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有著太多疑問,你是不是都看懂了

2020-12-23 清朝那些人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經典的橋段演繹——火燒《百官行述》。只是,相信很多看官和我一樣,對這段劇情有著太多的迷惑之處,比如劇中人物口中的疑問:

皇十子胤俄看到被邀請的皇三子胤祉,問道:「怎麼,還請了三哥?」;比如,皇三子胤祉回應的「我是不當請之人嗎?」。比如皇十子胤俄在八爺府險些和皇四子胤禛翻臉,來到四爺府為何立馬換上了另一副面孔?再比如那個被看官們最為迷惑,甚至好多看官壓根就沒注意的小細節——皇四子胤禛命人「倒酒」以後,酒桌下面「有一隻腳踢了另一隻腳」。踢人者,是誰?被踢者,又是誰?這個不易被人發現的小細節到底有何意圖呢?

原江南巡鹽道——任伯安,在擔任「吏部主事」的時候,利用職務之便網羅收集了三百多名朝廷官員的隱私,並記錄在冊,取名為《百官行述》。當時的胤礽雖然已被恢復太子名位,但朝廷權威和地位卻遠遠不如以前,為了穩固地位、樹立權威,壯大自己的黨羽勢力,太子胤礽便打起了《百官行述》的主意。

毫無疑問,誰掌握了《百官行述》,就等於掌握了三百多名朝廷官員的「小辮子」,這些官員就能為己所用,大大增加奪嫡勝算。

正因如此,皇四子胤禛才會有了這樣的決定:

「趁我們都在場,當眾一把火把它燒了!一來可以安百官之心,以免人心浮動、影響朝局;二來,也避免有人利用它亂了朝綱。」

很明顯,火燒《百官行述》針對的就是想將其據為己有的太子胤礽,更是針對一直將其據為己有的皇八子胤禩。

為了讓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都閉上嘴,才有了皇四子胤禛親往八爺府請罪的橋段,才有了皇四子胤禛請來一桌子客人「看戲」的橋段。

皇四子胤禛前往八爺府「請客人」的時候,有過一段對象明顯的抱怨:

「如今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啊,你們大概也聽說了,我這差事也越來越不好伺候了,再這麼下去我也學學八弟,索性弄個病養起來,閉門讀書。笑話,我雍親王也不是那麼好欺的!」

皇四子胤禛的這段話,用意何在?

表明自己和太子胤礽之間越來越明顯的隔閡,爭取「八爺黨」的共鳴,為成功請到幾位客人做好鋪墊。如果「八爺黨」知道今天的酒席還會有太子胤礽出席,他們還會去嗎? 但胤禛這通話不就明確了和太子胤礽的惡劣關係嗎?如此一來,「八爺黨」還能不去赴宴嗎?

只是,這個「共鳴」,皇四子胤禛爭取到了嗎?

來看皇九子胤禟的反應:

「四哥,你也受氣了!」

在《雍正王朝》的44集劇情中,皇九子胤禟叫胤禛「四哥」的次數,可謂屈指可數;而且,從他那句「你也受氣了」也能明確胤禛當前的境況正和「八爺黨」面臨著相似的境況。很明顯,胤禛的目的達到了!

更重要的是,胤禛要為接下來解釋「血洗江夏鎮」的原因,提供必要的語言環境。

「那個叫劉八女的欽犯從刑部大牢裡逃了出去,年羹堯奉了毓慶宮的扎子到江夏鎮拿人,遇到了抵抗,結果呢,就把那個劉八女的莊子剿了,連八弟、九弟的門人,叫什麼任伯安的也一刀給殺了!」

注意胤禛的說法——年羹堯是「奉了毓慶宮的扎子」,也就是太子胤礽下的令。對於這樣的命令,胤禛能怎麼辦?只能服從,只能無奈,只能等著年羹堯剿滅了江夏鎮再前來給「八弟、九弟賠罪」。這才是胤禛剛才陳述自己「差事越來越難辦」的根本原因所在。

有了「受氣」的共鳴,再將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的罪過推到太子胤礽身上,才能順理成章。如此,就算對方不信,最起碼錶面上能說得過去!

