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雍正囚禁至死?

2021-02-13 侃仔侃歷史

歷來的奪嫡之爭都是殘酷血腥的,為了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再仁慈的皇子也會有變的冷血的一天,遙想後世被譽為千古明君的唐太宗,亦也有為奪嫡繼而殺害兄弟之舉。奪嫡這場遊戲,歷來只要參與進去,就不會再有回頭的一天,除非能上位,不然總有一天會被清算。

歷史上,胤祉在「九子奪嫡」這場奪嫡之爭中的存在感並不高,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這並不能說胤祉就沒有參與過奪嫡。事實上,從史書對胤祉的片語記載來看,他是參與過奪嫡之爭的,只是這參與是淺嘗輒止。

在漫長的九子奪嫡的過程中,除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一廢太子時,胤祉暗裡做了一件牽扯到奪嫡的事件:當時,大阿哥胤見胤礽被廢,自以為有希望坐上儲君之位,於是為了獲得康熙的青睞,他就向康熙上奏殺掉廢太子胤礽。可是沒想到,胤禔此舉非但沒有讓康熙歡喜,反而讓康熙對他徹底失望,還生了厭棄之心。就在這時,胤祉突然站了出來,不合時宜地又踩了胤禔一腳,他揭發了曾在私底下吩咐喇嘛巴漢格隆魘鎮太子一事,繼而導致胤禔後半生都在圈禁中度過。

此後,除了這件事,胤祉就再未有明顯的奪嫡舉動。

按理說,胤祉雖的確是參與過奪嫡之爭,但是相對於胤禩、胤、胤、胤禵這些皇子,他參與的並不深,與雍正也並未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是,就是這麼一位在「九子奪嫡」中只是淺嘗輒止的胤祉,卻偏偏就成為了雍正即位後第一個清算的目標。

雍正元年(1724年),剛剛即位的雍正就令胤祉前往守護景陵,為康熙守陵。守陵同祭陵可不一樣,若是某位皇子被委派代替皇帝前往祭陵,那就意味著這位皇子定是諸皇子中比較受寵的一位。可若是某位皇子被派去守陵,那可就意味著他失去了皇帝的寵信,等同於發配。

同年,在雍正發配胤祉前往景陵守陵不久,雍正又將胤祉的親信陳夢雷給發配到了黑龍江,並將其作為《古今圖書集成》的主要編纂人的名頭給抹去,讓自己的親信蔣廷錫去替代陳夢雷。雍正此舉無疑是給了胤祉一個響亮的耳光,誰都知道陳夢雷和胤祉的關係,正所謂「打狗還得看主人」,雍正將陳夢雷發配,無論在誰看來都是在對付胤祉,都是給胤祉難堪。

同時,我們都知道不太參與奪嫡的胤祉,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修書,他最引以為傲的事情也是修書,《古今圖書集成》這部書就是胤祉花了無數的鮮血主持編撰而成的,可此時雍正卻要將他精心編撰的這部書重新校訂,且還將主編撰人換成自己的親信。雍正此舉,無疑是在向世人否定胤祉的文學成就,而否定胤祉的成就,就等同於向世人否定胤祉這個人。

雍正二年(1725年),雍正明發上諭,說誠親王胤祉世子弘晟訛詐他人錢財,且屢教不改,所以剝去他世子之位。這是何等滑稽?堂堂誠親王的兒子居然會為了一點錢去敲詐別人,這不就是向世人說他胤祉不會教兒子?不就是在赤裸裸的打胤祉的臉嗎?

