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爺爺》:童話不止是治癒心靈,還存有珍貴的寶藏

2021-01-18 無君影迷

瑞士著名兒童文學《海蒂》創造於1895年,作者是兒童文學作家約翰娜·斯比麗。這部小說至今已經翻譯成70多種文字,同時也被改編成多部影視劇,如:1937年艾倫德萬導演的同名電影《海蒂》,1974年高煙勳導演和宮崎駿合作的系列動畫片《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等。

直到2015年,小說再次被改編成電影《海蒂和爺爺》,豆瓣評分高達9.2。導演阿蘭·葛斯彭納的《海蒂和爺爺》不僅讓人重溫經典,還讓人感受電影藝術帶來的魅力。

電影《海蒂和爺爺》的取景,來自阿爾卑斯雪山。影片中色彩鮮明的畫面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視覺衝擊,每一幀的畫面都讓人感到驚豔。同時再搭配上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使觀眾跟隨著鏡頭慢慢地欣賞、感受歐洲純美的田園風光,讓人沉迷其中。

影片中唯美的風景,加上一個溫情的故事,確實能治癒人們心靈。而最重要的是影片中所體現出的價值觀念、傳達出來的信念,那些都是珍貴的寶藏,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而其中的價值也不會隨時間而消逝。

真正的善良是成全對方

海蒂總是用真誠的態度和善良的心去待人,她對於別人給予她的傷害,海蒂總是選擇遺忘,而對於別人對她的善意,她總是能銘記於心。

海蒂和彼特在山上放羊時,饞嘴的彼特偷海蒂的食物吃。當海蒂看到自己的食物都被咬了一口時,只問彼特是不是他偷吃,卻沒有責怪他。後來,彼特抽打兩隻互頂犄角的山羊時,海蒂為了阻止彼特打山羊,願意每天都把自己的食物分一半給他。為了成全饞嘴的彼特和保護山羊,善良的海蒂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

海蒂在克拉拉家吃飯時,都會悄悄藏起一個軟麵包,因為她惦記著彼特的奶奶,知道她牙齒無法咬硬東西,想帶軟麵包回去給她嘗一嘗。

海蒂其實非常想念爺爺和家鄉,當海蒂得知自己要走克拉拉就病了一場之後,她選擇留下來陪克拉拉,甚至讓思念家鄉的海蒂患上了夢遊症。

海蒂用自己的真誠和善良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她為了成全他人總是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善良的人總是願意幫助別人,成全對方,不會為了利益傷害身邊的人,在他們的心中,真情才是第一位的。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處處以自己的退讓、犧牲來討好他人、滿足他人的需求,這樣的人是容易受騙、上當、吃虧。如今社會上的騙子,就是利用我們的同情心來騙取財物,例如藉手機打電話說沒信號就把手機拿走;還有網上很火的街上「碰瓷」事件等等。

所以我們想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就要明白幫助他人也是有底線的。對於幫助和分享,都應該要達到雙方都感到快樂的前提下,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認知,這樣才不會陷入「委屈自己,成全對方」的誤區,成為一個真正善良的人。

最好的成長是回歸自然

影片中的阿爾卑斯山有如仙境般的美景,棉花般柔軟的白雲,碧綠的草地和清新的野花,令人心曠神怡!海蒂第一次笑時,是在山上看到那三隻小羊,她把鞋子和緊身衣裙脫了,只穿著一條白色連衣裙,光著腳在草地上奔跑。在青草味的阿爾卑斯山上,她感受到無拘無束的快樂,就像被放飛的籠中之鳥。

海蒂在跟爺爺生活後,每天跟著彼特去放羊,餓了就吃點麵包,累了就躺在那舒服的草原上,看著那藍天和白雲。或許回歸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生活方式,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具有善良的靈魂。

克拉拉曾因為媽媽的去世,讓內心變得封閉,造成腿疾。而當她來到大自然中,感受那溫暖的陽光、呼吸那清新的空氣時,沒有了原來每天自己一人在屋子的壓抑,沒有那些規定約束後,感受到那自由自由、無拘無束的感覺,她重新站起來了。

人在長大後,已經很少會感受小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成長把我們兒童時期最珍貴的東西換走了。如今,生活城市中的孩子,更多接觸的是高科技產品,吃精緻的再加工食品,在高樓大廈內活動,已經很少接觸到大自然,感受溫暖的陽光、感受各種生命的存在。

