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一生榮寵,為何臨死還帶著對慈禧的恨意?

2020-12-23 大咖說史

慈禧在中國應當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她不僅是清朝末年最為尊貴的女子,更是整個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慈禧太后的母族葉赫那拉氏,也因她而獲得了無盡榮耀。

在慈禧還是鹹豐帝寵妃時,她的父親惠徵就多次升官,至於來自皇宮的賞賜更是數不勝數。不過親人中得了好處最多的,還要數慈禧的妹妹婉貞。

鹹豐帝親自將她指婚給醇親王做嫡福晉,後來慈禧又將她的兒子扶持為新帝。然而,婉貞非但沒有對慈禧感恩戴德,反而幾乎一生都在記恨姐姐,這是為什麼呢?

圖片:晚清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劇照

1852年二月十一日,十七歲的慈禧參加選秀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按照當時的後宮等級制度來算,貴人屬於八等中的第六等,這個起點並不是很高。

而慈禧的父親惠徵,原本只是北京的一位小官,屬於滿洲鑲藍旗人,不高的家世,意味著慈禧想上位只能靠自己的本事。

剛開始慈禧憑藉自己的幾分姿色,獲得了鹹豐帝的寵愛,還被晉為嬪位。但後宮從來不缺貌美的女子,慈禧深知,倘若沒有過人之處,隨時都可能會失寵。

好在雖然鹹豐帝寵妃多,但是膝下並無子嗣,慈禧第一胎便生下了皇太子載淳,被破格晉升為懿貴妃。

圖片:慈禧生下皇太子載淳劇照

按照清朝的規定,八旗女子滿十三歲就必須參加選秀,而慈禧的妹妹婉貞剛好到了這個年紀。此時的慈禧在後宮已經是一人之下,但是為了穩固地位,她還是千方百計地想要安排妹妹進宮幫襯自己。

雖然婉貞的姿色要比慈禧更美豔,但她還是落選了。慈禧覺得妹妹無法進宮非常可惜,但還不願意放棄她身上最後一點利用價值。

落選秀女原本可以回家自行婚配,但慈禧想要作主把妹妹嫁給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人,來幫助自己培養勢力。

婉貞悲劇的一生,便是從這時候埋下伏筆的。

圖片:八旗女子參加選秀劇照

慈禧看上的目標,是鹹豐帝的弟弟奕譞。奕譞二十多歲就已被封為醇親王,深受皇上器重並且還是單身,想要巴結他的世家貴族數不勝數。鹹豐帝到底還是在乎慈禧的,沒多想就把婉貞指給了奕譞做嫡福晉。

成婚後,奕譞也很喜歡這個年輕貌美的妻子,兩人很快便生下了長子載瀚。和慈禧當初的無依無靠不同,婉貞身為慈禧的親妹妹,皇上的小姨子,本來就身份尊貴,生下孩子後在王府的地位更是無人能敵。

圖片:婉貞嫁給奕譞做嫡福晉劇照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1861年,鹹豐帝病逝,慈禧的兒子載淳即位,奕譞的作用很快就體現出來了。當時的載淳才6歲,鹹豐帝為了穩固他的皇位,臨死前將代表皇權的玉璽分了一部分給慈安和慈禧。

朝中的幾位權臣藉機鬧事,奕譞一路扶持慈禧發動辛酉政變,肅清了朝中有異心的人。

在這之後,慈禧便開始了多年的垂簾聽政。奕譞因為立了大功,被慈禧重用,身兼數職。婉貞的生活看似美滿,卻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圖片:慈禧的兒子載淳即位劇照

1865年,婉貞的長子載瀚不幸夭折。直到六年後生下次子載湉,才稍稍平復了她心中的悲痛。對於一個長居府內的女子來說,此時的載湉無疑是她唯一的幸福了。

但是就在載湉三歲時,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因病去世,死時還沒有皇子。慈禧一句「國不可一日無主」,不由分說地就把妹妹的二兒子帶走,當起了皇帝,也就是我們後世所稱的光緒帝。

婉貞接連失去兩個兒子,又因為年老色衰不再得寵,在王府裡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圖片:婉貞生下次子載湉劇照

雖然婉貞後來還孕育過別的孩子,但是都早早就夭折了。唯一的孩子載湉已經變成了皇帝,即使見上一面,也要按照規矩行三跪九叩之禮。這樣的日子多一天,她對姐姐的恨意就多一分。

慈禧也曾想過要彌補婉貞,光緒十二年時,她曾賞賜給奕譞和婉貞一頂杏黃色的轎子。依照清代禮制,只有太子才能使用杏黃色的物件,然而婉貞並不吃這一套,史書上有關這段的記載是「福晉秉性謙衝,至內廷,仍不用也」。

圖片:清朝杏黃色的轎子劇照

光緒二十二年,婉貞終於撐不住日復一日的思念,一病不起。慈禧一向是不允許光緒和婉貞見面的,這一次也終於鬆口允許光緒回家探病。時隔二十二年,婉貞剛見到兒子,卻激動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沒過多久,婉貞就去世了。

