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百科】音樂語言,學音樂的人都應該掌握的知識

2021-02-10 古典音樂家網

語言,從內容看,無論是美景怡情,還是民俗雅趣,無論是英雄志氣,還是離怨愁緒,都令人心醉神迷!語言的這種人文性與音樂的本質極為相似。語言文字給人無窮魅力是音樂無法完全具體表現的,但我們只要充分利用音樂的變化來表達一定的語言內涵,把音樂和語言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使人們在欣賞時產生更多美妙享受,就會對語言藝術更加熱愛。藝術是相通的,在一定程度上語言可以用音樂來表現。

作樂曲時,也就像文學家寫詩歌、小說一樣,有一套表情達意的體系,那就是音樂語言。音樂語言在音樂欣賞中,能生動的再現欣賞內容,描寫情景,或是可以聯繫我們的生活,利用我們的想像,把我們帶入嚮往的境界.音樂語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復調、調式、調性等。一首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美,要通過多種要素才能表現出來。

音樂語言-主要術語名詞

【旋律】又稱曲調,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長短和強弱關係而組成的音的線條。它是塑造音樂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樂的靈魂。

【節奏】各音在進行時的長短關係和強弱關係。由於不同高低的音同時也是不同長短和不同強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須包括節奏這一要素。

【節拍】強拍和弱拍的均勻的交替。節拍有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節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進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為使音樂準確地表達出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必須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強弱的程度。音的強弱變化對音樂形象的塑造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音區】音的高低範圍。不同音區的音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

【音色】不同人聲、不同樂器及不同組合的音響上的特色。通過音色的對比和變化,可以豐富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

【和聲】兩個以上的音按一定規律同時結合。和弦進行的強和弱、穩定與不穩定、協和與不協和,以及不穩定、不協和和弦對穩定、協和和弦的傾向性,構成了和聲的功能體系。和聲的功能作用,直接影響到力度的強弱、節奏的鬆緊和動力的大小。此外,和聲的音響效果還有明暗的區別和疏密濃淡之分,從而使和聲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復調】兩個或幾個旋律的同時結合。不同旋律的同時結合叫做對比復調,同一旋律隔開一定肘間的先後模仿稱為模仿復調。運用復調手法,可以豐富音樂形象,加強音樂發展的氣勢和聲部的獨立性,造成前呼後應、此起彼落的效果。

【調式】從音樂作品的旋律與和聲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歸納出來的音列。這些音互相聯繫並保持著一定的傾向性。而調性則是調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許多音樂作品中,調式和調性的轉換和對比,是體現氣氛、色彩、情緒和形象變化的重要手法。

音樂語言的各種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變萬化的表現力。旋律儘管是音樂的靈魂,但其它要素起了變化,音樂形象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在一定條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音樂語言-基本術語名詞
        【樂音】振動規則,聽起來高低明顯的音。

【噪音】振動不規則,聽起來高低不明顯的音。

【樂音體系】音樂中使用樂音的總和。

【音級】樂音體系中各個音叫音級。它包括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

【半音】在鋼琴鍵盤上,任何相鄰兩個鍵的音高關係為半音。

【全音】在鋼琴鍵盤上,任何隔開一個琴鍵的兩個鍵音高關係為全音。

【音名】音的名稱。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譜時使用的名稱。用do、re、mi、fa、sol、la、si來唱。

【音組】七個基本音級循環重複,產生了許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於是可以分成若干個組,這些組稱為音組。

【音律】音樂體系中各音的絕對高度。目前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還有純律和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動發音時,不僅全弦振動,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動發音。全弦振動產生的音,即聽得最清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動產生的音,不易聽清,叫泛音。