雍正六年(1729年),在雍正以弘晟敲詐他人錢財為由削去他世子之位的第四年,雍正再次明發上諭,這次他將敲詐他人錢財之名直接扣到了胤祉的頭上,說他曾向蘇克濟索要賄賂,繼而降為郡王。先不管胤祉索要賄賂之事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對皇族來說這並非是什麼大事,根本就無需頒下詔書去教訓胤祉,可雍正卻偏偏這麼做的,而其用意想來也很明顯,就是為了故意羞辱胤祉。你不是飽讀詩書嗎?你不是在讀書人中聲譽好嗎?那我就給你一個這種丟人的罪名,讓你名譽掃地。

到這裡,很多人就不明白,為何雍正一即位,不去對付在奪嫡之中參與更深的胤、胤禟等人,反而要急不可耐地去對付一個在九子奪嫡中存在感很低的胤祉呢?

雍正之所以會先去對付胤祉,原因不在於他是否參與奪嫡,也不在於他跟自己是否有仇,雍正僅僅只是想替一個人出一口惡氣,這個人就是皇十三子胤祥。

史書中雖未點名胤祥與胤祉到底有著什麼仇恨,但是從史書中的一些隻言片語的記載,我們卻可以推斷出胤祉與胤祥是有著很深的仇恨的。首先,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胤祉曾因一件事被貶為貝勒:這一年胤祥的生母敏妃去世,依禮法而言,敏妃作為胤祉的庶母,胤祉是需要去遵守一些守孝的規矩的,其中就有百日內不能剃頭一說,可當時胤祉卻偏偏就剃了頭。按理說,飽讀詩書的胤祉他是不可能不知道這些規矩的,但他偏偏就做了,唯一的解釋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恨敏妃。

可是,敏妃是內婦,胤祉是外臣,按理說胤祉不可能與敏妃有什麼深仇大恨的,且敏妃性行溫良,從不爭寵,與胤祉的生母榮妃也並未有什麼衝突,因此胤祉完全就沒有理由去恨敏妃。可為何胤祉就偏偏要恨敏妃,不願為他守孝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胤祉不是與敏妃有仇,而是跟敏妃的兒子胤祥有仇,繼而遷怒到敏妃。

其次,在康熙一廢太子之時,胤祉曾落井下石,將大阿哥魘鎮太子一事告知康熙,造成胤禔被圈禁。而在胤禔被囚禁之時,胤祥也同時被囚禁。胤祥為何會被圈禁,史書並未說明,但是他是與胤祉同時被圈禁,由此有理由相信,胤祉在檢舉時,定然是順帶著對康熙說了胤祥什麼事情,繼而造成胤祥也被圈禁。

由以上兩件事可知,胤祥與胤祉是有仇的,就因這個仇恨,胤祉不願意為胤祥的生母守孝,甚至還陷害胤祥,讓他被自己的父親圈禁。

而我們都知道,雍正與胤祥的關係是很好的,可以這麼說,諸皇子中只有胤祥是雍正的親兄弟,其他都不是。在雍正看來,胤祥就是自己唯一的親弟弟,「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這就是雍正眼中唯一的親弟弟。

試想,就是這般疼愛胤祥的雍正,他會容忍他人去欺負自己的弟弟呢?當然不會。由此,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雍正為何一登基,就會先去對付胤祉,這完全就是在為自己「唯一」的親弟弟胤祥出氣罷了。

也正是因為雍正只是想為自己的弟弟胤祥出氣,所以在最開始雍正對胤祉的懲罰並不重,最重的也只是由親王降為郡王,且這個降爵也並未維持多久,不久就給他恢復了。對於這些懲罰,相對於之後胤禩、胤禟的懲罰,真的算是很輕,很輕了。而從這點,我們亦可從側面證明雍正本身跟胤祉真的沒有多大仇,他針對胤祉只是單純地想為胤祥出頭。

但是,不知是胤祉糊塗,還是胤祉跟胤祥的仇真的已經到了無可化解的地步。此前,雍正接二連三對他的懲罰,胤祉就該明白,雍正這是在為自己的親弟弟胤祥出頭,之後他就應該主動地去調節與胤祥的關係,哪怕只是虛情假意,因為只有這樣他才不再被雍正針對。可是,或許胤祉真的很恨胤祥,他明知繼續與胤祥交惡,雍正是絕對不會放過他,可是卻依舊不願與胤祥和好。

