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成為比爾蓋茨的四個至關重要

2020-10-13 麥時

當我們去仰望一個人的時候通常都是以一種事不關己局外人的身份心裡暗自佩服,似乎自己從沒想過也不可能成為我們崇拜的人一樣。

但其實萬事有果必有因,那成為比爾蓋茨的重要因素的什麼呢?

比爾被問到最害怕的是什麼時,回答是:「我最不希望大腦停止運作」。

人與人差距的根本原因在於大腦,你的大腦認知的就是你的世界,而比爾的世界就是他的大腦。

如果把大腦比作作業系統,那很顯然他大腦的系統配置一定用了最好了的配置。

《刻意練習》的早就告訴我們人腦並不是生下來就是固定的,這其實也就粉碎了基因決定論。

一個正常人的大腦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持久鍛鍊形成更強大的大腦。

一.閱讀

查理芒格:「在我認識的成功人士中,沒有一個不是堅持閱讀的人」。

果不其然,閱讀在比爾身上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通過影片的描述很容易得出比爾從小就是個宅男,十足的書呆子,可以在房間很長時間不出去一直在看書。

他常年會提著一個書袋子,裡面裝滿了書,而且很多都是「磚頭」厚度的平常人很難理解的書,並且閱讀類型也非常廣。

比如影片裡提到的他的書袋子裡有:《區塊鏈革命》《力量與靜止》《改變世界的文明《如何創造思維》《深度學習基礎》《量子力學與算法》《疑問之書》《壞血》《生命3.0》《受教》《成為機器》《完美的武器》《彈性》,而這只是他一周的讀書量,而且每周都會更新一次。

這也促成他特別重要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學科思維。

所謂優秀的人都比你更努力,他已經神壇上的人物,還在長期保持這樣的學習閱讀量實在令人欽佩。

要有輸出必修有輸入,我們需要大量高質量的養料「餵養」我們的大腦,比爾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閱讀。

二.關鍵複雜問題的思考

影片裡一直提到比爾嗜愛複雜的問題,問題越是複雜,他越興奮,他執著於解決這些問題。

從90年代開始比爾就開始定期過他的「思考周」,他自己稱為「CPU時間」,是用來升級他的大腦用的,他的方式是提著一大袋子的書去到一個偏僻幽靜的小房子裡一個人過上一周。

他會把遇到的複雜問題列出來,把想到的解決方案寫下來,他會陷入長時間的深度思考模式,把別人不輕易察覺的點深入分析下去。

如果把人生比作遊戲裡打怪升級的話,他一直在跟大boss的決鬥,無數次的大決鬥讓他的技能值爆表,而普通人更多的是在打打小動物。

水滴石穿是只是形式上的質變,但並沒有改變內在的物理變化。

我們要尋求的大腦內在結構的改變,做複雜有難度的事,把自己逼在牆角狹小的空間,然後用各種工具把自己的空間慢慢鑿大,這才是升級大腦的途徑。

三.全情投入

我們都知道全情投入的重要性,卻很少人能做到是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做的並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怕的是更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

而很小的比爾就找到了自己的熱愛:編程。

小學時代一個暑假比爾為了給學校編寫排課程的程序,跟他的搭檔在學校沒日沒夜的編程,累了就趴在鍵盤上睡一會,醒來就立即從剛暫停的地方繼續編寫。

後面在創立微軟的工作依然如此,他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分。

四.合伙人和家庭

小學時代和他結對編程的同學保羅,他們夜以繼日溝通互相修改對方代碼;

他們後面也一起創立了微軟,雖然保羅相比比爾投入少很多,但也是為整個微軟帝國立下汗馬功勞。

做公益基金時,巴菲特給他提供巨大的資源支撐讓他可以保障巨大的項目投入;

