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為何不賜死八皇子,而是著急將八福晉挫骨揚灰?

2020-12-27 騰訊網

在清朝296年的歷史中,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絕對算得上最為慘烈的一次皇權之爭。康熙帝在位時曾創下多項「第一」,他的后妃和子孫的數量在大清都排在首位,因此選誰當自己的繼承人是康熙晚年最大的問題。當時,皇四子和皇八子之間的爭奪十分激烈,最終皇四子力壓旁人,繼承了皇位。但奇怪的是,雍正登基之後,卻沒有直接將勁敵八皇子賜死,反而著急將八福晉挫骨揚灰,其中存在什麼緣由呢?

八福晉劇照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八福晉郭絡羅氏是何許人也。她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身份十分高貴。在她兩歲的時候,母親就病逝了,隨後就被外公安親王抱到家中撫養。當時的安親王年紀已經大了,看到小外孫女就格外疼愛,將她視為自己的掌上明珠,而且比她年長十幾歲的舅舅們也對她百般呵護,從不讓她感到有絲毫的委屈。

因此,在安親王府長大的她,不僅有大家閨秀的氣質,更有滿族女子的豪放,在騎射方面也十分精進,所以備受康熙帝的喜愛,還被譽為當時最具「滿清風範」的格格。當她長大之後,就被許配給了八皇子允禩,允禩一向聰慧能幹,在眾皇子中非常突出,兩人可以說是非常般配。

八皇子夫妻

康熙37年,兩人順利成婚,婚後的前十年是他們夫妻最幸福的一段時期。此時的兩人非常恩愛,八福晉強大的家世背景也迅速提高了丈夫的身份地位,八皇子在奪嫡之中的優勢逐漸顯露出來。而在家中,八福晉是說一不二的女主人,不僅能幫助丈夫出謀劃策,還主持了家中的大小事務。

但是不久之後,八福晉卻惹得康熙帝十分不滿,康熙帝甚至當眾訓斥她是「妒婦」。原來,八皇子自從成婚後,府中僅有幾位侍妾,而福晉本人多年都沒有生育,導致八皇子多年來只生下了一個兒子。所以康熙就希望兒子可以多納幾位侍妾,為皇室開枝散葉。

但是這件事卻遭到了福晉的強烈抵抗,她不許丈夫繼續納妾,並且還不讓丈夫和其他已經過門的小妾親近。當時的八皇子正在費盡心力奪嫡,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妻子的幫助,所以他就默許了妻子的所作所為。

眾皇子劇照

1708年,一天康熙叫來幾位皇子談話,並且當面斥責了八皇子的不足之處,言辭中更是表露出了對八福晉的不滿,認為她是一個「妒婦」,因此後來繼位的雍正對她的印象也非常差。

1722年,皇八子的奪嫡美夢徹底破裂,皇四子順利登基,史稱雍正帝。雍正在政事上一向勤勉認真,將國家大事放在首位。繼位之初,朝堂上的局勢還沒有穩定,皇帝為了籠絡人心,彰顯自己的寬容大度,所以並沒有著急處理那些曾和他爭鬥的兄弟們。

尤其是面對自己最大的政敵八皇子,雍正不僅沒有將他賜死,反而還將他晉升為「廉親王」。其他的大臣得知這件事後,都稱讚皇帝寬厚,並且紛紛到達八皇子府中慶賀,但只有八皇子夫婦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八皇子夫婦

經過多年的腥風血雨,八皇子早就明白了雍正的打算,如今所有的封賞都只是假象,皇帝一定不會放過自己,不久後必然會有意想不到的重罰,因此感到非常憂愁。八福晉輔佐丈夫多年,自然也是明白這一切的,但是她的性格一向火爆,在這個時候依舊不願意低頭。每當有賓客來王府中慶賀的時候,八福晉不僅不招待他們,反而還說家中沒有值得慶祝的事情。

八皇子夫婦的態度很快就被皇帝知道,本來皇帝也想處置他們夫妻二人,但是礙於剛登基不方便下手,以免被眾人唾罵。而八福晉的話無疑給了皇帝開展報復的機會,隨後,皇帝就以八福晉「大不敬」之由,直接廢黜了她的身份,並且還強迫八皇子將她休妻。

