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不爭儲還帶頭跪雍正,為何被圈禁而死?這才是清流王爺真面目

2020-12-22 騰訊網

在《雍正王朝》裡,胤祉一副學究氣,只關心讀書著作,對政治興趣不大,更無心捲入奪嫡。他還表現出清廉自守,李紱送他一塊寶石,他先問一句是不是貪來的?而正史中的胤祉,其形象恐怕要大打折扣。

胤祉的母親馬佳氏,是康熙早年的寵妃之一,十年間她生了五子一女,是康熙嬪妃中,子女最多的一位。只可惜胤祉的四位哥哥全都夭折了,其中大哥承瑞,還是康熙的第一個兒子。

東北有句俗語: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大炕,馬佳氏面對眾多競爭者,逐漸縮進了被遺忘的角落,她雖然早就被冊封榮妃,但此後四十多年一直原地踏步。

估計九子奪嫡時,胤祉在心裡說了一萬遍:我的哥哥們要是活著的話......歷史不能假設,胤祉勢單力孤,只好把賭注壓在了太子胤礽身上。不料,胤礽不負責,揮霍了胤祉的「股本」,從那以後,心灰意冷的胤祉,專心於編撰《古今圖書集成》,淡出了儲位之爭。

胤祉的心思應該是:我保持中立,將來不管你們誰坐皇位,我只管磕頭。老大和老二都被老頭圈禁了,將來我就是老大,單憑這兩點,混個「皇太兄」的尊榮,也不算蝕本。

所以,當康熙駕崩,兄弟們擰著脖子跟雍正較勁的時候,胤祉以「大哥」的身份,帶頭跪拜了新皇。按理來說,胤祉的「雪中送炭」,足以感動雍正。事與願違,胤祉不光沒有「皇太兄」的榮寵,反而連遭打擊,他被奪去爵位,幽禁於景陵,到死都沒有離開。

難道雍正嫌三哥胤祉的大禮不香?那也不至於下這麼狠的手吶?其實都是胤祉自作自受。

被熊孩子坑爹

胤祉的嫡長子弘晟,早在康熙五十八年,就被欽定為誠親王世子。不過這孩子不爭氣,屢屢犯罪,雍正二年,又因為勒索受賄被削奪了世子的地位,交由胤祉嚴加看管。

其實皇家子弟,無法無天的事不罕見,今天被降封奪爵,明天又恢復,很尋常的事。事實上,胤祉死後,他的另一個兒子弘景,被冊封為固山貝子,說明雍正並不想斷了他這一門的封爵。

可胤祉不這麼想,也不去自我檢討,而是一邊護短,一邊對雍正埋下深深的怨恨。

幾年後胤祉犯案,有大臣說,弘晟唆使父親作惡。胤祉護短,弘晟坑爹,這一對父子就這樣「相互扶持」,走向末路。

貪得振振有詞

雍正六年,朝廷挖出了一個巨貪蘇克濟,拔出蘿蔔帶出泥,胤祉黑吃黑,向蘇克濟勒索受賄被曝光。事發後,有大臣當庭彈劾胤祉。

有意思的是,胤祉估計真把自己當「皇太兄」了,他不光不認罪,還當著雍正的面,連連反嗆「王大臣」,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這個「王大臣」,就是「總理王大臣」的縮寫,即怡親王胤祥。

雍正大怒,以「無人臣禮」對他議罪。大臣們提議,將胤祉奪爵,關進宗人府。對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弟來說,關進宗人府是僅次於死罪的處罰,等於被剝奪了皇族資格,被廢為庶人了。

雍正手下留情,下旨將胤祉由親王降為郡王,關在府中思過,而牽扯進這件事的熊孩子弘晟,則被圈禁於宗人府,連「閒散宗室」的身份都沒剩下。

數度交惡胤祥

胤祉可以對任何人無禮,唯獨胤祥不行。十三爺胤祥,是雍正帝的鐵桿,比一母同胞還要親密,他是唯一一個被賜名字不用避諱的兄弟。胤祥為了回報四哥的信任,也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雍正譽為「柱石賢弟」。

我們搞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胤祉始終與胤祥為敵。康熙三十八年,胤祥的母親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去世,在百日喪期內,胤祉不顧禮儀偷偷剃髮。喪期理髮,在古人觀念裡,就是讓先人在陰間遭受「脫皮之痛」,是非常惡毒的行為。