【音域】指樂音體系、人聲、樂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範圍。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告訴你十分鐘搞定所有的現代和弦代號】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告訴你十分鐘搞定所有的現代和弦代號】【《音樂理論基礎》『告訴你十分鐘搞定所有的現代和弦代號』】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音樂理論基礎》『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同主音大小調式是指主音相同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家故事 被譽為「曲聖」的「崑腔之祖」— 魏良輔】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家故事  被譽為「曲聖」的「崑腔之祖」— 魏良輔】【《音樂理論基礎》『音樂家故事  被譽為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聲樂知識)【經常唱歌必看!】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聲樂知識)【經常唱歌必看!】
  • 焦元溥專欄---學音樂的方式不止一種
    尤其是和聲的部分,與構成我音樂源頭的德彪西、拉威爾等人的法國音樂,也有共通之處。」這是怎麼回事?坂本很清楚,山下達郎並非學院出身,平常也都在玩搖滾樂和流行樂。那麼為何他能掌握如此高超的和聲技巧,功力不輸音樂系頂尖畢業生?「答案當然是自學。他是靠著聽力與記憶學到這些技巧。我想,山下是透過美國流行樂曲,從中吸收到大部分與音樂理論相關的知識,而且學到的知識在理論上都非常正確。
  • 音樂的語言是很糟糕的
    聽起來美妙的音樂,背後原來有著如此糟糕的語言。其實我一開頭就沒指望音樂會有很好的語言,可是沒想到它可以糟到這種程度,難怪這麼多人講來講去也講不清楚,很多人學音樂最後都是以放棄告終。這兩個星期看了許多的視頻講解,其中好幾個音樂博士。每一個都說自己能解釋清楚,結果沒有一個是真的清楚的,卻還是很多人評論說「被其他人弄得稀裡糊塗,終於找到了你!」 書也買了兩本了,換來換去的看著,忍著。
  • 音樂學
    有的學生提前一兩年就開始參加音樂藝考集訓,早早開始學習小三門、音樂理論知識,為藝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斷努力。而有的學生只是空想,猶豫不決,沒有付諸實踐,不認真練琴,白白錯過了最好的時間。學音樂需要腳踏實地,好的作品需要細心打磨,不斷練習。如果感覺自己堅持不了,那麼請不要給自己「添加煩惱」。
  •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
    根據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掌握樂器可改善與語言發展相關領域的大腦處理,並可提高語言和閱讀技能。2014年西北大學聽覺神經科學實驗室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支持積極體驗和有意義的聲音參與,對於激發大腦變化非常重要。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簡述解說鋼琴演奏的技術與技巧》】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簡述解說鋼琴演奏的技術與技巧》】【介紹器樂學習知識《簡述解說鋼琴演奏的技術與技巧》】
  • 學音樂為什麼要先學樂理,這裡告訴你答案!
    學習音樂的朋友,不論是聲樂還是樂器,都有一門必修課:樂理課。但大多數人對於樂理課都有所排斥,感覺樂理知識很難學,上課會很頭大,聽著聽著就聽不下去了。還有一部分人覺得樂理課並不重要,只要自己的專業技能過硬就行了,這真是一個錯誤且愚蠢的想法!樂理是什麼?
  • 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音樂是語言的靈魂!
    音樂一旦形成,就可以單獨存在,可以超凡脫俗,成為另外一個世界的東西,使心醉神,使流連忘返……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馬友友演奏所謂「言之不足則歌之,歌之不足則舞之」,語言、音樂、舞蹈都是人類表達感情的方式,而他們能表達的感情的強烈程度是遞增的,也就是說音樂能表達比語言更強烈的感情,舞蹈能表達比音樂更強烈的感情。
  • 音樂的語言特徵,音樂旋律語言,音樂內容的語言
    語言特徵這裡我們所說的語言特徵實際上是音樂與其他藝術相比之下所具備的特性——語言性。實際上音樂中的語言性包括了兩個方面,首先是音樂旋律的語言,其次就是音樂內容(歌詞)的語言,這兩個方面的特性共同構成了音樂語言的特徵。
  • 揚州大學舉辦「語言音樂學」音樂會展示新興專業教研成果
    馮凌燕和學生們一起演唱 (陳瑜 攝)據本次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主持人、揚州大學音樂學院碩導、中央音樂學院博士馮凌燕介紹,語感、語音、發音腔體對歌唱的「樂感」「音色」「情感表達」等藝術效果至關重要,掌握了「語言音樂學」的科學方法,就解開了歌唱精準咬字、控制音色、表現多元地域風格的密碼,進而從方法論上,提升學生們的歌唱水平和理論研究水平。
  • 如何掌握肚皮舞的音樂節拍
    【如何掌握肚皮舞的音樂節拍】 在學習肚皮舞之前,
  • 晉甜蜜表白蔡少芬:學音樂的人都充滿了魅力
    學藝術的孩子,都又美又有氣質,這是所有人的共識。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家長從孩子三四歲時,便開始帶他們學習樂器、美術等才藝。實驗證明,學音樂的孩子,性格更活潑,學習更認真,肢體更協調。,學音樂的孩子怎麼會沒有氣質呢?
  • 張晉甜蜜表白蔡少芬:學音樂的人都充滿了魅力
    學藝術的孩子,都又美又有氣質,這是所有人的共識。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數家長從孩子三四歲時,便開始帶他們學習樂器、美術等才藝。實驗證明,學音樂的孩子,性格更活潑,學習更認真,肢體更協調。藝術的灌溉,學音樂的孩子怎麼會沒有氣質呢?
  • 當代西方新音樂學背景下的音樂美學(三)——《西方新音樂學背景下的音樂美學》緒論
    這種開放性的後現代視角帶給我們的是一種認知範式的轉變——從知識型的認識論轉向解釋型的認識論。本課題我們還選擇了美國著名漢學家、耶魯大學教授蘇源熙和他的著作《中國美學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這項研究看起來與新音樂學似乎毫無關係,但就其超越「中國式」的研究和「文、史、哲」融為一體的研究來說,與英美新音樂學在方法論上應該說是一致的。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說說大提琴在樂隊中的作用】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器樂學習知識』【說說大提琴在樂隊中的作用】【介紹器樂學習知識
  • 被低估的「音樂修辭學」
    ⑧關於修辭學學科的創立,有兩種說法:一是將公元前5世紀生活在西西里島上城邦城市的演說家克拉科斯(Corax)和蒂西亞斯(Tisias)視作西方修辭學的創始人,雖然二人的傳記著作沒有流傳下來,但他們口授的修辭技藝通過其學生以筆記的形式加以記錄傳播,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西塞羅的著作中都曾提到他們是修辭學的先驅者;二是將柏拉圖在公元前4世紀80年代發表的聲討詭辯學派的檄文《高爾吉亞篇》中首次出現
  • 【音樂百科】英國音樂簡介
    蘇格蘭和愛爾蘭的民歌、舞蹈、音樂和軍樂都為世界人民所喜愛。英國系統的民歌,很多是用沒有或少有半音進行的五聲音階寫成,很有特色。它那淡淡哀愁的情調,給人以深切的感受。英國還有獨特的稱為「安瑟姆」的宗教讚美歌,有將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習俗和基督教的特色相結合的民間風土音樂,還有許多與基督教節日有關的音樂,特別是稱為「凱羅爾」的聖誕頌歌,以及在節日圍著花柱跳舞用的摩裡斯舞曲,都很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