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真的含淚殺子?賜死兒子弘時?乾隆繼位後,真相浮出水面

2021-02-13 人文歷史網

弘時是雍正皇帝的第三個兒子,由於雍正皇帝的前兩個兒子早年夭折,因此弘時是實質上的雍正皇帝的長子,同時也是乾隆皇帝同父異母的兄長。

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後,這位兒子不為自己的父親鞍前馬後,反而是跟雍正皇帝的政敵,八王爺允禩走得很近,並且處處給雍正皇帝添亂。雍正皇帝看到這番場景,好啊,這個逆子你不是跟他關係好嗎?正好那朕就成全了你們,雍正四年二月中旬,雍正下旨,將弘時過繼給八王爺允禩。

在經典的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弘時由於年少放縱,為了爭奪皇位,不惜以雍正皇帝的政敵八王爺允禩暗通款曲,反而在明知道自己的弟弟,愛新覺羅弘曆,被雍正皇帝立為儲君的時候,心生不滿,甚至暗殺弘曆。

雍正皇帝想起自己在九子奪嫡中激烈的政治角逐,為了掃清弘曆的政治障礙,以及保證大清國的基石,雍正皇帝不得不含淚將弘時賜死,然而根據真實的史料記載,弘時並沒有被雍正皇帝賜死,不過被雍正皇帝嚴厲的懲治,倒是確有其事。

關於愛新覺羅弘時的記載,小編查閱了《清皇室四譜》中的一段話:

皇三子弘時,……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時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年二十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即位,追復宗籍。

這段史料記載,雖然並沒有說明弘時到底是如何死的,但是也沒有記載,雍正皇帝將其賜死,雍正五年,隨著八王爺允禩,已被雍正皇帝處理完畢,因此,他也被清除出愛新覺羅家族的宗籍。

三皇子弘時極為聰慧,為何被雍正皇帝賜死?乾隆繼位後真相大白

然而,雍正五年的8月初,然而,聰慧的弘時卻突然暴斃,年僅24歲,直到乾隆皇帝繼位的時候,才將這位哥哥弘時,重新寫到家族的宗譜上。乾隆皇帝是這樣寫諭旨的:

從前三阿哥年少無知,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皇考特加嚴懲,以教導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誼,似應仍收入譜牒之內。著總理事務王大臣酌議具奏。

乾隆皇帝為什麼要這樣給弘時「恩典」呢?其實,弘時也算是弘曆的政敵了,乾隆皇帝只不過初登大位,為了博得一個,愛護自己兄長的美名,因此才下了這樣一道諭旨。

但是,乾隆皇帝所寫的諭旨當中,卻並沒有詳細的寫到弘時為何被清除出宗籍,顯得十分的不謹慎和含糊。因此弘時的死因更加的神秘和疑點重重。

在《清高宗實錄》當中,也並沒有當時王允祿給乾隆皇帝的奏摺,這份奏摺是關於弘時恢復其愛新覺羅家族宗籍的事情,他的奏摺是十分的詳細,是探明弘時死因的重要證據。

王永錄等人的奏摺的具體內容這樣寫:

臣等查三阿哥從前原因阿其那獲罪株連,與本身獲罪撤去黃帶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篤念兄弟之誼,欲仍收入譜牒,於情理允宜。應欽遵諭旨,將三阿哥仍載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與宗人府辦理可也。謹奏請旨。依議。

這裡面提到的玉蝶就是愛新覺羅家族中的宗譜,王永錄等人說的大概是什麼意思呢?講的就是,愛新覺羅弘時,之所以被出去宗籍,是因為受到八王爺允禩的牽連,允禩被雍正皇帝處置後,賜名為阿其那,因此奏摺當中的阿其那正是八王爺允禩。弘時已經死去多年,希望乾隆皇帝能夠看在多年兄弟的份上,將他重新納入宗譜。

