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就該聽聽《瀟湘夜雨》

2021-02-16 老周望野眼

「雲煙煙,煙雲籠簾房,月朦朦,朦月色昏黃……」提起「繞口令」,人們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袁一靈和他的《金鈴塔》,什麼「潘判官、管判官」,「郭、樸、陸、索……」然而繞口令豈止讓人發笑而已,它還可以描寫一些更深沉的情緒,比如在這樣一個淫雨霏霏、連月不開的黃梅季,還有什麼比聽一曲《瀟湘夜雨》更契合的呢?在悽冷無人的深宅別院,有一位病懨懨多愁善感的女子,孤單單思想起自己的身世,窗外是煙雲籠罩、細雨靡靡,窗內是羅衫輕薄、形單影吊,這是在大觀園深處的瀟湘館,林黛玉一段自艾自憐的獨白。在風雨之夜,她獨對淚燭一支、煎湯半盞,雖有兩位「小梅香」的陪伴,也沒有衣食的擔憂,但寄人籬下的孤獨和悽涼,受人冷落的惆悵與憤懣,還有感情無託的愁苦共煩憂,似乎都寄托在這一疊連聲的排列組合之中。更有琵琶一再的撩撥,看似低眉信手續續彈,實則別有幽愁暗恨生。這樣的作品,當然值得在這樣的季節一聽再聽。

雲煙煙煙雲籠簾房

月朦朦朦月色昏黃

陰霾霾一座瀟湘館

寒悽悽幾扇碧紗窗

呼嘯嘯幾個琅玕竹

草青青數枝瘦海棠

病懨懨一位多愁女

冷清清兩個小梅香

只見她薄囂囂囂薄羅衫薄

黃瘦瘦瘦黃花容黃

眼忪忪忪眼愁添懷

眉蹙蹙蹙眉恨滿腔

靜悄悄靜坐湘妃榻

軟綿綿軟靠象牙床

黯淡淡一盞殘淚燭

冷冰冰半杯煎藥湯

可憐她是氣喘喘 心蕩蕩

嗽聲聲 淚汪汪

血斑斑溼透了薄羅裳

情切切切情情忐忑

嘆連連連嘆嘆悽涼

我是生離離離別故土後

孤悽悽棲跡寄他方

路迢迢雲程千裡隔

白茫茫總望不到舊家鄉

她是神惚惚百般無聊賴

影單單諸事盡滄桑

見那夜沉沉夜色多慘澹

聲寂寂聲息愁更長

聽那風颯颯颯風風悽悽

雨霏霏霏雨雨猛猛

滴鈴鈴銅壺漏不盡

噠啷啷鐵馬響丁當

篤隆隆風驚簾勾動

淅瀝瀝雨點打寒窗

丁噹噹鐘聲敲三下

撲鼕鼕的譙樓打五更

那妃子是冷颼颼冷風禁不起

夜漫漫夜雨愁斷腸

從此後病汪汪病魔入膏肓

朱雪琴

(1923-1994)

圖片來自網絡

《瀟湘夜雨》的唱詞系一絕,顯然不是彈詞藝人的創作,而是有深厚舊學功底的文人所寫。可惜我未能查到是何人的作品。一般聽到的《瀟湘夜雨》是朱雪琴唱的,版本也不少。早期的演繹聲音清亮激昂,富有層次感,一點一點地推進,聽眾的情緒隨著嗓音和伴奏的演進而漸次進入高潮。後期的表演降低了音調,但更沉鬱,尤其看大師錄製的視頻,朱雪琴標誌性的表情和動作,營造出《瀟湘夜雨》獨特的氛圍。因為喜歡《瀟湘夜雨》這一段,也因為最近天氣的原因,我又找了一些其他版本來聽,倒也聽出些別樣的意思來。

凌文君版本的《瀟湘夜雨》也是我經常聽的。和朱雪琴版本相比,他沒有琵琶的伴奏,只有自己一把三弦,從始至終也沒有太多情緒的波動,只有他標誌性的真假聲轉換,有人認為不如他的老師夏荷生來得自如。但凌文君的彈唱樸實無華,似乎更符合傳統彈詞的意境美。他像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輕輕地彈,慢慢地唱,一聲聲一句句,聲聲入耳、句句驚心。仔細聽的話,可以聽出凌文君版本和朱雪琴版本在唱詞上有一處不同,在「路迢迢雲程千裡隔,白茫茫總望不到就家鄉」之後,凌文君的版本還有兩句:「只怕是虛飄飄飄到黃泉去,(倒不如)請求求早些赴無常」。本來,彈詞演員在現場演唱時根據自己的特點對唱詞進行一些調整,是很正常的。但朱雪琴版本刪掉這兩句,顯然不是演出中的即興行為,而是有意思的。猜想「黃泉」、「無常」這些詞語,是作為「尾巴」被斬掉的。而且「請求求」這樣的句子,好像在向惡勢力屈服,哎呀哎呀怎生是好,還是不要唱了。為證實我的猜想,我查了1949年1月顧玉笙主編的《聯合彈詞開篇全集》,其中收錄的《瀟湘夜雨》唱詞,這兩句是這麼寫的:「虛飄飄只怕是到黃泉近,(倒不如)請求求早些赴無常」。和凌文君的演唱略有小差別,這可以看作是藝術家個人的臨場發揮。

