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第42集故事梗概
胤祥臨死之前,告誠雍正要小心弘時。胤祥死後,張五哥自行請命去給十三爺守陵。雍正亦親自為他送行,並賞賜他黃馬褂。 雍正夜祭十三弟,情不自禁傷心落淚。一旁的喬引娣勸雍正善待自己的兄弟,雍正誤會了她的說,誤以為喬引娣在為老十四說情,欲將她趕走。 幾天後,雍正下了一道諭旨,命弘時、弘晝和胤祉去抄胤祀、胤(示唐)、胤(示我)的家。弘晝卻搞了一個活出喪,說自己七天之內不能出門,否則會有血光之災……
視頻:
延伸閱讀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關注到沒有,那就是雍正帝經常手持佛珠。拿著佛珠說明他信佛,心懷慈悲,可是一旦他放下佛珠,那麼就是動了殺心,有人就要遭殃了。
而他經常去的一座寺院就是柏林寺,此柏林非彼柏林,而是挨著雍親王府(雍和宮)的一座寺廟,為北京八大寺廟之一。
在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之後,老四胤禛就把他安排到了這座寺廟,直到事情解決,才放出來。剛剛放出來的年羹堯恭維老四胤禛說主子是菩薩,自己是護法,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年羹堯被關進柏林寺,為什麼出來後喊主子是菩薩轉世?
一、
先講一下這件事的背景:
太子胤礽復立,康熙帝南巡,太子監國後,開始大肆打壓八爺黨成員。為了控制百官,他聽從手下人的建議,與任伯安達成了一項秘密交易,那就是用劉八女、任季安(已被處死)換取百官行述。
由於此時的刑部是老十三胤祥管理,為了達到放人目的,太子胤礽指使老十三胤祥殺掉鄭春華,以此為把柄予以控制。隨後老十三胤祥向老四胤禛求助,跟鄔思道合計之後,決定先放人,再利用年羹堯到南京述職的機會,到江夏鎮偷偷把他們抓回來,同時把百官行述拿到手!
在行動之前,年羹堯先去拜訪了張廷玉,並帶上了四件禮物,分別是橘子,扇子,蜀錦和天麻。不要小看這四件禮物,每一種都帶著不同的含義,分別是:
橘子是特產,代表吉,問的是目前自己在皇上心目中是否良好;扇子是雅士,代表同行,為的是跟張廷玉套近乎,拉近兩者距離;蜀錦也是特產,寓意前程似錦,問的是自己的前程;天麻是藥材,寓意是否有良方,問的是張廷玉可有良方相贈。
最終張廷玉只收下了天麻,並回贈湖筆,加良言一句:
「希望你多一點仁心,少一點戾氣!」
所以,後面的劇情基本都是圍繞著年羹堯的仁心和戾氣來談的:
年羹堯本想扮演強盜直接帶人帶貨,沒曾想駐防江夏鎮的淮安營官兵前來救援。年羹堯當機立斷,殺人滅口,同時消失的,還有江夏鎮的金銀財寶,這就是他戾氣未除的表現。
二、
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在朝廷上下掀起了軒然大波,老四胤禛在念經,年羹堯就跪在下面沉默不語,桌子上放著一封書信,信中是萬永當鋪的當票。
其實這時候的老四胤禛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老十三胤祥的到來,訓斥年羹堯膽子太大,一夜之間殺了700多人,老四胤禛才大吃一驚:
「你怎麼知道的?」
老四胤禛這麼問,說明這麼幾個問題:
首先,年羹堯殺人,並不在兩個人之前的策劃之內,至少不是老十三胤祥策劃的。
其次,年羹堯必然講明白了殺人的原因,估計會提到當年的江夏鎮下馬之辱,老四胤禛在想對策,沒曾想別人也知道了。
最後,老四胤禛此時在念佛,說明他並不認同年羹堯的做法,至少不應該殺這麼多人。但是他又不能把年羹堯怎麼樣,一方面年羹堯是他的嫡系戰將,另一方面也出於自保,不然他早就把年羹堯抓起來了。
老十三胤祥生氣的說道,不僅他知道了,太子也知道,老八胤禩更知道了。
此時的老四胤禛看了看桌子上的百官行述,其實他內心相當掙扎:
年羹堯算是完成了任務,但是過程過於血腥,又不能殺掉年羹堯,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不殺,也麻煩,太子也罷,老八胤禩也罷,早晚會查到年羹堯頭上,進而牽連到自己跟老十三。
所以,權宜之下,他必須為年羹堯善後,一方面儘快解決百官行述的事,另一方面要迅速給年羹堯脫罪。
三、
於是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鄔思道三人,以及還跪在地上的年羹堯,四個人開起了閉門會議。
還是老十三胤祥大度,講到年羹堯差事確實不好當,但畢竟功大於過,還是得保啊,當務之急還是做好善後的事。
見十三弟給了一個臺階,老四胤禛當然馬上抓住啊,從後面的劇情來看,真正受牽連的是老十三胤祥,老四胤禛反而最終受益者:
「起來吧,你先到吏部去述職,然後住到柏林寺去,不要到處亂走。」
此時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那就是鄔思道拿著一把白扇子,不停地打開合上,若有所思。
其實這次針對年羹堯的處理,鄔思道是沒有插上話的,這也為後面他策劃的坎兒送信,以及坎兒的死埋下了伏筆,
那麼老四胤禛為什麼讓年羹堯住進柏林寺?
