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在祝福別人時說:
長命百歲。
而長命百二歲,更是好上加好。
在東方傳統觀念裡,長壽一直是有福氣的象徵,人活得越久越好。
可問題在於,現實是否真的這麼美好?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香港 TVB 製作了這檔名為《長命百二歲》的節目。
豆瓣評分 9.6,80% 的觀眾給出五星滿分,可惜知道的人實在太少了。
全片一共 10 集,走訪了臺灣、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和地區,考察了 20 多家養老機構,全面又具體地記錄了亞洲老人的老年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對「老年人」的定義是:
60周歲以上的人群。
但這只是個抽象的數字,其實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無法真正理解什麼叫「衰老」。
衰老意味著,你的四肢逐漸僵硬、甚至難以動彈,每一個簡單的動作都需要耗費極大的力氣,甚至伴隨著疼痛;
你無力咀嚼食物,視線也變得模糊。
臺灣某養老機構,為了讓青年人切身體驗老人生活,組織了一場「不能自理體驗會」。
體驗者將穿上放有模擬排洩物的紙尿褲;
被捆住手腳坐在輪椅上,一動不動靜坐三個小時;
同時還要戴上眼罩,體驗視力變差的感覺。
與此同時,還會有工作人員時不時推動他們的輪椅移動,如同老人常常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被搬運騰挪。
有的人僅在體驗開始半小時後,就宣告放棄,因為實在太難受了;
有的人捱到了體驗結束(三小時),卻在摘下眼罩的一刻就開始哭。
那是種難以名狀的恐懼。
有太多人總是輕而易舉地說,我們會從自己的角度體諒別人,我們能理解你,我們能體諒你,我們能知道你的痛苦。
不,我們不知道。
我們根本不知道老人在晚年的那種痛苦、無助和彷徨。
直到置身於那個狀態之下,才會清楚過去的自己是多麼狂妄、冷漠且無知。
對年輕的體驗者來說,這只是一次模擬,結束後又可以重新感受生命的美好;
但對於老人來說,這卻是永遠無法逃脫的體罰,如同被判了無期徒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說著容易,做著難。
而且只有在體驗之後才會理解,有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做出往牆上塗屎,甚至吃大便這些行為,並非「失智」、「痴呆」;
而是因為他們排洩在紙尿褲裡,過於難受,就想要抓出來,手上沾到之後便習慣性地想要抹下去。
又因為有時候上一秒的動作在下一秒就忘記了,手上沾著莫名的東西,只好嘗一嘗一探究竟。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不要用紙尿褲,而是讓他們去廁所排洩。
所以真正的照顧不是把屎把尿,而是他失去了什麼,我們就幫他找回來。
通過鍛鍊和學習,來恢復老人們的自理能力。
但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業的護理知識,對絕大多數的晚輩來說,是很難做到的。
更普遍的情況是,子女忙於工作而把老人丟在家裡。
老人行動有些不便了就索性讓他們臥床不起,老人神志有些模糊了就直接把他們關在家裡不讓出門。
但這樣的消極應對,只會進一步拖垮老人本就羸弱的身體,加速剝奪老人的自理能力,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此時,專業的養老院/療養院才是更好的選擇。
但就像魚叔長期被灌輸的一個觀念是,把父母送養老院是不孝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養老院是另一種形式的監獄,裡面充斥著各種殘暴、無德的護理員。
但養老院本身是沒錯的,反而是最積極有效的養老方案。
既可以提供專業的護理、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基礎設備,又提供了一個相對開闊、自由的社交空間。
問題在於,國內以及相當多的醫療建設不夠完善的國家和地區,目前都缺乏規範、優質的養老服務機構。
在這一點上,臺灣地區就做得非常好。
在臺灣最大的養老中心,有撞球廳、K歌房、棋牌室、網吧、美容院、理髮廳,甚至還有佛堂,各種設施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