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不參與爭儲,還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什麼還被雍正囚禁至死呢?

2021-02-13 小小仲醫

說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那他就應該是「御前免跪」、得以善終的!怎麼又被雍正囚禁至死了呢?很顯然,這是把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劇情和真實歷史混為一談了……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胤祉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胤祉這個人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編聖賢書」。整個所謂「九子奪嫡」期間,胤祉基本上就是在組織一群文人編書,沒有過多涉足皇子之間的爭鬥。暢春園那場戲,胤祉更是第一個向剛剛即位的雍正帝下跪行禮,算是表示支持雍正帝上位,對雍正帝控制局面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也正是這一跪,為胤祉換來了「御前免跪」的恩典!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胤祉最終是以誠親王之尊得以善終的。

真實歷史上的胤祉

真實歷史上的胤祉,前半生與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一點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組織一群文人編書,但這位皇子的心思恐怕也不只是在編書上。史籍記載,胤祉在弓馬騎射、書畫丹青方面的造詣都不低,通俗說就是文武雙全!加之齒序又較長,胤祉是一眾兄弟中最早封王的。彼時除了胤祉之外,只有序齒皇長子胤禔被封為了直郡王,包括雍正帝在內的其他皇子,最高爵位也只是貝勒而已。由此也可見,胤祉還是頗受父親康熙帝待見的!

但胤祉是個聰明人,上有皇太子胤礽和庶長兄胤禔、下有一群能力同樣出眾的弟弟,如果公開去爭儲,恐怕也只能是撞一個頭破血流……所以,胤祉選擇了「不爭」。所謂「不爭」其實也並不準確,胤祉更多地是「順其自然」——能得到更好,得不到也不刻意去搶,一切以討好皇帝老爺子為第一要務。看到康熙帝有粉飾太平的需求,胤祉立馬組織了一大群文人,開始編書。此舉在康熙帝看來,有利無害,既可以為「康熙盛世」粉飾太平,又沒有與宗室、朝臣結黨,不犯忌。

可事實上呢?胤祉此舉更多地還是一種變相的「結黨」。編書離不開文人,那麼中國古代文人的「未來」在哪裡呢?先科場、後官場,加之搭上了誠王爺的順風車,這些編書的文人不少後來也都躋身官場,甚至不乏高官、疆臣。著名的代表莫過於陳夢雷、李紱等人了,翰詹科道的清流中更是有不少人也出身誠邸……如此一來,胤祉雖然「不爭」,可無形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黨!說胤祉是彼時清王朝真正的「清流領袖」恐怕也並不為過。

再者,胤祉這個人也並不是真的完全「不爭」。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廢之後,皇長子胤禔急於上位,甚至不惜暗示康熙帝殺掉胤礽,因而犯了康熙帝的大忌。為了「加把柴火」,胤祉隨即便向父親康熙帝舉報長兄胤禔以巫蠱之法魘鎮胤礽,此舉直接導致了胤禔被革爵幽禁……胤祉的小心思不言而喻,彼時皇子中除了皇太子胤礽和直郡王胤祉,只有他一個郡王。搞掉大哥和二哥,作為老三和彼時唯一的郡王,他是最有希望的!說白了,胤祉的內心根本沒有那麼「淡定」。可康熙帝何等聰明睿智之人,難道看不出胤祉的這點兒小九九?雖然沒有處理胤祉、事後還將是晉封為了誠親王,但胤祉在康熙帝心目中卻已經徹底出局了……

胤祉因何開罪雍正帝

平心而論,在整個所謂「九子奪嫡」期間,胤祉雖然攻擊過胤祉,卻沒有和潛邸時期的雍正帝撕破臉,二人的關係總體上還是比較和諧的。那麼,胤祉到底因何開罪了雍正帝呢?

所謂「清流領袖」的身份

前面說到了,胤祉雖然「不爭」,卻事實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勢力,在清流中的影響力頗深。那麼,問題就來了。清流這種東西是個什麼玩意兒眾所周知,明王朝的權相張居正就曾經提出過「遠清流、重循吏」。歷朝歷代,清流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沒有能力做實事,卻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手畫腳,甚至不惜死磕到底!毫不誇張的講,明王朝之所以會亡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東林黨」的那些個清流!

