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平原上的夏洛克》,在這個中西合璧的電影名稱背後,導演將要為大家講述一個發生在中國鄉村的故事。
夏洛克,指的是著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後來,這個名字便成了偵探這一職業的代稱。這個中國鄉村與外國偵探相結合的影片,能夠為大家帶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電影講述了華北平原一位忙碌了半生的農民超英,準備給自己蓋一間房子,他找來了朋友樹河和佔義幫忙。樹河在回家的路上被車撞得昏迷,超英覺得他是為了給自己幫忙而受傷的,便負擔了所有醫藥費,並且為了不讓樹河撞得不明不白,他和佔義化身為平民偵探,發誓要找到兇手。
影片剛一上映,便獲得了業內人士的好評。這部影片導演籌備了十年之久,故事也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值得關注的是,電影中的所有演員均為非職業演員,他們幾乎是本色出演,主人公超英,是導演的父親。
演員們的生活環境與劇中的故事背景十分相似,很多演員都能將自己生活經驗融入到表演中,許多對話和表演甚至是演員的即興發揮。
鄉土人演繹鄉土故事,影片很有看點,最終沒有辜負觀眾的期望。
鄉土影片,往往給人的感覺是樸實無華,甚至劇情有些平淡乏味。確實,這是鄉土影片最大的弊端,如果一個故事不能夠吸引觀眾,很難說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導演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影片絕大數的時長,都在展現樹河、佔義兩人尋找肇事者的過程,在這裡導演加入了黑色幽默的表達方式,讓一段平淡無奇的敘事增加了幾分幽默感。
樹河佔義兩人已經確定了三輛嫌疑車,打算一一尋找。第一輛在一個五金店老闆家中,佔義去後院看車,樹河在店中假裝買東西來吸引老闆注意力。
樹河故意找了一個少見的貨物,並出了一個非常低的價,本來打算被老闆拒絕然後離開,結果老闆竟然同意賣,無奈之下,樹河花錢買走了這個對他沒有任何用的貨。
兩人尋找第二輛嫌疑車時,混進學校被保安追著跑,走投無路的他們最後穿上了校服,站在學生隊伍中才得以逃脫。
第三輛嫌疑車在一個小區的地下車庫中,兩人化妝成外賣員進入小區,偷走了行車記錄儀準備查看記錄,卻意外發現車主包養小三,不僅沒有找到肇事證據,反而被車主打了一頓。
超英和佔義一路讓人哭笑不得的遭遇,讓原本嚴肅的尋兇之路變得荒誕可笑,導演並不是要單純的為了增加故事的看點,而選擇黑色幽默的表達方式,最主要是要藉此映射一些社會現象。
影片中影射的現象有:
1、 鄉村人的尋兇之路難
超英三人生活在鄉下,鄉下相比於城市,仍有許多方面不完善,就像影片中所講述的,他們為何如此艱難地尋找兇手,原因在於鄉下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如果一個地方還沒有監控攝像頭,那麼被撞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兇手了。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就會像影片中的人一樣,因為找不到肇事者賠償,而選擇不報案,因為報案了,就無法獲得醫療報銷。
2、 看似毫無關聯的事,卻每天都在發生
影片中許多情節與超英等人毫無關聯。比如他們在尋找第三輛肇事車時,發現車主在外包養小三。
這樣的事件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前段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綠地門」,就是對我們生活中的真實寫照,許多事就埋藏在每天看似平靜的生活中,說不上哪一天就會公之於眾。
導演所講述的這個鄉村犯罪的故事,並沒有止步於故事情節,而是將其放在整個社會中來演繹。
荒誕的人物行為,其實是由於社會中的某些問題而造成的,某種意義上講,影片中黑色幽默的手法,帶有一些諷刺作用。
影片中由於樹河遇到車禍,幾個人原本平淡的生活便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超英本想蓋的房子也只能停工。
患難見真情,同時在患難中也能看到人性的醜陋,超英尋找肇事者的一路上,見證了人情冷暖。
1、 人善被人欺,在你最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超英無疑是個善良的人,主動為朋友墊付醫藥費,為佔義做的錯事主動道歉,各位觀眾所認為的善良人真的收穫到了同情與理解嗎?
