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唐宋詞中著名的《虞美人》,你不該只知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0-12-22 小堯侃詩詞

關於詞牌《虞美人》

龍榆生先生《唐宋詞格律》記「《虞美人》,唐教坊曲。《碧雞漫志》卷四:『《脞說》稱起於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於當時,非也。』又稱:『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我與詞牌《虞美人》

第一次接觸《虞美人》這個詞牌是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後愛上了這個詞牌長短交替的節奏、錯落有致的音律和平仄轉換間的流暢自如。後來又讀了這個詞牌下的許多作品,也嘗試著創作了幾首《虞美人》,選出一首,在懇請方家斧正的同時藉此拋磚引玉,與諸君盤點一番我所喜愛的七首《虞美人》。

虞美人(中華新韻)樓頭十裡清暉瀉,新月白如雪。樽前飲月對寒江,誰見當年遊弋少年郎。酒狎坐賞微雲渺,看到繁花老。落紅無待與人愁,偏為此情腸斷也無由。

接下來進入正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詞中最為著名的一首《虞美人》。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相傳李煜於七夕生日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此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千機引,李煜飲酒身亡。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亡國之君的哀怨,全詞情感真切,讓人感同身受。

虞美人

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李煜的另外一首《虞美人》。這是一首抒寫傷春懷舊之情的作品。也是李煜後期作品,全詞充斥著對往日之追憶,因情感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有一定相似之處,故也有人稱其為後主絕命詞第二首。全詞借傷春以懷舊,發怨。結構精妙,意象生動,感情摯烈,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詞人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出發,以雨為媒介,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描繪了三幅「聽雨」的畫面:少年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鬢角斑白,寂寞孤獨。詞人一生的悲歌歡哭,都與聽雨的場景融合滲透。整首詞幾乎跨越了人的一生,卻在作者深厚的造詣下渾然一體,真摯動人。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宋神宗元豐六年,舒亶被逐出京城,在家賦閒十年後,重新被任用。但入京後卻已是物是人非,詞人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詞。詞上片記日暮登樓所見,下片借陸凱贈梅典故抒念遠懷遠之情。全詞借景寓情,情感真摯深厚,格調悲涼深沉,語言清婉雅麗。構思精巧,首尾呼應。

虞美人

蘇軾

持杯搖勸天邊月。願月圓無缺。

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長在、莫離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

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蘇軾被貶杭州時,與繼配王閏之團聚,詞人特別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在七夕作《菩薩蠻》二首後,又在中秋之夜,填下這首詞。詞中詞人與天邊月,月下花同斟共飲,落筆空靈,意趣十足,境界不凡。

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蘇軾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裡。

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裡燈初上,水調誰家唱?

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人傅幹《注坡詞》載「《本事集》云:陳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數日,宴僚佐於有美堂。侵夜月色如練,前望浙江,後顧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陳公慨然,請貳車蘇子瞻賦之,即席而就。」

虞美人·春愁

陳亮

東風蕩颺輕雲縷,時送蕭蕭雨。

水邊臺榭燕新歸,一點香泥,溼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

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詞人在這首詞裡發出了年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寄寓了作者的經邦濟世的思想抱負。全詞運用比興,層層勾勒,構成了深曲悽涼的意境,詞中的抑鬱哀婉之氣令讀者讀之不禁為作者坎坷的生平而動容。清·張宗橚《詞林紀事》卷十一評「陳龍川好談天下大略,以氣節自居,而《虞美人·春愁》亦疏宕有致。」

以上便是這次為大家帶來的七首《虞美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詞人的《虞美人》寫的也很好,但不在唐宋詞人之列,下期再為大家介紹。最後,關注的事,就拜託讀者老爺您啦!