雍正帝即位之初便開始著手推行「雍正新政」,新政想要順利推行,清流「添亂」的事情就不能讓他發生!可這幫「不幹事、專添亂」的清流卻掌握在胤祉的手中,這就是胤祉開罪雍正帝的原因所在。說白了,雍正帝不是因為個胤祉有仇,而是為了提前除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雍正帝最初並沒有打算「法辦」胤祉,僅僅是將他打發去了遵化,為康熙帝守陵、變相隔絕了他與朝中清流的聯繫了事。

與怡賢親王胤祥的關係

雖然胤祉與雍正帝的關係總體還算和諧,但與雍正帝的死黨、怡賢親王胤祥的關係卻糟糕到了極點!早在康熙年間,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貴妃(彼時追封敏妃)去世,胤祉卻在這位庶母的喪期內公然剃頭,為此還受到了康熙帝的責罰。喪期內剃頭雖然不是什麼大事,卻反映出了一個現實,胤祉與胤祥的關係相當惡劣。即便不衝已故庶母的面子,兄弟的感受多少還是要顧及的,可胤祉卻公然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足見二人的矛盾幾乎已經是公開的了。

雍正年間,辦胤祉的兒子弘晟、胤祉因為「索賄」等罪名遭到彈劾,這背後有沒有胤祥的影子,恐怕真的很難說。畢竟彼時的胤祥在雍正帝面前何等地位眾所周知,他想要針對胤祉,雍正帝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是嗎?雍正帝為了安撫胤祥,也只能是將胤祉革爵、幽禁。當然,這同樣也是雍正帝內心想要的結果。或許也正是因為胤祉本身並沒有什麼太過出格的舉動,雍正帝於雍正八年二月又恢復了他的誠親王爵位。

胤祉的結局如何

就在胤祉被恢復親王爵位短短三個月之後,胤祥去世,雍正帝悲痛不已,給足了胤祥死後哀榮,不僅給了胤祥家一頂「鐵帽子」,而且額外還多給了一個寧郡王爵位。胤祥的怡親王園寢也被雍正帝全面升格,超過了清朝歷史上所有親王園寢的規制!按理說,這個時候胤祥不在了,胤祉如果低調一些、本分一些,或許也就得以善終了。可胤祉偏偏沒有!在胤祥的喪禮上,胤祉不僅沒有絲毫哀榮,而且還遲到、嬉笑不斷,此舉徹底激怒了雍正帝!不久之後,在雍正帝的授意或默許下,莊恪親王胤祿等人上書彈劾胤祉,雍正帝就坡下驢、將胤祉再次革爵、幽禁,這一關就是一輩子……雍正十年,胤祉死於幽禁之所,雍正帝下旨以郡王禮治喪。

從雍正八年雍正帝恢復胤祉的親王爵位來看,彼時的雍正帝應該沒有打算將胤祉幽禁終生,否則他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也可見,早年間雍正帝打壓胤祉,這裡面多少也還是有胤祥的因素在其中的。再聯繫胤祉死後的郡王級喪葬待遇來看,雍正帝對他似乎也沒有那麼「敵視」。要知道,雍正十二年長兄胤禔去世時,雍正帝只給了他一個貝子級別的喪葬待遇,遠低於胤祉!

既如此,為何雍正帝還有將胤祉幽禁終生呢?個人認為,很可能還是為了「提前除害」。試想,胤祥剛死,胤祉便如此這般來了一通。將來雍正帝駕崩了呢?胤祉既是新皇帝的三大爺、又是親王,他會不會給新皇帝添亂?這個真的很難說!與其如此,倒不如將他幽禁終生算了,以免不必要的麻煩。當然,與胤祥的感情也是一個原因,胤祥去世了,雍正帝悲痛不已,可胤祉卻嘻嘻哈哈,雍正帝心中作何感想?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提問者完全是將電視劇《雍正王朝》和真實歷史混為一談了。真實歷史上的胤祉遠沒有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那麼「無用」和「淡定」。胤祉之所以倒臺,完全是因為他背後的清流勢力。雖然沒有公開「爭儲」,但胤祉卻形成了自身的一派勢力,而這派勢力恰恰又是歷朝歷代皇帝最忌憚的清流,其實這就已經註定了胤祉的結局……無論誰當這個皇帝,都很難容得下他!當然,與胤祥的關係惡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雍正帝即位之後視胤祥為股肱,得罪了胤祥等於就是得罪了雍正帝,這對於胤祉而言無異於是雪上加霜,他的結局悽涼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