除了最佳搭檔他的家庭的要給了他強大的助力。

從小比爾的爸媽就給他提供了各種社會實踐的活動,讓你從單純的「書呆子」中解放開來,特別的她的母親。

影片最後是比爾母親的一段演講詞,她說:「每個人一開始都要先給成功下一個自己的定義,有了這些對我們自身具體的期待,我們就更有可能成功,說到底那不在於你得到了什麼,甚至也不在於你給予了什麼,而是在你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的老婆梅琳達不僅是他思考的夥伴,也是他家庭的重要後盾,當他在外打拼時,梅琳達甘於在他們的大別墅裡撫養他們的兒女。

他和梅琳達深愛著,當主持人問比爾:「如果你今天被汽車撞死了,有哪件事是覺得:天啊,我還沒做」。

他的回答是:「感謝梅琳達」。

相關焦點

  • 別人關注金錢,他卻關注廁所: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宣布把自己的資產捐給比爾蓋茨慈善基金會。目前比爾·蓋茨的主要工作便是運營基金會的項目。就在別人關注如何賺更多金錢的時候,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中,比爾蓋茨透露了他的最新計劃是與公廁有關。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比爾蓋茨——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比爾蓋茨——提到世界首富時人們腦中出現的第一人,一個活在傳說裡的人物。由奧斯卡金像獎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操刀的這部紀錄片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第一次讓我看到了活生生的他。
  • 走近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當一個人看見一件日常的新聞,並且想盡辦法去改變這一現象的時候,這個人就是不同尋常的人,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人,他是比爾蓋茨。就在一天早晨,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從報紙上讀到了一段新聞,這段新聞講述了非洲部分群體因為汙水處理設施不健全而正在遭受痢疾等疾病的危害,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早已經在大部分現代國家絕跡,就因為這篇報導,蓋茨夫婦開始思考如何改變落後地區的衛生環境。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200902: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與《成為沃倫巴菲特》不同,該紀錄片並非完全按照時間順序,而是使用蓋茨當前慈善事業與蓋茨之前企業事業的雙線敘事。在這裡,我重新將其按時間線梳理。階段一:醞釀1.出生:1955年,出生。從小愛笑,被稱作「happy boy」。2.聰明:由於快速回答算術唱片而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比別的孩子聰明。3.敦促(媽媽支線):其母親擔任大學和各個公司的帶薪董事。據蓋茨、其姐、其妹三人評價:「能力特別強。
  • 棕櫚大道留學 丨 豆瓣9.2高分《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人生》
    棕櫚大道說:很久沒有遇到能不間斷看完的紀錄片了,但是上周一口氣看完了三集關於比爾·蓋茨的紀錄片——Inside Bill’s Brain:Decoding Bill Gates,中文叫《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 人物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不只是仰望
    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是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在2019年的最新作品,這部紀錄片探索了著名技術先驅、商業領袖和慈善家比爾·蓋茨的思想和抱負。該劇集深入並真實地描述了比爾·蓋茨在人生歷程中經歷的成功和挫折,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讓我們了解了比爾·蓋茨,他的樂觀、好奇心和熱情曾激發他對微軟的初始願景,現在也激勵他為世界上一些最複雜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 解碼首富:比爾·蓋茨成為富翁的四個關鍵點
    豆瓣上有一部評分高達9.2的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提到比爾·蓋茨,大家想到的就是世界首富、微軟、錢,他曾經是連續13年《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也許富翁的成功無法複製,但是他對失敗的處理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值得我們學習。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理工男改變世界
    1,李誕說:比爾蓋茨也算是世界前十的頭腦了,他做慈善,你看了,你就不想當首富了,太難了。李誕指的是Netflix2019年出品的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我臆想中的比爾蓋茨,高智商理工男,此外,理性冷血,殺伐果斷。畢竟,沒有點非常手腕,怎麼可能當世界首富。《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共3集,單集50分鐘。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世界首富的全球挑戰