八福晉劇照

此時的八福晉依舊不低頭,對皇帝的態度更加不敬。雍正大怒,下令讓她自盡謝罪,並且命人在她死後將其挫骨揚灰。八皇子夫婦一向感情深厚,對於八皇子來說,八福晉不僅是自己的妻子,更是自己的盟友,兩人一起攜手度過很多艱難的日子。一直以來,多虧了妻子娘家的力量,才使得八皇子的勢力越來越大,所以皇帝賜死福晉,不僅僅是為了處罰她「不敬」,更是為了打擊八皇子。

而且八福晉的家世過於顯赫,外祖父、父親、舅舅都是朝堂上的重臣,皇帝賜死她也可以削弱她母家的力量,更加穩固自己的皇權。在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使得八福晉早早喪命,並且還遭到了挫骨揚灰地對待。

相關焦點

  • 她是晴川的歷史真實原型,康熙最厭惡的兒媳婦,雍正上位後更將她挫骨揚灰
    作為正兒八經的八福晉,這位郭絡羅氏,是否真如康熙所言,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潑婦悍妻,她在允禩的一生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01實際上,郭絡羅氏本來就非等閒之輩,她的出身是非常高貴的。她的外公,是清朝六大親王之一——安親王嶽樂。
  • 她是電視劇晴川的歷史原型,康熙最厭惡的兒媳婦,雍正更將她挫骨揚灰
    作為正兒八經的八福晉,這位郭絡羅氏,是否真如康熙所言,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潑婦悍妻,她在允禩的一生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而允禩,雖然貴為皇子,但是在嫡庶有別的宮中,母親內務府辛者庫罪籍的出身,讓他一出世就低人一等。但是,這倒也從側面激勵著不甘人後的他,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這與郭絡羅氏獨立要強的性格如出一轍。長大後的允禩不負所望,在諸兄弟中顯得出類拔萃。史載他聰敏實幹,不務矜誇而受眾人誇讚。
  • 雍正皇帝真的含淚殺子?賜死兒子弘時?乾隆繼位後,真相浮出水面
    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後,這位兒子不為自己的父親鞍前馬後,反而是跟雍正皇帝的政敵,八王爺允禩走得很近,並且處處給雍正皇帝添亂。雍正皇帝看到這番場景,好啊,這個逆子你不是跟他關係好嗎?正好那朕就成全了你們,雍正四年二月中旬,雍正下旨,將弘時過繼給八王爺允禩。
  • 胤禩嫡福晉郭絡羅氏:本是賢妻典範,卻因此成為雍正最痛恨的女人
    康熙朝晚年的時候,眾位康熙皇子為了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九子奪嫡」大戲,康熙的皇四子胤禛成為這場皇位爭奪戰的最後贏家,在康熙皇帝去世後,成功登上皇位,成為了歷史上的雍正皇帝。伴隨著雍正皇帝的登基,除了早在康熙在世時就遭到圈禁的大阿哥胤褆、廢太子胤礽,以及始終與雍正保持密切關係並在後來被委以重用的十三阿哥胤祥外,其他參與「九子奪嫡」的眾位康熙皇子則盡皆遭到了雍正極為殘酷的報復與破壞,從而相繼迎來了自己的「末日」,難得善終。
  • 此女是康熙最討厭的兒媳,只因兒子喜歡沒動她,雍正登基直接賜死
    而在這些皇子中,八阿哥胤禩原本希望很大,後來卻又被康熙厭棄,究其原因,一部分還是因為他有個為康熙所不喜的福晉。 康熙把她安排給胤禩為嫡福晉,其實也有補償胤禩的意思。當時的胤禩正是最得康熙器重的時候,娶回這樣一個身後站著安親王府這樣高大後盾的福晉,可以極大的彌補胤禩母家沒有支持的不足,幫助他在朝中站穩腳跟。
  • 雍正「秘密」賜死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江山,自己卻背千古罵名