此時的光緒已經長大成人,雖然心裡想要反抗慈禧的控制,但他最後能做的,也只是為了母親婉貞輟朝十一天而已。

僅僅兩年後,光緒帝就因為戊戌變法被慈禧囚禁到死。婉貞在親姐姐的算計和利用下度過了一生,又怎麼能不恨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婉貞靠姐姐慈禧,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為何她卻非常恨慈禧
    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胞妹,自從慈禧得到鹹豐帝寵愛後,她可得了不少好處。比如她被鹹豐賜婚給身為皇弟的醇親王奕譞為嫡福晉,還比如,她的兒子因為慈禧的原因,居然做了皇帝。慈禧也深知,拉攏奕譞,對自己有百利無一害。所以在她的遊說下,婉貞被鹹豐帝賜婚給奕譞,做了他的嫡福晉。婉貞年輕貌美,又是鹹豐帝的小姨子,奕譞沒道理不對她看重。因此夫妻二人的感情很恩愛,特別是婉貞在生下長子載瀚後,她在王府中的地位,愈發牢不可破。
  • 慈禧把光緒皇帝的母親婉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嗎?
    當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被欺負的如此慘烈,經常餓著肚子吃不飽,甚至都不能夠看自己的兒子,而做出這一個壞事的人就是他的親姐姐,可想而知,對於一個女人來講是多麼受打擊呀。
  • 此書記錄了慈禧太后一生的秘密,由慈禧的內侄曾孫所寫
    這本書的書名叫《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孫口述實錄》,書籍的作者是慈禧的內侄曾孫葉赫那拉·根正,他的曾祖父葉赫那拉·桂祥是慈禧的親弟弟。    而根正的書中也記載了珍妃之死的真相,書中說道八國聯軍打到北京後,慈禧決定帶著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逃往西安,擔心人多了就成負擔,就沒有帶珍妃。
  • 光緒帝怎麼不殺掉慈禧掌握大權?宣統皇帝:有3個後果他承擔不起
    光緒皇帝的一生,一直和一個女人糾纏在一起,那便是慈禧太后,這兩人之間恩恩怨怨多不勝數,連死亡也只相隔了一天。對光緒帝和慈禧太后而言,死亡即是終結,但對後世之人來說,死亡只是開始。一直以來,出於對悲劇角色的同情,很多人不理解為何光緒帝不大權獨攬將慈禧太后扔到一邊,甚至有更激進的人認為光緒帝應該直接將慈禧處死。
  • 光緒叫慈禧「親爸爸」,那他該稱呼他親爹什麼,這倆字真恰當
    這樣就意思了,光緒一下就有了三個母親和兩個爸爸,一個是親生母親(慈禧的妹妹),還有兩個惹不起的母親分別是慈安和慈禧;一個親生父親奕譞和一個皇阿瑪鹹豐。光緒和慈禧從血緣關係來說還可以有以下兩個稱呼:一個是四伯母、一個是大姨媽。如果再加上以後隆裕皇后(慈禧侄女)的關係,那稱呼就更複雜了。
  • 慈禧一生有一個最喜歡的男人,若沒有他,就沒慈禧後來的權傾天下
    說到這裡,您或許已經明白兩姐妹是誰,其中葉赫那拉·杏貞為後來的慈禧太后,葉赫那拉·婉貞則是光緒皇帝的生母。 慈禧太后自知容顏普通、才華尋常,想要引起皇帝注意,簡直是痴人說夢。對於宮內妃子來說,一生命運無非分為兩類,一類為受到皇帝寵愛,升妃封后,權勢後宮。相反,如果受到皇帝冷落,妃子只能獨守空房、孤獨終老,再無改嫁可能。第二種結局無疑悲慘至極,這在慈禧心中是無法接受的。
  • 女歌手那英,傳聞是慈禧太后的曾孫女,這是真的嗎?
    由此可見,那英與慈禧太后都是滿族人,都是葉赫那拉氏。 然而,葉赫那拉氏是滿族的姓氏之一,枝繁葉茂,人員眾多,走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人,如納蘭明珠、納蘭性德、慈禧太后、隆裕太后、那桐等人。慈禧太后、那英雖然都是這個姓氏的一員,卻並不意味著她們存在著血緣關係,更不能推論出那英是慈禧太后的曾孫女。
  • 光緒帝為什麼喊慈禧太后為親爸爸?看看他親爸爸怎麼死的就明白了
    應該稱呼慈禧為皇額娘才對,最不濟也該稱呼皇太后,為什麼偏偏強調了一個「親」字,還得喊「爸爸」呢?這其實就是慈禧太后一直在擔心的事情,這個擔心,在光緒帝生父奕譞的秘密奏摺《密陳豫杜妄論折》中就提到過了。那就是怕光緒帝日後給自己來個清算,最有力的證據莫過於明朝嘉靖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沒有留下子嗣,張太后跟首輔楊廷和商量後,選擇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即位,也就是嘉靖帝。
  • 慈禧明明手握大權,為何任由親弟弟窮困潦倒也不幫忙?
    然而慈禧的親弟弟桂祥,卻親身演繹了這樣的人生。慈禧太后我們都知道,晚清實際的執政者,跨越鹹豐同治光緒三朝,自從鹹豐皇帝死了以後,朝政一直被她牢牢的把握在手裡,哪怕光緒皇帝為了救國,想要做些什麼努力,也總是被她扼殺。不僅如此,她還極力封殺進步的思想和力量,固執的守著舊有的思想和制度,任由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在世界強國面前風雨飄搖。