這份奏摺,我們同時也可以推理出一些關鍵的信息點,比如弘時是是因為跟八王爺允禩而造成的,說明當時的弘時並沒有遵從雍正皇帝的意思,一直跟八王爺勾結。

雍正皇帝懲罰允禩的時候,依然與允禩進行串聯。而清朝的史料記載當中,八王爺允禩的兒子弘旺受到父親的牽連後,被發配到熱河充軍,但是弘時卻沒有,反而是由當時的皇叔允祹進行看管和養育。因此,雍正皇帝將弘時賜死是這個說法,不能成立。

雖然弘時的死因眾說紛紜,究其原因,離不開他跟雍正皇帝的政敵八王爺允禩,互相串聯。弘時之所以對雍正心生不滿,是由於明明自己處於長子的位置,卻在雍正元年的時候,就將儲君秘密設立為弘曆。不得不說,激起了弘時的不滿和怨恨。

那麼雍正皇帝既然是秘密建儲,弘時,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公元1723年8月,雍正皇帝,秘密的將弘曆設為後繼之君,並且前前後後都做得十分的周密,然而僅僅三個月,雍正皇帝自己就把天機洩露。

同年年底的時候,由於康熙皇帝的周年忌辰,雍正皇帝,由於自己的特殊原因,不能親自去康熙的皇陵進行祭拜,於是派了自己年僅13歲的弘兒子歷去。

在清朝歷史當中,只有皇帝或者是後繼之君,才有資格去祭拜過世的先皇,因此,朝廷和三阿哥弘時,自然也知道了其中的秘密。

如果說這一次是偶然的話,那麼,第二年的時候再次去康熙景陵的時候,雍正皇帝依然派了弘曆去前往,這無疑是坐實了弘曆就是大清國的下一任新皇帝。

不得不說讓弘時十分的氣惱,弘時被乾隆皇帝所寫為放縱,不僅說明他的性格十分的跋扈,這個性格跟雍正皇帝的親弟弟14爺胤禵相像,性格任性率真,口無遮攔,因此,他自然也不會受到雍正皇帝的喜愛。但是從史料的推動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弘時並沒有被雍正皇帝所賜死。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裡雍正親自賜死了兒子弘時,歷史上的弘時下場如何?
    弘時為人性格直率,而雍正的政敵弟弟老八胤禩歷史上為人斯文儒雅,心思細膩,人緣非常好,尤其能吸引像弘時這樣性格直率的人,因此也不排除在雍正繼位前弘時就已經被其八叔胤禩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從而引起父親雍正的反感,所以在選擇繼承人時雍正毫不猶豫的直接跳過了既不適合做皇帝還胳膊肘外拐的弘時選擇了乾隆。
  • 雍正為什麼要賜死自己極為聰慧的兒子弘時?乾隆繼位後說出原因
    雍正為什麼要賜死自己極為聰慧的兒子弘時?乾隆繼位後說出原因 說到雍正皇上其實他的兒子雖然並不是特別的少,但是過早夭折的孩子依然很多,所以存活下來的麟兒對雍正來講就特別的重要,那即便是在這麼艱難的時刻,為什麼雍正還要讓自己的兒子弘時離開人世?
  • 歷史上雍正兒子弘時的下場怎麼樣了,和《雍正王朝》描述一樣嗎?
    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讓雍正大為震驚,關鍵時候,十三阿哥及時趕來,震懾了參與逼宮的八旗兵和內廷護衛,將隆科多賜死,把允禩削去宗籍圈禁起來,而弘時,則未能取得雍正雍正的原諒,直接毒酒一杯賜死,弘時死時年僅24歲。
  • 弘時必須死?從雍正殺子的傳聞解讀康熙朝末年的儲位之爭
    影視中雍正暢春園繼位的場面 翻開《清史稿》「諸王傳六」的記述,關於雍正皇帝第三子弘時的記錄未免令人觸目驚心:、允禟等人策劃的利用恢復八旗旗主會議為名逼迫雍正交權的政變,最後政變失敗,弘時又策劃了刺殺弘暦的陰謀,誰料弘暦躲過一劫,並將此事報告雍正,雍正最後下定決心賜死了弘時。
  • 《雍正王朝》雍正殺了兒子弘時,歷史上真是嗎?三大證據揭開真相