最終,胤祉的固執,讓他付出了血的代價。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怡親王胤祥病逝。按理說逝者為大,胤祥畢竟是自己的弟弟,而且先自己而去,即使胤祉再恨胤祥,此時也應該將其拋出九霄雲外,去送自己弟弟最後一程。可是,就在這最後一刻,胤祉依舊還不願意放下對胤祥的仇恨。在胤祥的喪禮上,胤祉不但晚到,更甚者到了之後也未表現出任何的悲傷之情。

胤祉毫無兄弟之情的做法,算是徹底惹怒了雍正。胤祥的死,雍正本就萬分悲痛,此時見胤祉在這一刻都不願意放棄成見,不講兄弟之情,他的怒火被徹底的點燃。此時的雍正再也不念兄弟之情。胤祥喪禮結束不久,雍正就下旨剝奪胤祉誠親王爵位,將其幽禁在景山,二年後,胤祉在幽禁之所孤獨離世,享年56歲。

相關焦點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什麼還被雍正囚禁至死呢?
    說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那他就應該是「御前免跪」、得以善終的!怎麼又被雍正囚禁至死了呢?
  • 三阿哥胤祉沒參與奪嫡,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囚禁至死?
    而且,1722年12月四阿哥胤禛最終勝出,成為雍正皇帝後,三阿哥胤祉第一時間就向他俯首稱臣了。但是雍正還是奪了他的爵位,把他發配去守陵,最後更是將其囚禁入景山,讓其自生自滅。並且,他還向康熙建議皇八子胤禩可以成為儲君。「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結果就是康熙對皇長子胤禔徹底厭棄,並且提防和打壓皇八子胤禩。此時,三阿哥胤祉突然跳了出來,向康熙舉報自己的大哥曾經使用巫蠱暗害二哥。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雍正囚禁至死?
    而與他有著同樣境遇的還有雍正皇帝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他先是被罰去看守皇陵、後又遭到了幽禁,最後直接被雍正下令圈禁了起來,也是在乾隆朝才重獲自由。至於大阿哥胤禔、廢太子胤礽,這兩位在康熙朝時期就被康熙皇帝下旨圈禁起來的皇子,雍正則是依舊將其圈禁,直至這二人死在禁所之中,也沒有獲得釋放。
  • 胤祉一直專注修書不爭權,雍正為何將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勁敵
    其實不然,幽禁胤祉至死,或許是一種迫害,但是胤祉卻並不冤屈,因其並非真正「與世無爭」的世外高人,而是雍正在潛邸時爭皇位的一位勁敵 修類書不是「不爭」,而是「大爭」 胤祉專注修類書,似乎是與世無爭之舉,其實不然,修類書不僅不是「不爭」,反而是「大爭」。 類書編撰,並不能單純的看做是文史工作,其本身雖為文人行為,其影響卻能直達朝堂。
  • 胤祉不爭儲還帶頭跪雍正,為何被圈禁而死?這才是清流王爺真面目
    在《雍正王朝》裡,胤祉一副學究氣,只關心讀書著作,對政治興趣不大,更無心捲入奪嫡。他還表現出清廉自守,李紱送他一塊寶石,他先問一句是不是貪來的?而正史中的胤祉,其形象恐怕要大打折扣。
  • 胤祉一直潛心學術,奪嫡時也支持雍正,為何仍被雍正下黑手?
    胤祉是康熙諸子中最為全能的兒子胤祉是康熙所有的兒子之中最為全能的兒子,他不僅文武雙全,還得到了康熙親傳的幾何學,胤祉在清代能精通天文學和幾何學是非常難得。除了這些,胤祉還頗有武力,在騎射方面也很厲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16歲的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圍獵,他和一向善於騎射的父親康熙比試過,兩人不分上下。可見胤祉不止精於文學,在武力騎射方面也毫不遜色。