    影片: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 Inside Bill疾病防治始終是世界級的難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創立的基金會,也將工作重點從向非洲南部提供電腦,轉為解決全球健康問題。經營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20年間,蓋茨夫婦重金投入了三個超高難度的世界級工程:改造廁所、消滅脊灰和建核電站。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他說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他說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 大娛樂家 2019-10-12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比爾蓋茨聳聳肩
    這一點比爾蓋茨在書裡也說了:科學家在過去發表了數百篇論文表示核能的可行性,我們不一樣,我們去做了。2、理性,用數據做出有力論證計算機帝國的領袖可能需要比計算機更加理性,才能代表這個計算機時代。當你用機器語言進行思考,計算機背後的靈魂是你。你要用理性操控住計算機,才能說服它,讓它用你的邏輯去執行你的命令。
  • 比爾蓋茨憑什麼成為世界首富?他是如何工作的?——《走進比爾》
    如果提到比爾蓋茨,你會給他貼上什麼樣的標籤呢?天才,世界首富,微軟CEO……而在最新的紀錄片《走進比爾》的片頭中,給我們放出了完全相反的負面評價:貪婪的魔鬼,損人利己的資本主義者,缺乏耐心的樂觀主義者,扼殺技術創新的商人。那比爾真的是這樣的嗎?
  • 推薦 | 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真正要了解一個人,真的需要一部好的紀錄片或者傳記把個人的經歷串聯起來,這部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真的不錯。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關於比爾蓋茨和公益
    比爾 · 蓋茨的一天只有24小時。普通人一天也是24小時。【讀書】他喜歡看書,會進行主題閱讀,讀很多深奧的書,閱讀速度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也很好(PS:這點上想到了撒貝寧)。胡適有篇演講稿,主題為「為什麼讀書」,其中提到了一個觀點:為讀書而讀書。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極度混亂卻自有秩序的大腦
    比爾蓋茨最先讓人驚嘆的當然是他的才智了。可能是受到自己從小到大所見所知的影響,我總以為管理者並不一定精通那個領域,好像很小地時候還傻傻地想過,比爾蓋茨和賈伯斯他們自己會編程嗎? 事實證明比爾蓋茨從出生時,就註定是一個天才。他擁有極快的閱讀速度,且讀過的書幾乎過目不忘;他的計算速度也是超乎尋常。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自己的感謝
    最近酷愛看紀錄片,很久以前看過比爾蓋茨的個人傳記,現在來看他的紀錄片,花了三次坐地鐵的時間看完,整個人都覺得人家努力改變著世界,而現在的我連自己都改變不了,突然就衝勁十足,改變世界對我來說太遙遠了,當下最重要的是怎麼改變自己。
  • 被全民網暴的比爾·蓋茨,仍在用力拯救世界
    馬路天使 新周刊真正的比爾·蓋茨是什麼樣的?/《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在美國,很多人相信比爾·蓋茨想謀殺人類。如果不經常衝浪,你可能永遠不知道比爾·蓋茨在美國被噴成什麼樣了。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怎樣能成為比爾蓋茨這一類人
    從第一集開始,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就能感受到自己從出生前就和比爾蓋茨有巨大的差距——沒有當時那樣富足先進的生活環境,沒有那麼知識豐富邏輯清楚事業有成的爸爸,也沒有精力充沛目光高遠心懷理想的媽媽——大概率也培養不出從小天賦異稟的你。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有溫度的紀錄片
    以為是一部講述比爾·蓋茨的光輝燦爛的一生的片子,本來準備跪著看,結果卻是感慨萬千,相比起講述世界首富的奮鬥史,這部紀錄片把更多重心放在了他離開微軟後從事的,實際並未取得那麼大的成果的公益事業,以及他的心路歷程,尤其是於母親、妻子的關係上,真誠,暖心。對於70、80後,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工作的這群人而言,或多或少的把比爾·蓋茨看做偶像,哈佛輟學,技術天才,世界首富。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老比爾加油哇
    看了比爾蓋茨的紀錄片主要講他近年做慈善的三個項目:廁所革命,消滅小兒麻痺,改進核電站。而很大的感受是「比爾太難了」:廁所至今成本還是很高;小兒麻痺砸錢不說,還會因動亂地區而死掉人受到阻礙;核電站都已經談好了卻因為貿易戰而被取消……縱有萬貫家財,有些事情仍舊力有不逮。但比爾卻沒有放棄,他說work harder,好像只要工作更努力,總是會解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