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胤祉和弘時去抄老八家,到了八爺府為何胤祉不見了?

2021-02-13 全球歷史筆記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二十年之久,它的經典之處在於劇情精彩不說,背後更是寓意深長,使人初看之下覺得好看,再回味,背後反映的職場道理和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更是使人慾罷不能,是越看越喜歡,越覺得有深度。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的一個細節,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八王議政可謂是全劇的高潮之一,其精彩程度相信很多朋友是印象深刻。而在八王議政之後,雍正派了老三胤祉、弘時、弘晝三人去抄家的劇情,其實更有意思,這三個人的表現可謂是天差地別,弘晝是明目張胆的抗旨不尊,就是不去。而老三胤祉則是到了八爺府就消失不見了,就弘時最為出力。

那麼為什麼三個人表現為什麼會這般反常呢,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下這個劇情。

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說一句,只談劇不說史,本文章只是分析電視劇的文章,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歷史的說。

首先我們看看雍正為什麼派這三個人去抄家,因為老八、老九、老十雖然通過八王議政來謀反亂政,可以說是十惡不赦,但畢竟有皇家血統,所以自然只能由同樣有皇家血統的誠親王胤祉、皇三子弘時、皇五子弘晝去負責抄家了。

同時自雍正繼位以後,毒蛇老九一直通過下面人散布謠言,說道雍正弒父殺母,逼迫兄弟什麼的,好似一個無情無義之人一般,所以雍正派老三抄家,就是想表達我三哥胤祉還是支持我的,我還是有兄弟的,不然抄老八他們家這種事情我怎麼會叫他去呢。

接下來先說說為什麼弘晝不去呢?

在八王議政之中,牽扯到了弘時和弘晝兩位皇子,只不過弘時是幫助老八的,因為老八要扶弘時上位,以達到挾天子令諸侯的效果,弘時則是想著自己先成為皇帝再說。

而弘晝表現可以說反常,先是豐臺大營被弘時一忽悠,替弘時和老八做了一把偽證,使四位旗主王爺的四千兵馬順利共管了京城外二營的兵權。

但弘晝在八王議政朝會的前夕,也就是上朝路上,將這件事告訴了老十三,才有了後來老十三力挽狂瀾之舉,使雍正反敗為勝。

可以說弘晝之所以這麼做,有兩個可能,一是通過裝傻充愣這種方法,來不著痕跡的幫助老八和弘時他們發動政變,使他們跳出來與雍正鬥個兩敗俱傷,後來害怕老八他們勢力太大,有可能形成不了兩敗俱傷的局面,又告訴了老十三豐臺大營的事情,儘量使雙方成為兩敗俱傷的局面,最好是使弘時和弘曆因此都沒有機會繼位,最後自己漁翁得利。二是弘晝沒有政治經驗,所以被弘時蒙蔽利用了。

宋安之個人傾向於前者,之前具體分析過,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就看大家怎麼理解了,反正就是這兩種可能。

當然不管弘晝怎麼想的,八王議政以後,雍正穩坐皇位,再沒有什麼威脅,弘曆的這個大家都知道的皇位繼承人,地位自然穩如泰山了,弘晝肯定是沒希望了。

再加上弘時為了爭鬥皇位的無所不用其極,說明當時的局勢複雜,弘晝自己再卷進去是得不償失。還有八王議政時弘時和弘晝兩個人都有幫助老八的嫌疑,雖然弘晝的嫌疑很小,但還是有風險的。

這時候弘晝就需要通過一件事來表達自己無心皇位無心政治了,以保全自己。於是弘晝來了一出荒唐的活出喪,通過這種自汙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沒有政治野心。搞活出喪的時候正好遇上雍正派他和弘時還有胤祉去抄家,弘晝更是大做文章,以高人說他最近有血光之災不能出門為理由,拒絕去抄家,徹底表達出自己信道教和佛教信到荒唐的地步,以表示自己無心政治,不願意捲入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

說完弘晝不去的原因,再說說老三胤祉到了八爺府以後消失不見的原因。

老三胤祉到了八爺府以後消失不見,肯定是出工不出力。以自己身體不舒服為理由,讓弘時全權負責,自己則在外面休息。避開老八,避免與老八見面,畢竟雍正手底下負責粘杆處的圖裡琛也跟著過來抄家了,免得自己表現不好,圖裡琛匯報給了雍正,自己讓雍正猜忌。

