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200902: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2020-10-13 GG-光心

與《成為沃倫巴菲特》不同,該紀錄片並非完全按照時間順序,而是使用蓋茨當前慈善事業與蓋茨之前企業事業的雙線敘事。在這裡,我重新將其按時間線梳理。階段一:醞釀1.出生:1955年,出生。從小愛笑,被稱作「happy boy」。2.聰明:由於快速回答算術唱片而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比別的孩子聰明。3.敦促(媽媽支線):其母親擔任大學和各個公司的帶薪董事。據蓋茨、其姐、其妹三人評價:「能力特別強。特別善於交際,並且完全真心實意關心他人的人。」4.社交:作為家庭傳統的琪瑞夏令營讓自我而自閉的蓋茨有社交的欲望與能力。據其姐說:「若不是母親逼他去,他不會是現在的樣子。」5.好友之一:在湖濱中學認識好友:一,肯特,商業迷,他推薦《財富》雜誌並引導蓋茨思考自己在商業社會中的位置。二,保羅-艾倫,編程社團社長,帶比爾入了編程的門。6.死亡之一:肯特由於登山課失足跌落而死。7.成名:學校讓比爾和肯特排課表,肯特死後保羅前來幫忙,這次編程成功讓他倆大火。水利局甚至找到他倆編寫程序。8.垃圾:經典事件,即13歲比爾與其好友保羅-艾倫從垃圾箱中翻找原始碼,以解開PDP10電腦的秘密。階段二:飛天9.公司;1975年,20歲的比爾蓋茨建立了微軟,比爾作為CEO,保羅為總裁。10.戀愛:1987年,22歲的美琳達作為杜克大學畢業的工商管理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加入微軟公司。在一個交易會晚宴上坐在一起,後來又因為偶然而把車停在一起,之後二人開始約會。對於美琳達,比爾如是說:「我們完全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對方的。」11.死亡之二:婚後六個月,比爾的母親由於癌症死亡。12.好友之二:巴菲特,投資者,讓比爾思考公司的生存之道。13.崩裂:保羅的浪漫情懷讓他對整日加班厭倦,比爾的激進情懷卻要求他整日加班,這導致二人隔閡。1982年,保羅被查出有早期霍奇金氏淋巴瘤,次年退出微軟。14.騰飛:在另一好友史蒂夫-鮑爾默的幫助下,微軟成為大公司。比爾言:「保羅在公司初期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史蒂夫則是微軟由小公司發展為大公司的關鍵人物。」階段三:跌倒15.跌倒:網景瀏覽器以壟斷的理由起訴微軟。之後,法庭將微軟定性為壟斷企業。再之後,比爾遭遇「奶油恐怖襲擊」。16.站起:比爾提起上訴。多年之後,終於證明微軟的清白。階段四:再起17.隱退:2008年從微軟隱退,此時身價為580億美元。18.死亡之三:2018年,保羅癌症復發,去世。階段五:終末(慈善一:飲水痢疾病)19.提問:一篇《For Third World, Water Is Still a Deadly Drink》讓比爾蓋茨開始關注非洲飲水痢疾病問題。20.解決:發信督促大學進行廁所改良,回復消極;蓋茨基金會提出一項獎金700萬美元的廁所改良競賽,實現太久;找軍事工廠發明解決方法,想到主意:加熱糞便蒸發水分,水蒸氣推動發電機為處理廠供電並冷凝成可飲用水,技術難成;在中國的廁所博覽會上發表演講,六年後,工程師發明出各種可用廁所,成本昂貴;找生產商降低成本,發明出歐姆尼處理器:燃燒固體蒸發水分,水蒸氣驅動發電機為處理器供電並冷凝成可飲用水。應用:如今,在布達喀爾,歐姆尼處理器已經能處理城市中三分之一的汙水。階段五:終末(慈善二:脊髓灰質炎)21.提問:如何對抗脊髓灰質炎以使效益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比爾不是要「消滅」而是要「對抗」,因為他認為消滅的經濟投入與不用預防的所得不成正比。22.難點:其一,迷信,宗教領袖稱疫苗是西方的「絕育陰謀」;其二,交通,接種者只有手繪地圖而找不到接種點;其三,轉移,一個地區消滅了另一個地區又會顯現。解決:其一,會見宗教領袖並說服;其二,用遙感技術和計算機測繪地圖,並擴大志願者團隊;其三,用量化模型分析人口移動、發病規律等對未來發病地進行較為精準的預測。23.復發:2010年,恐怖主義再次席捲奈及利亞,博科聖地的統治讓脊髓灰質炎治理工作難以進行。24.解決:2013年,比爾宣布自己的「終局戰略計劃」--今後六年投入60億消滅脊灰。階段五:終末(慈善三:新型核反應堆)25.提問:通過閱讀瓦科拉夫-斯米爾的書,了解到煤、石油、天然氣等初代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會造成全球升溫。26.解決:多領域資助項目。比如可以吸附空氣中碳元素的多孔滲透性材料、以二氧化碳為原材料的新型塑料、更長續航且更廉價的車用電池,實現太久。改良核反應堆。使用貧鈾來使反應更加溫和,並改進周邊設施以降低人為出錯的可能性。之後,比爾與興建反應堆最頻繁的中國合作,習大大與比爾會晤後,比爾籤訂的泰拉電力實驗項目將在中國建立核電站。再起: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政府取消了比爾的建核電站協議個人品質:1.聰慧:小時候的算數極快,晚年的一小時150頁並記住其中的90%。2.自閉:喜歡鎖在屋裡一個人看書,並且據姐姐說,其極度內向。3.思考:兒時喜歡把自己關屋學習,90s開始又有「思考周」。4.狂熱:「工作是我的全部生活。周末、假期,這些都不存在。」

相關焦點

