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兩用話酒緣(一)

2021-02-06 上海中醫藥大學

「酒實在是妙,幾杯落肚,就會覺得飄飄然、醺醺然。」梁實秋先生的《抒情酒話》開篇如是言到。

在中國這個釀酒歷史悠久的國度,酒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曹操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借酒來排解人生的憂愁;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更是用醉酒來躲避魏晉亂世中的政治迫害;多少文人墨客飲酒賦詩從而創造了經典之作……

可見中國人與「酒」有著一種難解情緣。在飲食文化中,我們又怎能不來談談酒文化呢?除此之外,你或許不曾想到,」酒為百藥之長「,酒也是一味藥,在中藥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繁體的「醫」字,其下半部為「酉」字,就像酒罈之形。而「酉,酒本字」,即酉就是酒。《說文解字》中亦有言:「醫,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酒除了可用作家宴飲品外,與中醫藥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說到酒,要先談談釀酒的發展過程。

在農業尚未興起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一般使用野果作為釀酒的原料。隨著人類進入農耕時代,用糧食釀造開始成為百姓生產酒的主要方式。

農業剛開始的階段,糧食貯藏引起發黴發芽,便產生了天然的曲藥,將發黴的糧食浸在水裡便能發酵成酒,這便是天然酒。慢慢地,人們開始以稻米、大小麥、高粱等穀物為原料,再利用麴黴、酵母的代謝作用來釀酒。總而言之,酒的釀造離不開穀物的發酵。

故中醫認為酒為水谷之悍氣所成,其味辛甘。陶弘景云:「大寒凝海,惟酒不冰。」可見酒性熱。既然是水谷的彪悍之氣所成,就具有一定的暢通血脈、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酒可單獨作為一味藥物使用。當我們的胃因受寒而不適時,適當地飲用一些黃酒就可以起到散寒暖胃的作用。酒也常搭配其他藥物使用,以《金匱要略》中的栝樓薤白白酒湯為例,看看酒是如何發揮其功效的。