相關焦點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想到李煜的命運,這樣的《虞美人》真是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形容文章寫得悽慘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讀完。)。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評李後主詞,引尼採所言,說:「尼採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而李後主的這篇《虞美人》,真所謂「以血書者」也。那種字字泣血的感受,我們還可以通過詩詞的吟誦來感覺一下。(吟誦這首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見到故人,念及舊事,對比今昔,滿腔幽恨的李煜忍不住提起筆寫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劉禹錫的《竹枝詞》便有「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中有「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只李煜自己就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句,但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洶湧,來得動人心魄,想那一江春水源源不斷,奔流不息。把它比作憂愁,那憂愁便澎湃而來,無有窮盡。這該是多大的愁!此時的李煜恐怕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有什麼含義?
    前言昨天參與的一個問題:「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這句詩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宋詞鑑賞:李煜 · 虞美人 · 春花秋月
    鄧麗君: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胡婷婷唱古文: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李煜:虞美人(韓旺辰講解)李煜·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消磨時光的日子何時能終了?陳年往事還有多少可以記起?  ✦了:了結,完結。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昨夜小樓外又吹來陣陣東風,使我思念起故國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那裡的雕梁畫棟也許還在吧,只是人們的面容都改變了。✦砌:臺階。
  • 宋詞欣賞: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鄧麗君: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胡婷婷唱古文: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消磨時光的日子何時能終了?✦了:了結,完結。 往事知多少?全詞語言明淨、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史稱南唐後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屈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苟安生活。南唐最終被宋滅掉之後,他被俘到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 中小學南音唱古詩文推廣工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四邊靜 倍思管 一二拍   作者:李煜    作曲:卓聖翔  演唱:黃春妮  智能曲譜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其實,關於這首作品它的婉約和柔美背後還有一個悽涼的故事這首詩是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之前寫下的一首絕命詞李煜身為一國之主可以說在古代詩人中他是地位是最高的一位而卻又何曾有過一個君主像他這樣遭遇家國淪落淪為階下囚還在蘸著自己的血題寫千古之作
  • 【夜聽157】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麼美好。可我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呢?
  • 一曲古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02李煜命運的轉折點不知道什麼緣由,李弘冀意外死亡, 李璟遷都,立李煜為太子。李煜的身份發生改變了, 他無心政務,但是他也知道他作為一個太子的責任。他採用比較中和的政策,希望可以保護南唐,但是還是免不了滅國之災。他成了亡國之主。
  • 春花秋月何時了?——古詩詞,唱出來,總有一款你喜歡!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2015年,她發行了一張專輯,名為《唐宋東西》,專輯中的16首歌,都是選取的唐詩宋詞中的經典之作,如《將進酒》《山行》《庭院深深》等,龔琳娜的演繹較古典詩意不同,其中,自有一番意味,喜歡與喜歡,就見仁見智了。
  • 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古詩詞特輯 第17期
  •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李煜《虞美人》
    》,詞云:春花秋月何時了?所以說李煜的這首《虞美人》,寄寓深沉,只從其曲牌、其詞牌、其音樂特性,便可一望而知。他既作此曲、既作此詞,又命故伎作樂,聲聞於外,其樂毫無疑問又應是吳地之樂,又豈能不招來殺身之禍呢?
  • 七首被唱成歌的詩詞,你聽過嗎?
    從古至今,詩詞與音樂交相輝映,即使是現代社會,把詩詞譜寫成樂章的也有不少,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首唱出來的古詩詞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 【詩詞鑑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鑑賞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2020/10/10第533期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據說,虞姬死後鮮血染了地上開出一朵鮮花,為了紀念她,人們便以「虞美人」來命名這花。後來唐朝無名氏將項羽和虞姬的悲情寫成了詩,便有了「虞美人」這個詞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為什麼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會把命丟了呢?讓我們先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說起吧。
  • 春花秋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出自:南唐 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指春秋佳景。春花秋月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成語釋義: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成語出處:南唐 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的傷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知名度最高的,流傳最廣,就是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花秋月,歲月更替,皓月當空,夜不能寐,故國不在,朱顏易老,囚徒生活,又是一年,愁如春水,奔流不止。這首詞是李煜後期作品,幽禁宋宮時所作。李煜早期的詞主要描述宮廷生活和情愛故事,風格綺麗柔靡,詞境優美,感情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