畢竟老三這個人身為九子奪嫡中九個阿哥中到當時為止,除卻支持雍正的老十三以外,唯一保全自己的人(歷史上老三的下場其實很不好,是落得一個奪爵幽禁至死的下場),自然深諳自全之道,圖裡琛這個雍正耳目跟著過去抄家,肯定有監視他們三個人表現的作用,所以自己乾脆什麼也不幹,保持一貫的半隱退作風就好,讓弘時這個年輕人上就可以了。

其實老三胤祉這個人也是聰明人,雍正登基以後,在大阿哥被永遠圈禁,還有廢太子圈禁的肯定出不來的情況下,身為實際上的諸王之長的老三第一個在朝會上表示支持雍正,就足以說明這是一個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人。

所以在面對抄家老八等人事情上,老三胤祉肯定響應雍正的號召,但胤祉明白雍正派自己過去,其象徵意義在於雖然他們兄弟自相殘殺,但老三這個諸王之長還是支持雍正的,不然抄家肯定不會去的,因為老八他們真的錯了,因為自己支持雍正才去抄家的,只要表達出這個意思就行了,自己也就是起個象徵性意義,至於抄老八家,那麼多家產還有敏感書信,就不是自己可以過問的了,就是雍正兩個兒子的事情了,自己只需要出工不出力就可以了。

最後說說為什麼弘時最出力

八王議政失敗以後,其實弘時已經心亂如麻了,他很清楚父親雍正的手腕,所以當時心慌之下,在抄家老八等人事情上,最為賣力。

因為弘時需要毀滅相關證據,比如說來往書信他特意交代下面不準看一個字,由他自己看。還有將老八的所有家眷門人既然不能殺了,就自作主張發配了雲貴那種偏遠地方,免得雍正哪天派人審問這些人,問出什麼蛛絲馬跡來。

最後弘時又以問話名義,單獨去見了老八,看看老八的態度。不過老八可不是簡單之人,他表示很支持弘時的所作所為,然後繼續蠱惑弘時,將八爺黨殘餘勢力全部交給弘時,使弘時有底氣去與弘曆爭,最後成功蠱惑弘時去刺殺弘曆,用心很是險惡,這樣蠱惑,反正不管怎麼說雍正都要死一個兒子,而後來事情發展的確如此,弘時因為刺殺弘曆,被雍正狠心賜死,看來薑還是老的辣。

而弘時的種種行為,雖然是想毀滅證據,但恰恰暴露了自己,這一切被圖裡琛冷眼旁觀著,肯定匯報給了雍正。

而再回想雍正讓弘時去負責抄家,弘時領了聖旨走了以後,雍正看他的那個冷冷的眼神,可以說那時候雍正就懷疑弘時了,所以特意派圖裡琛跟著過去抄家,就是想看看弘時的表現,結果弘時這個最出力的人,還就真露出了馬腳。

最後通過這個劇情來說,雖然看似三個人行為各異天差地別,但無疑電視劇對於這三個人刻畫的還是相當到位,相當淋漓盡致的,對於人性的把握通過這些不一樣的行為,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來,使每個人處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自己為中心,做了最合適自己的選擇,只不過老三胤祉這個老狐狸和弘晝這個小狐狸,做的都是明哲保身的聰明之舉,雖然一個是出工不出力一個是明目張胆的抗旨不尊,但都沒什麼事還保全了自己,而弘時卻是愚蠢之舉了,充分刻畫出一個被政治野心蒙蔽雙眼,失去理智之人的瘋狂和愚蠢的行為。

