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經典】《雍正王朝》之「百官行述」篇章

2021-02-13 茅塞盾開

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雍正王朝之百官行述》這個篇章。

《百官行述》是出現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一部見不得光的書,撰作人是任伯安。任伯安是何許人?早些時間四阿哥胤禛去江南籌款的時候,此人還是八爺黨的門人,是他們安插在富庶江南進行斂財的錢袋子、白手套,因此仗著老八一夥為後臺,任伯安對四阿哥、十三阿哥一行不買帳。還是胤禛用了雷霆手段才從這貨富商手中籌得錢糧,解決了朝廷燃眉之急。而這個精明狡猾的任伯安在吏部當差的時候,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四處收集百官私生活信息,將朝中300多名主要大臣行賄受賄的罪證記錄成冊,是為《百官行述》。

話說,老鼠嘲笑貓的時候,旁邊必定有一個洞。這套《百官行述》就是任伯安敢於嘲笑王室貴族和百官的那個洞。一旦局面於自己非常不利的時候,這可以成為他翻身的資本。這套黑材料一旦公開天下的話,將會徹底轟動朝野,屆時就連康熙本人也將束手無策,十分被動。試想這麼多大臣都有貪腐罪證,而且被昭告了天下,康熙的臉面何存,於老百姓怎麼交代,那些貪腐官員是該殺還是繼續留用?而且有可能牽涉到各位皇子,這對整個康熙王朝造成的殺傷力是空前的。

任伯安之所以留這麼一手,因為他內心非常清楚,雖然他自詡八爺黨的錢袋子,可是到了生死攸關的時節,他絕對是被八阿哥一夥捨棄的棋子,為求自保,他只好為自己準備了這麼一張王炸。

果不其然,刑部張五哥的冤案將任伯安一夥在江南的非法活動曝光於天下。此事由八阿哥和十三阿哥親自督辦,結果八阿哥果斷拋棄了任伯安團夥。將他撤職,將他兄弟判了死刑,並且把任伯安的內弟劉八女也下了大獄處以重刑。

任伯安栽了大跟頭,但是並沒有把《百官行述》的秘密和盤託出,他在等著一個合適的機會以東山再起。

機會很快來臨。

不久,太子第一次被廢又重新獲立,而八阿哥由於暗中串聯謀求太子之位不僅未成,反而暴露了八爺黨的勢力範圍被康熙一鍋端了。值此變故,任伯安瞧準時機,決定反水,將《百官行述》作為投名狀,獻給太子作為利益交換。

這個時候,《百官行述》在本劇中出現了,不僅太子知曉了,八阿哥一夥以及四阿哥也都知曉了。

太子和八阿哥都急切想獲得這套《百官行述》,因為那是300多名文武大臣的小辮子,如果能夠攥在手中,不僅可以威脅百官,甚至可以讓康熙都對他有所忌憚。說白了,太子和八阿哥都是為了一己私利,壓根不顧朝野的安危。

但是四阿哥胤禛則不同。四阿哥看到的是《百官行述》對朝綱的嚴重擾亂,他在和十三阿哥、鄔先生密謀後,決定採取非常手段搶先奪得《百官行述》以控制局面。

四阿哥的方法是這樣的,就是利用太子放劉八女回江夏鎮的機會,安排年羹堯率川軍到江夏鎮重新逮捕劉八女,並且藉機得到《百官行述》。

杜淳的父親杜志國飾演的年羹堯堪稱經典

杜志國飾演的年羹堯在血洗江夏鎮後沉睡的情景也非常經典

年羹堯是怎麼做的呢?他採取強硬手段問得《百官行述》的下落後,直接下令將江夏鎮幾百口人滅門。

年羹堯進京述職立刻收斂了狠辣,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年羹堯之所以這樣做,是揣摩透了四阿哥的心思。這事本身就是鋌而走險,如果不做乾淨、做絕,會給四阿哥甚至朝廷留下巨大後患。其次,任伯安這種卑劣行徑,即使康熙知曉了,也一定會從嚴處理,自己搶先一步殺了他是大快人心,絕不會被問責。再次,當年四阿哥路過江夏鎮的時候曾經受劉八女羞辱,忿忿不平,年羹堯不會不清楚,這也算是為主人出一口惡氣,就單憑這點四阿哥也會出面保護他。

