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何以黯然離場?

2021-01-18 正北方網

蝦米音樂近日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一款被一代人認為是青春記憶的APP黯然離場。

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蝦米音樂,與涵蓋QQ音樂、酷我、酷狗音樂的騰訊系,及網易雲音樂曾被看做三大數位音樂平臺。有12年正式運營歷史的蝦米音樂一向以專業性、文藝性著稱,它的關停引發不少業內人士感嘆:「情感上為蝦米感到遺憾和惋惜,但從職業角度和行業角度,這是早晚的事情。」

對音樂的喜愛是文藝情懷,蝦米的黯然離場,是否說明「小而美」的音樂產品終究無法逃脫商業的邏輯?當年三足鼎立的平臺折損一足,數位音樂平臺格局又將如何發展?業內人士各有看法。

惋惜

「音樂詞典」遇上版權缺口

「蝦米音樂還是停了,這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在唱片介紹及唱片發行具體時間的精確性上,蝦米音樂無可替代。」看到蝦米音樂即將關停的消息,樂評人強叔的惋惜之情溢於言表。和他有相同看法的人不少,因為對於很多資深音樂愛好者來說,即將關停的不止是一個平臺,而是一個「華語樂壇資料庫」。

「在版權時代來臨之前,蝦米和其他數位音樂平臺一樣,很多音樂內容來源於普通用戶的上傳。尤其是蝦米音樂,上面有很多網際網路上沒有、用戶自己上傳的內容,還有很多唱片的詳細信息,這是蝦米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強叔說,每當他做一位歌手的回顧時,都能在蝦米上找到該歌手發行專輯的準確信息,大多數唱片的發行日期可以精確到月份,這使蝦米帶有「音樂詞典」的性質。

專業性的資源和用戶上傳的方式,也形成了網際網路最初的社交屬性。除了吸引「骨灰級玩家」,不少獨立音樂人也被吸引過去,在蝦米音樂脫穎而出。音樂人和歌迷又形成新的聚合力,最早一批文藝青年和音樂愛好者在蝦米聚集。

但在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這個通知被業內看做「最強版權令」,各大音樂平臺紛紛自查,下架未經授權的歌曲。在這種局勢下,爭奪版權就是爭奪用戶。經過一段時間的「混戰」,由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成的阿里音樂,與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等互相達成轉授權的平臺陣營形成「雙鋒對決」。當時的阿里音樂手握滾石、華研等公司的版權,包含李宗盛、劉若英、五月天、SHE等歌手的歌曲,希望用自己的「半壁江山」,改變用戶只用一個APP聽歌的習慣。

2016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成立,涵蓋了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平臺,在版權市場所佔比重顯著上升。之後的兩年裡,阿里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網易雲音樂三大平臺在國家版權局的促成下,達成了大範圍的轉授權。

「雖說各大平臺實現了99%的版權共享,但競爭的核心就是剩下的1%。」明白音樂娛樂創始人兼CEO王毅說,當用戶發現蝦米中周杰倫、林俊傑等知名歌手的熱門曲目變「灰」,自然會選擇離開。業內人士也有這個共識,哪怕曾經的蝦米再吸引人,都無法應對版權稀缺的考驗。對蝦米音樂很有感情的強叔也坦言:「從情感的角度我很惋惜,但從職業的角度,蝦米遲早會走到這一步。」

矛盾

「小而美」無法支撐商業邏輯

2018年前後,版權大戰基本塵埃落定,帶有文藝基因的蝦米給網友留下「小而美」的印象。可如今,「小而美」還是敗在了商業邏輯之下。

版權缺失是蝦米走向失敗的首要原因。王毅認為,蝦米還存在商業化鏈條的缺失,「蝦米的用戶量其實可以,問題在於沒有活躍度,或者說只有在其他平臺找不到的小眾音樂領域,蝦米才有活躍度,那就無法刺激現存的用戶消費。」這直接影響平臺的付費營收和廣告營收,再加上必要的成本開銷和版權採買支出,久而久之,財報必然是負數。

隨著版權意識的增強,網際網路用戶的付費意識也在增強,但只集中於頭部藝人和偶像型歌手,在這方面蝦米音樂顯然不佔優勢。「大部分歌手也想做付費,但平臺會告訴你『還是別了』。歌手在數位音樂平臺發歌的行為,越來越向宣傳靠攏。」樂評人郵差說,數位音樂平臺想通過用戶的付費實現營收,也需要等待時機,現在還沒到用戶付費能支撐所有音樂人成本的時候。

阿里音樂也曾嘗試利用粉絲經濟變現,2016年阿里音樂推出了「阿里星球」,半年後,阿里星球停止更新,並引導用戶下載蝦米音樂。「還沒有足夠的沉澱就引導付費,這個步子邁得太大了,損傷了那批最有可能實現變現的用戶,損傷了一次,他們就永遠不會再回來。」郵差說道。

