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影評》第6版 作者: [美] 蒂莫西·科裡根
第二章:想·看·寫
如何理解觀影經歷的多個層面?或者說應該選擇什麼角度來分析和評寫?故事?表演?剪輯?
觀影的過程:看電影的地方、票價、銀幕大小、故事節奏、背景音樂等。
「看的不好,寫得也必然不好」— — 讓-呂克·戈達爾
開始評寫電影的唯一方法:全神貫注地看電影,甚至是你不喜歡的影片。無論是在你觀影之前的準備,還是在看完電影之後的片刻裡,作為一個作者,你需要將個人和最初的感受整理出來,這些就是你分析這部電影的基礎。
角色or技術創新?電影對觀眾的影響?
評寫整部影片,應該將注意力和分析導向哪裡呢?
電影是由許多因素(編劇、生產需求、製作成本、其他因素)合力的結果。
拍攝一部電影,許多精力和實際都花在「前期製作」上,期間導演和製作人要籌划具備和拍攝策略,同樣的你能把時間花在一些全局性及預設性的問題上,分析將會更精彩。
儘可能地為評寫一部電影多做準備,甚至在電影開之前,就問一些關於電影潛在的且與你的興趣相關的問題。
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電影包含了文學、造型藝術、音樂、舞蹈、戲曲甚至建築。問問自己,什麼是你最感興趣或最了解的藝術形式。你能利用你所掌握的有關文學和繪畫的知識來分析一部電影嗎?
電影工業依賴於技術進步,並且,技術的進步會很快地反映在電影工業裡。這個行業的其他技術——各種音效、彩色影評、特殊效果等同樣可以是一篇別處心裁的分析評論的起點。一部電影是要在電影院放映還是為電視頻道製作,這本身已經透露了影片故事的很多信息。
電影技術、生產和發行是一種商業和經濟行為。在分析任何電影的時候都要謹記這一點。
要寫成一篇文章,採取這樣的角度去分析一部電影,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對電影背後的經濟和商業因素保持敏感,可以使你對銀幕上的影像有更加深刻複雜的認知。要態度開放且習慣質疑:如果影片看起來使以低成本製作的,這樣的成本是否使這部影片可以講述哪些高成本電影所不能涉及的事呢?相反,一些好電影是怎樣利用大製作的?或者如何利用低預算?大部分的錢用於何處?明星?特效?宣傳?為什麼?電影的預期觀眾是誰?青少年?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男人?女人?
當你坐下來看電影的時候,腦子裡預備著這些問題將會使你的分析更加犀利。第一次看的時候你會感覺非常不舒服,因為你一直不能決定什麼值得寫的什麼是沒有價值的,這個時候,這些問題可以啟到指導作用。
一、主題與意義
電影不是僅就一個主題展開的,而是基於某些原因和為了產生某種意義而對該主題的一種特定詮釋。電影並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故事、一個人物、一個地方或是一種生活方式;
為了對電影中的情節和人物作出深刻而有洞察力的分析,你必須將電影視為依照某些形式積風格而建構起來的,而這些特定的形式和風格都受到特定歷史時期的影響。
這就是一篇影評的根本所在:檢驗一個主題是如何通過藝術、技術和商業的共同作用面產生了特定的含義。注意這些因素中最吸引你的部分。自始至終,要保持質疑的心理。
二、無聲的對話:與電影交談
寫文學評論技巧:在文章旁邊記下自己的感想、畫出重點或者時在難點處打問號。
電影和文學不同的是,電影的影像是連續運動的。
一個善於分析的觀眾必須養成習慣:即使是在兩三秒鐘的觀看時間裡,也能夠抓住影片的關鍵時刻、形式或者影像。
當觀看的影片越多,對待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敏感度就會越來越強。
兩個基本的指導性原則:
①注意電影中的哪些元素是你產生了陌生或困惑的感覺。
②注意哪些元素一直在重複強調某一觀點。
分析一部電影意義的第一步:電影都有其重複模式,這些重複與電影中某些激動人心的非凡時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找出電影這些模式並解釋它們。
一篇好影評的關鍵:提問題
基礎問題:
①影片的片名和情節有什麼聯繫?
②為什麼電影以此種方式開場?
③電影是在什麼時候拍攝的?
④為什麼開場時演員表是一種和背景不協調的方式來呈現的?
⑤為什麼影片和我最近看過的好萊塢電影或那些老片子有何異同?
⑥這部影片和我知道的外國影片由什麼相同之處?
⑦攝影機移動是否有某種顯著的形式?也許是遠景,疊化或者跳接?
⑧哪三、四個鏡頭是最重要的?
