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之外還一身——讀楊典的小說《惡魔師》

2021-02-15 作家出版社

在前不久的楊典新書《惡魔師》分享會上,我在敘述寒冷又處於疫情的天氣時,引用了一句「惡魔師的植物樣本」。「惡魔師的植物樣本」說的是小說集裡的某個人物惡魔師所製造的一種災難雲氣,所到之處均為發生不好之事。如今全球同此涼熱。昨天的媒體報導,整理了與會諸君的觀點,關於我的一段是:

        

西方文學對楊典有多少影響?因為他的作品裡似乎總能找到諸如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的痕跡,或者原型。假如《惡魔師》是K,那麼K是不是這樣一個實體的、有感知的人呢?帶著這個疑問,陳均從《惡魔師》裡找到了答案,他說:「《惡魔師》小說中的家族是一個思想者」。他從《推城》一篇著手,講述推城者和城內的人,一個始終在城外,一個始終在城內,城外城內似乎同為一人,同樣去做這樣一件毫無意義的荒誕之事。他認為惡魔師既是邪惡,又治癒邪惡;既是自己,也是對手。

 

         感謝整理者。基本上概括了我的發言,但是中間省略的一些細節,使這段話有些難以理解。有些像梁實秋回憶在清華聽周作人演講的情景,梁實秋從頭到尾不知道周作人說了些什麼。第二天看《晨報》登出的講稿整理才知道昨晚的講座內容。

在之前對於楊典小說《鵝籠記》《懶慢抄》的評價裡,我傾向於中國的類書傳統的影響,但到了《惡魔師》,我更注意的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影響,小說裡的人物、情節許多時候就像是活脫脫地從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等人的小說裡走出來,只不過換上了中國人的樣子。這種敘述、這些氣息,對於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耽讀這些作家的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的。但是,如果僅僅如此,《惡魔師》似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惡魔師》的答案在哪兒呢?就在於小說的主人公的變化。楊典小說的主人公,也可以說是卡夫卡《城堡》裡的K,或者《變形記》裡變成甲蟲的推銷員。但是區別在於,K或推銷員,都是在不自覺裡陷入到荒誕的處境,是被動地捲入,這種人與社會的關係,被解讀為異化,是一種現代人的處境。但是楊典小說裡的K家族不同,他並非是空心人。他之所以陷入看似荒誕的境地,卻是因為他是思考者。如昆德拉所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K開始思考,他周遭的現實在思考的檢視下,開始變形,顯露出荒誕的面目。這就是楊典小說的主人公與他所受影響的現代派諸賢的主人公的區別所在。《惡魔師》裡的主人公是一個思想者的家族。

上引的後半段又是另一個故事。也就是在博爾赫斯筆端經常出現的「另一個我」。如同我以《推城》為例,城外推城與城內書齋裡暗暗推城的人,皆是「另一個我」。「我」與「另一個我」之間的對話、仇恨(愛恨情仇),構成了《惡魔師》的另一種邏輯。這種邏輯結構,雖然也是西方現代派的惠澤,但是其中的對應,並非僅僅是神秘的聯繫,更可落實到思想者對於現實的態度上。楊典在分享會上用禪宗的「叢林」來指代「世界」或者「現實」。那麼,這種「另一個我」用禪宗式表述便是「一身之外還一身」。

再抄兩段初次閱讀時的筆記:

於北京至臨汾的火車上讀此書,前數篇精彩紛呈,洵為佳作。後也隨翻隨看。此書當如是讀也。此書風格如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之混合,又引來中國古籍於當代文學之復活也。其內核則是思想、精神與現實之關係,所寫往往是孤絕者,即如魯迅之「精神界之戰士」。魯迅氏所處尚有實際之戰鬥(雖然說「無物之陣」)。如今倒真的是「無物之陣」了。雖有「戰鬥」,往往亦是瑣碎與無謂。認真戰之則愈覺荒謬,正是時語所謂「認真,你就輸了」。

所有的小說篇章其實只是一篇,而在不同的時間、不同處境下寫出,但又可合為一篇也。此正是博爾赫斯所云「沙之書」「眾書之書」的理想也。但作者寫此,不過是向無聊宣戰而已(寫一日便覺一日未空過)。然終究是虛空而已。因此寫作亦是向虛空宣戰。日常所思奇奇怪怪的念頭皆化作此世界。在小說中,在文章中,面對現實則是永遠失敗也。此書所寫乃是一切思想者的命運也,一切寫作者的心魔,一切知識者的幻影。如鏡中攬首,所見無非千奇百怪之自己也。所云既是老套,又是新語。譬如在火車上,我正寫此則筆記,一婦望之,雲「字真好」便是。如此荒謬、真實又陳腐之日日之境也。

今晨再抄寫這一則札記,相當於那天的我來到此時。即是「一身之外還一身」的實例吧。

 

                                           2021年1月4日於均齋

                                                