因為這件事,康熙帝勃然大怒,下令褫奪胤祉郡王爵,降為貝勒,王府相關官員一併處罰。

康熙四十七年,被父親寵愛了二十年的胤祥,突然間失去信任,甚至被圈禁了一年。直到康熙去世,所有的成年兒子們都得到了封爵,唯獨胤祥兩手空空。關於胤祥失寵之謎,歷史上有種種猜測,其中一種觀點認為,他遭到了嫉妒心極強的胤祉陷害。

當胤祥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胤祉依然對胤祥對不敬,甚至當庭折辱。胤祥去世時,胤祉表現得相當的冷漠,甚至幸災樂禍。葬禮上他晚到早退,一副事不關己的神色。

事後,莊親王胤祿彈劾胤祉無人倫之禮。這一次胤祉被徹底清算,他被雍正下宗人府議罪,剝奪了爵位,圈禁於景陵。

胤祉的下場,還真不能怪雍正無情。雍正六年他被降為郡王,兩年後雍正又恢復了他的親王爵位,可見雍正帝始終想拉攏他。可以說是胤祉走到這一步,純屬自找。

為人不齒

這位「學者型」王爺胤祉,在核心政治圈沒什麼能量,在學術圈確有一定聲望,甚至引領了所謂的「清流圈」。倘若他能利用這個身份,做真正的「清流」,未嘗不會得到雍正的重視。只可惜胤祉這個「清流」魁首,一點也不「清流」。

前面講了胤祉貪汙索賄、縱子作惡、人倫虧缺等醜行,其實他還是一個善於躲在暗處使絆子的小人。

九子奪嫡時,大阿哥胤褆落馬,就拜胤祉所賜。胤禔為了扳倒太子胤礽,居然動用了卑鄙的巫術鎮魘。這種現代人看起來搞笑的手法,在古代最不為人齒,施行者往往會被處死。所以,搞巫術鎮魘一定非常隱秘。

胤祉是皇太子胤礽的黨羽,胤禔不可能不提防他,這麼隱私的事,胤祉是如何得知的呢?毫無疑問,他在胤禔身邊有狗仔。

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胤祉告密的時間拿捏的非常妙,正好在胤褆一系列作死操作,讓康熙火冒三丈時,他又添了一把柴。

估計那一刻,康熙在恨不得活剮了胤褆的同時,在心裡甩了胤祉十八個大耳刮子!

