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宏州上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慶祝德宏和平解放70周年
蓮山設治局起義紀念碑。(孟成安 提供)
邊疆德宏上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哪裡?讓我們沿著歷史,回顧這段發生在德宏大地上的紅色故事。
1949年3月,德宏盈江蓮山太平街地方武裝「自衛隊」和蓮山設治局常備大隊大隊長李心和到昔馬強徵苛捐雜稅,激起民憤。4月3日,當地青年奮起反抗。5月6日,昔馬「自衛隊」得到蓮山土司思鴻升的支持,調集兵丁聯合攻打設治局(駐蓮山),並由昔馬「自衛隊」分兵襲擊太平街。5月11日,設治局官兵從蓮花山撤至太平街。12日,蓮山土司和昔馬地方武裝近千人將太平街包圍,與設治局官兵和太平「自衛隊」在太平街周圍鏖戰,戰局發展為蓮山土司和設治局兩個集團之間為爭奪各自利益而進行的大規模武裝戰鬥,雙方互有傷亡,給當地各族群眾造成巨大的災難。
1949年11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西進部隊一支隊17團政工隊長賈文成(又名賈鑄賢)化名賈侶,審時度勢,利用設治局和蓮山土司之間的矛盾和劉常鈺(國民黨蓮山設治局局長,國民黨軍陸軍中將李彌的外甥)當時所處的困境,宣傳全國解放戰爭的形勢和黨的有關政策,策動劉常鈺起義。在中國民主青年同盟(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成員劉安昌(劉常鈺侄子)等幫助下,繞道緬甸密支那,從銅壁關入境到達芒允,秘密進入國民黨蓮山設治局駐地太平街(今中共太平鎮黨委、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開展革命工作。
賈文成、劉安昌與劉常鈺進行了秘密談判,向劉常鈺講解了國內解放戰爭的形勢和黨對起義投誠人員的相關政策。賈文成一再提醒劉常鈺,若再猶豫,錯過了時機,將會後悔莫及。劉常鈺終於鼓起了勇氣,於1949年12月6日上午毅然決定起義。
1949年12月6日上午,賈文成、劉安昌、劉常鈺共同秘密商定了起義的計劃、步驟和方法。決定起義後成立縣人民解放委員會的機構,擬定解放委員會委員名單。因太平街的一切軍政大權均在劉常鈺的絕對控制下,不必擔心發生破壞起義和叛變之事,但需對設治局的官員講清道理,讓他們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使起義順利進行。當天20:00,劉常鈺在設治局裡召集其下屬全體人員約30多人召開緊急會議,劉安昌、賈文成參加會議。會議剛開始,劉常鈺向大家介紹了賈文成的真實身份和此行的真正目的,全場為之愕然,氣氛頓時變得嚴肅緊張起來。接著他向大家嚴肅地宣告:經過賈文成和他談判,並經過再三考慮後決定,從現在起,蓮山設治局脫離國民黨政府。他要求與會人員跟他一起棄暗投明,站到全國人民一邊,為雲南的解放事業作貢獻。最後他嚴厲地宣布:這次起義是關係到蓮山數萬各族人民的大策,一切問題他都已和賈文成談妥,願意跟他走的,他將一如既往對待;若有不願者,他決不勉強,隨時都可離去,他可以遣送,希望好聚好散。若有破壞搗亂或反對共產黨,或對賈侶同志(指賈文成)不懷好意者,他可毫不客氣,莫謂言之不先。之後,他請賈文成在會上講話。賈文成從當時解放戰爭的戰局談到全國和全省的局勢,特別是解放軍邊縱西進部隊到滇西來活動的情況,談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的重大方針、人民政協、共同綱領的主要精神,以及我黨我軍對待起義人員的政策和事例,並說明:凡擁護起義的,任何人員共產黨都歡迎,願留者,在縣解放委員會成立後,都將得到適當安排任用;願走者發給路費,妥善遣送,決不留難。賈文成講了約兩小時,自始至終大家都屏住氣息聚精會神地聆聽。講話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和擁護,大家都表示願意參加起義,接受共產黨的領導,並決定次日傍晚在設治局大門口召開群眾大會宣布起義。
12月7日一早,賈文成草擬了《蓮山縣人民起義宣言》,交劉常鈺安排油印(曾在《騰越日報》上刊登過),又草擬了改編武裝力量的方案。中午和下午,劉安昌陪賈文成分別走訪了設治局的主要官員、警衛隊長、法官及李心和等,還拜訪了李心娥女士(李彌原配之女),徵求他們對起義的意見,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