與此同時,各家平臺也都發力挖掘新的音樂人,打造爆款作品,為自己的版權庫「蓄水」。蝦米的選擇是持續推出兩季的「尋光計劃」。自2014年來,「尋光計劃」在業內積攢了很好的口碑。「尋光計劃的作品可以說是藝術品,但把這些單曲拎出來,它們在網上未必能火。」郵差說得很直白,「蝦米的運營者和追隨者都很純粹,但沒有留一個口子給大眾。單純聽音樂的人是沒法做出一個國民級的產品的,小而美很好,但不足以支撐一個平臺活下來。」

未來

「短視頻」或將入局

「曾經有人說傳統行業中,經過激烈的競爭只會剩下一到兩個巨頭,現在看網際網路音樂行業也很相似。」在強叔看來,當年的多方混戰暫告段落,留到現在的數位音樂平臺,都在卯足了勁兒搶佔用戶時間。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有明顯的版權優勢,在熱門影視、遊戲的原聲音樂和熱門音樂綜藝的版權上佔比明顯。「騰訊系還在打造IP,他們可以把影視、遊戲、文學IP和自家的藝人同時聯動。」

蝦米最早提出的歌單概念和準社交屬性,明顯影響了後來的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也一度被認為有小眾的屬性,被網友稱為「雲村」和「寶藏」,「但網易雲音樂很聰明,它們一直在做社群,用音樂評論讓網友聚合在一起,做價值觀的引導。」王毅說,近兩年來,網易雲音樂還注重與抖音短視頻平臺相互導流,不少火起來的抖音神曲,在網易雲先引發了關注。相比於蝦米,網易雲音樂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當年的蝦米是一個很有想法的產品,可惜沒有堅持下來。」王毅說,做網際網路產品要持續化,哪怕遇到了釘子也要堅持一下,「更何況聽歌這件事本身就不是快節奏的事情,需要等待內容產生長尾效應,但蝦米沒有堅持,就享受不到長尾效應的紅利。」

那麼,未來的數位音樂平臺格局會是如何,是一家獨大,還是會有新的競爭者入局?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出於反壟斷的需求,可能不會出現一家獨霸的局面,但能打破局勢的「黑馬」,很可能來源於跨界而來的其他平臺。

這幾年間短視頻平臺火爆,抖音、快手的快速發展,攪亂了原有直播界的生態。「在沒有技術創新的前提下,要麼靠人海,要麼靠錢海,所以未來很有可能的就是短視頻平臺『殺』進音樂行業。」郵差說,這些平臺本身都很有流量,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抖音所在的「頭條系」也在收買大IP的資源,如果跨界入局,很有可能打破音樂行業目前的對壘。目前,抖音自己的音樂APP也已進入內測階段。

王毅也透露,目前各大國產手機廠商也在商討整合手機的內置播放器,「如果幾大手機廠商聯合了,用戶量一下就有幾個億,原來他們分別採買的版權,現在集中採買一次就夠了。」王毅說,未來數位音樂平臺會不會形成新的巨頭,讓人拭目以待。(記者 韓軒)