作為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弄髒了手腳、擔心身體受傷,而過分約束和保護,使得孩子從小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做事畏首畏尾。喜歡跑、喜歡玩、喜歡小動物是孩子的天性,是否應該讓孩子參加更多戶外活動、參與自然探索活動,使他們有更多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影片中的海蒂,對於現代都市文明與原始自然風光選擇,她還是選擇回歸自然,正是因為她內心始終存有對原始自然的嚮往。所以讓孩子快樂,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有更好的身心健康,回歸自然才是最好的成長。

良好的修養是尊重和耐心

克拉拉的奶奶作為影片中睿智、淑女的存在,和女管家成為了鮮明的對比。克拉拉的奶奶作為貴婦,無視等級地位,對海蒂當成自己的親孫女,第一次見面時就對海蒂說:「叫我奶奶就好。」而引導海蒂學會認字,奶奶更是耐心教導,故意把故事講到最精彩的部分,引導海蒂認字,讓她自己讀故事。

克拉拉的奶奶來到海蒂的爺爺家時,為了讓孫女住他家,誠懇地拜託海蒂的爺爺並說會承擔費用。當爺爺拿出一個破舊的水壺和兩個黑乎乎的杯子,給克拉拉的奶奶倒酒時,奶奶兩次都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雖然奶奶保持那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但也能看得出奶奶並不習慣喝那水壺倒出來的酒。可以看出奶奶對社會地位低於自己的人一樣保持尊重。

諸葛亮曾說:「勿以身貴而賤人。」一個人的可貴之處,不在於他的身份有多高,而在於他能夠始終如一地待人謙遜。

尊重和耐心不是客套,不是禮儀,更不是虛偽。真正有良好修養的人,上至長輩親友,下至晚輩兒女,都能以尊重和耐心的態度去與之相處,從不抬高自己,從不貶低別人。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是平等,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結語

電影《海蒂和爺爺》的故事是簡單的,但畫面是美好的,所內含的價值觀和信念更是豐富的。這些價值觀和信念都是電影中最珍貴的寶藏,所以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都能在電影中得到享受和啟迪,甚至實現人格與修養的提升。