可以說光是這個劇情,就可以看出雍正王朝電視劇對於人性刻畫的爐火純青。雍正王朝電視劇為什麼被稱之為經典之作呢,看看這些人性的刻畫,還有諸多小細節,就知道這個「經典之作」的評價是當之無愧的。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胤祉另闢蹊徑,但過猶不及,以至功虧一簣
    「九子奪嫡」作為《雍正王朝》的主題,貫穿整部電視劇。太子胤礽生母為康熙的原配,子以母貴,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比擬的,但因康熙的過於溺愛,導致胤礽行為乖張。從一開始所有人都齊集金鑾殿,為了江南賑災焦頭爛額之時,胤礽卻與庶母鄭春華巫山雲雨,可見,這副德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 胤祉一直潛心學術,奪嫡時也支持雍正,為何仍被雍正下黑手?
    胤祉與廢太子胤礽感情極深胤祉其實從沒有想過爭奪太子之位,他一直是太子胤礽的鐵桿支持者,眾多皇子中誰最支持胤礽,那就非胤祉莫屬,胤祉一直支持胤礽到最後。在康熙一廢太子時,朝廷上下沒有人敢替太子求情,只有老三胤祉和老四雍正以及老九胤禟不懼康熙天威震怒,為胤礽求情,可見胤祉與胤礽兄弟之間感情極其深厚。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雍正囚禁至死?
    可若是某位皇子被派去守陵,那可就意味著他失去了皇帝的寵信,等同於發配。同年,在雍正發配胤祉前往景陵守陵不久,雍正又將胤祉的親信陳夢雷給發配到了黑龍江,並將其作為《古今圖書集成》的主要編纂人的名頭給抹去,讓自己的親信蔣廷錫去替代陳夢雷。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什麼還被雍正囚禁至死呢?
    很顯然,這是把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劇情和真實歷史混為一談了……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胤祉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胤祉這個人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編聖賢書」。整個所謂「九子奪嫡」期間,胤祉基本上就是在組織一群文人編書,沒有過多涉足皇子之間的爭鬥。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31期)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之後,對自己的幾個兄弟還是非常不錯的,封了好幾個親王。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雍正囚禁至死?
    而與他有著同樣境遇的還有雍正皇帝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他先是被罰去看守皇陵、後又遭到了幽禁,最後直接被雍正下令圈禁了起來,也是在乾隆朝才重獲自由。至於大阿哥胤禔、廢太子胤礽,這兩位在康熙朝時期就被康熙皇帝下旨圈禁起來的皇子,雍正則是依舊將其圈禁,直至這二人死在禁所之中,也沒有獲得釋放。
  • 胤祉不爭儲還帶頭跪雍正,為何被圈禁而死?這才是清流王爺真面目
    在《雍正王朝》裡,胤祉一副學究氣,只關心讀書著作,對政治興趣不大,更無心捲入奪嫡。他還表現出清廉自守,李紱送他一塊寶石,他先問一句是不是貪來的?而正史中的胤祉,其形象恐怕要大打折扣。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原來他才是隱藏最深的人!
    所謂的「不起眼」,只是因為出場率並不高,但是他的幾次出場都影響到了主要人物的命運走向,也可以說是一個「不起眼」的關鍵人物,他就是康熙帝的三阿哥胤祉。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個不善於言談的人,並且無心奪嫡,一心修書,甚至在雍正朝老八胤禩搞「八王議政」的關鍵時刻,他都沒有出現,難道他真的不喜歡權力嗎?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
  • 三阿哥胤祉沒參與奪嫡,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囚禁至死?
    但是雍正還是奪了他的爵位,把他發配去守陵,最後更是將其囚禁入景山,讓其自生自滅。但是,正好康熙就喜歡胤祉這樣能文能武,不和大臣勾結,不參與爭寵的做派。這一招,剛好雍正當時也在用,而且單看勢力胤祉比雍正還要強上不少。胤祉看似在一心一意編寫《律歷淵源》,實際上卻是與各位文臣合作完成的,朝廷的好幾位重臣都已經被他爭取到了手中。
  • 胤祉一直專注修書不爭權,雍正為何將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勁敵
    雍正卻並未因此放過皇三子胤祉,最終將其奪爵,幽禁宗人府,直至胤祉於雍正十年(1732年)閏五月,逝于禁所。 雍正登基以後,對諸位兄弟紛紛出手,目的非常明確,除昔日之爭,絕未來之患。 雍正此舉雖然狠辣,卻能夠得到理解,只是其對皇三子胤祉的處置,卻讓一部人覺得過於苛責,甚至是殘暴。