[責任編輯:李元]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何以黯然離場?
    蝦米音樂近日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一款被一代人認為是青春記憶的APP黯然離場。  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蝦米音樂,與涵蓋QQ音樂、酷我、酷狗音樂的騰訊系,及網易雲音樂曾被看做三大數位音樂平臺。
  • 蝦米音樂將關停,「小而美」不賺錢,終將黯然離場?
    蝦米音樂近日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一款被一代人認為是青春記憶的APP黯然離場。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蝦米音樂,與涵蓋QQ音樂、酷我、酷狗音樂的騰訊系,及網易雲音樂曾被看做三大數位音樂平臺。
  • 蝦米音樂 何以從「偏愛」走向「告別」?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戚夜雲)訊,小眾音樂愛好者,曾經有兩大聖地。一是songtaste,另一者則是蝦米。大眾還未來得及熟知的songtaste,委身於多米之後,被邊緣化,在行業版權大錘落下之後,已於2015年宣布關閉。如今,蝦米也走上了相似道路。即便是在阿里這顆大樹之下,蝦米也未得以重生,今日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在2月5日停止服務。
  • 蝦米音樂 何以從"偏愛"走向"告別"?
    小眾音樂愛好者,曾經有兩大聖地。一是songtaste,另一者則是蝦米。大眾還未來得及熟知的songtaste,委身於多米之後,被邊緣化,在行業版權大錘落下之後,已於2015年宣布關閉。如今,蝦米也走上了相似道路。即便是在阿里這顆大樹之下,蝦米也未得以重生,今日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在2月5日停止服務。
  • 阿里的蝦米黯然離場,音樂的夢想無處安放
    如今所謂的音樂,在短視頻裡,在比賽類綜藝裡,在街頭巷尾的大音箱裡,唯獨不在音樂人的夢裡。2021年第一場別離,來自蝦米音樂。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
  • 小眾音樂的烏託邦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來源:第一財經作者: 吳丹[ 在一系列人事變動和改革之後,背靠巨頭的蝦米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在2021年黯然離場。 ]「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 蝦米音樂黯然離場,2月5日全面停止服務!
    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告別信稱,2021年2月5日將全面停止服務,一時間網上熱議不斷,逐漸被淡忘的蝦米音樂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雖然去年11月已經有消息放出,但真正到了離別時刻,用戶們還是難捨12年的陪伴時光,紛紛留言懷念一起走過的洪荒歲月。
  • 蝦米音樂:一座大流量時代的墓碑
    作者:郭海惟進入阿里即將年滿八周年之際,蝦米音樂通過微博宣告了自己的「死亡」。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收購,成為阿里文娛產業的「排頭兵」,一時風光無兩。八年後的今天,其卻黯然離場。蝦米創始人王皓曾在播客節目上聊起蝦米的「死因」,他認同蝦米「死在太多人不在乎上」。
  • 蝦米音樂關停 網際網路告別「小而美」
    陳白/文 當「網抑雲音樂」已經成為了B站年輕人高頻使用的調侃名梗時,離開聚光燈很久的蝦米,以一種真正讓人壓抑的方式重新獲得關注:1月5日上午, 蝦米音樂宣布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從傳聞變成了現實,又一款關乎一代人青春記憶的軟體黯然離場。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
  • 黯淡出場皆成過往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蝦米音樂被誰吞噬?作者:吳丹背靠巨頭的蝦米音樂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黯然離場。「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前員工:版權費用耗資巨大 決策者沒音樂情懷
    [ 在一系列人事故動和變革以後,背靠巨子的蝦米不單沒能迎來黑暗出路,反而愈來愈邊沿化,終極在2021年黯然離場。]
  • 到底是誰「殺」死了蝦米音樂?
    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突然發布消息稱,將於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這似乎意味著一款承載了無數年輕人記憶的app就此黯然離場。想當年,蝦米鼎盛之時,也曾背靠阿里音樂的大樹,與QQ音樂、網易音樂分庭抗禮。誰知一朝風雲突變,蝦米轟然倒地,引得無數網友一邊感慨著「音樂已死」,一邊仰天長問:運營了12年的蝦米音樂,到底被誰吞噬了?
  • 蝦米音樂關停,資深用戶:因為版權而來,也因為版權離開
    蝦米音樂表示,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和你們的美好故事會成為最珍貴的記憶收藏於心。對於此次停服給大家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未來,歡迎更多音樂人加入音螺(即「數位音樂新場景」),創作更多美好的音樂,讓更多的人聆聽。從傳聞變成了現實,又一款關乎一代人青春記憶的軟體黯然離場。
  • 蝦米音樂下個月關停!背靠巨頭 誰推倒了蝦米 是版權嗎?
    其實,不管是蝦米音樂此前早已「灰」掉的歌單,還是其它平臺搬不走的音樂內容,背後都有版權之爭的影子。在告別信中,蝦米坦言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這是最大的遺憾。   蝦米關停並不代表阿里放棄音樂服務市場,未來蝦米將依託「音螺」平臺在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上進行探索。
  • 蝦米音樂播放器將正式關停 「音樂難民」何以為家?
    1月5日,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蝦米音樂稱,關停決定是由業務調整所作出。同時,蝦米音樂也將轉向音樂商業場景服務,即新成立的音螺平臺。關停之前,用戶及音樂人可以導出歌單和已購買的音樂專輯。此外,音樂人以後可以在音螺平臺創作音樂。這個曾經的音樂巨頭,如今以這種形式與用戶告別,令人唏噓的同時也引發業內反思,在線音樂的生意應該如何做?
  • 蝦米音樂被傳關停,在線音樂「老問題」待解
    ​​​文 | IT老友記 韓志鵬你還記得上一次聽到蝦米音樂的消息,是什麼時候?日前,微博頭銜「前華納/環球音樂中國市場總監」的@相徵在微博爆料:蝦米音樂明年1月關停;然後,再有微博網友「跟帖」:蝦米音樂將執行人事變動,蝦米或將解散。
  • ​蝦米關閉,徒留殘響
    一石激起千層浪,即使阿里巴巴回應不予置評,蝦米音樂的告別曲卻已提前奏響。多篇復盤蝦米音樂從創辦到掉隊的歷程的文章相繼發出,在要關閉的傳聞面前,沒有人懷疑蝦米已近遲暮。蝦米的樂迷們卻一直在做最後的掙扎。就在一周前,蝦米專欄作者「落山風向海洋」還在朋友圈發著蝦米音樂年度總結。總結顯示,他的2020年與蝦米共度了3875分鐘,796首歌,基本上體現了他真實的聽歌口味和偏好。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