    雍正皇帝發現後,為了防止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奪嫡悲劇重演,果斷的處置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使愛新覺羅·弘時,年紀輕輕,二十四歲就斃命了!而且,這段故事情況節影響很大,使很多觀眾都認為歷史上的弘時,真的是雍正親手殺死的。那麼,歷史上雍正到底有沒有親手賜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呢?弘時年輕去世到底是怎麼死的?真實的歷史又是怎麼樣的,看我們能不能扒出個究竟來?
  • 雍正「秘密」賜死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江山,自己卻背千古罵名
    對於雍正來說,這些皇子黨派都是不死不休的政敵,而這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與康熙早早立儲,又在各皇子之間搖擺不定的態度脫不了干係。因此他獨樹一幟開創了秘密立儲的先河,為了後代江山的穩定,雍正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他還「秘密」賜死了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江,自己卻背千古罵名。這個人就是雍正的親兒子三皇子弘時,他先是被過繼給八皇叔允禩,而後又和允禩一起被除黃帶,死時年僅24歲。
  • 在《雍正王朝》裡雍正殺了自己的兒子,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
    劣跡斑斑一科場舞弊案主謀在雍正二年的科場舞弊案中,正是弘時收買宮中太監,將雍正密藏的考題洩露出去,指使主考張廷璐(張廷玉的弟弟)給他的門人放水,因為涉及皇子,因而事發後張廷璐寧死也不敢揭露真相,只對八爺允禩一人透漏了案情真相。最後,張廷璐與山西巡撫諾敏被當眾問斬,而主謀弘時卻連一句求情的話都沒有替張廷璐說過,令雍正對這個兒子感到非常寒心。
  •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自己卻遺臭萬年
    雖然在現在看來,清王朝留下的是腐敗、落後的印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曾經鑄造出輝煌,創造出了封建王朝中的鼎盛時刻——康乾盛世。它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個帝王,令人奇怪的是如今談到功績的時,我們常想到康熙和乾隆,卻會下意識忽略了處於二人之間的雍正,事實上雍正做出了不菲的貢獻,是康乾盛世的重要推動者。
  • 正史上,雍正兒子弘時的下場如何?
    弘時落得如此下場主要犯了兩大忌諱:一是意圖奪嫡,威脅到弘曆的地位雍正的兒子數量相比康熙來說實在少得可憐,10個兒子有6個早夭,包括寄予厚望的嫡長子弘暉,餘下弘時20多歲,弘瞻30多歲,弘晝60歲,弘曆89歲,因此我們看到以乾隆朝為腳本的影視劇中活躍的只有弘曆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何要痛罵老八是「阿其那」?
    康熙臨終前遺命雍正善待大阿哥和廢太子以及弘晳,並且一再叮囑雍正要加封弘晳為親王爵位。雍正繼位後遵照父親遺命,確實對廢太子胤礽父子很好,弘晳也是雍正繼位後弘字輩裡第一位被封為親王爵位的人,比雍正的年長的三個親生兒子弘時、弘曆、弘晝待遇都好得多。
  • 雍正為什麼要嚴厲打擊三兒子弘時,難道是為四兒子弘曆繼位清障嗎
    這弘時是雍正第三個兒子,是乾隆的親三哥,可是卻被雍正打壓的極慘,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這就和你說。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子,但卻是他登基當了皇帝,是因為在雍正曾經秘密立了他為儲君。而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們的主角就一直備受雍正的打壓。
  • 雍正含淚殺掉一子,背負千古罵名,卻讓乾隆安享帝位60年?
