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膠片相機|鋼鐵戰士 一代機皇 Nikon F2

2021-02-14 沐小陽

我眼中的機械是精密、巧妙、可靠的代名詞,機械之美有著令人無法自拔的獨特魅力

攝影則是最接近時光旅行的東西,它能把我們帶回到逝去的時光,仿佛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是一個故事。

膠片則有著滿滿的時代情懷,拿起過往的經典,過片、調光圈、快門速度,靜下心來重溫摁下快門之前的認真與思考,每一次拍攝都是慎重的儀式,我們可以用心體會摁下快門後的期待,拿到片子的驚喜,以及底片上承載的時光。

而尼康F2將機械、攝影、膠片三者集於一身,給人一種無與倫比的美感,它有著如詩如畫般的韻味,凝結了一個時代的風風雨雨。歷經半個世紀,還是那麼紮實,那麼令人感動。

同時它也是值得信賴的戰友,專業設計、功能齊備、用料厚重實在、工藝精良、堅固可靠,緊急情況還能當磚頭防身。

如果說尼康F2是最好的純機械膠片單反,恐怕會引起一些朋友的質疑,畢竟尼康FM2的機械快門速度已經達到1/4000秒,但如果說F2是用料和做工最考究、質量標準最高的純機械單反,這一點是名副其實的。

作為旗艦,F2的用料更加不計成本,他的加工精度、工藝標準是當時最好的,內部機械精度為軍工標準,全金屬的機身沒有一個塑料零件,所有零件都被保護在堅固的金屬骨架裡,且無潤滑油傳動,既能保證在極限溫度下工作,又將保養維護要求降到最低。F2經歷過戰場的考驗,在惡劣環境裡摔打得坑坑窪窪、灰頭土臉,仍在噼噼啪啪地拍照。電影《槍聲俱樂部》中美國戰地記者用的正是這款相機。

F2的快門速度升級到了1/2000秒,這個參數聽起來平平無奇,但是放在1971年與一眾1/1000秒的相機相比絕對是高規格。尼康為了實現這樣的機械快門速度也是費了一番功夫的,首先就是這個快門帘採用了更輕更薄的橫走式鈦合金幕簾,看上去像紙一樣弱不禁風,但使用壽命官方保守地保證為150,000次以上,據說快門生產線上的工人都是手指纖細的女工裝配而成。

一切都感覺穩固而精確,快門開火聲音很符合猛男口味,膠捲過片的手感平穩而安靜。

從1971年發布,到1980年F3上市,F2先後推出了六個成員,包括搭配DE-1取景器的F2、搭配DP-1取景器的F2 Photomic、搭配DP-2取景器的F2S Photomic、搭配DP-3取景器的F2SB Photomic、搭配DP-11取景器的F2A Photomic、搭配DP-12取景器的F2AS Photomic。

而我的這臺是生產於1973-1977年的F2S。

各種版本之間取景器可互換,除以上之外還有普通五稜鏡取景器、兩個不同的腰平取景器和一個運動取景器。尼康F2配件繁多,除了各種取景器外還有各種類型的對焦屏、高速過片馬達、250次曝光的後背、數據後背和許多其他配件,雖然在今天已經意義不大,但模塊化和大量配件是F2當年很大的優勢。

如果你喜歡有情懷的東西,並且剛好需要一臺可靠的純機械膠片相機,我推薦F2,因為它比前輩大F更加先進,可以說解決了大F的所有痛點,又比F3那樣的半電子相機更加可靠,如同AK47一般皮實抗造,如果你會估光甚至連電池都不需要了,不插電全天候待命。

使用F2拍照時有一種在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快感。簡單的控制,漂亮的取景器和硬朗的外觀使它使用起來很愉悅,並且幾乎可以與任何帶有光圈環的尼克爾鏡頭兼容。