本質上,任何一部電影和電影的任何一個層面都是重要的。
寫成一篇飽含力量和洞察力的評論的第一步:即使在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們也要記下一些道具、服裝、攝影機方位,等等,然後,再選出最具說服力的證據。
三、記筆記
想寫出一篇好的電影評論:一定要重複看電影,無論是電影版本還是通常較易獲得的錄像帶、DVD版本。
光是看一遍電影是不可能看到影片裡描述的所有細節和複雜之處的。同時,記下筆記。理想狀態是,在第一次觀看的時候,記下電影裡瞬間打動你的地方。第二次觀看的時候,你應該開始認真而詳細地做筆記。
最初的筆記:關於你看電影種產生的問題和對話的速記版。
技巧:學會如何節約時間和識別出影片種的關鍵場景鏡頭和敘述情節。(限時記筆記,儘可能詳細地記下影片中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到四個場景、鏡頭或者片段)。根據自身的興趣,關注影片中不同點和人物(至少在一個層面上),但是大多數影片都會提供一個戲劇性的高潮部分或者主題來暗示觀眾注意正在上演的劇情。
一個觀眾做筆記和試圖理解的中心點:任何一部電影的孤立場景中所具有的顯著影響,即使某部電影拒絕或嘲諷這些戲劇性的高潮或主題。記錄這類信息的時候,要儘可能地具體,要記錄下影片中的人物和內容,而且要記下鏡頭本身和它的攝影技術(形式),如何通過攝影角度、燈光、景深和剪輯技巧來表現內容。
通過練習,這個作者必須記下一些有關的信息,包括對特定場景中空間的戲劇運用或者對色彩的巧妙使用。
一個有經驗的觀者:注意到聲像之間的重疊和斷裂。
非常容易學和用的標準簡寫:不能出現在最後的評論文章中
pov 主觀鏡頭/視點(point of view shot)
ls 遠景/全景(從遠距離拍攝整個人的鏡頭,與只拍攝手或者頭的特寫相對應)
cu 特寫(close-up):比如,只拍一個人的頭
xcu 大特寫(extreme close-up)也許時頭部某處的特寫,例如眼睛
fs 全景(full and long shot):在景框中顯現出人物的全身
3/4s 3/4景(three-quarter shot):只顯示人物的3/4
ps 搖鏡頭(pan shot):從左到右,或者反過來的主觀鏡頭,但是垂直軸不變
s/rs 正/反打鏡頭(shot/reverse shot):比如,在主觀鏡頭力,我們看到一個人注視著另一個人,然後看到這個被注視的人的鏡頭
ct 切換(cut):電影從一個畫面轉到其他地方
It 長鏡頭(long take):在接下個鏡頭前延續一段較長時間拍某物的鏡頭
crs 升降鏡頭(crane shot):在主觀鏡頭裡,俯瞰到的戶外場景
trs 推位攝影(tracking shot):主觀鏡頭跟著移動j,比如,利用移動式攝影車跟著一個步行的人,你可以利用箭頭指出攝影機移動的方向。↑ → ← ↓ S箭頭
la 仰拍(Low angle):從地處仰視的主觀鏡頭
ha 俯拍(high angle):仰視的主觀鏡頭,確切的角度可以用箭頭標明
每個人都會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速記法和簡寫法來準確地記錄一個場景或者鏡頭的細節。
通常,想要記下某一聲音或對白,你只需記下關鍵字詞就可以了。
有時候,可以用繪圖的方式來注釋。
沒有人會詳細地注釋一整部電影。
在準備一篇具體的論文時,每個人都會注意不同的信息,或者時主題和角色,或者時技術和剪輯結構。
做一些基本的速記筆記,這只是一個草稿,需要以後添加完整。如果可以看第二遍,就可以補充更多的細節和對話。但是,以這種做筆記的方式開始,作者次啊可以對重要的場景做出周密而生動的解讀。
四、視覺記憶與反思
一篇好論文的基礎:初步的筆記和描繪。但是,作者必須在剛看完電影後,立刻就將剛才做的速記充實為更加精確細緻的描繪。
「他最主要的財富是具有天賦的、與眾不同的視覺記憶力。」— — 電影史學家讓·米特裡
出色的電影評論家:具有或能夠培養出自己聽覺和視覺記憶力的敏捷性,從而使得他們在看完電影後,還能夠記得影片當中的細節。(PS:記憶力是可以訓練和培養的)
一個人越能快速地開始整理原始的筆記,他越能更好地利用腦子裡儲存的故事梗概或者其他敘事和影像。
當你看完筆記時,你這篇文章的雛形和大概方向就已經顯現出來了:關於這部電影,你想陳述什麼見解。不論在第一次觀看時你是否有所準備,當你開始回顧和補充筆記的時候,文章的論據和主題就會自動浮現
我們很少看完電影後立即開始整理筆記,但是,及時回顧筆記非常有用,可以幫助你寫出一篇細膩而吸引人的,而不是枯燥而籠統的影評。
系統的筆記可以是一個觀者準確地描述出影片的情節,並且記下那些可能很快就會完全忘記的主題及其意義的細節。除非仍然有機會繼續觀看一部電影或是看到它的劇本,否則,想要記住這些細節非常困難。
沒有這些筆記,你在文章中所談論的看起來也可能有些印象化。
當你看筆記的時候,重新回顧這部電影和其中的主要段落,你的一些想法就會自動成型。
只要你能用電影中的具體描寫來支持你的觀點,你的論點就變得很有說服力了。
五、練習:例如《流浪地球》
1、看電影前,寫1-2段話來描述一下你的預期。
關於這部電影你已經了解了什麼?
這部電影的產地是哪個國家?
它拍攝於哪個歷史時期?
導演是誰?
這部電影最主要的特點可能是什麼?
具體的角色呢?
聲效怎樣?
這些預期是否使你有目的地尋求某些主題和故事類型?
2、從影片裡選取一節單個的、短的段落,儘可能準確地做批註。
以三位的形式清晰而標準地描述一下你的注釋。
你是否可以就此段落得出一些結論或者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