  • 雍正王朝:胤祉和弘時去抄老八家,到了八爺府為何胤祉不見了?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的一個細節,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八王議政可謂是全劇的高潮之一,其精彩程度相信很多朋友是印象深刻。而在八王議政之後,雍正派了老三胤祉、弘時、弘晝三人去抄家的劇情,其實更有意思,這三個人的表現可謂是天差地別,弘晝是明目張胆的抗旨不尊,就是不去。而老三胤祉則是到了八爺府就消失不見了,就弘時最為出力。
  • 《雍正王朝》:胤祉另闢蹊徑,但過猶不及,以至功虧一簣
    胤祉修書 此外,能在胤祉門下編修書籍的讀書人,必然是當世有學問之人,與胤祉便有了一定的隸屬關係。一旦走上科舉之路,入朝為官,那還不算「三阿哥黨」嗎?原來,發生凌普兵馬進駐熱河之後,大阿哥胤禔第一個站出來,恬不知恥地說,為了顧及康熙,賢君的名聲,可以由其代勞,殺掉太子胤礽。在重視家庭和諧的康熙面前,說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話,真是利令智昏,被康熙痛斥為蠢豬。 胤祉在這個夜晚的心情,是跌宕起伏。從結果論,可以說是胤祉超乎想像。這是為何?老大被痛斥,老二謀反,都有重大汙點。
  • 康熙皇帝兒子中,潛心學問的老三為何會被雍正圈禁?
    需要和題主探討一下:康熙家三皇子(即是胤祉,後為避諱雍正,改名允祉)不關心政治的問題。說允祉完全不關心皇位,好像也不是那麼回事,只是說他沒有雍正那麼有謀略,不那麼熱心謀求皇位。那麼,允祉為何囚禁致死?所謂知子莫若父,康熙皇帝深知允祉的秉性,雖然有文才,但為人柔弱,也缺乏城府。一旦繼位,絕不是胤禛、允禩這些政治老手的對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聽到康熙的繼位遺詔,允祉馬上做出表率,向雍正行跪拜禮,叩首稱臣。也了解雍正與允禩之間因奪嫡造成的水火不容,給雍正上密折說允禩他們不忠不孝,應該嚴懲。如此,自然得到雍正的歡心。於是,兩者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胤禔對太子之位一直有覬覦之心,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廢時,他十分得意。加上康熙此時對他十分器重,讓他嚴加看守廢太子,負責宮廷護衛。這讓胤禔錯誤地認為自己該做太子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向康熙建議處死廢太子,永除後患,不想此舉徹底激怒了康熙。加上三阿哥胤祉告發他以魘鎮邪術謀害廢太子,康熙對他徹底失望,斥責他為「亂臣賊子」。
  • 《雍正王朝》:三阿哥同樣奪嫡,為何雍正會放過他
    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前期,重點描述了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作為三阿哥的胤祉其實也是爭奪大位的皇子之一,不過最後卻沒有被雍正清算,這是為什麼呢?2、會審時度勢,打消雍正的疑慮相對其他而言,三阿哥胤祉更喜歡明哲保身,且並沒有與其他阿哥抱團,這也是他的優勢,在一廢太子時,十三被抓,十阿哥第一個求情,所有求情的阿哥中,三阿哥其實是最後一個,就是怕被牽連。
  • 清朝的雍正皇帝有多狠?對兄弟趕盡殺絕
    而康熙皇帝生的兒子們參與奪嫡的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繼位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鋨、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說實話比較慘,其實雍正的性格有點像龍的第二個兒子睚眥,凡事都會睚眥必報,不管對手是自己的親哥哥還是親弟弟。現在咱們來說說那些參與奪嫡事件阿哥們的結局吧。 大阿哥胤禔雖然是康熙的長子,但是他是庶出,早年曾經徵戰葛爾丹有功。但是在太子之爭中因為情商太低,被康熙所厭惡。
  • 康熙的兒子們胤褆、胤礽、胤祉……為何到了雍正時期都改了名?
