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喻採風|誇誇馬鞍山百年古鎮白渡橋的童家鍋貼餃

2020-12-23 彩色旅圖

白渡橋童家鍋貼餃

▓ 理喻/文圖

老闆娘,來五十個鍋貼餃! 理喻攝

「老闆娘,給來五十個鍋貼餃,三十個打包帶走,二十個放碟中馬上吃。」

「好嘞!白橋米醋在壺裡,麻煩自己倒一下!我實在抽不開手給您倒。」

「行。童家鍋貼蘸米臘,吃過不知家哪住!」

「老闆,各能麻煩你幫我煎十個鍋貼餃,要煎嫩點,我八十五歲的老媽沒牙還非要吃你家的鍋貼。要不我加錢。」

「沒事的,本鄉本土的咋談加錢!我用小鍋炆火慢煎,保證老人吃好!」

這是誰家鍋貼店這般繁忙?告訴你,這是安徽馬鞍山百年古鎮白渡橋童家鍋貼餃,店主叫童修平。

清末民初,童家在白渡橋鎮上開的是一家包子店。由於包子店生意尚好,開店的人家越來越多,競爭也就激烈。店主父親便隻身來到蕪湖投師生煎鍋貼。半年的學習實踐掌握了鍋貼餃的配料、製作、煎烤技術,便在鎮上開了「童家鍋貼餃」店,直至全國解放。1956年全國範圍出現社會主義改造高潮,全行業實行公私合營,店主父親編入集體餐飲行業後,童家鍋貼餃店才歇業。

改革開放的大潮在全國掀起後,私營企業、個體店鋪如雨後春筍。童修平和父親商量準備重操舊業。開業後童修平跟著父親一點一點地學,在實踐中不斷創新配料、煎烤技術。不長時間,童修平便獨擋一面當起「童家鍋貼餃「店老闆。

包好後上鍋。理喻攝

童老闆店面深居白渡橋老街。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著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白橋新街道在老街西面建成。許多店面紛紛搬遷新街道。新街道人頭攢動,日益繁榮;老街道人員稀少,日漸敗落。童老闆也處在十字路口艱難選擇之中。親戚朋友也都勸他隨大流搬至新街道。倔犟的童修平思量再三,決定留在老街營業,他堅信多年老店的品牌與質量,應該「酒香不怕巷子深」!於是,他更加注重鍋貼餃的質量與口味(感),以質量、味道求生存。在食材選料、餃子的製作上顯得過於苛刻。1.餃餡非豬前後腿肉不用。別人問其原因,童老闆說:「豬的前後腿肉是活肉,呈瓣狀,色澤好,做成餡吃起來有勁道,嚼起來回味無窮。」2.豬肉買回家一律用刀剁,再忙也不用絞肉機。因為刀剁肉餡細膩黏潤易出味;3.肉餡只放鹽、姜、蔥、蛋清加少許白糖,再不放其它任何佐料和添加劑;4.鍋貼餃現包現煎從不用冰箱裡或隔夜餃子煎烤。賣剩的鍋貼餃當天處理決不回鍋再賣。5.用當地國營企業加工生產的純菜籽油煎烤,小油廠和來路不明的食用油不進家門。6.食材斷貨寧可停業也不湊合營業。這裡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一天早上,童老闆只賣了三鍋鍋貼餃便告知前來用餐喝茶的食(茶)客,本店鍋貼餃已賣完。客人不解地問道:「你案板上不是有許多包好的餃子嗎?下鍋煎一下不就得啦!」童老闆給客人耐心地解釋道:「案板上的餃子餡肉我問過我老伴了,不是豬腿肉。再說我出去有事回來遲了,肉餡不是我親手做的,我不會賣的!」客人紛紛搖頭說童老闆死腦筋。童老闆非但不生氣,反而微笑地反問道:「大街上賣鍋貼餃的還少嗎?你們幹嘛趕到我這偏僻的老街來吃我煎的鍋貼餃?不就是想吃個味道純正、真材實料的鍋貼餃嗎?我要馬虎隨便,你們還會常來嗎!」聽童老闆這麼一說,客人們雖然有點掃興但還是點頭稱是!