    雍正帝一共有十個兒子,然而很不幸,前三個兒子早在康熙末年都已經早夭了,到了雍正登基的時候他膝下年滿十歲的只有三個孩子,分別是皇三子弘時(有一子尚未來得及序齒便早夭了,之後的孩子都順延前進了一位),皇四子弘曆與皇五子弘晝。
  • 清朝正史上,雍正的兒子三阿哥弘時,最後的下場如何?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弘時的下場是雍正賜他毒酒,令他自盡。真實歷史中,弘時的下場也不好,24歲就死了。不過不是被雍正賜死,而是他心理太過脆弱,經受不住打擊抑鬱而終,俗稱愁死的。有句話是虎毒不食子,雍正兒子不多,那真是死一個少一個。
  • 雍正皇帝真的在繼位後逼死了他母親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嗎?
    在清朝的所有當權者中,雍正皇帝和慈禧太后是身後留下罵名最多的兩個人,慈禧被罵是因為她喪權辱國,導致晚清被外國侵略者蹂躪;而雍正則身背有「弒父、逼母、屠手足、殺子」等眾多罪名,甚至說雍正本人都是被人給殺掉死的,可見後世對雍正的評價有多差了。
  • 雍正為何立13歲的弘曆為繼位人,而不立已成年的三阿哥弘時?
    所以繼位後立刻親自寫下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鐍匣,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這就是清朝秘密建儲制度的開端。不過,胤禛雖然對弘時很失望,但他兒子不多,並沒有放棄弘時,給他安排了很好的老師,讓他好生讀書,期望他能通過學習有所改變,更想藉此拉近父子之間的距離。
  • 朱坤明:為了避免九子奪嫡,雍正帝第三個兒子·弘時被過繼給允禩
    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都是英明神武的偉大君主,都是盛世明君,但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還是令人感到最是無情帝王家,皇子們為了皇帝寶座拼得很兇,你死我活的程度。雍正皇帝很懂得心機,韜光養晦,用天下第一閒人的身份,贏得了康熙他老人家的信任。
  • 乾隆高齡退位後,仍大權在握,嘉慶帝為何沒有與其反目成仇?
    乾隆禪位之後,雖說不是皇帝,但仍行皇帝之實,嘉慶帝也如當年太子那般老老實實在京師監國,絕口不提還政一事。國家大事仍由乾隆一人決策,那麼乾隆是如何在讓位後仍能大權在握,且沒有與嘉慶帝反目成仇,無非是以下數點。
  • 歷史上的乾隆皇帝,真的與雍正寵妃之間,有過一段愛情故事麼?
    在不少野史作品記載中,都將乾隆皇帝刻畫成為了一位「風流天子」,他不僅在民間留下了許多風流韻事,甚至他還與自己父親雍正皇帝的寵妃之間,產生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以至於乾隆皇帝日後對於和珅的極度信任與器重,也是與此密切相關。
  • 雍正王朝:胤祉和弘時去抄老八家,到了八爺府為何胤祉不見了?
    在八王議政之中,牽扯到了弘時和弘晝兩位皇子,只不過弘時是幫助老八的,因為老八要扶弘時上位,以達到挾天子令諸侯的效果,弘時則是想著自己先成為皇帝再說。而弘晝表現可以說反常,先是豐臺大營被弘時一忽悠,替弘時和老八做了一把偽證,使四位旗主王爺的四千兵馬順利共管了京城外二營的兵權。
  • 二月河《雍正王朝》-雍正為什麼適合做皇帝
    烏先生說了一句話「太子是一個幾十年的太子,誰廢了太子,必定被天下所不容、被皇帝所不容」。康熙皇帝看到奏摺的時候說了一句「其心可誅」,專指八阿哥齊心可誅。 康熙皇帝--帝王心術 後患無窮      康熙皇帝安排後事--佟國維推舉八阿哥,隆科多坐雍正皇帝的冷板凳,此舉一出,八阿哥無緣太子之位,十三阿哥幽禁十年,佟國維回家養老,隆科多提升九門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