  • 武則天為何怕貓?慈禧為何忌諱羊?
    武則天和慈禧太后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卻均有害怕或者是忌諱的小動物,這是為什麼呢?武則天為何害怕貓?
  • 慈禧太后一生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只能隨著時間流逝,在柴米油鹽裡蹉跎一生。但是在晚清時期,卻有這樣一個女人,憑藉自己過人的膽識,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她支持改變,重用漢人;卻也追逐權力,沉溺享樂。最終,這場聲勢浩大、盡心盡力的「演出」,還是以失敗慘澹收場。
  • 慈安: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作為和西太后慈禧共同垂簾聽政輔佐幼主載淳(同治)的東太后慈安,她非但不是那個柔弱可憐的陪襯慈禧的道具,反而是個比慈禧更厲害的角色。火箭般的封后速度「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慈禧從懿嬪到聖母皇太后,用了八年。而我們的主人公慈安,16歲入宮伊始就直接被封為嬪,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慈安從嬪到母儀天下總理後宮的皇后,時間是多少呢?四十天!不用說在清朝,翻遍中外歷史,這樣的速度也是極為罕見的。這不是只用幸運這個詞就可以簡單概括總結的。縱觀慈安一生軌跡,她對得起這個升級速度。
  • 為何慈禧逝世後要停屍一年?出殯當日惡臭燻天,味道是怎麼來的
    1908年11月15日,一個荒涼而落寞的下午,奄奄一息的大清朝實際掌權者慈禧不甘心的閉上眼睛,三歲的溥儀哇哇大哭,大清朝亂成一團,至此這個在歷史中充滿爭議的女性過完了傳奇的一生,權傾一時的她為何死後一年才下葬,一年後下葬卻出現多種怪異現象,難道冥冥之中一切都有所預兆。
  • 光緒皇帝沒有子嗣,即使有了珍妃也不行,慈禧竟是罪魁禍首
    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載湉被立為帝,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慈禧太后一人垂簾。一提起光緒皇帝,就少不了被人想到他這一輩子擁有的一後兩妃,一個皇帝就三個女人,一個胖的不行,一個瘦到醜爆,另一個雖然夠美夠喜歡,卻也就歡樂了那麼幾年,便被慈禧害死了。
  • 慈禧一生要強,為何父親的死讓她顏面無存,只因死法太窩囊
    孝莊皇太后精心培養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為大清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慈禧皇太后獨攬朝政,唯我獨尊,最終導致了清王朝的衰落。世人皆知慈禧一生要強,非常看重自己的臉面,但她父親的死法卻十分窩囊,讓慈禧顏面無存。
  • 慈禧胞妹,雖然你讓我兒子當了皇帝,但我恨不得剝了姐姐的皮
    政治是冰冷的,在政治面前沒有親姐熱妹。 姐姐叫杏貞,妹妹叫宛貞,一母同胞的親姐妹。 杏貞懿貴妃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為了權力,慈禧聯合慈安(孝貞顯皇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形成兩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這期間奕譞功不可沒,是他奔赴密雲抓捕八大臣之首肅順,並押往菜市口斬首,為慈禧掌控政局奠定了基礎,所以慈禧也是給奕譞不斷加官晉爵,在同治十一年晉封為親王。
  • 清朝有12個「鐵帽子王」,可為啥慈禧偏看上醇親王家的兩個兒子?
    那既然這樣,為何慈禧太后在給大清朝選皇帝的時候,只看中醇親王家的兩個孩子呢?我們知道,鹹豐皇帝去世後,由懿貴妃的兒子載淳繼位,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貴,懿貴妃也因此被冊封為太后,上尊號為「慈禧」。
  • 慈禧秘密生活(邱淑貞)真美
    玉蘭和六王爺依依惜別,留給他永生難忘的明媚一笑人生若只如初見還叫惠玉蘭的慈禧絕對是個軟妹子,邱淑貞也梳著閨中小丫頭的細麻花兒辮,懷裡抱只喵星人,一身奶茶般的白綢衫,羞嗒嗒的又嬌又萌,滿臉寫著圖樣圖森破,水靈靈的直叫人疼——王晶果然門清兒大眾的審美高潮在哪裡,邱淑貞的慈禧就是該被拿來愛的
  • 珍妃罪不當死,為何慈禧非要置她於死地?
    慈禧雖然喜歡珍妃,但隆裕畢竟是她的侄女,又是自己一手安排她成為皇后的,因此慈禧對珍妃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原因之二,是珍妃不肯賄賂向她勒索的太監,並且到慈禧面前告狀,要求慈禧嚴懲那些太監。這讓平日威風八面的慈禧十分難堪,而且那些被告的太監也經常在慈禧面前說珍妃的壞話,這使得慈禧與珍妃的關係越來越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