相關焦點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雍正囚禁至死?
    奪嫡這場遊戲,歷來只要參與進去,就不會再有回頭的一天,除非能上位,不然總有一天會被清算。歷史上,胤祉在「九子奪嫡」這場奪嫡之爭中的存在感並不高,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這並不能說胤祉就沒有參與過奪嫡。事實上,從史書對胤祉的片語記載來看,他是參與過奪嫡之爭的,只是這參與是淺嘗輒止。
  • 三阿哥胤祉沒參與奪嫡,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被囚禁至死?
    而且,1722年12月四阿哥胤禛最終勝出,成為雍正皇帝後,三阿哥胤祉第一時間就向他俯首稱臣了。但是雍正還是奪了他的爵位,把他發配去守陵,最後更是將其囚禁入景山,讓其自生自滅。並且,他還向康熙建議皇八子胤禩可以成為儲君。「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結果就是康熙對皇長子胤禔徹底厭棄,並且提防和打壓皇八子胤禩。此時,三阿哥胤祉突然跳了出來,向康熙舉報自己的大哥曾經使用巫蠱暗害二哥。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雍正囚禁至死?
    而與他有著同樣境遇的還有雍正皇帝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他先是被罰去看守皇陵、後又遭到了幽禁,最後直接被雍正下令圈禁了起來,也是在乾隆朝才重獲自由。至於大阿哥胤禔、廢太子胤礽,這兩位在康熙朝時期就被康熙皇帝下旨圈禁起來的皇子,雍正則是依舊將其圈禁,直至這二人死在禁所之中,也沒有獲得釋放。
  • 胤祉不爭儲還帶頭跪雍正,為何被圈禁而死?這才是清流王爺真面目
    在《雍正王朝》裡,胤祉一副學究氣,只關心讀書著作,對政治興趣不大,更無心捲入奪嫡。他還表現出清廉自守,李紱送他一塊寶石,他先問一句是不是貪來的?而正史中的胤祉,其形象恐怕要大打折扣。
  • 胤祉一直專注修書不爭權,雍正為何將其幽禁至死?他才是真正勁敵
    其實不然,幽禁胤祉至死,或許是一種迫害,但是胤祉卻並不冤屈,因其並非真正「與世無爭」的世外高人,而是雍正在潛邸時爭皇位的一位勁敵 修類書不是「不爭」,而是「大爭」 胤祉專注修類書,似乎是與世無爭之舉,其實不然,修類書不僅不是「不爭」,反而是「大爭」。 類書編撰,並不能單純的看做是文史工作,其本身雖為文人行為,其影響卻能直達朝堂。
  • 胤祉一直潛心學術,奪嫡時也支持雍正,為何仍被雍正下黑手?
    胤祉是康熙諸子中最為全能的兒子胤祉是康熙所有的兒子之中最為全能的兒子,他不僅文武雙全,還得到了康熙親傳的幾何學,胤祉在清代能精通天文學和幾何學是非常難得。除了這些,胤祉還頗有武力,在騎射方面也很厲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16歲的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圍獵,他和一向善於騎射的父親康熙比試過,兩人不分上下。可見胤祉不止精於文學,在武力騎射方面也毫不遜色。
  • 雍正王朝:胤祉和弘時去抄老八家,到了八爺府為何胤祉不見了?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的一個細節,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八王議政可謂是全劇的高潮之一,其精彩程度相信很多朋友是印象深刻。而在八王議政之後,雍正派了老三胤祉、弘時、弘晝三人去抄家的劇情,其實更有意思,這三個人的表現可謂是天差地別,弘晝是明目張胆的抗旨不尊,就是不去。而老三胤祉則是到了八爺府就消失不見了,就弘時最為出力。
  • 《雍正王朝》:胤祉另闢蹊徑,但過猶不及,以至功虧一簣
    胤祉修書 此外,能在胤祉門下編修書籍的讀書人,必然是當世有學問之人,與胤祉便有了一定的隸屬關係。一旦走上科舉之路,入朝為官,那還不算「三阿哥黨」嗎? 不僅如此,主動迎合的三阿哥,還受到康熙的青睞。追繳戶部欠款上,十阿哥借錢是為了搭戲棚,討康熙的歡心,康熙讓其償還;而三阿哥借錢是為了修書,康熙卻拿出私房錢,為其補了窟窿。 時移世易,康熙攜眾皇子熱河狩獵之時,撞破了太子胤礽與鄭春華的姦情。而「八阿哥」黨也沒閒著,偽造太子手諭,將太子門人凌普的2000兵馬,擅自調至調兵熱河。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公元1722年,四阿哥在暢春園繼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帝繼位後,對曾經參與到奪嫡紛爭中的兄弟們都是如何處理的呢?我們一個個來介紹。大阿哥胤禔終身監禁胤禔是康熙帝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惠妃那拉氏,雍正的異母兄。因為康熙的前四個兒子全部早夭,所以他續齒成了皇長子。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比如老十三胤祥的怡親王,老十四胤禵的親王(雍正帝都沒給冠個頭銜),還有老十七胤禮為和碩果親王。因為老八胤禩和老三胤祉在雍正帝即位前就是親王,所有一個任命為總理王大臣,一個為御前免跪特權。那麼雍正帝為什麼獨獨給了老三胤祉御前免跪的特權呢?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能御前免跪?背後委屈讓三爺直流淚!