    對於雍正來說,這些皇子黨派都是不死不休的政敵,而這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與康熙早早立儲,又在各皇子之間搖擺不定的態度脫不了干係。因此他獨樹一幟開創了秘密立儲的先河,為了後代江山的穩定,雍正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他還「秘密」賜死了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江,自己卻背千古罵名。這個人就是雍正的親兒子三皇子弘時,他先是被過繼給八皇叔允禩,而後又和允禩一起被除黃帶,死時年僅24歲。
  • 九龍奪嫡到底怎麼回事,參與者有哪些皇子?雍正真是「躺贏」嗎?
    南北朝時期,宋孝武帝第八子,素有神童之稱的劉子鸞,因更受父親喜愛被兄長嫉恨,年僅9歲就被登基為帝的劉子業賜死。臨終一句:「願來世不復生於帝王之家。」道盡皇室中人為了權勢地位,血脈相殘的悲劇。可以說從古至今,除開那些被權臣操控的傀儡皇帝外,幾乎沒有哪位帝王登基是沒有經過一番爭奪的,並且爭奪的對象還都是他們的親兄弟。
  • 雍正的秘密瞞過了甄嬛,卻被皇后發現,難怪她不停殘害皇子
    ,她才是整個後宮中最狠毒的女人,甚至連自己的親姐姐都不放過,但是謀害皇嗣是大罪,宜修為何敢如此肆無忌憚呢?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宜修原本也是一心一意愛著雍正,他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宜修就嫁進了王府,但是純元的出現卻讓宜修瞬間失寵,而且也丟了福晉之位,庶出的宜修原本就最看重地位尊卑,因此便對姐姐純元懷恨在心。
  • 雍正繼位後,為何最先遭殃的是十四阿哥胤褆?原因其實很簡單
    雍正帝1723年登基,其他的皇子都被貶為庶人或者是賜死,但讓人想不到的是,最先遭殃的不是和他相殘最激烈的八阿哥,而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雖然和雍正都是德妃生出的,但雍正從小是被從佟佳氏養大的,十四阿哥則被德妃養大,康熙和德妃都比較偏愛十四阿哥,兩人打小關係水火不容,十四阿哥「九子奪嫡」中還是站在對立面八阿哥這邊,雍正更加對這個親兄弟不滿。
  • 被八阿哥寵愛一生是真,下場悽慘也是真
    但實際上,歷史上真正的八福晉,卻沒有楊冪那樣的好命可以穿回現代,現實生活中的她,實際上下場悽慘,被雍正帝挫骨揚灰。歷史上真正的八福晉郭絡羅氏在清朝可是出了名的大家族,這個家族子孫繁盛,又依靠尊貴的姓氏,大多在清政府為官,有著不容小覷的地位和勢力。單從她的出生來看,郭絡羅家的這位小姐應當是出生尊貴,一生錦衣玉食無憂的。只可惜,命運並沒有給她特殊關照。
  • 雍正登基後直言:「誰想當皇帝讓給他」,為什麼他敢這樣說?
    而雍正在剛剛繼位後,按照《雍正王朝》的情節,我們能夠不知道康熙去世,雍正繼位這天晚上可以說是暗流湧動,拋開康熙留給雍正最可靠的班底,也就是張廷玉和隆科多之外,皇宮侍衛總管以及張五哥也是康熙特意留給雍正的,這樣雍正才能夠快速接受皇權,利用兵符將十三阿哥胤祥放出,同時讓他接管豐臺大營的八旗軍兵馬,通過這樣操作,整個皇宮、京城都在雍正的掌控之下。
  • 八阿哥爭皇位失敗後下場悽慘,但他的老婆下場更慘,直接挫骨揚灰
    奪位大戲堅持到最後的是四阿哥雍正,他繼承了皇位。上位後的雍正對其兄弟展開了瘋狂的報復。當初爭奪皇位有多麼激烈,報復就有多麼強烈。其中,被報復最慘的是八阿哥,因為八阿哥有才,而且當年是雍正最大的對手,所以,雍正對其恨之入骨。雍正當上皇帝後,毫不留情地對八阿哥進行了瘋狂報復、折磨。將八阿哥允禩改名為「阿其那」,「阿其那」是滿語音譯,在滿族中是「狗」的意思。接著被貶為庶民。
  • 雍正登基後為何要先收拾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胤禵呢?
