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田石頭哥因為沒有飛速抵達隔離點而被警察帶走,到@尖咀阿Sing總結的和巴士司機聊天6分鐘,坐牢6個月。
在香港,稍不留神,就要犯法啊。
而最最關鍵的是,有些法是香港獨有的法,是文化差異的法、是我們初來乍到的人無法理解的法。
今兒個,就和大家聊聊,那些因為陸港生活習慣差異,帶來的晴天霹靂。
香港的司機基本都是急性子,無論是陌路狂奔的士,還是分分鐘超了時速嗶嗶嗶的小巴。
尤其是在一些路口或者遇到行人的時候,離很遠就會按喇叭。
這個點,真是無論待多久都覺得好不習慣啊。要知道,內地的大部分城市,「車讓人」是寫進交通法規的啊。違法的話,那是要扣分的。
然而在香港,車不會讓人,該它走是就它走,不該它走時也想走。而行人也剛啊,綠燈想走、紅燈也想走。於是好多車禍就這麼發生了。
因此大家在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環顧四周,哪怕是綠燈,也要確認周圍的情況是否安全,避免大埔的那場慘案再次發生。
香港的道路雙向總計超過六個車道的,斑馬線的設計都是分段的,你要過兩個個信號燈才能成功到達馬路對面。
而且還有一種路口,行人通行時所有的車道都是紅燈,這種路口如果你需要過一個斜對角,就可以直接走道路中央橫穿過去,就不用走斑馬線了(有點像「唐探3」裡的東京涉穀場景)。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香港的車輛都是靠左行駛的,這一點真的需要慢慢適應啊,每次過斑馬線的時候觀察駛來車輛時脖子該朝左扭了,而不是朝右。
在香港如果想要打的的話要看清車身顏色,香港的計程車有三種顏色,紅色、綠色和藍色。下面用一個表格給大家區分一下三種計程車的差異,可千萬別搭錯車啊。
看完這,我滿腦子都想著試試搭乘藍色taxi,路上遇見75分之一,有種中六合彩的感覺。
不過香港的計程車貴得名聲在外,像我們出行,還是以地鐵為主啦。但天知道,在香港搭地鐵也有可能在法律便於徘徊。
比如...
1. 排隊時候看清楚地標再拍,別排成了地鐵的頭等艙,除非你買的頭等艙票,否則罰款500-5000。
2. 不要再地鐵上大聲喧譁,接打電話下了地鐵再說,否則罰款2000。
3. 不要在地鐵付費區(刷過閘機進去的範圍)飲食,拿在手裡也不行,否則罰款2000。
4. 在地鐵內自拍、依靠立柱、說髒話幹擾到正常秩序,一律罰款5000。
5. 酒後乘車鬧事等罰款5000。
6. 使用他人身份的八達通,罰款500。
其實做到文明乘車也就不會被罰款了,除了第一條是很多人一不小心會犯的錯誤,我在九龍塘搭乘東鐵線的時候就站錯了隊,幸好感覺不妙及時逃離,不然就被扣錢了。
話說,大家在內地的時候,應該沒有什麼非要帶身份證出門的習慣吧。但是在香港,一定要帶,萬一警察要你i出示,而你的證件又不在身上的話,分分鐘要罰款五千。
不過,這兩年的經驗來看,警察查男多過查女,查年輕的多過於年紀大的,查local多過於查內地人(前提是他分得出)。
身邊唯一遇到過被警察查身份證的情況,是我們96年的@觀塘奶狗哥,當時他一身黑、再黑色鴨舌帽一頂,估計當時看上去還賊心虛,不查他你說查誰。
香港難以捉摸的樓層標識,給本人最衝擊的,還是九龍塘的又一城,從地鐵層上去大概轉了5層樓,一看標識——1樓。當時狠捏自己一把,才信了這不是一場夢。有共鳴的都給我舉舉手。
別以為只有你初出茅廬搞不懂,其實local和你一樣黑臉問號。我們班的香港人,天天來學校,也搞不清楚這個標識。比如A樓的5層,出去之後是B樓的LG2層)。
簡單分一分,地面層叫G層(Ground),地下叫LG(Low Ground),當然還有地鐵層(MTR層)、天台層(R層)。好了是時候考考你,那麼UG代表了啥呢?
來香港那不得趕快學廣東話嘛,唔該、多謝學溜了之後,level 2必須是數字啊。但上來就是難題,廣東人你們別出聲,外省人自己區分一下1和2,我去yi是2,1是ya。
我敢說,這是每個廣東話初學者的第一道坎。
香港的官方語言以英語和廣東話為主,基本上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是廣東話(對非廣東籍的學生需要適應)。大家可以報名學習的廣東話課程進行學習,也可以自己看看港片聽聽新聞學習一下。
來香港之前,我對放題這個概念,真的一無所知。聽別人介紹,不就是個自助餐嘛,有什麼特別的。
來了之後一吃,哇靠一個價格瘋狂隨便吃,刺身、壽司、烤物、串串、火鍋、甜品、飲品什麼都有,太划算太飽腹太滿足了,真香。
不過如果你是小胃口、對吃回本沒什麼信心的話,建議還是別放題了,單點反而經濟實惠。
但如果你想試試,比較多選的是火鍋放題,先點個鍋底,人多的話可以鴛鴦;然後肉通常分級,出產地、是否和牛都有講究,越精貴、越多種類的就越貴,這個部分是隨時和服務員說,無限添加的;最後是自助區域,有小食、蔬菜、飲品等,這個要自己去取。
另外,部分放題店早市(晚上19:00前買單)、晚市(晚上22:00後入座)的價格會比較便宜,周日至四比周五至六便宜,午餐比晚餐便宜。
寫得編編都餓了,今天的科普先到這裡,大家吃好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