這裡就出現了另一個疑問:直接受到傷害的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都沒反應,可皇十子胤俄卻突然氣呼呼地站了起來,如果不被胤禩拉住,恐怕會立馬和胤禛打起擂臺。

皇十子胤俄為何如此氣憤?他如此生氣,真就是想為胤禩、胤禟發聲、出氣?

等到幾位皇子來到四爺府以後,皇十子胤俄卻端起火鍋的蓋子,笑呵呵地說道:

「看起來,四哥今天是真心請我們啊!記得那回他請客,盡上些青菜豆腐什麼的,今天還不錯!」

剛剛還義憤填膺,一副想要和皇四子胤禛理論理論的皇十子胤俄,為何態度轉變得如此之快?

因為胤俄剛剛的氣憤表現,本就是裝的,就是故意做給胤禩、胤禟等人看得!

不管是真實歷史中,還是《雍正王朝》中,皇十子胤俄都對得起雍正皇帝後來對他的評價——「草包老十」,永遠都是一副毫無政治智慧的紈絝子弟形象。既然如此,他為何還能成為「八爺黨」的心腹成員,還能直接參與「八爺黨」的所有奪嫡謀劃呢?

因為他有著除太子胤礽以外最為高貴的出身,背後更是有著無人能及的強大外戚背景。如果說皇九子胤禟是「八爺黨」的財政支撐,那麼皇十子胤俄就是「八爺黨」的後臺支撐、背景支撐,更是面對強大對手甚至面對康熙皇帝時的「擋箭牌」

面對皇四子胤禛陳述「血洗江夏鎮」過程中的明顯謊言,牽扯其中的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不便發言,皇十四子胤禵又不敢發言,也只有皇十子胤俄才敢於正面對抗、毫無顧忌。也就是說,胤俄必須時不常彰顯自己的存在價值,才能被「八爺黨」認可,才能被其他人尊重。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疑問:皇三子胤祉,一個和《百官行述》毫無關係,甚至逐漸退出皇位爭奪的皇子,為何也會被胤禛邀請赴宴?

在胤禛說明年羹堯剿滅江夏鎮的原因後,皇三子胤祉有這樣一句話:

「好!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年羹堯功勞不小啊!」

注意,胤祉的這句話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反倒讓他自己顯得無比尷尬!

胤祉的這句話為何沒有得到回應?

胤禛是陳述者,是年羹堯的主子,不便回應;在這麼多的皇子面前,也沒有馬齊回應的資格;而太子胤礽是想要得到《百官行述》的人,皇八子胤禩則是被奪走《百官行述》的人,他們不就是胤祉口中的「亂臣賊子」嗎?就這樣被人當面辱罵,還不能回嘴,還有臉回應嗎?

這就是皇三子胤祉被胤禛邀請赴宴的原因:

1、就這幾位皇子而言,皇三子胤祉等於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局外人,是一個最合適不過的見證者;

2、別忘了皇三子胤祉的身份——統領天下清流的皇子,幾乎能夠影響朝廷輿論的走向。如果這件事洩露,或者「八爺黨」、「太子黨」瘋狂彈劾胤禛,作為參與者和見證者的皇三子胤祉也會發動力量為胤禛站位。

3、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皇三子胤祉是被胤禛拉來對付胤俄、胤禟這樣很可能會胡攪蠻纏的幫手。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雖然敵對情緒最重,但卻能保持理性、保持風度;皇十四子胤禵作為胤禛的親弟弟,也不便於和胤禛正面對抗;但遇到事情便立即炸鍋或者直接翻臉的胤禟、胤俄該怎麼辦?和他們吵,還是和他們動手打一架?

可學問最大、辯論能力最強的皇三子胤祉就能對他們兩人進行有效壓制。論年齡,胤祉比他們大得多,有威信;論道理,胤祉更是比他們懂得多,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胤祉還是一個局外人,更具說服力!