童家鍋貼餃注重餃子外型精巧讓人看上去養眼。麵皮手擀,大小一致,厚薄適度,稜角分明,皺紋均等,入鍋前在案板上就是活靈活現的「金元寶」。下鍋生煎倒油適量,油多了迷嘴膩人,油少了乾癟生硬;火候是「前重後輕」即開始大火煎焦餃底,然後再用溫火燻透餃餡,讓餡汁從內滲入餃皮中。這裡最關鍵一道工序就是用面水澆勻鍋裡餃子,在餃子上形成一道保護膜不讓餃餡汁滲出。時間把控十分重要,出鍋早非但無味不透而且形似蒸餃;出鍋遲餃煳鑽煙難以入口。

每當我們看到童家剛出鍋金黃噴香的鍋貼餃總是饞涎欲滴!一口咬著皮酥脆、餡微汁、那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使人解饞!

有機會來古鎮白渡橋,早上一定去趟石板老街,品嘗一下童家鍋貼餃,一定讓你久久難忘!

百年古鎮白渡橋,

精彩故事慢慢聊。

鍋貼餃上面水澆,

童家獨創上頭條!

(感謝徐健、王友明、鍾寧協助採訪,2020.07.21完稿於江西鄱陽湖蛤蟆石)

老童一邊幹活一邊答話。理喻攝

【群友互動】

賈躍瓊: 白橋童家鍋貼用真材實料,真情實意打造!百年老店,百姓口碑。看到鍋貼,想到小籠包,曾經的雞鳴湯包,皮薄餡大,肉嫩黏潤,湯汁鮮美,是南京人的口福。自從鼓樓食品大樓拆除,雞鳴酒家的湯包散落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卻沒有一家是正宗的。包子皮越來越厚,肉餡越來越小,更談不上湯汁鮮美。前年夏天,尚書巷菜場對面新開了一家雞鳴湯包分店,宣傳陣勢不小,又是發傳單又是送扇子,市民們紛紛來品嘗,但因口味不正宗,開了不到半年就歇菜了!真搞不懂,好好的名牌小吃,為什麼不珍惜,不維護好?@南京餐飲管理部門:過去是商業局管,現在不知道什麼部門管老字號的正宗。

理喻:賈老師,早上好!感謝您午夜還在關注拙文!這童老闆就是倔犟,老街除少數住家老人根本就沒人走動,唯獨他家門口天天有人光顧,還真是老街的風景靚點。光顧的人是衝著百年老店而來!是衝著童家鍋貼多年不變的口味而來的。採訪中我問童老闆兩個問題:1.您也七十歲了,等到耄耋之年幹不動,兒子會傳承嗎?2.默默堅守,就沒擔心過失去新顧客?一貫性格內向寡言的童老闆回答我這兩個問題時既傷感又興奮:「兒子無意傳承,我歇了店倒了……"童老闆半晌才說:「只要我珍惜百年品牌老店,顧客永遠丟不了!」童老闆一臉的嚴肅與認真,又一臉的自信與興奮。在回來的路上我始終擔心著「童家鍋貼」店的命運。照此看來關門是在所難免!我思來想去,童老闆的兒子寧可在別家公司打工,為什麼就不能子承父業呢?唉,堅守是多麼的不易啊!