它和瑞士機械手錶一樣精美,是機械相機時代的標杆,像一件工業藝術品,不只是用來拍攝的工具,每按一次快門都會帶來美的感受。

相關焦點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NIKON F-401S | lone
    說起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不得不提起我的父親。
  • 《鋼鐵戰士》誕生記——黑白膠片映照紅色初心
    1950年,《鋼鐵戰士》由東北電影製片廠攝製,它是新中國電影初創時期備受矚目的革命戰爭題材作品。因切合工農兵題材的要求,成蔭的《鋼鐵戰士》很快投入拍攝,作為劇組中相對比較有經驗的人,成蔭在拍攝此片之前,曾編導過兩部影片,一部是帶有實驗性質的短紀錄片《東影保育院》,一部是與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合作的《回到自己隊伍來》。而《鋼鐵戰士》中的其他主創都是以不同方式和途徑走上電影崗位的新手,但憑著對電影的一腔熱血,整個劇組僅用半年多的時間就將此片圓滿攝製完成。
  • 我的膠片相機
    第一次對膠片色彩質感的感嘆 延續至今我用它拍下了高中的很多畫面我依舊在和這臺金屬相機日夜相處它真的說不上好用 測光跑偏 對焦屏布滿了灰塵 快門帘褶皺人一世物一世這並不影響 我用它 來記錄我眼裡的世界直到「120」這個詞橫空出現在我的世界一年後的冬天 在香港一位慈眉善目的收藏家那裡我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中畫幅膠片相機
  • 介紹幾款膠片時代經典相機
    在數位相機功能越來越強大的今天,還有很多攝影師還在拿著「古董」一樣的膠片相機在拍攝照片,這些拿著膠片相機的人走在大街上,有些不懂攝影的人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他們
  • 膠片相機 | 半格之王Olympus Pen FT
    其實我第一次接觸半格膠片,就是從這臺Pen FT開始的。
  • 膠片玩家福利!!!135相機、膠捲衝掃分享
    任何東西都有都有消失的時候,在他沒有消失之前,好歹我去用過了,好歹我去愛過了。——135膠片相機       之前收到不少想了解膠片相機的私信,這次想做一個比較主觀的個人分享,不代表專業立場。文中涉及相機分享理由和價格區間均以機身加標準鏡頭的配置為基礎。
  • 相機LIFE | Nikon F3 相機魅力永不流逝
    在今天,照相機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照片產生設備,智慧型手機甚至飛行器每天產生的照片數量都超過了相機,更別提膠片相機。而誕生於幾十年前的相機,還承載著舊日的時代氣息,不同畫幅、不同型號、不同年代的相機,都有著屬於其的時代魅力。而對於我來說,能夠擁有一臺Nikon F3,就如同夢想照進現實裡。
  • Nikon F3 相機魅力永不流逝
    在今天,照相機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照片產生設備,智慧型手機甚至飛行器每天產生的照片數量都超過了相機,更別提膠片相機。而誕生於幾十年前的相機,還承載著舊日的時代氣息,不同畫幅、不同型號、不同年代的相機,都有著屬於其的時代魅力。而對於我來說,能夠擁有一臺Nikon F3,就如同夢想照進現實裡。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FM2|Tobacco
    我是70後,最早見的相機全是膠片相機,但真正屬於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卻是
  • 最適合旅行的相機是什麼?
    東極島 by nikon d800+24mm-70mm f2.8徒步登山的話,這個重量足矣讓你毫無興致掏出相機拍照。所以單反我認為更加適合自駕的朋友,或者拍拍城市風光之類的題材。單反更加適合用來幹活,例如拍廣告,樣板房啥的…
  • 膠片相機推薦,第一款膠片相機該怎麼選?