了解了胤祉被邀請的原因,我們就能更容易理解馬齊被邀請的原因了:

1、作為上書房唯一一位留守的大臣,馬齊代表著朝廷,更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康熙皇帝,更是最為合適的見證者。

那四口箱子被抬進屋子裡以後,馬齊一句:「封條確實未動,老臣可以作證」也能直接證明這一點。

2、注意,在皇四子胤禛詳細陳述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的經過時,幾乎是一直坐在馬齊身邊,對其一個人進行了詳細說明。這就是胤禛為年羹堯「擦屁股」的具體辦法,通過馬齊的口讓康熙皇帝明確「血洗江夏鎮」的前因後果,才能推卸罪過、免除責罰。

別忘了,馬齊剛剛表達了對《百官行述》的態度——「太子爺應該即刻下令,將他捉拿歸案,明正典刑」。有了這個態度,年羹堯就是替天行道,就是剿滅亂臣賊子的功臣,康熙皇帝還會對其處罰,還會追繳胤禛的責任嗎?

最後,我們再來看下那個神秘的「踢腳」

經過反覆細看,再根據桌下眾人放腳的方位,我們能夠明確這是胤禛、胤禩和胤禵三人中的兩人。再來注意一個細節:踢腳前,皇四子胤禛看了皇八子胤禩一眼;踢腳後,皇八子胤禩有一個明顯的單獨鏡頭。這就說明,胤禛才是「踢腳者」;胤禩就是「被踢者」

只是,這個鏡頭的用意何在?

首先,我們要明確在這樣嚴謹的電視劇中,設置這樣一個鏡頭,而且是極為明顯的單獨近鏡頭絕不是無意為之,更不是拼湊鏡頭。

其實,這是皇四子胤禛對皇八子胤禩的提醒,而且是阻止「八爺黨」發作的有效辦法。

前往八爺府邀請客人的時候,皇四子胤禛反覆強調了自己和太子胤礽之間的隔閡乃至矛盾;在酒桌上,皇四子胤禛更是有著幾處極為明顯針對太子胤礽的言論。其用意很明顯,那就是向皇八子胤禩表面:我今天的對手是太子胤礽,和你無關!

幾人坐定以後,高福進來衝著皇四子胤禛點了一下頭,這更是讓眾人摸不著頭腦,皇八子胤禩更是直接呆愣。為了暫時壓制「八爺黨」可能會出現的阻撓表現,為火燒《百官行述》贏得充分的時間和環境,皇四子胤禛才會偷偷踢了胤禩一下,再次用以提醒胤禩:別擔心,今天的事和你無關;至於到底所為何事,我馬上給予說明!

所以,踢完腳以後,胤禛才會立馬跟上給出了這樣的說明:

「胤禛既非壽日,也無喜慶,為何要請太子爺、諸位兄弟和馬中堂屈降呢?我想大家一定會感到很奇怪!」

火燒《百官行述》,讓胤禛和太子胤礽、皇八子胤禩站在了同一奪嫡起跑線上;讓胤禛可以放開手腳,僅憑「孤臣」精神吸引朝臣勢力、贏得康熙認可。可以說,火燒《百官行述》才是胤禛吹響奪嫡衝刺號角的關鍵所在。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看懂了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比如說歷史上雍正的確有著是否篡位的爭議,而在雍正王朝的看法,是認為康熙晚年是確定了老四為繼承人的。只不過因為局勢複雜,沒有明確立老四為太子,害怕老四被野心勃勃的老八等人群起而攻之。所以康熙為了保護老四,不得不借力打力,諸如為了穩住八爺黨,以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派往西北,處處為老四不著痕跡的鋪路。
  • 雍正為什麼要把《百官行述》燒掉?
    這是《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情節,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事有待考證。所以少校下面的分析以講故事為主。(請一定別當正史去看)。
  • 【解讀經典】《雍正王朝》之「百官行述」篇章
    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雍正王朝之百官行述》這個篇章。
  • "《雍正王朝》:胤禛為何當眾燒了《百官行述》?"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曾經的吏部主事任伯安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私底下收集了朝廷上下幾百名官員的隱私和醜事並編纂成冊,名曰《百官行述
  • 《雍正王朝》:聊一聊年羹堯尋找《百官行述》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屬於年羹堯的重頭戲,除了掌兵大西北外,另一件莫過於他奉命帶兵從四川奔赴安徽江夏鎮,搜尋《百官行述》的下落。在電視劇中,年羹堯尋找《百官行述》的片段,可謂精彩紛呈。他謀劃事情的縝密以及辦事的果敢、強勢,也通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情節,表現地淋漓盡致。
  • 雍正王朝:火燒江夏鎮,年羹堯只是手辣,他背後的權貴才是心狠
    作為一部歷史正劇,《雍正王朝》以「大事尊重史實,小事藝術加工」的手法,給我們描繪了一副封建王朝的官場權謀生態圖。這裡面有忠臣孝子,也有權臣宵小;有陽謀大師,亦有陰詭謀士;帝王仁愛,也很腹黑;臣子忠君,也有私心。細細品味,絕對回味無窮。
  • 胤禛火燒《百官行述》,一把火奠定自己儲君之位,康熙不怒反喜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聰明睿智的胤禛在奪嫡始終處於弱勢,後來卻憑藉自己的能力成功逆襲,前期他總是備受冷落,勢單力薄,包括康熙所在的眾人都在熱火朝天尋找《百官行述》之時,最先找到的胤禛卻當著眾人的面一把大火燒了這個燙手山芋,這一舉動可是得罪了眾人,眾人都氣得牙癢,罵他是個瘋子,反觀康熙並沒有懲罰這個兒子的反常舉動
  • 康熙帝氣癱,眾皇子垂涎,歷史上真有《百官行述》嗎?
    最終,年羹堯為奪《百官行述》屠了江夏鎮,四爺胤禛滅口了自家親信高福,太子狼狽下課,十三爺被圈禁十年,而好不容易搶到手的《百官行述》,則讓胤禛一把火給燒了,氣得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康熙,也癱倒在床上連聲怒罵。若非康熙老爺子身子骨硬朗,只怕雍正就得提前登基了。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達到了3個目的,也埋下滅亡的禍根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雍正王朝》,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在《雍正王朝》中,任伯安與欽犯劉八女躲在江夏鎮,仗著自己手中的《百官行述》,與太子胤礽討價還價。這《百官行述》可是一個大殺器,乃是任伯安在吏部任職時,偷偷記錄的朝中百官的隱私把柄。可以想像,《百官行述》無論掌握在誰手中,都可以用來禍亂朝綱!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之後,老四胤禛為什麼把年羹堯關進柏林寺?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35篇文章)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關注到沒有,那就是雍正帝經常手持佛珠。拿著佛珠說明他信佛,心懷慈悲,可是一旦他放下佛珠,那麼就是動了殺心,有人就要遭殃了。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35期:雍正王朝:年羹堯被關進柏林寺,為什麼出來後喊主子是菩薩轉世?一、先講一下這件事的背景:太子胤礽復立,康熙帝南巡,太子監國後,開始大肆打壓八爺黨成員。