凌文君

(1915-1974)

圖片翻拍自《聯合彈詞開篇全集》

凌文君中年時正遇上史無前例的年代,被發配到南京路西藏路口的工宣中學(後來改為上海精品商廈,現已成為綠地)當門房,每天發送信件、上下課搖鈴、生鍋爐、燒開水。每到陰雨連綿的季節,不知他會不會彈唱這段《瀟湘夜雨》。1974年凌文君去世,年僅59歲。

楊仁麟

(1906-1983)

除了凌文君版本,一代「蛇王」楊仁麟也提供了一個獨特版本的《瀟湘夜雨》。也是民國時代的錄音,也是一個人演出沒有伴奏,但和楊仁麟唱《白蛇》的靈動不一樣,他的《瀟湘夜雨》更沉靜、更平和,沒有用他華麗的小嗓,而只是在高潮處加快了演唱的節奏,所以他的版本比朱雪琴、凌文君要短差不多半分鐘。「黃泉」和「無常」那兩句唱詞,楊仁麟自然是唱的,而且和開篇書上唱得一樣。有趣的是,楊仁麟版的「陰霾霾」,他的發音是「陰離離」。大師唱錯別字?還在大美電臺錄了音?我的猜想,舊時代藝人相互之間是不交流的,楊仁麟拿到唱詞,就自己唱了起來。對識字不多的彈詞老藝人來說,「霾」字確實複雜了那麼一點點,於是就唱錯了……這個「事故」怪不得楊大師,那時大美電臺的編輯不知道是誰,建議把他找回來,七十多年前應該扣罰的績效,還是要扣回來。

一笑。

最近我還寫了

冊那和赤佬都分不清,你怎麼還睡得著覺?

新同心路:來者勿忘國史

當蔥油餅成了奢侈品……

1991年,稀裡糊塗上大學

獲獎的是:生活;獲獎的是:愛……

上個庚子年,用糯米腔高唱三面紅旗

為啥今年的產量比往年高?

「情報處長」陳述的多彩人生

弄堂砂鍋小餛飩

網紅神曲BGMの絲綸閣下口是心非

九十年代的盧灣區,那時你在哪裡?