劉安昌還請他的妹妹們趕製了兩面國旗。關於五星紅旗的製作過程,還有一段小故事:當時的太平街人誰都沒有見到過五星紅旗,這是縫製五星紅旗的婦女遇到最大的難題,要怎麼辦?還好這時有人找來了一份香港的報紙,上面刊登有五星紅旗的照片,李心娥就帶領婦女用紅被面和黃布製作了五星紅旗。12月7日傍晚,在設治局大門口的大街上召開了群眾大會,太平街男女老少都參加了。會上,劉常鈺宣布蓮山起義,並宣讀了《蓮山縣人民起義宣言》。然後,劉常鈺向大家介紹了賈文成這位共產黨和解放軍的代表,並請賈文成講了話。賈文成代表中國共產黨對劉常鈺率領蓮山設治局和全體人員起義表示歡迎,並宣布成立蓮山縣人民解放委員會。賈文成向群眾講了當時解放戰爭的戰局及全國、全省的形勢,宣傳了我黨我軍的宗旨。大會鼓掌通過了以劉常鈺為主任委員的蓮山縣人民解放委員會名單,解放委員會下設民政、財政、文教、建設、軍事、調解等幾個組(科)。解放委員會委員除原設治局的幾個官員外,加上劉安昌、李心娥(女)、許本和(未到職)。
宣布起義後,整個太平街沸騰起來,在解放委員會大門口,在小學校裡(太平鎮中心小學),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德宏州上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街道牆壁上第一次出現了用石灰寫上的「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擁護中央人民政府」等醒目的大字標語。被圍一年多的太平街人人一掃鬱鬱寡歡的模樣,對未來懷著希望和理想,到處洋溢著青年們歌唱革命、歌唱解放軍的歌聲。
蓮山起義後,賈文成緊緊圍繞發展武裝的中心,把工作重點放在抓武裝力量上。起義後的第二天一早,賈文成就到警衛隊的駐地找那位連長做工作,連長很受感動,表示擁護蓮山起義,願意接受共產黨的領導,願意參加解放軍,跟共產黨走,為解放戰爭出力。經過商談,經劉常鈺同意,將該連的番號改為蓮山縣人民自衛隊,原建制、人員、待遇等暫時不變,把原有的旗號帽徽、領章、肩章全部扯掉,在軍帽上釘上一個用紅布做的小五角星,每天早上都集合升紅旗,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劉安昌和賈文成是生死與共、肝膽相照的親密戰友,他們充滿了革命激情,每天幾乎工作十八、九個小時。賈文成整天忙於找人談話,參加各種會議(縣解放委員會、武裝部隊即人民自衛隊的會議、婦女會、青年會),大力開展宣傳工作,起草各種方案、章程、計劃、決議;以邊縱17團政工隊隊長的名義,寫信(印發)給包括思鴻升和盈江設治局局長、盈江掌實權的土司刀威伯在內的邊疆各設治局局長、土司、頭人、各鄉鎮長,號召他們起義,為雲南人民的解放事業作貢獻,迎接南下大軍解放全雲南,要求他們遵照《約法三章》(即《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的規定,維護地方秩序,保護敵偽檔案,聽候解放軍前來接管,若有抗拒或破壞搗亂者,將嚴懲不貸。在發出油印信件的同時,也附寄上油印的《蓮山縣人民起義宣言》。
蓮山起義比12月9日盧漢領導的雲南起義時間還早3天,震動了滇緬邊境一帶,與解放軍西進部隊到騰衝、龍陵活動在政治上遙相呼應,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也為德宏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
12月16日至17日,盧漢在昆明起義的消息從國內外傳到了太平街,賈文成立即在太平街進行宣傳。賈文成考慮到,盧漢起義後,全省未解放的各縣也必然響應。在形勢發生根本變化的時候,賈文成在蓮山組織發展武裝已無必要,也沒有破壞滇緬公路的必要。賈文成估計騰衝也必響應起義而和平解放,並且肯定會有些同志到達,故此他決定離開蓮山,趕回騰衝去找組織匯報情況,處理蓮山縣的問題,接受新的指示。
賈文成離開太平街,劉常鈺為他做了精心安排。12月22日上午,劉常鈺派20多各武裝人員護送賈文成離開太平,賈文成按原路返回騰衝。
為紀念蓮山設治局起義,蓮山設治局起義遺址被列入2013年雲南省革命遺址保護建設項目,紀念碑於2013年12月6日動工,2014年2月16日竣工,由盈江縣史志辦建設,太平鎮人民政府管理。(明祖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