希望每個人都能像海蒂一樣溫柔善良,樂觀堅強,用最大的善意面對世界。

相關焦點

  • 《海蒂和爺爺》人間童話
    《海蒂和爺爺》是一部能「治療人心」的電影,能讓煩躁的人平靜下來,讓絕望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讓「邪惡」的人發現善良。這部電影很純真,純真到你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導演和演員的真誠;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2,超過99%的家庭片。
  • 《海蒂和爺爺》告訴我們大自然確有修復心靈的魔力!
    海蒂想念爺爺,也想念阿爾卑斯山,想念那種光著腳奔跑在花草山巒中,風般輕盈,鳥兒般歡樂的日常。當海蒂回到阿爾卑斯山,她恢復了自由活潑,她的心靈復原了,她在都市中的憂思、夢魘很快就痊癒了。「植物不張嘴,但從未停止對我們訴說。他們的語言,需要用心去聆聽。
  • 5月最高分電影出爐,《海蒂和爺爺》治癒上線
    130多年前,瑞士兒童文學家約翰娜·施皮裡落筆寫下了一個阿爾卑斯山少女的故事,130多年來,這個女孩和她那自由的靈魂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我們內心深處,都曾經或者正在住著一個像海蒂一樣的女孩,代表著我們心靈最熾熱和最返璞歸真的一面。 作為這個經典童話的最新電影演繹版,《海蒂和爺爺》將於5月16日上映。
  • 阿爾卑斯山的童話《海蒂與爺爺》
    海蒂漸漸融入了這裡的生活學會讀書寫字,但她還是很想念爺爺,克拉拉的父親和奶奶看她如此便又把她送回了阿爾卑斯山,而思念海蒂的克拉拉也決定來看她,或許是體驗了從未有過的自由和大自然的美好,克拉拉奇蹟般地擺脫了輪椅,學會了獨立行走,而海蒂與學會了閱讀,有了和村裡孩子不一樣的眼界和夢想,在為對方的進步而由衷開心的過程中,兩個天使般的小姑娘也都在為雙方的進步而開心,友誼也日益深厚。
  • 《海蒂和爺爺》:這部「成人童話」,把整個人都治癒了
    《海蒂和爺爺》是映歐嘉納影業公司出品德國劇情電影,由阿蘭·葛斯彭納執導,佩特拉·比翁迪娜·沃爾普編劇,阿努克·斯特芬、布魯諾·甘茨、伊莎貝爾·奧特曼、安娜·申斯等主演,於2015年12月10日在德國上映,於2019年5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海蒂和爺爺》:願你歷經苦難,還能治癒他人
    有一個小女孩,滿頭捲髮,一臉雀斑,卻溫暖了世界140多年,她就是《海蒂和爺爺》中可愛善良的海蒂。影片改編自瑞士兒童作家約翰娜·斯佩麗的同名小說,講的是孤兒海蒂被送到脾氣古怪的爺爺家裡,最終用真誠和善良感動周圍所有人的故事。
  • 《海蒂和爺爺》:治癒一個人的不是童年,而是愛與自由
    文 | 調侃貧道新版 豆瓣評分9.1分,內容引起極度舒適,看完就等於做了一次「心靈大保健」的電影《海蒂和爺爺》,近日正在國內熱映。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海蒂的小女孩從小父母雙亡,跟著姨媽長大,現在姨媽也不想管她了,就把她送到阿爾卑斯山裡的爺爺這裡。
  • 電影《海蒂和爺爺》-美好的大自然和心靈最治癒人心
    美好的大自然,和美好的心靈,最治癒人心。電影中海蒂是個孤兒,一直由姨媽照顧。而後姨媽覺得她是個累贅不願再照顧了,於是將她送到住在瑞士偏遠山頂的爺爺家。爺爺性格古怪,一直離群索居,起初也拒絕照顧這個從未見過面的孫女,後因感情日益加深而讓她留了下來。
  • 《海蒂和爺爺》:相互陪伴,互相治癒
    而海蒂為什麼會讓眾多觀眾淚如雨下,而又治癒呢?海蒂自幼父母雙亡,由姨媽撫養到5歲,而後姨媽因找到新的工作,不能繼續撫養海蒂為由帶到住在阿爾卑斯山旁邊的爺爺家。村裡一直流傳著爺爺殺過人的傳聞,幾乎沒有人與他來往,爺爺長年獨自一人居住,性格孤僻,脾氣古怪,他對海蒂的到來是拒絕,不接受的。
  • 《海蒂和爺爺》整個故事很童話很溫情,情節主線簡單流暢
    剛剛看完電影《海蒂和爺爺》,心都要化了,最近特別怕看虐心的故事,電影裡海蒂雖然從小失去雙親,可她遇見的所有人都充滿了善意,在那個貴族出門還需要坐馬車的時代。心疼爺爺,看到他被海蒂擁抱時驚詫又感動的表情,總是忍不住想哭,好美的阿爾卑斯山,自然的美好可以治癒一切。首先想說的是影片一開始就用超美的阿爾卑斯山景色吸引眼球,再看下去就用溫暖的故事情節吸引你,十分樸實呢,話不多卻特別暖心的爺爺,克拉拉的奶奶守護孩子們的童心,善良又可愛的海蒂,嗯,真的很推薦。看起來讓人非常舒服的電影,儘管劇情是看了了開頭就知道結局的那種,但是完全不會覺得無聊。
  • 《海蒂和爺爺》:治癒影片的標杆
    海蒂在聽過爺爺的話後高興地與爺爺相擁,道過晚安後便去睡覺了。因為這個擁抱,爺爺徹底地接受了這個天使一般的孫女。 第二天下午海蒂發現那張老舊的桌子旁赫然出現了一把剛做好的椅子,那是爺爺溢於言表的愛的流露。 時光轉瞬即逝,冬天到來的同時也封住了海蒂和皮特兩人友誼的小橋。
  • 《海蒂和爺爺》:給成人世界最純淨的童話獻禮!