走進九江路聖三一堂

如果這些東西你都用過……

百圖追憶當年的老徐匯區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老周望野眼」

感謝讚賞

相關焦點

  • 瀟湘夜雨
    你從遠古東方走來, 你從三江五湖走來, 瀟湘夜雨微信公眾平臺。
  • 一位被江湖耽誤的大俠——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但凡寫笑傲江湖的,我想很少有人會寫瀟湘夜雨莫大先生。之所以沒人寫,一是對莫大了解的不甚多。二是因為喜歡讀莫大的讀者更是比較少。 莫大先生為衡山派掌門,因以一曲《瀟湘夜雨》名動江湖,所以人送外號「瀟湘夜雨」。莫大先生愛拉胡琴,一曲《瀟湘夜雨》,聽得人眼淚也會掉下來。對他武功最好的寫照就是"琴中藏劍,劍發琴音",對他人格最好的描述就是"面冷心熱,一身正氣"。
  • 瀟湘夜雨詩詞賦
    忠良兄弟作品選之二瀟湘夜雨(1)詩詞歌賦三才齊瀟湘夜雨五彩筆 作者簡介:胡建明,網名瀟湘夜雨,七零後,湖南嘉禾石燕村(忠良盟村)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郴州市詩詞學會漢詩學會會員,嘉禾縣詩詞楹聯學會會員。系小草青青詩社微刊主編,風鵬詩社微刊主編,少陵詩社海南分社微刊主編。作品多在微刊發表。對古詩詞感興趣。現居東莞。
  • 【古詩解讀】瀟湘夜雨伴詩眠
    試想,寂寥雨夜,孤燈冷照著義山的清影,那剪燭西窗,共話夜雨人兒,卻不知歸期! 記得那稼軒曾夜行黃沙道中,「聽取蛙聲一片」,當「兩三點雨山前」的時候,是不是也想找一處清幽之處,靜等友人孤燈對弈呢? 雨,還是尋常的雨,而,人呢?情呢?
  • 今夕社原創小行書,《瀟湘夜雨·燈詞》下闕,紅裳呈豔,麗娥一見
    趙長卿《瀟湘夜雨·燈詞》下闕 紅裳呈豔,麗娥一見,無奈狂蹤。試煩他縴手,卷上紗籠。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凝空。丁寧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
  • 瀟湘夜雨,莫大先生.
    費彬心頭一震:「瀟湘夜雨莫大先生到了。」但聽胡琴聲越來越悽苦,莫大先生卻始終不從樹後出來。費彬叫道:「莫大先生,怎地不現身相見?」        琴聲突然止歇,松樹後一個瘦瘦的人影走了出來。莫大先生左手握著胡琴,雙手向費彬拱了拱,說道:「費師兄,左盟主好。」
  • 瀟湘之珠——蘋島
    《水經注·湘水》說:「二妃從徵,溺於湘江,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明代湘陰人夏原吉寫了《瀟湘夜雨》:「二女南來正斷魂,那堪風雨又黃昏。瀟瀟無限相思淚,都作江邊竹上痕。」零陵的民間傳說,以前浮洲也會沉沒,尤其是春水暴漲之際。
  • 美國詩人龐德為中國的瀟湘八景寫的英文詩,能與唐詩的韻味相媲美
    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在日本,「瀟湘八景」的知名程度甚至勝於中國。自湖而南皆二水所經,至湘陰始與沅之水會,又至洞庭與巴江之水合,故湖之南皆可以瀟湘名水。若湖之北,則漢沔湯湯,不得謂之瀟湘。瀟湘之景可得聞乎?洞庭南來,浩淼沉碧,迭嶂層巖,綿衍千裡。際以天宇之虛碧,雜以煙霞之吞吐。風帆沙鳥,出沒往來,水竹雲林,映帶左右。朝昏之氣不同,四時之候不一。此則瀟湘之大觀也。若夫八景之極致,則具列於左,各系以序。
  • 三毛《雨季不再來》唯美句子
    l 旅行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它的過程,遇見不同的人,遇見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樂。雖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況世界不止是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多少奇妙的現象累積起來的。我看,我聽,我的閱歷就更豐富了。
  • 落寞悽悽心欲裂,情字重重卻難疊;夜雨蕭蕭,滿紙閒愁悵離別
    夜雨夜雨驚聲悵意濃,由來何事慣秋風?輕愁眉上揮難去,如水華年憶已空。夜雨月下清寒孤寂冷,撥弦一曲斷腸吟。雁飛春去煙花散,夜雨澆心寂寞尋。《點絳唇·夜雨》(詞林正韻第四部 馮延已體)夜雨瀟瀟,殘枝落葉紛紛舞。玉樓獨處,只恨芳華去。幾度鞦韆,縷縷情思語。與誰訴?好多心慮,平仄光陰度。
  • 「楚韻瀟湘」音樂會奏響端午佳節
    新湖南客戶端6月25日訊(通訊員 王莉莉)6月24日晚,湖南民族樂團「過傳統佳節.聽聽民族音樂」——「楚韻瀟湘」端午節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上演。
  • 24.劉禹錫《瀟湘神》: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譯文:斑竹枝啊斑竹枝,淚痕點點寄託著相思。楚地的遊子啊若想聽聽瑤瑟的幽怨,在這瀟水湘江之上當著夜深月明之時。注釋:①瀟湘神:詞牌名,一名《瀟湘曲》。此詞作於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時期,詩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間。瀟湘:湖南西南部瀟水、湘水。②斑竹:即湘妃竹。
  • 原創美文:夜雨寄情思
    一場夜雨帶來了清涼。幾場連綿的夜雨,讓南粵持續了一個多月的酷暑消退殆盡。涼風習習,清爽宜人,秋的感覺漫上了我們的心頭。夜雨真好。又詩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夜雨滋潤下的萬物在茁壯成長。李商隱一首《夜雨寄北》更是觸動每一個人的心弦。「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人把對妻子的思念寄托在夜雨之中,幻想在夜雨中與妻子團聚,在西窗下與心愛的人秉燭夜談,共敘別後之情,共解相思之苦。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 聽聽那冷雨 | 余光中
    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
  • 嶽麓文藝 || 蔣集政: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
    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作者:蔣集政嶽麓山下,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院以山名,山因院盛。作為一名永州人,一位瀟湘遊子,忽然「福至心靈」,我似乎抓住了「那根線」——嶽麓書院與瀟湘山水、與永州人物其實是有聯繫的。永州,位居湘江上遊,發源於永州藍山縣的瀟水與發源於廣西興安縣的湘水,至永州零陵區萍島匯聚,始稱湘江。永州因此有瀟湘大地之稱,「瀟湘夜雨」成為「瀟湘八景」第一景觀。
  • 一曲《秋風夜雨》好聽醉了
    一曲《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曲《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曲《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曲《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曲《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曲《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曲
  • 一首《秋風夜雨》好聽醉了
    一首《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首《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首《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首《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首《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首《秋風夜雨》好聽醉了一首
  •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有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
  • 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
    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
  • 閱讀時光 |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使在夢裡,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著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是潮潤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