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鑑賞:李煜 · 虞美人 · 春花秋月

2021-02-08 品聽經典

關注微信公眾號「品聽詩詞」或「品聽經典」後,即可更方便、輕鬆地瀏覽學習詩詞、古文、成語等所有音視頻內容,以及永久收藏各部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書籍目錄》,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鄧麗君: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

胡婷婷唱古文: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

李煜:虞美人(韓旺辰講解)

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消磨時光的日子何時能終了?陳年往事還有多少可以記起?  

✦了:了結,完結。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昨夜小樓外又吹來陣陣東風,使我思念起故國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那裡的雕梁畫棟也許還在吧,只是人們的面容都改變了。

✦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問我能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君:作者自稱。 

✦虞美人: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

此詞是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 絕命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詞語言明淨、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史稱南唐後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屈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苟安生活。南唐最終被宋滅掉之後,他被俘到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作為國君,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作為詞人,他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通音律,善書畫,早期作品大多反映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亡國後的篇什,追懷昔日帝王生活,感傷囚徒處境,言辭悽苦,感情深沉,直率天然,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對後代頗有影響。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據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李後主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其生日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

相關焦點

  • 宋詞欣賞: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鄧麗君: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胡婷婷唱古文: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消磨時光的日子何時能終了?✦了:了結,完結。 往事知多少?✦虞美人: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此詞是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 絕命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們講李煜,講他的愛情詞,講他的亡國之音,不知不覺就講到了他的絕命之作——《虞美人》。詞云:「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想到李煜的命運,這樣的《虞美人》真是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
  •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有什麼含義?
    前言昨天參與的一個問題:「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這句詩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七首唐宋詞中著名的《虞美人》,你不該只知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我與詞牌《虞美人》第一次接觸《虞美人》這個詞牌是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後愛上了這個詞牌長短交替的節奏、錯落有致的音律和平仄轉換間的流暢自如。後來又讀了這個詞牌下的許多作品,也嘗試著創作了幾首《虞美人》,選出一首,在懇請方家斧正的同時藉此拋磚引玉,與諸君盤點一番我所喜愛的七首《虞美人》。
  • 【夜聽157】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麼美好。可我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呢?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李煜的一些小故事。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李煜《虞美人》
    》,詞云: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兩個問句,或者說是兩句感嘆,但細細想來,第一句的感嘆實在讓人有些意外。「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般翻譯、譯註都說「春花秋月」代指時光。而「了」在這裡毫無疑問,應該是實詞而不是虛詞,不是語助詞。那麼就是「了結」之意,「完結」之意。難道李煜在問這樣的時光何時才能完結嗎?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見到故人,念及舊事,對比今昔,滿腔幽恨的李煜忍不住提起筆寫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闋《虞美人》一揮而就,李煜寫罷便命昔日的宮廷歌伎彈奏演唱出來,音韻悽楚,動人心肺,聲聞於外。席間諸友人,無不黯然落淚。裡面的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謂寫盡世間憂愁。以水喻愁的名句古來有之。
  • 【詩詞鑑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鑑賞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據說,虞姬死後鮮血染了地上開出一朵鮮花,為了紀念她,人們便以「虞美人」來命名這花。後來唐朝無名氏將項羽和虞姬的悲情寫成了詩,便有了「虞美人」這個詞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為什麼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會把命丟了呢?讓我們先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說起吧。
  • 中小學南音唱古詩文推廣工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四邊靜 倍思管 一二拍   作者:李煜    作曲:卓聖翔  演唱:黃春妮  智能曲譜
  • 一曲古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2020/10/10第533期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的傷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說起詞,就肯定繞不過一個人,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一生精於詩詞書法,代表作頗多,有「詞帝」之稱。知名度最高的,流傳最廣,就是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虞美人》——千古流芳的詞作,為何能為李煜帶來殺身之禍?
    饒是如此,趙光義依然還是對李煜起了殺心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初七是李煜的生日,趙光義派南唐舊臣徐鉉前去問候。徐鉉曾經也深得李煜信任,只不過是個軟骨頭,當宋軍威逼金陵時他不但提前向趙匡胤投降,還屢次三番勸李煜投誠。金陵城破,南唐覆滅,李煜都成了階下囚,而徐鉉卻成為宋朝頗有權勢的大臣。
  • 李煜兩首《虞美人》,寫盡亡國之音,詞風驚豔,後一首流傳最廣
    南唐後主李煜,可謂是一代愁宗,對詞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動作用。在肉袒出城,被俘落難後,便每日以淚洗面。想起故國繁華錦繡,日日笙歌宴飲,真箇是不堪回首。在他被俘後,寫過兩首《虞美人》,每首詞都是詞風綺豔,帶著傷感與憂愁,寫盡亡國之音,寫思念,寫春愁,寫無邊無際的流連。江山如畫,卻再無當年紅顏舉酒言歡恰,人生如夢,四十多歲已是滿鬢霜華。都成過往,情成傷。春花秋月兩無妨,燭照小樓,愁心掩月,總難說。
  •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李煜不愛江山愛詩詞,最終一曲《虞美人》,七夕節當天生辰變忌日
    春花秋月何日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公元978年的七月初七,這天既是乞巧節,又是李煜的生日,回憶在江南的時節,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昇平,李煜和小周后合奏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首詞《虞美人》。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
  • 高中語文篇43:《虞美人》賞析
    高中語文篇43:《虞美人》賞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