  • 別人關注金錢,他卻關注廁所: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宣布把自己的資產捐給比爾蓋茨慈善基金會。目前比爾·蓋茨的主要工作便是運營基金會的項目。就在別人關注如何賺更多金錢的時候,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中,比爾蓋茨透露了他的最新計劃是與公廁有關。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比爾蓋茨——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比爾蓋茨——提到世界首富時人們腦中出現的第一人,一個活在傳說裡的人物。由奧斯卡金像獎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操刀的這部紀錄片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第一次讓我看到了活生生的他。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理工男改變世界
    1,李誕說:比爾蓋茨也算是世界前十的頭腦了,他做慈善,你看了,你就不想當首富了,太難了。李誕指的是Netflix2019年出品的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我臆想中的比爾蓋茨,高智商理工男,此外,理性冷血,殺伐果斷。畢竟,沒有點非常手腕,怎麼可能當世界首富。《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共3集,單集50分鐘。
  • 人物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不只是仰望
    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是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在2019年的最新作品,這部紀錄片探索了著名技術先驅、商業領袖和慈善家比爾·蓋茨的思想和抱負。該劇集深入並真實地描述了比爾·蓋茨在人生歷程中經歷的成功和挫折,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讓我們了解了比爾·蓋茨,他的樂觀、好奇心和熱情曾激發他對微軟的初始願景,現在也激勵他為世界上一些最複雜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 走近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當一個人看見一件日常的新聞,並且想盡辦法去改變這一現象的時候,這個人就是不同尋常的人,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人,他是比爾蓋茨。就在一天早晨,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從報紙上讀到了一段新聞,這段新聞講述了非洲部分群體因為汙水處理設施不健全而正在遭受痢疾等疾病的危害,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早已經在大部分現代國家絕跡,就因為這篇報導,蓋茨夫婦開始思考如何改變落後地區的衛生環境。
  • 推薦 | 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真正要了解一個人,真的需要一部好的紀錄片或者傳記把個人的經歷串聯起來,這部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真的不錯。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他說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他說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 大娛樂家 2019-10-12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世界首富的全球挑戰
    影片: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 Inside Bill疾病防治始終是世界級的難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創立的基金會,也將工作重點從向非洲南部提供電腦,轉為解決全球健康問題。經營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20年間,蓋茨夫婦重金投入了三個超高難度的世界級工程:改造廁所、消滅脊灰和建核電站。
  • 棕櫚大道留學 丨 豆瓣9.2高分《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人生》
    棕櫚大道說:很久沒有遇到能不間斷看完的紀錄片了,但是上周一口氣看完了三集關於比爾·蓋茨的紀錄片——Inside Bill’s Brain:Decoding Bill Gates,中文叫《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比爾蓋茨聳聳肩
