盛和夫的反擊,為華為指明方向
    因為「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提出了「將自主研發做到極致」的理念,這才取得技術性突破,擺脫了美國的陰霾。有很多人好奇稻盛和夫是誰?為什麼這麼厲害?稻盛和夫,一手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在日航危難之際,帶領日航走出困境,重回巔峰,他被譽為「經營之聖」。
  • 有些笑容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職場崩潰不妨學學稻盛和夫的智慧
    我建議你不妨去學一學稻盛和夫的處世哲學。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四聖」之一,他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還在78歲高齡時臨危受命,將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起死回生,這件事也被稱為企業經營史上的奇蹟。如此成功的稻盛和夫應該是出身豪門,或一生幸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