相關焦點

  • 前童古鎮,這個被稱之為「江南小麗江」的地方,因電影而出名
    前童古鎮,地處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西南,面積68平方公裡,人口2.6萬,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理環境獨特的江南古鎮,先後被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和浙江省旅遊城鎮。是浙東地區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韻的小鎮。當地童氏自南宋紹定年間在此定居後就勤耕好學。
  • 法國的馬卡龍,中國的百年鍋貼!
    低調奢華的百年鍋貼!真理就是:所有的皇家傳奇背後都有故(chao)事(xi)的。開封人民表示不服。 吃薺菜餡鍋貼的時候要配肉餡的鍋貼!(就這麼實在~喝飽了哪兒還有地方吃鍋貼!嘻嘻~)你吃過百年鍋貼嗎?!
  • 巨好吃的「脆皮鮮蝦鍋貼餃」,皮薄餡大、做法簡單,小白秒變大廚
    今日美食「脆皮鮮蝦鍋貼餃」,每一個都包裹了大蝦仁,做法簡單超好吃。你們一定要試試呀!料理鍋加熱倒油,放入鍋貼,小火煎至底部金黃,倒入半碗水,蓋上蓋子燜熟。5.煮熟後撒上蔥花、芝麻,美味的脆皮鮮蝦鍋貼就完成啦!趁熱吃真的太香了,鍋貼底部脆脆的,肉餡鮮嫩多汁,好吃到哭,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喲!
  • 美食學堂|鍋貼?煎餃?傻傻分不清楚
    小編決定為忠實的粉絲們講述煎餃和鍋貼的前世今生的恩恩怨怨……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鍋貼?什麼是煎餃嗎?還是你傻傻分不清楚?1身世篇煎餃是中國北方地區漢族傳統麵食小吃之一,主要食材是麵粉和肉餡,製作成水餃之後用油煎制而成。表面酥黃,口感香。鍋貼包製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牙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
  • 堅守傳統,六安的水煎包、鍋貼餃能吃出……
    水煎包裡包的是韭菜粉絲大白菜,而鍋貼餃個頭比水餃略大,內裡是肉餡,用大平鍋現炕,殼子金黃酥脆,內餡飽滿豐富,聞著香氣就讓人忍不住吞口水。調配好肉餡,韭菜洗淨切好、把粉絲炒熟後,汪顯瓊開始熟練的揣起面來。汪顯瓊:你天天揣這麼一大鍋面,特別需要力氣嗎?習慣了。何孝銀:這個包就是揣面揣的,經常揣,經常揣,她也有個包現在稍微消掉了,以前她手一個包,我手一個包。
  • 馬鞍山美食春節營業時間表,人手一篇沒毛病~
    搜羅全城,足足16家店特此奉上這份誠意滿滿的《春節美食時間表指南》七家灣牛肉鍋貼顏色金黃,外皮酥脆厚實。一口咬下去,酥脆噴香的鍋貼在嘴巴裡迸發出滾熱的湯汁,口腔充斥著鹹、鮮、香的滋味。📍三店 師苑路西側湖東路加油站對面平山新村23棟106室
  • 來重慶必去旅遊景點,重慶排名第一古鎮
    近幾年旅遊業發展越來越好,人們都比較注重吃喝玩樂,重慶也成為大部分人旅遊選擇好地方,我就帶大家了解磁器口古鎮,一共有12條街小巷子,街道兩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地面由石板鋪成,沿街店鋪林立。千年磁器口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磁器口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嘉陵江畔。
  • 南京最棒的牛肉鍋貼,不要錯過!
    5元一兩5個,算是老字號鍋貼裡最便宜的,他家的鍋貼個頭不大,剛出爐的鍋貼金黃透亮,看著都有食慾;擀的麵皮不厚不薄,煎制後麵皮處的酥脆和面底的焦脆,相得益彰;再看內餡新鮮牛肉剁的精細,外加少許蔥薑末去腥,配出最合適比例的口感,汁水不多,但卻緊裹麵皮和肉餡,實乃美味,足見師傅的功力;相對於李記家的鍋貼稍偏鹹口點,個人更加喜歡。
  • 央視反覆取材的雲南古鎮,到底藏著多少寶藏小吃?
    要吃官渡粑粑,這家百年老字號可不能不去。  很多路邊夜食攤的鍋貼都是炸至焦黃甚至棕黃的,像這份金鍋貼一樣金綠相間的,還比較少見。  鍋貼已然足夠撐起他家的招牌,但這份稀豆粉的存在更是錦上添花。  8  荷花姐姐家