    現在復古風可謂越來越流行了,也越來越人偏愛起了膠捲相機。.我真的超喜歡膠片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了,那種帶著年代感的復古感簡直太好看了!簡單又好操作,特別容易上手,就算不會攝影也不用擔心,顏值高性價比也高,特別適合入門新手,慢慢培養對膠片的熱愛!
  • 膠片相機知識:35mm膠片和全畫幅相機有什麼關係?
    最近跟朋友聊了一個話題,什麼叫35mm膠片,跟全畫幅是不是一樣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想下面這個角度來回答,帶你先看看什麼叫膠片,然後在看看是不是一個東西。銀鹽膠片是比較容易做出大尺寸的影像,不過,通常能拍攝這種超大影像尺寸的設備,相機就會更大,從而讓攜帶變得非常的不方便。在早期的輸出方式上,還是以將膠片直接貼附在相紙上,進行等倍輸出,以樣片印相輸出為主,所以,能輸出和影像尺寸同大小的相機就變成了主流。
  • 膠片相機與膠捲推薦指南
    這篇文章我主要推薦135和120兩種膠片和膠片相機,需要說明的是對於膠片相機,相機機身其實並不會影響照片的質量,相機機身其實只是一個暗盒而已,不同的相機機身只是在操作的舒適度和機身顏值方面存在差異,而真正影響到照片質量的是膠片和鏡頭。一.135相機推薦1.佳能AE-1和AE-1P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徠卡M-A | 冬雨
    雖然家裡有日本相機,什麼牌子記不得了,依稀大概是美能達之類的可更換鏡頭的135自動機。2003年,因為可以拍別人,因為可以記錄自己覺得美好珍貴的東西,於是開始了高中時候開始第一次拍照,傻瓜機,黑白卷,兩個人。我覺得當時拍的還是挺好的,只是照片不在手邊。
  •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取代膠片相機是這個世紀初的事情,我還很清楚自己買的第一臺數位相機是在2004年,當時的相機像素是300萬,04年的時候數位相機已經有點火起來了,膠片相機變得很邊緣。再早個一兩年,數位相機還處於30萬像素的時代,那個時候還是膠片相機作為主導。很榮幸能夠經歷膠片相機到數位相機轉換的過程。
  •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取代膠片相機是這個世紀初的事情,我還很清楚自己買的第一臺數位相機是在2004年,當時的相機像素是300萬,04年的時候數位相機已經有點火起來了,膠片相機變得很邊緣。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KONICA C35 FD | 阿偉
    十分巧合地,當我選擇我的第一臺相機的時候,由於一直鍾情復古風相機,因此收到了淘寶膠片相機的推薦,我記得很清楚,那是臺奧林巴斯的OM1,雖然我最終沒有入手它,但不可否認他對引我入坑的作用。當時在B站看了一些視頻,覺得旁軸更對我胃口,因此便開始瘋狂差旁軸地資料,為的是找一臺便宜好看的相機。具體的過程我都忘了,總之我最後將目標鎖定在了柯尼卡C35 FD,這個傳說中的旁軸七劍之一的改名版。最後靠著馬雲的幫助(花唄分期),我買下我的第一臺相機,也是我第一臺膠片相機,對沒錯,我是在手機都1億像素的年代買了一臺膠片相機作為我的攝影入門相機。
  • 給試圖嘗試膠片相機的你 (自動相機篇)
    但是由於膠片機跟數位相機一樣,網上總是有種各種不靠譜玄學,及很多出於個人感情而倍加推崇的並不適合新手用的手動相機,看到這裡你也明白,我這篇文是寫給新手用戶的,冀意此文能夠傳道而解惑。首先這篇文章是寫給膠片新人看的,主旨如下一:推薦的相機學習成本低,相機到手就能使用。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奧林巴斯om1 | 許衝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是傳說中的豆瓣四大神機之一的奧林巴斯om1。
  • 如何選擇你的第一臺膠片相機?
    或許你已經開始考慮換一種拍照方式,不管自我激勵還是身邊朋友的影響,或者就是想尋求一種與眾不同的攝影體驗,你可以開始考慮為自己買一臺膠片相機了。你可以不拍膠片,但是不能不了解。 一、你可以接受的價位   很實際的問題,你樂意花多少錢來養膠片。膠片相機,一分錢一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