    雍正繼位之初,人心非常不穩,不過所幸雍正得到了顧命大臣大學士馬齊和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擁護,雍正為了安撫人心,繼位後立即冊封在朝野上下人望極高的胤禩為廉親王兼總理大臣。 胤禵回京後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時,胤禵見到雍正拒不下跪,御前侍衛拉錫見此情況連忙拉著胤禵向前下跪,胤禵當即大發雷霆,他拽著拉錫來到雍正面前,以責問的口吻對雍正說:「我乃當今皇帝的親弟弟,御前侍衛拉錫是什麼玩意,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
  • 雍正和他八弟胤禩的矛盾為什麼會在雍正四年才爆發?
    所以雍正如此表現迷惑了這些競爭對手,比較有野心的皇子如老三胤祉、老八胤禩等人都對雍正不太在意,他們都認為雍正是純天然無公害的「閒人」兄弟,所以雍正在繼位之前就是靠著這些假象迷惑了競爭對手,避免了競爭對手的直接打擊。
  • "雍正王朝:老四登基以後,潛邸時的太監高勿庸為何消失不見了?"
    那麼今天宋安之就單獨以老四登基以後,曾經的潛邸太監高勿庸為何徹底消失不見的劇情來分析分析,來看看這背後所透露出老四腹黑而又不失人性的一面。當然在這裡還是老生常談的說兩個事情,一是本文只是以電視劇入手分析那些人性和職場道理之類的,並沒有將電視劇當正史的講。
  • 《雍正王朝》的年秋月,《甄嬛傳》的華妃,誰更像歷史上的年妃?
    以至於朝鮮使臣都認為這個小皇子才是雍正最屬意的儲君人選。但到雍正六年,年僅八歲歲的福惠也去世了。雍正十分悲傷,下令「照親王例殯葬」,葬禮規格也打破清宮幼殤皇子的先例,加入了引幡儀式。與此相對照的,當時已經成年的皇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和弘晝連貝子都不是,比親王整整差了四級!乾隆即位後追封福惠為和碩懷親王時,就說:「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鍾愛」,可見雍正寵愛福惠是眾所周知的。
  • 雍正皇帝上臺後,囚禁了好幾個兄弟,為何只放過了老十?
    放過個錘子,雍正二年胤禛就把老十給革爵圈禁,直到乾隆帝登基才釋放。不過與其他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不同,原本老十胤?是有機會躲過劫難的。胤禛登基之初,將老八、老九甚至同母的老十四全部削爵圈禁,卻放過了胤?。結果,這個「草包老十」自己找不自在,公然開罪雍正帝將其惹怒,結果雍正帝索性將其削去了爵位,關進了宗人府之中,直到乾隆年間重獲自由。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這讓胤禔錯誤地認為自己該做太子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向康熙建議處死廢太子,永除後患,不想此舉徹底激怒了康熙。加上三阿哥胤祉告發他以魘鎮邪術謀害廢太子,康熙對他徹底失望,斥責他為「亂臣賊子」。於康熙四十七年將他交由宗人府看管,永遠圈禁。雍正繼位後,繼續遵循皇父的遺旨,對這個大哥繼續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大阿哥胤禔病逝於宗人府。
  • 雍正登基,對八爺嫡福晉郭絡羅氏大大出手,結局令人震驚
    嫁給八阿哥後,兩人感情和睦,郭絡羅氏卻受其他人指責,更嚴重的是作為公公的康熙也不喜歡老八的這個媳婦。康熙三十七年,兩人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安親王嫡福晉赫舍裡氏兩次跪拜,感謝康熙的隆恩。胤禩和郭絡羅氏前十年是過得非常幸福,雖然兄弟之間有嘲笑老八「妻管嚴」,但是人家兩口過日子開心,也沒什麼。
  • 《雍正王朝》中雍正死後喬引娣去哪了?她最終結局如何?
    在最開始雍正並不知道十四弟胤禵身邊有這麼一個讓他痴情的女人,是在他們共同的生母德妃烏雅氏那才知道的,胤禵明確想表示將喬引娣納為福晉,但雍正堅決以滿漢不能通婚為理由反對,兄弟二人在老媽烏雅氏面前吵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