  • 《雍正王朝》中坎兒真的是被鄔思道殺的嗎?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老四在下江南賑災時帶回來兩男一女三個乞討兒。其中兩個男的分別是高福與李衛。但同樣的出身卻不同的命運。李衛最後成為一方封疆大吏,成為當時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高福卻在老四登基之前就被賜死了。兩個人兩種命運,李衛代表著一直對老四忠心耿耿到底的忠義形象,而高福成為反覆無常之人或者意志不堅定者的悽慘下場代表。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屠殺江夏鎮背後的陰謀權術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暴力屠殺江夏鎮七百餘口人,一夜之間讓大清最富有的鎮夷為平地,製造了《雍正王朝》中最殘忍、最泯滅人性的大案。 在這背後是幾個皇子爭奪王位的陰謀算計,也是康熙精湛帝王術的完美體現。很多觀眾都有疑問年羹堯為什麼要屠殺江夏鎮?康熙為什麼不處罰年羹堯反而給他升官呢?
  • 《雍正王朝》第42集故事梗概(配有本集視頻) // 年羹堯被關進柏林寺,為什麼出來後喊主子是菩薩轉世?
    >《雍正王朝》第42集故事梗概胤祥臨死之前,告誠雍正要小心弘時。為了控制百官,他聽從手下人的建議,與任伯安達成了一項秘密交易,那就是用劉八女、任季安(已被處死)換取百官行述。由於此時的刑部是老十三胤祥管理,為了達到放人目的,太子胤礽指使老十三胤祥殺掉鄭春華,以此為把柄予以控制。隨後老十三胤祥向老四胤禛求助,跟鄔思道合計之後,決定先放人,再利用年羹堯到南京述職的機會,到江夏鎮偷偷把他們抓回來,同時把百官行述拿到手!
  • 雍正王朝:江夏鎮血案,年羹堯觸了雍正的底線
    年羹堯當時接受到的任務簡明扼要——拿到「百官行述」。至於怎麼拿,必要的時候用什麼手段,四爺並沒有明確指出。從這一點看,四爺對百官行述其實是志在必得的,一時間也管不上付出什麼代價了,年羹堯懂他的急迫,他也打著自己的算盤。年羹堯以這種最為極端的方式取得了百官行述,並非他粗魯,而是他「殺伐果斷」。
  • 解析《雍正王朝》的一點體會
    事實上,我本人並沒有看過二月河老師創作的《雍正王朝》小說的原著,只是反覆看過幾遍電視劇而已。分析這些片段,基於的基本認知就是劇中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角色都有大義凜然的一面,但同時也都有自私、陰暗的一面。
  • 雍正王朝:康熙知道剿滅江夏鎮的幕後主使為四阿哥,為何沒有揭穿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四阿哥想要得到《百官行述》,故意放走了劉八女等人。然後,派年羹堯在回京的路上抄江夏鎮。年羹堯一不做二不休,得到《百官行述》的隱藏地點之後,殺掉了現場數百人,把城堡中的幾百萬兩銀子洗劫一空。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屠滅整個江夏鎮,為何還能得到康熙的封賞
    熱門古裝歷史劇《  雍正王朝  》相信屏幕前的您應該是看過的,或者就算沒有看過,肯定也聽說過。  接下來,筆者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這個,堪稱《  雍正王朝  》中最經典的一段內涵劇情。
  • 雍正王朝:太子復立後,身為太子黨的老四胤禛為何撂挑子不幹了?
    雍正王朝:太子復立後,身為太子黨的老四胤禛為何撂挑子不幹了?很顯然老四胤禛在接受了鄔思道不爭是爭的戰略方向以後,目標就是奪取皇帝的寶座,太子不廢,老四就沒有機會,所以老四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太子決裂,廢掉太子,這就是根本原因。
  • 雍正王朝:詳解雍正與年羹堯的那次飯局,告訴你什麼才是權謀算計
    在《雍正王朝》裡,政治飯局也屢見不鮮。最為有名的一次,莫屬「康熙與佟國維的那場晚宴」——風輕雲淡間,兩個政治高手就完成了交易;幾乎沒有激起任何大的風波,一場由立儲而即將引爆的朝局動蕩,就散於無形。每每想來,真是令人佩服不已。其實,在《雍正王朝》裡,還有一次著名的飯局,只不過這次的「參宴者」水平參差不齊,最終談崩了。
  • 雍正王朝:潛伏多年的野心家嶽鍾琪,他為什麼能一舉幹掉年羹堯?
    為什麼《雍正王朝》自首播以來,已經經過了二十年,至今還能讓人津津樂道,除了故事性強之外,裡面還蘊含著大量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職場教科書,學會了這裡面的權謀,升職加薪不再是夢想。說了好多期大人物,今天我們來講一個不大不小的人物,他就是曾經年羹堯手下的將領嶽鍾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