所以,年羹堯辦完差事赴京述職,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也只是責備了幾句就沒再多說什麼,因為他們彼此都明白,年羹堯這種做法雖然毒辣了一點,但是卻乾淨、徹底,為他們下一步羅織任伯安和《百官行述》的罪證掃除一切障礙。

不過,年羹堯殺死江夏鎮七百多口人,屬於濫殺無辜。四阿哥和他的團隊一時間也陷入躊躇。


四阿哥偷偷看鄔先生,其實這個眼神早已經說明他內心其實對年羹堯的做法非常滿意,只是在等待鄔先生給出謀劃策

但是老謀深算的鄔先生只是在把玩扇子,一言不發

最後,十三阿哥沉不住氣了,開始表態。逢此大事,最先沉不住氣的人往往會最先倒黴,四阿哥和鄔先生就是在等著他先開口表態。

看到十三阿哥表態了,表明他會為此事負責想辦法。四阿哥連忙跟進安撫年羹堯。有十三阿哥主動斡旋,這事於他來說好處理的多了。

看看唐國強老師那犀利的眼神

再後來,就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開始著手解決這個事件。

十三阿哥利用自己掌握刑部的便利,千方百計找到了全套《百官行述》,而四阿哥則布好一個局,親自出面邀請了太子、三阿哥、八阿哥一夥以及尚書房大臣馬齊一起來。

四阿哥親自去邀請八阿哥一夥前來聚餐,醉翁之意不在酒

會餐地點是在四阿哥家裡,除了入口的大餐,四阿哥暗地裡精心準備了一頓「大餐」。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餐前,眾多阿哥和太子上演了整個《雍正王朝》中最為溫馨的畫面。老三和老十之間的逗趣,一瞬間讓這些阿哥們暫時忘記了自己的王室貴族身份,如同普通的兄弟家庭聚會一般。

聚餐前,眾多阿哥兄弟們難得出現了溫馨的家庭對話,但是這種溫馨轉瞬即逝

不過,這種溫馨是短暫的,同為帝王后裔,又都覬覦帝王之位,權力的爭奪使得他們不得不像對待死敵一樣去對待自己的諸位親兄弟們。

眾阿哥兄弟和馬齊中堂落座後,四阿哥開始按計劃布局和解局

在餐桌上,掌握一切主動的四阿哥,按照自己事先編造好的理由,敘述了自己安排年羹堯出兵江夏鎮搜尋《百官行述》的前因後果,為年羹堯找了合乎情理的理由,也就是讓自己佔了理,其他阿哥們無話可說。

注意看太子的眼神

注意看老八的眼神

眾兄弟中唯獨老三坦坦蕩蕩,因為他長年致力於研究學問,不問政事,《百官行述》牽扯不到他


十三阿哥拉回了《百官行述》

然後十三阿哥同著眾人面,第一次揭開了《百官行述》的封條。場面頓時陷入了僵局,因為誰也不清楚書裡面到底記載了什麼,極有可能眾位阿哥們過往的一些黑材料都會被記錄在案,也就是說,誰如果堂而皇之地翻閱了百官行述,誰就如同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盒子,成了眾人公敵,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就算是康熙本人也不會容許他活在世上。

眾人是既想看到別人的罪證,可是又忌憚自己的罪證被別人看到。

這種矛盾的局面,正是雍正想要的。

趁此機會,雍正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在大家彼此作證沒有看過《百官行述》的前提下,直接將這套書毀掉。這一提議很快達成了共識。太子和八阿哥對此是既忌恨可是又無奈,因為主動權被四阿哥牢牢掌控著。

注意看老八那依依不捨的眼神,老八既想利用《百官行述》去扳倒太子,可是又擔心自己的罪證被其他人看到,內心複雜啊。


於是《百官行述》一事就這樣被四阿哥給化解了,而太子和八阿哥的陰謀也隨著書籍一起焚毀了。

焚燒百官行述的時候,眾位阿哥連同太子都是如釋重負。雖然未能掌握別人的罪證,可是自己的罪證也隨著大火被銷毀了,沒有了後顧之憂。

但是大家內心深處真的是輕鬆下來了嗎?且看鏡頭的最後給了三個這樣的特寫。

四阿哥,憂國憂民的眼神

太子則是一臉忌恨,恨自己未能抓住老八的把柄,恨老四和老十三居然背著自己幹了這麼多事

而老八則是強裝鎮定,內心中估計早已心亂如麻,他的心思和太子一樣,既沒能抓住扳倒太子的把柄,也慶幸自己的黑材料沒有被曝光。任伯安作為他們的門人,一定掌握了大量他們的罪證,眼下都隨著這一把火,煙消雲散了,一起消失的還有任伯安給他們經驗多年積攢下來的幾百萬兩銀子。。。。讓年羹堯發了一筆橫財。

