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下午,且隨色走——楊典《惡魔師》新書分享會在單向空間·大悅城店如期舉辦。本次活動由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京版北教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崑曲)傳承基地、單向空間、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協辦。此次活動由北大藝術學院副教授陳均主持,嘉賓有學者餘世存、評論家冷霜、科學家樂手陳湧海、作家楊典等,參與此次活動的還有慕名而來的熱心讀者。大家相聚於此,共同圍繞楊典最新短篇小說集《惡魔師》進行自由開放討論。
《惡魔師》是作家楊典繼《鵝籠記》之後的又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幾十篇短札,內容涉及輕功、花關索、大異密、父子、沙皇、鼻祖、飛頭蠻、心猿、妖怪、逃犯、被往事之罪困擾的人或唐代詩人等。與之前的寫作相比,作者力圖在過去的思維衝鋒與觀想摺疊中,再次升級,甚至擺脫一切小說傳統,以期達到某種無序的意外。
楊典:寫小說是一種私人惡德
會上,作家楊典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驗。他認為作家是狹隘的,每個人只需要完成他自己,合起來構成整個的文學願景即為公共利益,也即曼德維爾的著名悖論:私人的惡德,公共的利益。像梁啓超那樣把小說抬到一個宏大敘事的社會高度,在當下是不可能的。
冷霜:文藝全才楊典「又往前走了一步」
在冷霜眼裡,楊典是一個文藝上的全才,無論是畫畫、彈琴,還是寫詩、寫小說。中國古代講究為人治學,為己治學,寫作也有為人為己的差異。他對比楊典上一部著作《鵝籠記》,指出《惡魔師》「又往前走了一步」,他掙脫了中國傳奇志怪小說的敘事傳統,使故事性退居其次,跨越了邊界,以詩歌的方式來寫小說,追求更多的是訴諸於個人之間的糾結。冷霜舉例指出,《惡魔師》中的最後一篇《十翼》完全無法歸類,這是楊典小說的獨特性之一——不斷地突破既有的思維。
餘世存:《惡魔師》是《鵝籠記》的升級版
餘世存認為,《惡魔師》綜合了東西方的古典文化和現代文學,文字非常好看,耐讀。他讚揚「《惡魔師》是《鵝籠記》的升級版」。在過去,他們這一代所受的文學教育多半還是「文以載道」,小說寫作上還是更側重於梁啓超所言的宏大敘事和社會意義,楊典則以其語言的獨特性與他們拉開了距離。
接著,餘世存圍繞著「文學是我們存在的反相。唯有這反相能無限接近世界的真相」(楊典語)這一話題展開,結合當下疫情形勢,指出我們「上半年光顧著見證歷史,自己卻說不出話——我們每個人都丟失了自己的語言」。但是當打開《惡魔師》,我們不能不被書中語言之豐富,乃至於富麗而感到驚嘆。他稱《惡魔師》是楊典在疫情禁閉時期給讀者帶來的驚喜,也給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某種參照。
陳湧海:每個人用自己的坐標系解讀《惡魔師》
楊典多次在寫作中提到荒誕和無意義,這給了不同層次的讀者不同的想像空間。陳湧海說,每個人都有建有屬於自己的坐標系,從而用自己的東西去分解看到的事物。對於同一本《惡魔師》,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關於《惡魔師》中的許多隱喻,陳湧海把它看作是一種模糊性和開創性,讓讀者去猜測,去想像。他以《甲板上傾斜的人》為例,指出「傾斜」二字別有深意——它跳出了中國古典語言的規範,帶著強烈的現代感。楊典的作品文字考煉,這一點毋庸置疑,他以一種詩歌性的東西向讀者傳遞著某種情緒。此外,陳湧海還分享了另一篇《縮寫本繡像花關索煉微傳》,並打趣自己還真的費盡心思去考究到底有無「煉微」這一法術。
陳均:《惡魔師》小說中的家族是一個思想者
西方文學對楊典有多少影響?因為他的作品裡似乎總能找到諸如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的痕跡,或者原型。假如《惡魔師》是K,那麼K是不是這樣一個實體的、有感知的人呢?帶著這個疑問,陳均從《惡魔師》裡找到了答案,他說:「《惡魔師》小說中的家族是一個思想者」。他從《推城》一篇著手,講述推城者和城內的人,一個始終在城外,一個始終在城內,城外城內似乎同為一人,同樣去做這樣一件毫無意義的荒誕之事。他認為惡魔師既是邪惡,又治癒邪惡;既是自己,也是對手。
楊典:無法說出的荒唐,我只能用文學來表達
惡魔師有兩種含義:一是以惡魔為師,包括從撒旦主義到現代主義以來的西方文學;二是佛經中的故事,魔羅即惡魔,他曾帶領魔軍想徵服佛陀,但反而被釋迦牟尼徵服,於是魔羅拜佛陀為師,所以佛也叫惡魔之師,即惡魔師。這是一個雙關語,鏡像和悖論。楊典說道。
天底下的小說家都在做類似「推城」這種完全不可能之事。遠古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野獸追著跑,到處是莫名的叫聲,和你無法知曉的風雨雷電,你心中無法擺脫的不可名狀的恐懼感。於是第一個回頭的便成了思想家,因回頭就會被吃掉。這是不可更改的「叢林法則」。楊典感慨道:你習慣了荒唐,荒唐就習以為常。
餘世存再次提到楊典小說中的「無意義」,他稱這個「無意義」不是指現代性——楊典甚至是超越了這種現代性。他把整個人類文明看作叢林,讓人恐懼絕望和無意義。他用文學來抵抗,這就是他寫作的意義。同時,餘世存表示對楊典的長篇小說抱以巨大的期待。「他肯定能給大家帶來敘事之外超乎想像力的東西,」餘世存說,「《惡魔師》中的故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楊典總能在小說的文體和語言上給我們驚喜。他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有能力去做這樣的事情。」
中場休息片刻,科學家樂手陳湧海傾情彈唱一曲《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聞此,在場讀者無不為之動情。隨後,北大教工崑曲古琴協會的王亮鵬和杜鴻也為大家帶來了一段昆唱元曲《天淨沙·秋思》助興,場面其樂融融,大家紛紛交流彼此的感受。到此,且隨色走——楊典《惡魔師》新書分享會圓滿結束。(艾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