相關焦點

  • 食材探秘|藥食兩用的豆中之王——黑豆
    一說黑豆,很多人會想到「烏髮娘子」這一美稱。黑豆又名櫓豆、黑大豆等,向有豆中之王的美稱。
  • 溪邊這種植物,酷似薰衣草,常被忽視,殊不知是藥食兩用珍貴野菜
    溪邊這種植物,酷似薰衣草,常被忽視,殊不知是藥食兩用珍貴植物,它還是夏季最佳食用野菜薰衣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即使沒有見過,但至少也聽過,可以稱得上是花園景點中的翹楚。仲夏,又到了千屈菜盛開的季節,長長的花莖上,紫紅色的小花擠擠挨挨,隨風搖曳,放眼望去就是一大片淡雅的紫色,如果不知道是千屈菜的話,我想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是薰衣草。千屈菜,又稱水柳、大關門草、對葉蓮、紅筷子、水枝錦等,為千屈菜科千屈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全國各地,常野生於水邊、溪旁、沼澤地及潮溼草地中,現各地廣泛栽培。
  • 省食協組織有關專家和企業家赴浦城藥食兩用中藥材產業園調研
    省食協組織有關專家和企業家赴浦城藥食兩用中藥材產業園調研 2019-09-15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奇聞:這種野果模樣奇醜,可農村人愛吃,藥食兩用,泡酒更是一絕
    那會的人幾乎沒有零食這一說,城裡孩子記憶裡的包裝食品,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卻是各種天然野果。雖說差距有點大,但不得不說,還得是這野果子才最有價值的,現在一些更是被市價哄抬,花錢買都買不到了。城裡人對於野果子很多都是見所未見的,不少模樣都給人第一眼十分稀奇的感覺,像是它一樣,模樣奇醜人見人怕,可農村人卻愛吃它,藥食兩用,泡酒更是一絕。
  • 茵陳很不起眼,卻是藥食兩用的食材,看看這些功效作用 食用方法
    茵陳是很常見的一種藥食兩用的食材,主產於陝西、山西、河北,有些地區的人可能不太了解,覺得茵陳很不起眼,甚至有的人把茵陳當做雜草處理掉了,其實茵陳有較好的保健作用,不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的具體功效是什麼。今天,博禾醫生就來嘮叨一下茵陳的功效作用,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在野外遇到它,請帶回家,藥食兩用,可遇不可求!
    據了解,羊肚菌,在我國的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南、河北、北京、湖南、貴州等地區均有分布,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菌類蘑菇,有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適宜中老年人、陽萎、早洩、性功能減退,性慾冷淡性慾冷淡的人、婦女、腦力工作者食用。
  • 藥食兩用香草植物——藿香
    藿香全草含揮髮油,可用作強刺激藥與芳香料,是香水的常見成分。其中的藥用部分為藿香的莖葉,有芳香化溼、和胃止嘔、祛暑解表等功效。藿香的葉子還有殺菌功能,把洗淨的葉子含在嘴裡嚼咬可除口臭,預防傳染病。▲藿香魚片湯作為香草的藿香也可作為烹飪佐料或食材,可取其嫩莖葉涼拌、炒食、炸食、蒸食,也可煮食。
  • 仙草茯苓一起學,藥食兩用,利水補脾又安神,抗瘤美白又瘦身!
    簡單說就是一利二補三安神,一利是利尿消水腫,為利水消腫之要藥,無論寒熱虛實皆可,且利尿不傷正氣,什麼情況都可以用,厲害吧;二補是健脾滲溼,適合於脾虛溼盛洩瀉;三安神茯苓歸心、脾、腎經,有補心脾安神的作用,善治心脾兩虛之證,失眠、健忘、多夢都可以使用,像天王補心丸、歸脾丸中都用到了茯苓。清肺排毒湯源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幾個經典名方:麻杏石甘湯、射幹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
  • 如何看八字命局中的一格兩用
    八字命局中的一格兩用,是命局中制官、化官、合官三者之間的關係。有的命局日主用印化官了,就不喜再用食傷去制官,日主合官了,也不喜再用食傷去制官,二者同時出現的時候,就叫做一格兩用,一格兩用格局層次都會大大降低。如下一命造。乾造:戊申。
  • 清明食葉,端午食藥(食藥篇)
    清明食葉,端午食藥(食藥篇)五月古稱端月,初五是個陽日,故稱端陽,是個天道自然運行的節日。
  • 藥食同源目錄大全(2019最新版)
    ▍來源:食藥法苑/賽柏藍▍整理:遙望2020年1月2日,國家衛健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對黨參等9種物質開展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
  • 有一種植物的嫩芽,冬春可採,食藥兩用,它就是……
    食畢,即愈。」這個故事說的是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裡,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這個故事雖有些荒誕,但它所頌揚的孝行精神,還是令人感動的。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藥食同源嗎?
    評論認為,中國民間對於食藥同源哲學的痴迷,以及對野生動物具有醫療作用的想像,可能導致自然界中的病毒感染人類。 據之前官方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這次疫情可能與部分人進食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有關。但疫情的原罪,就這樣被歸於中醫的傳統經典「藥食同源」理論嗎?
  • 靈芝是否屬於藥食同源呢?
    在我們國家,有一些藥物和食物是相同起源的,也就是這類產品既可以入藥,又可以食用,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簡稱為「藥食同源」,這類產品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食物和藥物,那靈芝是否是屬於藥食同源類呢?
  • 今朝更好看——白山市食藥產業發展探析
    關於全面加快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建設實施意見、白山市關於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力打造「一谷一城」建設新引擎實施意見、白山市關於大力發展食藥產業實施意見等以紅頭文件下發,在權威媒體轉發,幹部群眾反響熱烈,白山食藥產業發展如沐春風,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掛上了「前加力」。白山資源豐富、生態良好,發展食藥產業條件得天獨厚。
  • 野外一植物,藥食同源,南方人當「野菜」,北方人:雜草而已
    本期導讀:野外一植物,藥食同源,南方人當「野菜」,北方人:雜草而已在我國的農村野外,生長著無數的雜草植物,其中可以說有90%以上的品種不被人們所知。即使是生活在農村的人,也都統稱為雜草。因為這植物藥食同源。01赤蒼藤你認識嗎筆者說的這一種長在南方野外的雜草,它的名字叫「赤蒼藤」。
  • 【警界人物】王麗:守望食藥安全,護航百姓健康
    國慶假期剛結束,食藥支隊民警們又恢復到了緊張的工作狀態,尤其是王麗。作為食藥支隊的副支隊長,上午11點,結束了手頭工作的她,又驅車來到了市場監督管理綜合執法局,對近期以來的食藥市場檢查情況進行梳理,並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 乾濕兩用粉餅好用嗎?怎麼用? 乾濕兩用粉餅的正確使用姿勢Get√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乾濕兩用粉餅好用嗎?怎麼用? 乾濕兩用粉餅的正確使用姿勢Get 幹用粉餅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定妝,使彩妝更加的貼合。溼用粉餅則是為了能讓補妝顯得不厚重。那麼,乾濕兩用粉餅怎麼用?乾濕兩用粉餅好用嗎?乾濕兩用粉餅的正確用法是什麼呢?下面揭曉!
  • 蘭州精選百種食藥同源「甘味」美食 邀眾「一飽口福」
    7月4日,「食藥同源,美食健康發展」地方特色小吃品鑑暨第二屆甘肅好食材推介活動在蘭州舉行。 劉薛梅 攝中新網蘭州7月5日電 (記者 劉薛梅)「民勤的果蔬到底好不好?羊肉到底香不香?嘗一口便讓人忘不了!」
  • 南昌嚴厲打擊「食藥環」違法犯罪 通報三起典型案例
    12月16日,記者從南昌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支隊獲悉,截至目前,在「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南昌公安機關共偵辦各類「食藥環」案件414起,其中食品類126起,藥品和醫療器械類36起,環境類56起,智慧財產權類16起,證章類33起,其他11起,食品和環境類行政案件136起;抓獲食藥環犯罪嫌疑人340人,其中取保38人,刑拘160人,逮捕75人,起訴判決67人;處理各類違法人員15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