最後的處理結果是耐人尋味的,拋開後來太子再次造反被廢不提,整個事件中只有十三阿哥被康熙處理了——圈禁宗人府。正如康熙臨終前所說,十三阿哥性情中人,襟懷坦蕩,極容易相信別人,在整個《百官行述》事件中,他先是被太子拉下水,又被胤禛所利用。康熙的此舉,也是希望十三阿哥能夠學會權變、懂得圓融,不要再莽撞做事、意氣用事,更不要再被人利用當槍使。至於康熙臨終所說「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時衝動,闖下大禍,結果把你給牽連進去,那怎麼收拾啊,有了這十年的教訓,想他可以成熟起來,做好你的幫手。」我更寧願相信那是康熙的帝王心術,講一些肺腑之言,好讓胤禛死心塌地地接班,不要有任何想法,如果康熙選擇了老八接班,自然還會準備另外一番話來激勵他。

對於八阿哥一夥,康熙並未繼續深究,原因很簡單,這個事件中他們是真正的受損失者,不僅沒能得到《百官行述》,而且任伯安、劉八女倆人為他們在江夏鎮儲備的多年財富也被年羹堯趁火打劫,可以說八阿哥他們心中最憋屈了。嚴懲十三阿哥,也有一小部分原因是為了安撫老八他們的忿忿不平,康熙作為最高管理者,保持大局的平衡才是最重要。