由此可見,這位「清流」王爺並不安分,只是他勢單力孤,又不具備能力,只好明面上投靠太子胤礽,暗處又使陰招,企圖渾水摸魚。

所以,胤祉被圈禁致死,是他人品「集中爆發」的結果,種瓜得瓜而已。

相關焦點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什麼還被雍正囚禁至死呢?
    說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那他就應該是「御前免跪」、得以善終的!怎麼又被雍正囚禁至死了呢?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雍正囚禁至死?
    就在這時,胤祉突然站了出來,不合時宜地又踩了胤禔一腳,他揭發了曾在私底下吩咐喇嘛巴漢格隆魘鎮太子一事,繼而導致胤禔後半生都在圈禁中度過。此後,除了這件事,胤祉就再未有明顯的奪嫡舉動。按理說,胤祉雖的確是參與過奪嫡之爭,但是相對於胤禩、胤、胤、胤禵這些皇子,他參與的並不深,與雍正也並未有什麼深仇大恨。
  • 胤祉一直專注修書不爭權,雍正為何將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勁敵
    胤祉正是揣摩出康熙的心思,「查出(胤禔)魘魅廢太子胤礽之物」,使康熙能夠順利將太子復立,理由是「廢太子胤礽皆由胤禔魘魅所致,胤禔所播揚諸事其中多屬虛誣。」 第二、兄弟情義 這點原因本來不應該拿到臺面來講,畢竟在皇權爭奪中,兄弟情義顯得並不重要,但是胤祉畢竟是有血有肉之人,想必多少會受此影響。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雍正囚禁至死?
    這其中結局最為悲慘的當屬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這兩位在「九子奪嫡」期間給雍正以極大困擾的政敵,被雍正議罪圈禁、迫害致死,並且還被削宗奪爵、逐出宗室,就連名字都被改為了「阿其那」和「塞思黑」。同為「八爺黨」成員的十阿哥胤䄉,雖沒有被雍正直接打壓致死,但是終雍正一朝,他被圈禁在高牆內,失去了整整十三年的自由,直到乾隆登基之後才被放出。
  • 三阿哥胤祉沒參與奪嫡,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囚禁至死?
    人的貪慾光靠禮制不可能抑制得住,所以皇子們奪嫡也並不罕見。史上最著名的就要數清朝康熙年間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康熙最後成人的兒子一共有二十個,最後就有九個參與了奪嫡,但是三阿哥胤祉雖在這九個兒子中排上了號,但是他在爭儲之時卻也沒幹啥。他自己既無心爭寵,也沒有向任何人倒戈,而是一直在編寫自己的文書,其實只是「九子奪嫡」的邊緣人物。
  • 胤祉一直潛心學術,奪嫡時也支持雍正,為何仍被雍正下黑手?
    胤祉也是因此開始密切關注胤禔一舉一動,最終讓胤祉調查得知胤禔曾經聯合蒙古喇嘛鎮魘胤礽,因此胤祉將此事上報康熙,盛怒之下的康熙將胤禔圈禁起來,而胤礽也得以在第二次被復立為太子,可以說胤礽第二次復立太子多虧了胤祉不離不棄,幫他調查大阿哥胤禔,最終胤禔被圈禁,胤礽被復立為太子。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比如老十三胤祥的怡親王,老十四胤禵的親王(雍正帝都沒給冠個頭銜),還有老十七胤禮為和碩果親王。因為老八胤禩和老三胤祉在雍正帝即位前就是親王,所有一個任命為總理王大臣,一個為御前免跪特權。那麼雍正帝為什麼獨獨給了老三胤祉御前免跪的特權呢?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 雍正王朝:胤祉和弘時去抄老八家,到了八爺府為何胤祉不見了?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的一個細節,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八王議政可謂是全劇的高潮之一,其精彩程度相信很多朋友是印象深刻。而在八王議政之後,雍正派了老三胤祉、弘時、弘晝三人去抄家的劇情,其實更有意思,這三個人的表現可謂是天差地別,弘晝是明目張胆的抗旨不尊,就是不去。而老三胤祉則是到了八爺府就消失不見了,就弘時最為出力。
  • 《雍正王朝》:胤祉另闢蹊徑,但過猶不及,以至功虧一簣
    看到太子的嫌疑一時間不能洗脫,存在被廢黜的可能,居長的大阿哥胤禔,看到了成為儲君的曙光,其代康熙問話之時,處處進逼太子,企圖坐實胤礽謀反之事。一旁的胤祉,胤祉並不是太子一黨,戲中的胤禛、胤祥與太子,更為關係密切,其實在看不慣大阿哥的所作所為,才幫著太子說話。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原來他才是隱藏最深的人!
    所謂的「不起眼」,只是因為出場率並不高,但是他的幾次出場都影響到了主要人物的命運走向,也可以說是一個「不起眼」的關鍵人物,他就是康熙帝的三阿哥胤祉。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個不善於言談的人,並且無心奪嫡,一心修書,甚至在雍正朝老八胤禩搞「八王議政」的關鍵時刻,他都沒有出現,難道他真的不喜歡權力嗎?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