首先,這座寺院就在雍親王府旁邊,便於對年羹堯進行監控管理,也便於雙方交流。
其次,這座寺院是雍親王請旨維修的,後來康熙帝親題「萬古柏林」牌匾。當然,劇中應該是康熙五十一年,題匾應該是康熙五十二年,六十壽辰的時候題的。但不管怎麼說,這座具備官方背景的寺院,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便於斷絕年羹堯跟外界的溝通。
當然,最重要的是什麼,還是消除年羹堯的戾氣,看懂老四胤禛最後說的這句話了嗎?
「這鐘也邪性,沒個準點兒,我看還得送造辦處去修修了。」
四、
在過去「鍾」這個東西並不是吉祥物,比如送禮,千萬不要送這玩意。老四胤禛以「鍾」為例子,就是在講年羹堯,講他的行為是想把大家送進墳墓。明明讓他抓劉八女,順便拿百官行述,結果惹了這麼大一個難題,比喻做事沒啥準性,需要去修修了。
而所謂的修,就是去柏林寺薰陶一下,念念經,學學佛,消除身上的戾氣。
同時,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合夥上演了一場,賊喊捉賊的好戲,並當著眾人面,一把火燒掉了百官行述,算是給年羹堯脫罪了。
隨後,康熙帝任命年羹堯為四川巡撫,赴任之前,老四胤禛府上還有一場考驗等著他:
先是李衛和翠兒鬼混被抓,故意綁在年羹堯進雍親王府的必經之路,試探年羹堯是否有仁心給倆人求情。年羹堯必然也在柏林寺反省到了位,也為了安主子的心,索性順水推舟收了李衛。
不要認為他傻,不清楚李衛就是來監視他的,他當然知道,也只有這樣才能消除老四胤禛的疑心。來到府上之後,年羹堯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為,並匯報了在柏林寺這些天的感受:
「主子您是菩薩轉世,奴才應該做一個護法的金剛!」
菩薩慈悲為懷,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也讓他醒悟,自己不應該惹禍,而應該保護主子,所以表忠心,要做護法金剛。
老四胤禛顯然很滿意自己的安排:
「你能悟到這一點,可見佛法無邊哪!記住,佛家說的大慈悲心,就是儒家說的仁心。」
同時也勸導他,作為巡撫之後,更不能輕易殺人,更不能濫殺無辜,不然就會遭到報應的,誰來報應?
當然是他這個菩薩轉世啊!
而年羹堯為了表自己已經醒悟,先是救了李衛,又要了主子的佛珠,甘願被監視表忠心,又要念佛,以示自己多一點仁心,少一點戾氣。
後來即位後的雍正帝一次次原諒年羹堯,也是出於拯救的目的,但最終還是報應到了頭!而年羹堯也一次次挑戰雍正帝的底線,最終把雙方的信任消耗殆盡,象徵著這次考驗成果,象徵著老四胤禛慈悲心的佛珠,也還給了雍正帝。
意思就是說,收起你那虛偽的慈悲心吧……
而勸別人容易,勸自己難,年羹堯走後不久,老四胤禛也來到了柏林寺,也向大和尚傾訴:
「近日,只要一合上眼,便見萬座大山矗立,千條大河奔湧,請問大和尚,這大山是真山還是假山?那大河是真河還是假河?」
大和尚也懂他的心,他這是不想慈悲心了,於是問他,你到底想要什麼呢?
「有江山就不該有我,有國便不能有家。」
老四胤禛放下了佛珠,說了句:
「阿彌陀佛!」
隨後,坎兒被殺,老十三胤祥被抓,後面的劇情中老四胤禛的佛珠,包括即位之後的雍正帝也是經常拿起佛珠,放下佛珠,一旦放下,就是動了殺心。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 THE END —
圖文來源網絡,若轉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本文,文章末尾↘↘↘請點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