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音樂是語言的靈魂!

2021-02-10 每晚古典音樂會

李斯特改編舒伯特《小夜曲》,卡蒂雅演奏




語言的盡頭是音樂


人是有著雙重生活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在精神的範疇裡,很大程度就是對內心感受的體驗,而這些東西,很多時候是不可言說的,或者不能言說到位的。音樂,就更多地是在表現這種感受、這種體驗,表現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情緒,那種微妙,那種細膩,那種複雜,那種多姿多彩……正所謂,語言的盡頭是音樂。

柴科夫斯基說,音樂是天給人類的最好的禮物。音樂一旦形成,就可以單獨存在,可以超凡脫俗,成為另外一個世界的東西,使心醉神,使流連忘返……

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馬友友演奏

所謂「言之不足則歌之,歌之不足則舞之」,語言、音樂、舞蹈都是人類表達感情的方式,而他們能表達的感情的強烈程度是遞增的,也就是說音樂能表達比語言更強烈的感情,舞蹈能表達比音樂更強烈的感情。當感情強烈到語言無法表達時,就需要用音樂來表達了,所以「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開始」。

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開始,音樂是語言的靈魂。當你有話說不出口,或者難以言表時,可以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心聲。音樂是人們共同的語言,人們容易在其中找到共鳴,「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可以說,音樂是人們心態、心願、心聲的一種體現。

鮑羅丁《第二號弦樂四重奏「夜曲」》,Kontras Quartet

不是什麼都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相反大多數時候語言都是最蒼白無力的。音樂本也是一種語言,只是上升到了一種藝術的高度,它能引起人們心靈的震顫和共鳴,那些都是語言所難以表達的,這也是我們往往聽到老歌便會感動落淚的原因。

雨果說過:「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音樂的意義,在於表達不能言說又無法緘默的東西!),每當我們在失意時「語言的盡頭是音樂出現的地方」。音樂是美的產物,是通過聲音來表達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各種願望和情感的,在音樂的進行過程中,人的思想認識、喜怒哀樂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與表現,能表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感,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以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海德格爾認為的「詩意的居所」實際上是一種「意義的世界」。音樂只是「意義」的一種結構形式。音樂無國界,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就是音樂。

言之鑿鑿,不如聞樂起舞,不亦樂乎 !

往期古典入門:1、作家黑塞談古典音樂丨「古典音樂意味著對人類之悲劇的認知,對人類智慧、勇敢、樂觀的贊同肯定!」 2、新學期要到了,你會選修一門古典音樂課嗎?來看一門古典音樂課的開場白!3、林耀基弟子陳曦:音樂是與自己的對話丨偉大的音樂家作品表達的是思想,思想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感受的;4、極簡主義者的古典音樂課丨如何欣賞鋼琴音樂丨聽熟了,音樂的味道才會出來;5、多少憂傷的時刻,音樂安慰了我生命的痛苦丨霍特、迪斯考、王傳越演唱舒伯特《致音樂》;6、你還記得初遇古典音樂的那個屬於生命個體的人生時刻嗎? 7、古典音樂真正的職責是什麼?找到自我!黑塞《德米安》摘錄;8、木心談古典音樂丨「藝術是光明磊落的隱私。」 9、木心談藝錄丨「談貝多芬、談蕭邦,最大的難事」是什麼? 10、《命運》給我力量丨指揮家鄭小瑛談音樂與人生丨她說「癌症並不那麼可怕!『既來之,則對付之,不怕它,不念叨它』,它就會怕你!」 11、周小燕先生談《藍色多瑙河》丨喜歡古典音樂如何登堂入室? 12、《康康舞曲》告訴你,聽音樂能聽懂什麼!13、只要你能被音樂感動就什麼都好辦了!14、沒聽過阿爾比諾尼《柔板》,不足以理解美麗與哀愁;15、比阿爾比諾尼更傷情的是巴伯的《柔板》丨音樂哲人巴伯在追問什麼?16、三部《命運》交響曲,三種生活態度丨聆聽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馬勒的《第五交響曲》!17、古典音樂,不懂?他們說「沒關係」!18、那個長得像愛因斯坦的格裡格丨「你不能說他的音樂是挪威的!」 19、「我需要370年去學所有我想學的曲目」丨鋼琴家們的「音樂時間觀」;20、他們沒有辦法彼此交流,他們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爵士丨朱塞佩·諾瓦的爵士長笛;21、「有人說大提琴的旋律是靈魂的吟唱」丨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音樂會;22、帕格尼尼與李斯特的《鍾》丨「音樂通過與詩的藝術,它可以使藝術得到更自由的發揮和更符合時代精神!」