    這一點比爾蓋茨在書裡也說了:科學家在過去發表了數百篇論文表示核能的可行性,我們不一樣,我們去做了。2、理性,用數據做出有力論證計算機帝國的領袖可能需要比計算機更加理性,才能代表這個計算機時代。當你用機器語言進行思考,計算機背後的靈魂是你。你要用理性操控住計算機,才能說服它,讓它用你的邏輯去執行你的命令。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極度混亂卻自有秩序的大腦
    比爾蓋茨最先讓人驚嘆的當然是他的才智了。可能是受到自己從小到大所見所知的影響,我總以為管理者並不一定精通那個領域,好像很小地時候還傻傻地想過,比爾蓋茨和賈伯斯他們自己會編程嗎? 事實證明比爾蓋茨從出生時,就註定是一個天才。他擁有極快的閱讀速度,且讀過的書幾乎過目不忘;他的計算速度也是超乎尋常。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成為比爾蓋茨的四個至關重要
    但其實萬事有果必有因,那成為比爾蓋茨的重要因素的什麼呢? 比爾被問到最害怕的是什麼時,回答是:「我最不希望大腦停止運作」。果不其然,閱讀在比爾身上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影片的描述很容易得出比爾從小就是個宅男,十足的書呆子,可以在房間很長時間不出去一直在看書。他常年會提著一個書袋子,裡面裝滿了書,而且很多都是「磚頭」厚度的平常人很難理解的書,並且閱讀類型也非常廣。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自己的感謝
    最近酷愛看紀錄片,很久以前看過比爾蓋茨的個人傳記,現在來看他的紀錄片,花了三次坐地鐵的時間看完,整個人都覺得人家努力改變著世界,而現在的我連自己都改變不了,突然就衝勁十足,改變世界對我來說太遙遠了,當下最重要的是怎麼改變自己。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關於比爾蓋茨和公益
    比爾 · 蓋茨的一天只有24小時。普通人一天也是24小時。【讀書】他喜歡看書,會進行主題閱讀,讀很多深奧的書,閱讀速度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也很好(PS:這點上想到了撒貝寧)。胡適有篇演講稿,主題為「為什麼讀書」,其中提到了一個觀點:為讀書而讀書。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老比爾加油哇
    看了比爾蓋茨的紀錄片主要講他近年做慈善的三個項目:廁所革命,消滅小兒麻痺,改進核電站。而很大的感受是「比爾太難了」:廁所至今成本還是很高;小兒麻痺砸錢不說,還會因動亂地區而死掉人受到阻礙;核電站都已經談好了卻因為貿易戰而被取消……縱有萬貫家財,有些事情仍舊力有不逮。但比爾卻沒有放棄,他說work harder,好像只要工作更努力,總是會解決掉。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迷人
    【第一集】一、比爾想要在不發達的國家建立汙水處理系統。動因是:美琳達說,從為人父母的角度出發,如果自己的孩子得了瘧疾可以去醫院,但是在那些不發達國家的父母,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痛苦死去卻無能為力。他們沒有覺得,哦,他們是不發達國家,所以也只能這樣了吧。他們想的是,怎麼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他們,和自己同處一個星球,都有人的權利,得想辦法解決。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有溫度的紀錄片
    以為是一部講述比爾·蓋茨的光輝燦爛的一生的片子,本來準備跪著看,結果卻是感慨萬千,相比起講述世界首富的奮鬥史,這部紀錄片把更多重心放在了他離開微軟後從事的,實際並未取得那麼大的成果的公益事業,以及他的心路歷程,尤其是於母親、妻子的關係上,真誠,暖心。對於70、80後,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工作的這群人而言,或多或少的把比爾·蓋茨看做偶像,哈佛輟學,技術天才,世界首富。
  • 比爾蓋茨憑什麼成為世界首富?他是如何工作的?——《走進比爾》
    如果提到比爾蓋茨,你會給他貼上什麼樣的標籤呢?天才,世界首富,微軟CEO……而在最新的紀錄片《走進比爾》的片頭中,給我們放出了完全相反的負面評價:貪婪的魔鬼,損人利己的資本主義者,缺乏耐心的樂觀主義者,扼殺技術創新的商人。那比爾真的是這樣的嗎?
  • 《走進比爾》帶你認識不一樣的前世界首富 Netflix紀錄片 首富退休...
    Netflix出品的三集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今天發布預告片,在預告片中,我們看到的是比爾·蓋茨現在的生活狀態,離開微軟公司的掌門之位後,比爾·蓋茨開始休閒和思考,同時也開始對環境和能源問題開始關注,他希望用自己的財富和智慧幫助人類世界進行一些有益的改變。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keep work harder,never give up
    第一集1.比爾蓋茨喜歡讀書,去哪裡都讀書(帶十本),喜歡主題閱讀(一個問題一般讀五本書)2.注意休息:打網球及其他所有運動,喜歡散步,不光在家裡或者去森林。3.酷愛讀書:沒有一個傑出的人不愛讀書的,從巴菲特到比爾蓋茨都是如此,而且比爾的讀書方法從宏觀到微觀,從框架到內核,理解能力超強。第二集如何解決疫苗進入奈及利亞地區,仍然不斷有人感染脊灰這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