  • 清朝的雍正皇帝有多狠?對兄弟趕盡殺絕
    而康熙皇帝生的兒子們參與奪嫡的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繼位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鋨、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那其他幾個阿哥怎麼樣呢?說實話比較慘,其實雍正的性格有點像龍的第二個兒子睚眥,凡事都會睚眥必報,不管對手是自己的親哥哥還是親弟弟。現在咱們來說說那些參與奪嫡事件阿哥們的結局吧。 大阿哥胤禔雖然是康熙的長子,但是他是庶出,早年曾經徵戰葛爾丹有功。但是在太子之爭中因為情商太低,被康熙所厭惡。
  •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原來他才是隱藏最深的人!
    所謂的「不起眼」,只是因為出場率並不高,但是他的幾次出場都影響到了主要人物的命運走向,也可以說是一個「不起眼」的關鍵人物,他就是康熙帝的三阿哥胤祉。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個不善於言談的人,並且無心奪嫡,一心修書,甚至在雍正朝老八胤禩搞「八王議政」的關鍵時刻,他都沒有出現,難道他真的不喜歡權力嗎?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三阿哥胤祉到底想不想奪嫡?
  • 乾隆即位後,他是怎麼對待曾經被雍正圈禁的叔伯的?
    這僅僅是雍正皇帝充滿爭議的一部分,雍正繼位後對曾經參與「九子奪嫡」的政敵兄弟給予了最嚴厲的打擊,其中有的被幽禁至死。 一、大阿哥胤禔。 胤禔作為康熙的皇長子,年輕時候很受康熙的器重,曾經跟隨康熙徵討葛爾丹,戰功赫赫。 但所謂「不作不死」,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胤禔因被高發魘咒太子胤礽,窺伺儲君之位,被康熙削爵囚禁。
  •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雍正弒兄殺弟了嗎
    傳說:雍正繼位後,將允禎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允禎,雍正不準。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允禎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雍正囚禁胞弟聯繫起來是很自然的事情。雍正是否弒兄殺弟?雍正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得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
  • 康熙皇帝兒子中,潛心學問的老三為何會被雍正圈禁?
    需要和題主探討一下:康熙家三皇子(即是胤祉,後為避諱雍正,改名允祉)不關心政治的問題。說允祉完全不關心皇位,好像也不是那麼回事,只是說他沒有雍正那麼有謀略,不那麼熱心謀求皇位。那麼,允祉為何囚禁致死?所謂知子莫若父,康熙皇帝深知允祉的秉性,雖然有文才,但為人柔弱,也缺乏城府。一旦繼位,絕不是胤禛、允禩這些政治老手的對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聽到康熙的繼位遺詔,允祉馬上做出表率,向雍正行跪拜禮,叩首稱臣。也了解雍正與允禩之間因奪嫡造成的水火不容,給雍正上密折說允禩他們不忠不孝,應該嚴懲。如此,自然得到雍正的歡心。於是,兩者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 被雍正囚禁了13年,十四阿哥胤禵早就沒了志氣
    那麼十四阿哥胤禵此後的境遇又是怎樣呢?胤禵回來奔喪,被雍正解除了一切職務和兵權。很多人不解,胤禵手握二十萬大軍,為什麼不反戈一擊,進入中原和雍正爭奪江山呢?其實這件事很難實行,為什麼?因為他手裡沒有足夠的糧草。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三阿哥胤祉胤祉還算是比較識像,太子胤礽二次被廢之後,胤祉也知道直自己壓根就沒有什麼希望。畢竟自己勢單力薄,和八爺黨他們競爭根本沒有戲,所以就早早退出了。這麼一來的話,胤祉和雍正之間的恩怨也就沒什麼了,雍正當上皇帝之後,就直接讓胤祉去給康熙守墓去了。
  • 《雍正王朝》裡雍正親自賜死了兒子弘時,歷史上的弘時下場如何?
    先看一看弘時在雍正繼位前與父親雍正的關係如何。但是再想一想,在康熙時期,康熙諸子之中只有三個兒子被封為了親王爵位,這就分別是康熙第三子胤祉被封誠親王;康熙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被封為雍親王;康熙第五子胤祺被封為恆親王。
  • 雍正王朝中反田文鏡的帶頭人李紱,為何他免死,另外兩個卻遭殃?
    李紱是康熙四十八年進士,在康熙一朝時就跟著老三胤祉一起編書,曾經還跟前來追戶部欠款的老四胤禛有過頂撞。後來雍正帝即位,李紱也在張廷玉的舉薦下,成為了雍正朝第一次科舉考試的副主考,因為揭發考場舞弊案有功,也深受雍正帝的信任,並放湖北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