    很多看歷史劇的朋友會有疑惑,為什麼《康熙王朝》中出現的皇子們的名字,像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到了四阿哥胤禛登基以後,大阿哥改名允褆、廢太子二阿哥改名為允礽、三阿哥改名為允祉……說到這裡,有必要把清朝皇帝的名諱梳理一下,在清十二帝中,皇帝名諱大致分為4種,也可以說是4個階段
  • 乾隆即位後,他是怎麼對待曾經被雍正圈禁的叔伯的?
    這僅僅是雍正皇帝充滿爭議的一部分,雍正繼位後對曾經參與「九子奪嫡」的政敵兄弟給予了最嚴厲的打擊,其中有的被幽禁至死。 一、大阿哥胤禔。 胤禔作為康熙的皇長子,年輕時候很受康熙的器重,曾經跟隨康熙徵討葛爾丹,戰功赫赫。 但所謂「不作不死」,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胤禔因被高發魘咒太子胤礽,窺伺儲君之位,被康熙削爵囚禁。
  •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雍正弒兄殺弟了嗎
    傳說:雍正繼位後,將允禎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允禎,雍正不準。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允禎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雍正囚禁胞弟聯繫起來是很自然的事情。雍正是否弒兄殺弟?雍正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得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比如老十三胤祥的怡親王,老十四胤禵的親王(雍正帝都沒給冠個頭銜),還有老十七胤禮為和碩果親王。因為老八胤禩和老三胤祉在雍正帝即位前就是親王,所有一個任命為總理王大臣,一個為御前免跪特權。那麼雍正帝為什麼獨獨給了老三胤祉御前免跪的特權呢?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 雍正王朝:胤祥被圈禁,十阿哥胤俄為何第一個求情?這才叫聰明
    只不過,這裡有兩個極為明顯的問題:胤祥被處置,和其關係最近的皇四子胤禛為何沒能第一個站出來為其求情?正如胤俄所言,「素來和老十三過不去」,為何還要為其求情呢?首先,我們先來明確胤禛為何不能第一個站出來?胤禛和胤祥之間的親密關係,所有人都清楚,他如果第一個站出來,就是回護、偏袒,甚至有著欲蓋彌彰的嫌疑。所以,如果他第一個站出來反倒會起到負面影響。
  • 乾隆為何釋放胤禵?被雍正囚禁了13年,十四阿哥胤禵早就沒了志氣
    伴隨著兒子們逐漸長大,康熙發現三阿哥胤祉是個人才啊,文武雙全,不光讀書好,而且弓馬騎射樣樣精通。人到中年,康熙又發現,八阿哥胤,實在是一個聰明的好兒子。不光孝順,而且左右逢源,人緣相當好,因此康熙這段時間又比較寵愛胤禩。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原來他才是隱藏最深的人!
    所謂的「不起眼」,只是因為出場率並不高,但是他的幾次出場都影響到了主要人物的命運走向,也可以說是一個「不起眼」的關鍵人物,他就是康熙帝的三阿哥胤祉。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個不善於言談的人,並且無心奪嫡,一心修書,甚至在雍正朝老八胤禩搞「八王議政」的關鍵時刻,他都沒有出現,難道他真的不喜歡權力嗎?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三阿哥為何不願多管?
    李衛敢包圍了考場,因為時間非常多下控制手柄場景儘可能快地,不擴大醜聞的範圍,不僅涉及讓機會逃脫!「雍正王朝」比小說電視劇更精彩,所謂的九子奪嫡,包括三個阿哥誠親王胤祉,胤祉也想為太子存儲空間進行競爭,但胤祉的實力相對較弱,並有胤禔身為長子,太子胤礽第一,當然是百姓的願望,變化隨著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