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傷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2020-12-25 清風明月讀書

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在初唐和盛唐幾乎沒有文人作詞,到晚唐,詞開始逐漸成熟,代表人物有溫庭筠,韋莊,到宋朝時,詞已成為主流文化,發展到頂峰。

說起詞,就肯定繞不過一個人,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一生精於詩詞書法,代表作頗多,有「詞帝」之稱。

知名度最高的,流傳最廣,就是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歲月更替,皓月當空,夜不能寐,故國不在,朱顏易老,囚徒生活,又是一年,愁如春水,奔流不止。

這首詞是李煜後期作品,幽禁宋宮時所作。

李煜早期的詞主要描述宮廷生活和情愛故事,風格綺麗柔靡,詞境優美,感情純真。

後期深受亡國之痛,詞風大變,大多描述亡國的悔恨,思鄉,愁苦鬱悶心情,詞調哀婉悽絕,動人心弦。

他本無心皇位,一心只當個富貴閒人,賞花作詞,縱情山水,逍遙自在,長兄早逝,他繼承皇位。

公元975年,南唐兵敗,李煜被押往汴京,被封為違命侯,實為幽禁,處處受阻,苟且偷生,趙太宗還曾多次騷擾小周后,小周后只能把氣撒在李煜身上,怪他無能。

物是人非空斷腸,滿腹屈辱,國恨鄉愁,剪不斷,理還亂,心亂如麻,縈繞不斷。故國舊夢,不過是一響貪歡,醒來還要繼續面對這糟糕的處境,李煜的人生是悲涼的,內心是苦悶的,也是無奈的,越掙扎越痛苦。

「小樓」,「東風」,「月明中」,月光皎潔,良辰美景,應該賞心悅事,詞人卻傷心難過,以樂景寫悲傷之情,把本來美好的事物撕碎,更增悲情色彩。一個「又」字,說明此情此景已經不是第一次,對應前面的「春花秋月」,時序變化,世事茫茫,愁思黯黯,難以入眠。

「雕欄玉砌」,故國的一切還在,所思念的人都老了。儘管上面提到「不堪回首」,有過多少悔恨,但是,還是忍不住對以前美好生活的眷戀。「往事知多少」,昨日的再多繁華已落盡,世事荒蕪,今昔對比,更添離愁。

東風起,吹醒夢中人,徒留一聲嘆息,無限江山,幾時重,離別容易見時難。如今處境,待不下的汴梁,回不去的金陵,何處是家?何處才能心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全詞的點睛之筆,把滿腔的憂愁悔恨,比喻成奔流不息的江水,有道不盡,說不完,澎湃洶湧,永無盡頭之感,貼切形象。

因為「愁」看不見,摸不著,是無法衡量的,但說一個「愁」字,是無法讓人很直觀的感觸到的。

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以「輕舟」來載愁都載不動。

賀鑄的「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把虛無縹緲,無形抽象的愁變得形象具體,比喻成菸草,風絮,雨,更容易讓人直接感受到憂愁的寬度。

詞的結尾,把愁比喻成「一江春水」,進入語盡意不盡的境界,綿綿不絕之感。

這首詞是李煜的絕筆詞,作這首詞後不久,李煜就被宋太宗賜藥酒毒死。

他的一生,是甜是苦,是悔是怨,所有的是是非非,再多的憂愁和鄉思,都如流水東去。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鑑賞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有什麼含義?
    前言昨天參與的一個問題:「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這句詩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們講李煜,講他的愛情詞,講他的亡國之音,不知不覺就講到了他的絕命之作——《虞美人》。詞云:「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想到李煜的命運,這樣的《虞美人》真是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
  • 一曲古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夜聽157】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麼美好。可我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呢?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2020/10/10第533期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宋詞鑑賞:李煜 · 虞美人 · 春花秋月
    鄧麗君: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胡婷婷唱古文: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李煜:虞美人(韓旺辰講解)李煜·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消磨時光的日子何時能終了?陳年往事還有多少可以記起?  ✦了:了結,完結。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昨夜小樓外又吹來陣陣東風,使我思念起故國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那裡的雕梁畫棟也許還在吧,只是人們的面容都改變了。✦砌:臺階。
  • 宋詞欣賞: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鄧麗君: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胡婷婷唱古文: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春去秋來年復一年消磨時光的日子何時能終了?✦了:了結,完結。 往事知多少?陳年往事還有多少可以記起?  小樓昨夜又東風,昨夜小樓外又吹來陣陣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使我思念起故國那不堪回首的往事。雕欄玉砌應猶在,那裡的雕梁畫棟也許還在吧,✦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應猶:一作「依然」。 只是朱顏改。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不只是《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包括他寫的《無言獨上西樓》《林花謝了春紅》等作品都成為後代的人進行創作時的母題 他作為一代帝王卻因為這種淪落而讓這個詞變得很美他是一個藝術上的天才雖然遭遇人生低谷但是,他用了這種巨大的落差描寫中國的文學
  • 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古詩詞特輯 第17期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見到故人,念及舊事,對比今昔,滿腔幽恨的李煜忍不住提起筆寫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往事已經不堪回首,而世間的春花秋月依然競相開敗、盈虧圓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無數往事湧上心頭。想到在南唐時,欣賞春花秋月的美好浪漫的日子,不由得觸動心中傷懷。小樓上昨天夜裡又刮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吧,只是它們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若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原創)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作者 | 張淑萍  主播 | 芳馨編輯 | 淑萍文集(lD:spwj6789)那麼,我到底是得拎起自己的多少想像,才算符合我們彼此之間的默契和協調……花開花謝,寒來暑往,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此刻,我是如此緊貼著天地的靈魂,在東流的江水前,看時光一寸一寸地從目光裡流過。仿佛,一瞬間,我的青絲已被歲月無情地染白;剎那,心事就被塵世的浮華剝落得輕盈。
  • 中小學南音唱古詩文推廣工程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四邊靜 倍思管 一二拍   作者:李煜    作曲:卓聖翔  演唱:黃春妮  智能曲譜
  • 春花秋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出自:南唐 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指春秋佳景。春花秋月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成語釋義: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成語出處:南唐 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七首唐宋詞中著名的《虞美人》,你不該只知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我與詞牌《虞美人》第一次接觸《虞美人》這個詞牌是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後愛上了這個詞牌長短交替的節奏、錯落有致的音律和平仄轉換間的流暢自如。後來又讀了這個詞牌下的許多作品,也嘗試著創作了幾首《虞美人》,選出一首,在懇請方家斧正的同時藉此拋磚引玉,與諸君盤點一番我所喜愛的七首《虞美人》。
  • 李煜悔恨欲絕,在中秋節寫下一生最悲憤的詞,道盡人生悽苦!
    李煜登基後因缺乏治國能力,後期又整日和小周后飲酒作樂,南唐終於被北宋所滅。李煜也從一國之君變成了階下囚,在汴梁的囚徒生活終於讓李煜有所感悟,其詞風也大有轉變,哀婉悽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公元978年的一個中秋,悔恨欲絕的李煜寫下了人生最後一首詞《虞美人》,這首詞既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煜的絕命詞。因為這首詞中有懷念故國的情感,因此宋太宗認為李煜有復國之念,於是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
  • 李煜最經典一闋詞:字字滴血,句句含情,很多人讀後溼了眼眶!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南唐後主李煜兵敗降宋,囚禁於汴京,成為一段亡國之君。這時,偉大的詞人李煜便就此出現,在這囚牢之中寫出許多流傳後世的千古名詞,諸如《破陣子》《烏夜啼》等等。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為什麼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會把命丟了呢?讓我們先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說起吧。0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