相關焦點

  • 何為音樂的語言
    作曲家創作樂曲,也象文學家寫詩歌、小說一樣,有一套表情達意的體系,那就是音樂語言。
  • 音樂的語言是很糟糕的
    聽起來美妙的音樂,背後原來有著如此糟糕的語言。其實我一開頭就沒指望音樂會有很好的語言,可是沒想到它可以糟到這種程度,難怪這麼多人講來講去也講不清楚,很多人學音樂最後都是以放棄告終。這兩個星期看了許多的視頻講解,其中好幾個音樂博士。每一個都說自己能解釋清楚,結果沒有一個是真的清楚的,卻還是很多人評論說「被其他人弄得稀裡糊塗,終於找到了你!」 書也買了兩本了,換來換去的看著,忍著。
  • 王晰2020音樂大碟《歌頌》即將上線 語言的盡頭是音樂
    「好的音樂,是沒有障礙的語言,是靈魂最深處的悸動」。王晰在音樂世界中,用《歌頌》為這斑斕的生活題跋。「他,來了!8月見!」,王晰微博上最新一組的寫真或可看作其2020年度音樂大碟《歌頌》的序章,純白色西裝,暗色的山石,微光漸露,「音樂就像黑暗中透出的光,寧靜而嚮往」。
  • 音樂的語言特徵,音樂旋律語言,音樂內容的語言
    語言特徵這裡我們所說的語言特徵實際上是音樂與其他藝術相比之下所具備的特性——語言性。實際上音樂中的語言性包括了兩個方面,首先是音樂旋律的語言,其次就是音樂內容(歌詞)的語言,這兩個方面的特性共同構成了音樂語言的特徵。
  • 【音樂百科】音樂語言,學音樂的人都應該掌握的知識
    語言,從內容看,無論是美景怡情,還是民俗雅趣,無論是英雄志氣,還是離怨愁緒,都令人心醉神迷!語言的這種人文性與音樂的本質極為相似。語言文字給人無窮魅力是音樂無法完全具體表現的,但我們只要充分利用音樂的變化來表達一定的語言內涵,把音樂和語言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使人們在欣賞時產生更多美妙享受,就會對語言藝術更加熱愛。藝術是相通的,在一定程度上語言可以用音樂來表現。作樂曲時,也就像文學家寫詩歌、小說一樣,有一套表情達意的體系,那就是音樂語言。
  • 泉州音樂人 | 陳凱欣:靈魂的歌手 奔放的聲音
    短髮嘻哈風、語速歡脫、表情豐富、思維獨立,更難得的是對自己的內心非常坦誠。她說她最愛的歌手是靈魂歌手袁婭維,最愛的音樂類型也是soul。七年歌手生涯,從青澀到日漸成熟,從閩南地區到東南亞,陳凱欣的音樂之路也是靠著它對自我靈魂的不斷錘鍊而變得越來越堅韌。
  • 音樂與語言的融合
    竹裡2020語言創造工作坊成果匯報(一)在我們的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文化都發展出了自己的音樂:低吟有媽媽哼唱給嬰兒的搖籃曲,高昂有鼓舞士氣的戰爭之歌,這兩種風格的音樂如同坐標軸,人類在此基礎上進行發展、創新。
  • 聆聽 | 音樂,慰藉靈魂
    人生有苦也有痛,還好,有音樂可以慰藉靈魂。感念歲月靜好,讓我可以坐在小院,聽音樂,看花開,在平淡的日子裡守著一份細水長流的愛。音樂,幾乎成了我的心靈伴侶。我不知道,若是沒有了音樂,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音樂在人們生活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音樂,可以淨化心靈,可以陶冶情操,音樂,還可以為靈魂療傷。
  • QQ音樂xELLE《致女性的靈魂問卷》音頻,聽見真實她聲音
    在這林林總總的喧囂聲音之外,為鼓勵更多女性摒除幹擾,沉靜下來與靈魂對話,穿透外界的嘈雜和紛繁,聽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QQ音樂聯合ELLE推出《致女性的靈魂問卷——她們用聲音溫柔地重塑世界》音頻專題,攜手內容聲推官——前火箭少女成員傅菁和創造101熱門選手王菊,
  • 基於音樂思維的燈光視覺化腳本創作
    (2) 情感結構情感是音樂表達的靈魂,是整段音樂的核心。憂傷、喜悅、憤怒、迷茫等情感均在音符的流淌中加以傳遞。燈光設計在把握音樂情感的基礎上,可以充分提高燈光藝術效果,強化音樂情感的渲染力。在一首流行音樂中,主歌部分的燈光效果應該適當地「收」,為副歌部分的情緒爆發做好準備;當副歌部分到來時,燈光氣氛應該達到最飽滿的狀態,清晰、直接、有力地抓牢受眾,製造音樂情感共鳴。本文所提及的流行音樂視覺化腳本創作,實為燈光設計、編程過程中的一種音樂視覺化思維及呈現手段,並不直接體現於整個觀演過程,下文皆在此範圍內展開討論。
  • QQ音樂攜手ELLE推出《致女性的靈魂問卷》專題音頻,聽「她聲音...