  • 我們跑遍全合肥,就為了給你找出這30家最美味的早餐店!
    他們家的辣椒加上醋蘸著包子或是餃子特別的好吃,又辣又酸!百年老店耿福興的湯包汁多、湯鮮、皮薄、不油不膩不厚重,有點甜甜的味道根本停不下來啊~~地址:包河區馬鞍山路與南一環交口新都會購物廣場北門面人均:17元合肥的百年老店!
  • 魔都鍋貼圖鑑,哪家是你的菜?
    轉載來源:微上海
  • 迎江區師生採風百年老街感受家鄉歷史文化
    迎江區師生採風百年老街感受家鄉歷史文化 2020-11-10 10:12:03   來源:安青網
  • 大寫的牛鄭州這幾家館子的鍋貼焦黃酥脆,有的流傳一百多年了
    鍋貼也是有尊嚴的,鍋貼不是煎餃,煎餃也不是鍋貼,就如同周迅與李小璐,白巖松與汪峰,夏雨與張一山,王珞丹與白百何,長得挺像,但戲路不同。黃焦酥脆翅淋連的鍋貼有多好吃,多說無益,來嘗一嘗吧。燜餅和素鍋貼是每次去必點的菜品,燜餅軟香不膩,鮮美爽口。素鍋貼麵皮焦黃,餡味香美,非常好吃。
  • 南京最全鍋貼指南!在南京吃鍋貼,收藏這一條就夠了!
    李榮興作為曾經的南京早點四絕,牛肉鍋貼最走俏,號稱全南京第一。幾代傳承的百年老字號店了,一到飯點,排隊的人很多。雖然不是以牛肉鍋貼最為出名,但也是不可錯過它們家鍋貼。他們家的各種菜品也都是和牛掛上鉤,每次人都是爆滿,如果想吃可是需要提前去佔座,當然也是一家多年價格未改的老牌鍋貼店了。
  • 前童古鎮「破敗不堪」,竟還收70元門票,只因拍過一部電影?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西南約14公裡處,有一個叫「前童古鎮」的古鎮,江浙地區的古鎮很多,你可能沒怎麼聽說過這個古鎮,名字沒怎麼傳,這裡的票不便宜,70大洋,很多遊客都沒見過,70票簡直是個洞。前童古鎮是比較原始的生態古鎮,這裡留下了明清時代的老房子和老街,為什麼需要70元的票?
  • 來自江南古鎮的邀請——如是戶外•烏鎮童玩跑
    」;那麼,這個仲夏,我們一起奔跑在烏鎮,參加「如是戶外 • 烏鎮童玩跑」,快樂邂逅童年時代!奔跑在古鎮與鄉野間,感受獨特的歷史魅力和江南野趣之美;穿行在青石板與古橋之中,享受運動與童玩的樂趣。♥ 著名跑步產品設計師+漫畫家@星也亂為大家設計獎牌——期待!♥ 環球跑達人@韋飄飄 任賽事總監——專業!♥ 100公裡選手@大威子 為大家做賽事執行——熱情!
  • 赤坎古鎮項目「歷史人文系列」之四——名家筆下的赤坎古鎮(下)
    一個小小的古鎮,同時期擁有兩家圖書館已經是夠傳奇的了,還建有三家電影院,這不僅在五邑地區不多見,就是在整個嶺南地區也是嘆為觀止,這自然與古鎮的文化遺傳有關。白雲飄過古鎮,陽光下的古鎮光影不斷變幻。兩個民國赤坎電影人的身影若隱若現,他們分別從古鎮的上埠與下埠走來,一個長袍馬褂,一個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玉樹臨風。
  • 青島滄口唯一百年國營老店,特色羊肉灌湯蒸餃,老滄口鍋貼最出名
    青島老滄口唯一的一家百年老字號,曾經的國營老店,始於1913年,與春和樓,聚福樓並稱為「島城三大樓」,當然,這些也只有老青島們也許還有印象,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去過老滄口,吃過這家老字號的還真不多。曾經的國營老店,大約都曾被吐槽過服務,如今早已不是當年,有了很大的變化,經歷了百年的老店,有些不同的底蘊,可能特意跑去老滄口去吃一頓老店的還是少數,大多還是正好在附近,何不去感受一下李滄唯一的百年老店呢。
  • 安遠百年石磨史千年古鎮百年磨坊星火相傳
    百年磨坊 星火相傳 再現擔當 1791年,清嘉慶二十年,安遠大城富翁王秉乾在安遠大河灣陳家坡撿起「王家水磨坊」.1912年前後,安遠中街李德榮祖先在安遠河灣修建了「李氏磨坊」.1923年,民國十二,安遠北街富商藺壁父親在安遠河灣建起
  • 中央電視臺《記住鄉愁》攝製組採風江萬裡故裡 拍攝我族冬至《祭祖》活動
    同時,欄目組成員全程拍攝了《祭祖》活動,進行實地採風。此後,欄目組成員並兩次來到陽峰鄉林塘村南宋丞相江萬裡故裡採訪,先後在陽峰鄉府前村、江萬裡紀念堂、江萬裡陵園取景,並拍攝冬至做米粑、江氏族人祭祖、講述江萬裡事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