影片中,超英認為樹河是去幫自己蓋房子的路上受的傷,所以他主動提出要交第一筆醫藥費,樹河的妹妹認為自己的親哥哥受了傷,自己也應該交醫藥費,正在兩人僵持不下時,樹河妹妹的兒子、也就是樹河的侄子把他媽媽拽走了。
面對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醒過來的舅舅,以及高額的醫藥費,這位侄子不想出一分錢。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超英墊付的醫藥費花完了,侄子竟然找了了超英家裡向他要錢,並說:「沒錢蓋什麼房!」
在金錢面前,親情顯得不堪一擊,可以想像,假如樹河沒有昏迷,侄子一定會經常來看望舅舅,可能一旦昏迷了需要錢了,那就難說了。
這次車禍,捅破的不只是這層薄如紙紙的親情。對於觀眾來講,更是印證了越是善良越容易被人欺負的道理。
每個人都應該善良,但每個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的善良不名一文。
2、 認識人好辦事,人情社會的真實寫照。
影片中,超英兩人為了能夠尋找肇事車輛的蹤跡,找遍了全城有監控攝像頭的地點。終於在一間糧油店的門口發現了一個攝像頭,他們請求老闆查查監控,可無論超英兩人如何乞求,老闆就是不讓看。
無奈之下,超英找到了一個隔壁村子的親戚,因為這個親戚和糧油店老闆生活在一個村子中,總能攀上一些親戚關係,就這樣,超英兩人才能夠順利地看到錄像。
此外,在超英帶領警察進入一戶家庭中調查案件,警察出示了證件後和主人攀談起來。這戶人家的主人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看到警察進家門自然不願意,談話中有意無意的講到自己和警察局長的關係有多麼的好,還指責這位警察的詢問流程不合規定。
最後,這次調查也就不了了之,超英也仿佛感覺到了什麼,即將得出肇事者答案的詢問,就此結束了。
人情社會是生活中逃不開的法則,尤其是生活在鄉下,人情世故顯得更加重要,無疑,裡面的弊端經常讓人寸步難行,許多人想要改變它,最終卻被它改變。
這部影片中超英的一路經歷,讓他嘗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可真實的社會法則就是這樣,每個人都要在融入與保持自我間,做出抉擇。
超英生活在鄉村,在這個相對淳樸的環境中,超英塑造了一個普通的農民形象,對於他們而言,可能文化程度不高,沒經歷過什麼大世面,可心中依然有屬於自己的「理」,即自己的行事準則,自己的信念。
或許超英並不能理解信念一詞的含義,在他心中,這種形而上的事物用「理」一個非常接地氣的詞代替,最合適不過。
畫風樸實,人物性格純粹,是這部影片帶給觀眾最大的感受。儘管導演利用了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但觀眾們還是能透過故事,看到超英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堅守。
影片中,樹河出車禍後,超英一群人在討論該怎麼處理這件事,許多人都提議不報警,因為即便報警了,不僅難抓住兇手,還要自己支付全部醫療費。
而選擇不報警,醫藥費還可以至少報銷百分之七十,對於一群收入不多的農民來講,這樣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所有人中,唯一要堅持報警的就是超英,他覺得不能讓自己的朋友傷的不明不白,一定要為他討個說法,相比之下,超英不是個有錢人,對於報銷與否的法律規定他也並不知道,他所堅持的,就是心中對於朋友要負責的理。
在尋找第三個嫌疑肇事車輛時,超英發現他並不是肇事者,雖然車主為了讓他保守其他秘密而給他數十萬的封口費,但超英一分錢也沒要。
有的人認為超英墊付了朋友的醫藥費,這筆錢既然是送上門來的,正好可以緩解他的燃眉之急,不然連蓋房子的錢都沒了。
但超英認為,人不是你撞的,錢就不應該要,自己沒有拿錢的理由,雖然自己看到了車主的其他秘密,可這與追查肇事者無關。
顯然超英不懂得社會中,要拿人的錢替別人保守秘密的理。簡單、純粹的超英,像是社會中沒有被汙染的人,他堅守的是心中有仇報仇,沒有就與無關的理。
超英的心中的理,就是自己認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影片中他的所作所為即使有些人看不懂,但總結出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非常單純與樸實的一句話。
總結:
看完電影,每一個觀影人都會從中收穫到,最困難的不是讓一個人經歷種種挫折,而是在經歷挫折的同時,還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
這位樸實的超英,用一種荒誕而又幽默的方式,為大家講述了這樣的道理。
最後,肇事兇手最後找到了,超英墊付的醫藥費朋友也還了,那些曾經質疑他所作作為的人們,最終會被他堅持的「理「所感動。普通人的堅守,有時候最具有震撼力,也最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