  • 雍正王朝:胤祥被圈禁,十阿哥胤俄為何第一個求情?這才叫聰明
    關於胤俄,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劇中敢同康熙皇帝犟嘴的,胤俄排在第一位;敢罔顧朝廷規矩、肆意妄為的,胤俄排在第一位;甚至,連廢太子、皇十三子胤祥,他都是說罵就罵,一點面子都不留。皇十子胤俄,為何如此囂張?
  • 《雍正王朝》:三阿哥同樣奪嫡,為何雍正會放過他
    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前期,重點描述了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作為三阿哥的胤祉其實也是爭奪大位的皇子之一,不過最後卻沒有被雍正清算,這是為什麼呢?2、會審時度勢,打消雍正的疑慮相對其他而言,三阿哥胤祉更喜歡明哲保身,且並沒有與其他阿哥抱團,這也是他的優勢,在一廢太子時,十三被抓,十阿哥第一個求情,所有求情的阿哥中,三阿哥其實是最後一個,就是怕被牽連。
  • 康熙皇帝兒子中,潛心學問的老三為何會被雍正圈禁?
    需要和題主探討一下:康熙家三皇子(即是胤祉,後為避諱雍正,改名允祉)不關心政治的問題。說允祉完全不關心皇位,好像也不是那麼回事,只是說他沒有雍正那麼有謀略,不那麼熱心謀求皇位。那麼,允祉為何囚禁致死?事情敗露,連允褆生母都大義滅親,進言「允禔不孝,請置之於法」,於是,康熙下令將眾叛親離的允禔圈禁。與此同時,允褆搜集太子胤礽的種種不法告知康熙,導致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的第一次被廢。次年,康熙復立太子胤礽,允祉晉封為親王,同時晉封親王還有皇四子胤禛(雍正)、皇五子允祺,但不久太子胤礽再次被廢。如此,太子之位虛懸,此時允祉年紀最年長。
  • 康熙圈禁幾個皇子和後來雍正圈禁那些兄弟,環境條件怎麼樣?
    之後看到太子被廢,被權欲薰心,就產生奪嫡之心,結交了一位巴漢格隆的巫術人,藉此人幫他詛咒廢太子,此事被三阿哥胤祉發現並告密康熙,這件事已經觸到了康熙的底線,康熙痛罵道:「像你這樣的蠢豬,也想當太子?」於是直接下令將其圈禁,就這樣退出了奪嫡舞臺。大阿哥胤褆被圈禁時只有三十七歲,之前,胤褆已經有4子5女女了。
  • 雍正王朝劇中,八王逼宮,其實就是雍正給老八下的套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九龍奪嫡最後勝出的是雍正帝,那雍正帝繼位後,如何對待那些落選的皇子呢,除了老大和廢太子被康熙永遠圈禁以外,雍正是如何對待其他皇子的,下面小編和大家聊聊,八爺黨是如何被雍正帝,一步步下套坑殺的。
  • 雍正繼位之後,對廢太子的家人很好,為何要繼續圈禁大哥?
    胤礽的生母孝誠仁皇后一生下老二就難產死了,康熙心裡難過,不但當即立老二為皇太子,還決定親自撫養他。 康熙非常嬌慣老二,典型的慈父多敗兒,這就使得原本還素有賢名的太子逐漸養成了驕橫乖戾的性格。朝野上下多有不滿,這一下早就對皇位有想法的老大胤禔就在親戚明珠的支持下,各種給太子上眼藥。
  • 康熙圈禁皇子,雍正圈禁兄弟,那麼當時的圈禁條件究竟怎樣?
    康熙圈禁皇子,還算是比較仁慈,因為畢竟是自家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圈禁的目的不完全是懲罰,也有保護的性質在裡面。比如對於廢太子胤礽,他兩度被立,又兩度被廢,皆被圈禁於鹹安宮內。由於不再是太子了,不再適合被圈禁於太子東宮,所以才選了鹹安宮。
  • 雍正王朝中反田文鏡的帶頭人李紱,為何他免死,另外兩個卻遭殃?
    昨天一位網友「鎵有靚妞」提問道:「請解讀一下為什麼李福(紱)帶頭反田文鏡,最後免了死罪,而另兩個人也算清官,罪過應該大不過李福(紱),最後卻被殺頭?」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反田文鏡的李紱免了死罪,另兩個清流卻被斬了?一、李紱是怎樣一個人?
  •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到底是怎麼對待其他幾個和爭儲的兄弟?
    這九位皇子分別是大皇子胤禔,二皇子胤礽,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九皇子胤,十皇子胤,十三皇子胤祥,十四皇子胤禵。其中十四皇子胤禵和四皇子胤禛是同一個母親所生,雖然是一母同胞,但是十四皇子胤禵卻站到了八皇子胤陣營,還有十四皇子胤禵原本的名字是叫胤禎,後來才被改成胤禵。
  • 奪嫡之爭那麼激烈,康熙九個兒子為何都不願當個逍遙自在的王爺?
    清朝皇帝對宗室之苛刻,事實上,清朝很多王爺很少不被皇帝「修理」的,皇帝今天心情不好,你無意觸犯到了他忌諱,大點就削掉你的爵,並「圈禁」,小點就罰俸祿,不給你事做,窮死你,讓你溫飽都成問題,你還能愉快的無憂無慮嗎?並且,清朝從順治帝開始就沒有實施嫡長子繼承制,只要你足夠優秀,皇帝喜歡你,下一個儲君就是你。這麼好的機會,有誰願意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