    在這林林總總的喧囂聲音之外,為鼓勵更多女性摒除幹擾,沉靜下來與靈魂對話,穿透外界的嘈雜和紛繁,聽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QQ音樂聯合ELLE推出《致女性的靈魂問卷——她們用聲音溫柔地重塑世界》音頻專題,攜手內容聲推官——前火箭少女成員傅菁和創造101熱門選手王菊,與戚薇、歐陽娜娜、蔣方舟、張雪迎、李銀河
  • 案例 | 廣播、音樂與一種聲音檔案:馬世芳與他的《音樂五四三》
    具體言之,廣播媒介之於音樂,恰如隨聲聽、MP3播放機、數碼播放機(系統)等機械式音樂播放平臺,而音樂之於廣播亦無非是對特定曲庫或音樂點播系統的粗糙、簡單式調取或搬用;亦或是節目主創依循特定主題擬定策劃文案,再經主持人配以描述性、評議式語言簡單連綴而成的曲庫式節目樣態。
  • 音樂是第二語言,愛唱歌跳舞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會更上一層樓
    可見,是音樂讓孩子的語言學習「無師自通」。,他們都在用聲音練習,父母可以從音高、音色、韻律、節奏和肢體語言的微妙結合中明白孩子的意思,這些就是音樂語言和姿勢語言,他們先於孩子的能說會寫----------《孩子真正的需要》。
  • 【廣播丨案例】廣播、音樂與一種聲音檔案:馬世芳與他的《音樂五四三》
    具體言之,廣播媒介之於音樂,恰如隨聲聽、MP3播放機、數碼播放機(系統)等機械式音樂播放平臺,而音樂之於廣播亦無非是對特定曲庫或音樂點播系統的粗糙、簡單式調取或搬用;亦或是節目主創依循特定主題擬定策劃文案,再經主持人配以描述性、評議式語言簡單連綴而成的曲庫式節目樣態。
  • 震顫靈魂的聲音 十大人生必看音樂電影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音樂可以說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代表著人類智慧的結晶。有了它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豐富多彩,而且音樂還能夠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除了人聲和樂器以外,電影也是一種很好的表達音樂的載體。當然這其中也湧現了不少令人難以忘懷的音樂電影,有些甚至能夠震顫你的靈魂。
  • 新世紀音樂 《自由之心》純淨的聲音直入人的靈魂深處
    八音赫赫,一位滿族無界音樂歌者,她的聲音乾淨、空靈、縹緲,個人非常喜歡她的音樂,很喜歡這種風格的歌,聽了之後總能讓我在噪亂的環境中平靜下來。今晚我們一起聆聽她的《自由之心》,滿足原生態的聲音,期待大家聽完之後,在文章末尾留言區寫下自己的欣賞評論和感受,先請欣賞:點擊▲上面音頻免費聆聽音樂 沒有語言、時空、風格的束縛與界限,訴說自然與生命的故事,萬物有靈的天地,通神曉世的智者,滿族人的祖先早在七千年前明白了這個道理。
  • 時評:音樂選秀基督徒歌手輩出 能否催生中國出現流行靈魂音樂?
    平安也承認他的形象和嗓音更適合表現「大愛」的歌曲,信仰的本質對他來說是活出「包容在心、寬容為大」;孫佳歡更是抱著傳福音的心志走進《中國好聲音》,他對於聖詩《祈禱》的動情演唱使得他的好聲音多了一層別樣的魅力,而他的夢想是做中國第一個真正的流行美聲歌手,用歌聲感動世界,他所籌備的福音專輯中也有五首是借著情歌唱出對上帝的愛來吸引非基督徒。
  • 【林聲說音樂】音樂是什麼?
    ——錢鍾書寫下這個題目,不禁感慨系之:音樂啊音樂,你何以能用一種簡潔的語言,用一串最普通的聲音,就能以最大的明確性和真實性,說出令哲學家都難以訴說的世界的內在本質,唱出連文學家都無法描述的人性中最為隱秘的情結
  • 用悠達背景音樂系統,來傾聽震撼靈魂的音樂!
    音樂,隨時隨地都可以聽,隨心選擇,能體驗到各種美好。其實,家也是需要音樂的,如果客廳中有音樂縈繞,聽著一首首悠揚的旋律,能增強親朋間的感情;如果廚房有音樂,一邊聽著優美的音樂,一邊烹飪,告別枯燥、繁雜;如果臥室中有音樂,能慢慢卸下疲憊,輕鬆入眠;如果兒童房有音樂,在音樂聲中,能鍛鍊孩童的思維,激發智力開發。播放音樂不需要昂貴的設備、笨重的音響,只需要一套悠達背景音樂系統。悠達背景音樂系統安裝簡單,體型輕巧。
  • 周揚清 / 音樂欣賞之音樂的自律性
    於是我把二十多年的思索結論跟她分享了一下,我以為,要想欣賞音樂,首先要從音樂的起源說起,音樂的起源,無非是古人對聲音的模仿,模仿自然界的聲音,模仿動物的聲音,模仿人說話的聲音罷。風雨雷電,鳥鳴獸吼,哭笑嚎啕,這些聲音自然表達了人的感覺和感情,我想這些應該是音樂的起源吧,也應該是音樂欣賞的基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