  • 康熙的兒子們胤褆、胤礽、胤祉……為何到了雍正時期都改了名?
    很多看歷史劇的朋友會有疑惑,為什麼《康熙王朝》中出現的皇子們的名字,像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到了四阿哥胤禛登基以後,大阿哥改名允褆、廢太子二阿哥改名為允礽、三阿哥改名為允祉……說到這裡,有必要把清朝皇帝的名諱梳理一下,在清十二帝中,皇帝名諱大致分為4種,也可以說是4個階段
  • 雍正王朝:雍正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親兒子弘時背叛自己的?
    按說雍正特別重視的事情過程又做的很機密沒什麼紕漏,可偏偏發生了考題洩漏的事情,而且還提前在伯倫樓公開售賣,竟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副主考李紱正好撞見了公開售賣考題的人,於是趕緊就買了一份,李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到了三爺誠親王胤祉匯報,三爺就一句話:靜觀其變!
  • 康熙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年富力強的胤祉呢
    那麼,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出現了,康熙皇帝為何選擇了老四胤禛,而不是文採超群的老三呢?康熙的第三子,胤祉,出生於北京紫禁城,胤祉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騎射,在眾多的皇子裡面,表現都是極突出的,備受康熙喜愛。
  • 《雍正王朝》裡雍正親自賜死了兒子弘時,歷史上的弘時下場如何?
    歷史上的弘時因為性格與父親雍正不和,所以作為長子錯失了皇位繼承權弘時按照排序是雍正第三子,雍正一生有十個兒子,但其中六個兒子都幼年夭折了,所以雍正實際上只有四個兒子活到長大成人,分別是三子弘時、四子弘曆也就是乾隆、五子弘晝和六子弘曕。
  •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有著太多疑問,你是不是都看懂了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經典的橋段演繹——火燒《百官行述》。只是,相信很多看官和我一樣,對這段劇情有著太多的迷惑之處,比如劇中人物口中的疑問:皇十子胤俄看到被邀請的皇三子胤祉,問道:「怎麼,還請了三哥?」;比如,皇三子胤祉回應的「我是不當請之人嗎?」。
  • 《雍正王朝》:三阿哥同樣奪嫡,為何雍正會放過他
    《雍正王朝》:三阿哥同樣奪嫡,為何雍正會放過他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前期,重點描述了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作為三阿哥的胤祉其實也是爭奪大位的皇子之一,不過最後卻沒有被雍正清算,這是為什麼呢?而到了雍正在暢春園即位時,阿哥中最為年長的胤祉,是第一個向雍正下跪的,支持他的,這讓雍正很滿意,而平時的三阿哥也更會審時度勢。
  • 京東小村的皇家傳說,乾隆與他的皇叔胤祉和它都有關係
    胤祉是康熙第三子,他與太子胤礽關係素來和睦,後來胤礽被廢,雍正即位,胤祉被囚禁於景山永安亭。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胤祉是較有學問的人,他曾開蒙養齋館,與陳夢雷、方苞等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等書。胤祉去世後,就葬在樊各莊。 京東平谷西北部,有個樊各莊。村內外種了不少香椿,多年來人們口口相傳,說這香椿是「貢品」。
  • 雍正王朝:弘時,果真是無能之輩?查抄八爺府,他的自救堪稱完美
    來到八爺府,皇三子弘時先行下達了一道看似極為愚蠢、無知的命令:「我知道你們混帳,發慣了抄家財,今兒奉旨抄阿其那的家,你們大可拿出發財的本事,把東西多藏一點。把家眷和家人都集中在太監住的院子裡,不許驚擾,等我發落。所有財物,一體抄沒,全都要造冊呈報。
  • 胤祉文武雙全,一度是康熙最喜歡的皇子,為啥奪嫡失敗?起跑過早
    一般皇子不敢去碰這方面的東西,因為他們的老爸是個行家,萬一你是故作高深,康熙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反倒是得不償失。可胤祉卻不同,他從小就喜歡讀書,而且讀書的水平還相當高。這是康熙意想不到的事情,作為康熙活著的兒子裡,最會讀書的一個,胤祉自然是受到康熙重視的。可是光會讀書也不能成為太子,胤祉必須要做一些事情,讓康熙覺得,這個皇子完全可以成為繼承人。
  • 雍正王朝劇中,八王逼宮,其實就是雍正給老八下的套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九龍奪嫡最後勝出的是雍正帝,那雍正帝繼位後,如何對待那些落選的皇子呢,除了老大和廢太子被康熙永遠圈禁以外,雍正是如何對待其他皇子的,下面小編和大家聊聊,八爺黨是如何被雍正帝,一步步下套坑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