    海蒂和爺爺田園牧歌、無拘無束的生活好久並不長,沒過多久,姨媽為了賺錢又偷偷把海蒂接到了山腳下的貴族克拉拉家做伴讀。天真爛漫的海蒂卻不得不面對女管家的歧視甚至侮辱,她不怕爺爺的冷酷,因為可以用愛融化,但是當這個小女孩面對嚴苛的軍事化管理時,她膽怯,她無助。
  • 治癒電影《海蒂和爺爺》
    小夥伴們,國慶和中秋就要來了,八天小長假是否已經安排好了呢?是回家和親人朋友一起團聚?是去其他地方旅遊?又或是在學校學習呢?學子君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部超級治癒、溫暖且勵志的電影《海蒂和爺爺》,大家可以把它安排在國慶的假期中,無論是忙碌之後的放鬆,或是無聊時打發時間,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 《海蒂和爺爺》︱你可以相信童話
    ,電影講述了純真善良的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少女海蒂和爺爺的生活故事。在遙遠美麗的阿爾卑斯山脈,海蒂收穫了親情和友情,但是在姨母的哄騙下,海蒂來到城市法蘭克福,成為貴族小姐克拉拉的伴讀,純真溫厚的海蒂同樣收穫了克拉拉的友情,但是海蒂一直掛念阿爾卑斯山上的爺爺,因而患上夢遊症,克拉拉的父親決定將海蒂送回家,海蒂重新回到如詩如畫的阿爾卑斯山上。
  • 《海蒂和爺爺》——惟願這份美好能治癒你心,目光所及,皆是柔情
    這部德國電影裡,能治癒你的除了唯美的歐式風光——藍天白雲,高山湖泊,羊群野花之外,還有海蒂和爺爺溫馨的親情,克蘿拉和海蒂真摯的友情,這裡面的種種都為我們營造出了一個靜謐的,柔軟的故事。我們在不相信童話的年紀喜歡上童話,並非所為無他,只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渴望許久但仍未實現的童話,只不過是恰巧在某一部電影中找到了寄託的對象罷了。
  • 《海蒂和爺爺》今日上映 久違治癒口碑最佳
    久違治癒口碑最佳    眾星紛紛走心安利  除了真切純粹的情感觸動觀眾情緒,電影流露出的回歸自我的理想,也無不撫慰著都市裡漂泊的疲憊靈魂。對於海蒂來說,一花一木,一個小麵包都能使她倍感幸福,這種樸素的情緒,恰恰被成人所遺忘丟失。在此前的點映期間,《海蒂和爺爺》收穫好評如潮,可謂全場零差評。甚至連一向嚴苛的專業影評人都被打動,不吝讚美之詞,「幸好有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世界美麗的靈魂」,「治癒滿分,海蒂讓我們不再迴避自己的內心。」
  • 《海蒂和爺爺》:海蒂說,黛特姨媽不是壞人
    《海蒂和爺爺》是一部治癒系電影。片中講述了天真可愛的小姑娘海蒂用自己的真誠善良,感動和幫助周圍的人的故事。治癒系,即使人獲得一些情感地彌補和開悟,從而使人身心的創傷得到完全修復。從心理學角度看,人類本質上追求的是舒適和安定平穩,本質上是不會喜歡攻擊行為的。更為了避開傷害而轉化為尋求治癒。
  • 高分治癒佳作《海蒂和爺爺》5·16暖心上映,最簡單的故事往往最動人
    作為聞名世界的經典童話IP之一,《海蒂》不僅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暢銷全球,更早已成為影視改編領域的寵兒,從默片時代開始,好萊塢就將海蒂的故事搬上銀幕,依據此IP改編而來的兒童劇、音樂劇、歌舞劇、電視劇、電影、卡通片等不計其數,而《海蒂和爺爺》是該IP影視化改編歷史上的最新並且最佳作品。
  • 《海蒂和爺爺》每一個故事都有始有終,該平緩時就慢下來
    「如果生活中有什麼使你看到快樂,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別人說什麼」,克拉拉的奶奶說的這句話不僅成了整個電影的金句,更在眾人的朋友圈廣泛流傳,然而《海蒂和爺爺》這部電影,令人讚嘆的卻遠遠不止這句名言。其實我跟這部電影的結緣很偶然,只是在看豆瓣Top250時候看到了這部電影,點進去看,映入眼帘的第一張劇照便是海蒂和爺爺的合照,一下就被海蒂的小兔牙和招牌笑容萌到了~於是便先??了下來打算之後看,等了一個月之後驚喜發現要在國內上映了,於是便等了一個多月,期間不停地刷預告片,又把電影官博設成了特關,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上映的那一天。
  • 海蒂和爺爺,史上最治癒的電影!被翻拍多次
    文|如斯前一段時間,《海蒂和爺爺》被重新搬上了電影大屏幕,雖然已看過無數次,但仍有不少人,願為些買單!可見,好的電影永遠都受觀眾喜歡!目前上映的一版於2015年12月10日在德國上映,2019年5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目前豆瓣評分9.1分!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身世悲慘的小女孩,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姨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