此時的康熙恐怕是最無助的,百官俱腐,怎能不令他痛心

對於四阿哥,康熙沒有明確獎懲,不過從提拔年羹堯擔任四川提督就足以說明了態度。雖然年羹堯處理的並不光彩,但是逢此危機朝廷命脈的緊急關頭,年羹堯的殺伐果斷確實為朝廷排除了後顧之憂,阻止了事情擴大,而這背後的運作者其實是四阿哥。通過這件事,康熙看到了四阿哥胤禛的進步。上次追繳國庫欠款的時候,胤禛還像個愣頭青,不分青紅皂白,雖然辦事認真但是缺乏應有的權術與通融,差事沒辦好還得罪了百官。此次胤禛在面對緊急情況能夠採取非常手段和太子、八爺黨巧妙周旋,及時處理了禍害朝綱的任伯安和《百官行述》而且不留後患,這才是康熙所希望看到的。治理諾大的國家,僅僅靠辦事認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靠權術和手腕。這是康熙用了幾十年慘痛教訓才認知到的。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看懂了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比如說歷史上雍正的確有著是否篡位的爭議,而在雍正王朝的看法,是認為康熙晚年是確定了老四為繼承人的。只不過因為局勢複雜,沒有明確立老四為太子,害怕老四被野心勃勃的老八等人群起而攻之。所以康熙為了保護老四,不得不借力打力,諸如為了穩住八爺黨,以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派往西北,處處為老四不著痕跡的鋪路。
  • "《雍正王朝》:胤禛為何當眾燒了《百官行述》?"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曾經的吏部主事任伯安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私底下收集了朝廷上下幾百名官員的隱私和醜事並編纂成冊,名曰《百官行述
  • 雍正王朝:火燒《百官行述》,有著太多疑問,你是不是都看懂了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經典的橋段演繹——火燒《百官行述》。只是,相信很多看官和我一樣,對這段劇情有著太多的迷惑之處,比如劇中人物口中的疑問:皇十子胤俄看到被邀請的皇三子胤祉,問道:「怎麼,還請了三哥?」;比如,皇三子胤祉回應的「我是不當請之人嗎?」。
  • 雍正為什麼要把《百官行述》燒掉?
    這是《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情節,歷史上是否真有此事有待考證。所以少校下面的分析以講故事為主。(請一定別當正史去看)。
  • 《雍正王朝》:聊一聊年羹堯尋找《百官行述》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屬於年羹堯的重頭戲,除了掌兵大西北外,另一件莫過於他奉命帶兵從四川奔赴安徽江夏鎮,搜尋《百官行述》的下落。在電視劇中,年羹堯尋找《百官行述》的片段,可謂精彩紛呈。他謀劃事情的縝密以及辦事的果敢、強勢,也通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情節,表現地淋漓盡致。
  • 康熙帝氣癱,眾皇子垂涎,歷史上真有《百官行述》嗎?
    雖然整部電視劇裡,任伯安出場不過三秒,但由於他利用職務之便,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弄成了一套記錄了大清三百多名官員隱私把柄的《百官行述》,一下子揚名朝堂內外,也因此引發了眾人爭奪《百官行述》的精彩一幕。最終,年羹堯為奪《百官行述》屠了江夏鎮,四爺胤禛滅口了自家親信高福,太子狼狽下課,十三爺被圈禁十年,而好不容易搶到手的《百官行述》,則讓胤禛一把火給燒了,氣得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康熙,也癱倒在床上連聲怒罵。若非康熙老爺子身子骨硬朗,只怕雍正就得提前登基了。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達到了3個目的,也埋下滅亡的禍根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雍正王朝》,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在《雍正王朝》中,任伯安與欽犯劉八女躲在江夏鎮,仗著自己手中的《百官行述》,與太子胤礽討價還價。這《百官行述》可是一個大殺器,乃是任伯安在吏部任職時,偷偷記錄的朝中百官的隱私把柄。可以想像,《百官行述》無論掌握在誰手中,都可以用來禍亂朝綱!
  • 《雍正王朝》中坎兒真的是被鄔思道殺的嗎?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老四在下江南賑災時帶回來兩男一女三個乞討兒。其中兩個男的分別是高福與李衛。但同樣的出身卻不同的命運。李衛最後成為一方封疆大吏,成為當時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高福卻在老四登基之前就被賜死了。兩個人兩種命運,李衛代表著一直對老四忠心耿耿到底的忠義形象,而高福成為反覆無常之人或者意志不堅定者的悽慘下場代表。
  • 解析《雍正王朝》的一點體會
    一些曾經深藏在其中的情節逐步被大家所發現,進而大家也恍然明白,原來電視劇的主創人員在創作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曾經給大家預留了這麼多可供解讀的空間,想必是費了很大的心思,甚至可以聯想到,演員、導演、編劇在一起如同打磨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般,反覆雕琢其中的某個場景、某句臺詞甚至某個表情,再加上焦晃、唐國強、杜雨露、王繪春、趙毅、杜志國等表演藝術家的經典演繹,從而造就了這樣一部堪稱完美的歷史劇。