《惡魔師》是楊典繼《鵝籠記》之後的又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幾十篇短札,內容涉及輕功、花關索、大異密、父子、沙皇、鼻祖、飛頭蠻、心猿、妖怪、逃犯、被往事之罪困擾的人或唐代詩人等。與之前的寫作相比,作者力圖在過去的思維衝鋒與觀想摺疊中,再次升級,甚至擺脫一切小說傳統,以期達到某種無序的意外。

相關焦點

  • 當代小說怪傑楊典:《惡魔師》
    作家出版社2020年12月《惡魔師》是楊典繼《鵝籠記》之後的又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幾十篇短札,內容涉及輕功、花關索、大異密、父子、沙皇、鼻祖、飛頭蠻、心猿、妖怪、逃犯、被往事之罪困擾的人或唐代詩人等。
  • 楊典《惡魔師》:擺脫小說傳統,以期達到意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且隨色走——楊典《惡魔師》新書分享會」,近日在北京舉辦。這是楊典繼《鵝籠記》之後的又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幾十篇短札,內容涉及輕功、沙皇、飛頭蠻、心猿、妖怪、逃犯等。
  • 且隨色走——楊典《惡魔師》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與之前的寫作相比,作者力圖在過去的思維衝鋒與觀想摺疊中,再次升級,甚至擺脫一切小說傳統,以期達到某種無序的意外。楊典:寫小說是一種私人惡德會上,作家楊典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驗。他認為作家是狹隘的,每個人只需要完成他自己,合起來構成整個的文學願景即為公共利益,也即曼德維爾的著名悖論:私人的惡德,公共的利益。像梁啓超那樣把小說抬到一個宏大敘事的社會高度,在當下是不可能的。
  • 且隨色走《惡魔師》:擺脫小說傳統
    《惡魔師》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高凱)曾經創作出《鵝籠記》的作家楊典近期再度推出突破性作品,短篇小說集《惡魔師》被此間評論家認為擺脫了小說傳統,達到某種無序的意外。在日前舉行的《惡魔師》分享會上,評論家冷霜對比楊典上一部著作《鵝籠記》,指出《惡魔師》「又往前走了一步」,掙脫了中國傳奇志怪小說的敘事傳統,使故事性退居其次,跨越了邊界,以詩歌的方式來寫小說,追求更多的是訴諸於個人之間的糾結。冷霜舉例指出,《惡魔師》中的最後一篇《十翼》完全無法歸類,這是楊典小說的獨特性之一——不斷地突破既有的思維。
  • 楊典最新小說集《惡魔師》:願山河無恙,車書萬裡,人與歲月雁行
    楊典,作家、古琴家、畫家。1972年生於重慶,1984年後居北京。著有隨筆《狂禪:「無門關」鏡詮》《孤絕花》《肉體的文學史》《打坐》《琴殉》《隨身卷子》;小說《鬼斧集》《懶慢抄》《鵝籠記》《惡魔師》;詩集《麻醉抄》《花與反骨》《禁詩》《女史》《閒樓一諾》;古琴《移燈就坐》《隱几長嘯》;畫冊《太樸之骸》等。
  • 最新短篇小說集《惡魔師》前言:潭中有號泣聲 II 楊典作品
    而且,這一則當初在某些版本中還被刻意放在了該書卷首,可以說用心良苦。當然,無論志怪還是志人,幽明玄思,在漢語古籍裡多如牛毛,也並非異端故事才有的獨創。正如魯迅所言,「六朝志人的小說,也非常簡單,同志怪的差不多」。如《太平廣記》第三百三十九卷「軍井」一則,寫一人用繩子下到了某大井之底去尋某死者屍首,但等拽上來時,人已痴呆了。
  • 小說:淺茶(或「破魔矢記」)——選擇《惡魔師》II 楊典作品
    為何下雨時還掃地?柴嬰倒也沒多想。她喜歡聽這掃雨的聲音。    案子上的手繪茶盞,畫著一朵幽蘭,色則如元代釉裡紅。柴嬰坐了很久,盞內的茶也只剩下了一指深。涼了,便有些發黑。    人還沒有來。危險的人比危險更遠,但她從未考慮過這危險性。她清楚,只要劉釜一出現,隱藏在廟門後、舌屋四周與林子裡的人,可能就會忽然衝出來,將他按倒在地。
  • 楊典: 抖音等直播平臺是中國經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楊典表示,以抖音為代表的直播平臺改變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很多領域,成為精準扶貧、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力量,成為中國經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楊典看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場景是逐步演化的,例如最初的蘋果手機在大家眼裡和普通手機相比沒什麼兩樣,但卻逐漸增長為幾萬億的生態系統,改變了手機行業,改變了整個的視頻、音樂等產業形態。