  • 胤禛火燒《百官行述》,一把火奠定自己儲君之位,康熙不怒反喜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聰明睿智的胤禛在奪嫡始終處於弱勢,後來卻憑藉自己的能力成功逆襲,前期他總是備受冷落,勢單力薄,包括康熙所在的眾人都在熱火朝天尋找《百官行述》之時,最先找到的胤禛卻當著眾人的面一把大火燒了這個燙手山芋,這一舉動可是得罪了眾人,眾人都氣得牙癢,罵他是個瘋子,反觀康熙並沒有懲罰這個兒子的反常舉動
  • 雍正王朝:江夏鎮血案,年羹堯觸了雍正的底線
    年羹堯當時接受到的任務簡明扼要——拿到「百官行述」。至於怎麼拿,必要的時候用什麼手段,四爺並沒有明確指出。從這一點看,四爺對百官行述其實是志在必得的,一時間也管不上付出什麼代價了,年羹堯懂他的急迫,他也打著自己的算盤。年羹堯以這種最為極端的方式取得了百官行述,並非他粗魯,而是他「殺伐果斷」。
  • 雍正王朝:火燒江夏鎮,年羹堯只是手辣,他背後的權貴才是心狠
    作為一部歷史正劇,《雍正王朝》以「大事尊重史實,小事藝術加工」的手法,給我們描繪了一副封建王朝的官場權謀生態圖。這裡面有忠臣孝子,也有權臣宵小;有陽謀大師,亦有陰詭謀士;帝王仁愛,也很腹黑;臣子忠君,也有私心。細細品味,絕對回味無窮。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屠殺江夏鎮背後的陰謀權術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暴力屠殺江夏鎮七百餘口人,一夜之間讓大清最富有的鎮夷為平地,製造了《雍正王朝》中最殘忍、最泯滅人性的大案。 在這背後是幾個皇子爭奪王位的陰謀算計,也是康熙精湛帝王術的完美體現。很多觀眾都有疑問年羹堯為什麼要屠殺江夏鎮?康熙為什麼不處罰年羹堯反而給他升官呢?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之後,老四胤禛為什麼把年羹堯關進柏林寺?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35篇文章)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關注到沒有,那就是雍正帝經常手持佛珠。拿著佛珠說明他信佛,心懷慈悲,可是一旦他放下佛珠,那麼就是動了殺心,有人就要遭殃了。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35期:雍正王朝:年羹堯被關進柏林寺,為什麼出來後喊主子是菩薩轉世?一、先講一下這件事的背景:太子胤礽復立,康熙帝南巡,太子監國後,開始大肆打壓八爺黨成員。
  • 從歷史角度來看,《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一部更精彩
    在皇帝位次上,雍正雖然是康熙的後繼之君。但是《雍正王朝》在上映時間上早《康熙王朝》兩年。它們分別於千禧年前後登上螢屏,並且均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們感謝二月河老師,為我們帶來如此優秀的小說題材,同時也感謝胡玫、陳家林導演所拍攝賞心悅目的電視劇。
  • 雍正王朝:康熙知道剿滅江夏鎮的幕後主使為四阿哥,為何沒有揭穿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四阿哥想要得到《百官行述》,故意放走了劉八女等人。然後,派年羹堯在回京的路上抄江夏鎮。年羹堯一不做二不休,得到《百官行述》的隱藏地點之後,殺掉了現場數百人,把城堡中的幾百萬兩銀子洗劫一空。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屠滅整個江夏鎮,為何還能得到康熙的封賞
    熱門古裝歷史劇《  雍正王朝  》相信屏幕前的您應該是看過的,或者就算沒有看過,肯定也聽說過。  再往後,因為康熙接連對太子,大阿哥,八阿哥表示失望,而且江夏鎮還藏有足以讓四阿哥胤禛穩操勝券的《  百官行述  》一書。
  • 雍正王朝:潛伏多年的野心家嶽鍾琪,他為什麼能一舉幹掉年羹堯?
    為什麼《雍正王朝》自首播以來,已經經過了二十年,至今還能讓人津津樂道,除了故事性強之外,裡面還蘊含著大量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職場教科書,學會了這裡面的權謀,升職加薪不再是夢想。說了好多期大人物,今天我們來講一個不大不小的人物,他就是曾經年羹堯手下的將領嶽鍾琪。
  • 雍正王朝:雍正初登大位當夜就趕回潛邸,面露殺機欲除掉鄔先生!
    不過這個梗用在《雍正王朝》裡面,我個人認為貌似也挺合理的。從電視劇的邏輯來講,拋開鄔思道掌握的很多見不得人的秘密不談。他的公開身份是弘時和弘曆的老師,軍師身份是保密的。雍正要殺他很容易,只要秘密處決即可。就像殺高福和坎兒一樣。死了都沒有人知道。註:小說中高福和坎兒是兩個人。所以雍正殺鄔思道,阻力並不大。只需要克服心理障礙即可。
  • 《雍正王朝》第42集故事梗概(配有本集視頻) // 年羹堯被關進柏林寺,為什麼出來後喊主子是菩薩轉世?
    >《雍正王朝》第42集故事梗概胤祥臨死之前,告誠雍正要小心弘時。為了控制百官,他聽從手下人的建議,與任伯安達成了一項秘密交易,那就是用劉八女、任季安(已被處死)換取百官行述。由於此時的刑部是老十三胤祥管理,為了達到放人目的,太子胤礽指使老十三胤祥殺掉鄭春華,以此為把柄予以控制。隨後老十三胤祥向老四胤禛求助,跟鄔思道合計之後,決定先放人,再利用年羹堯到南京述職的機會,到江夏鎮偷偷把他們抓回來,同時把百官行述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