  • 張家輝與他的一身肌肉
    但張家輝這一身肌肉付出了很多,練成肌肉男,確實很難,很考驗人的毅力,讓我們看看張家輝如何造就這一身腱子肉。2、飲食控制  自己每天除了要在健身房鍛鍊之外,更要緊的是進行飲食管制,「起初戒鹽、油、糖等,中段要每日食2至30個雞蛋白增加蛋白質,差不多到拍攝前只食3日白飯,靠澱粉質令肌肉膨脹。到最後階段要脫水,每次飲水都只是溼溼嘴角,將身體收幹水分,令線條更凸顯。」
  • 吳京的一身好功夫卻是一身傷病換來的。
    吳京的一身好功夫卻是一身傷病換來的。
  • 一身孤注擲溫柔-113
    多人小說劇,演繹民國虐戀糾結的深愛傳奇!一見鍾情後纏綿悱惻的款款深情,感動你我!強悍的,或許是命運;但偉大的,一定是感情!                     ——《一身孤注擲溫柔》作    者:春衫冷導    演:小宇宙、慕菏朵朵後    期:暗香監    制:慕荷朵朵、依依、珍珍片花編劇:醉蝦音樂總監:夕小溪翻    唱: 人物主題曲:蘇遙冬《信仰》
  • 王源白天一身唐裝悠閒地逛街,晚上黑色西服赴晚宴,小說人生實錘
    動態裡,王源一身藍色的休閒唐裝,帶著簡單利落的黑色棒球帽,看起來既爽朗又成熟!相比較大明星的樣子,多了一分生活感和親近感!手裡還拿著自己剛在路邊小攤親手做的姓名糖畫,還真有點小可愛哈哈哈!阿姨不僅誇讚王源白白瘦瘦的很好看,還爆料小源在畫糖畫的時候一直詢問身邊人好不好看,好有畫面感吶!感覺生活裡的王源好有意思,有點幼稚又有點直男,還會彆扭和害羞,重要的是長得好看!
  • 歌曲 三千寵愛在一身
    幾曾見帝王天子有真情卻怎麼三千寵愛在一身辜負了大唐盛世千秋業難道他不愛江山愛美人 啊經歷了多少刀光箭影
  • 《一身孤注擲溫柔》 | 春衫冷
    《一身孤注擲溫柔》,作者:春衫冷主角:虞浩霆、顧婉凝文案:    他,是俗世裡最奪目的英雄:一位春風白馬、惹盡芳心的五陵年少;帶最悍的兵、打最苦的仗、守最危的城。也許,姻緣早就命中注定,千萬人之中,讓他與她邂逅相遇,只那一眼,又讓他認定了她。    而她,雖對他情愫暗生,但家世的巨大差異猶如一道天塹,無法逾越。
  • 《陳情令》導演又出新作,男主同樣是一身黑衣,卻已註定了失敗
    2019年的那個夏天,一部《陳情令》橫空出世,甚至除了原著粉之外,其餘人根本不知道這是一部怎樣的作品,但是隨著看過觀眾的好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這也讓《陳情令》成為了度過那個夏天的必需品。《陳情令》改編於小說《魔道祖師》,由鄭偉文、陳家霖聯合執導,隨著作品的大火,也讓兩位導演獲得了很多的關注。
  • 一身血仇,一腔國恨~這很姜文!
    一身血仇、一腔國恨著名婦產科大夫是特工?一身孤影、一桿手槍,北平第一裁縫也有大仇?
  • 愛死亡和機器人裂縫之外原著小說介紹 原型現實人物是誰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7集《裂縫之外》集科幻,驚悚,懸疑於一身,Netflix推出的這18則單元故事基本都有原型存在,被評為「目前最佳」的《裂縫之外》也有原型,它來自於阿拉斯泰爾雷諾茲所寫的小說。
  • 【一身孤注擲溫柔】完結,撒花~~~
    多人小說劇,演繹民國虐戀糾結的深愛傳奇!一見鍾情後纏綿悱惻的款款深情,感動你我!強悍的,或許是命運;但偉大的,一定是感情!                     ——《一身孤注擲溫柔》作    者:春衫冷導    演:小宇宙、慕菏朵朵後    期:暗香監    制:慕荷朵朵、依依、珍珍片花編劇:醉蝦音樂總監:夕小溪翻    唱: 人物主題曲:蘇遙冬《信仰》
  • 裂縫之外原著小說介紹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7集《裂縫之外》集科幻,驚悚,懸疑於一身,Netflix推出的這18則單元故事基本都有原型存在,被評為「目前最佳」的《裂縫之外》也有原型,它來自於阿拉斯泰爾雷諾茲所寫的小說。
  • 38歲的陸亦可憑什麼能讓一身腱子肉的趙東來窮追不捨?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一身正氣又忠心耿耿的公安局長,卻對歲數大脾氣倔、言辭刻薄外加重度工作狂的陸亦可一往情深,那麼我們的陸處長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呢?除了與趙東來一樣的執著、正直以外,乾淨、知性的外形是一大亮點。陸處長能擁有這樣的外形條件,細膩通透的「櫻花肌」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