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子產品。以前的電腦對我們來說是昂貴的高科技產品,但是隨著家用電腦的普及,大家對這個神秘的電子產品也不再陌生。以前我們買電腦必定買品牌機,但是現在的很多人已經能夠通過網上自學自己完成電腦的組裝。
對於電腦其實我們都算了解,一臺電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電腦的晶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pu,晶片就相當於正太電腦的大腦,所有的計算都要通過它來運行。市面上主流的晶片有兩種,英特爾和AMD,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英特爾的晶片來使用,英特爾晶片也分為很多種,可能一般人就知道個i3、i5、i7,卻並不懂得後面數字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英特爾晶片型號結尾的神秘字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酷睿i5 8600
其實所謂的i3、i5、i7同屬於英特爾的酷睿系列,i3是低等性能,i5是中端性能,i7是高端性能,但是想要根據前面的i幾來分辨性能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舉例i5 8600來說明,8指的是第八代產品,同等產品越新性能越好,後面的6是在i5的八代產品裡的詳細分類,例如還有i5 8400、i5 8500,在這三者之中i5 8600的晶片性能最好,當然這款晶片我們沒有看到字母後綴,這就是正常的版本。
酷睿 i5 8600T
不少朋友發現了,有些晶片會在結尾的部分加上「T」這個字母,它代表著什麼呢?實際上i5 8600T相當於是閹割版的i5 8600,帶「T」的產品一般會在頻率方面縮水,也就是降低了性能,但是它也有個好處,就是降低了功率,總結一下就是:帶T的產品降低了性能,也更省電。
酷睿 i5 8600K
帶「T」的產品大家了解的不多,但是帶「K」的產品大家應該都了解,通常情況下帶「K」的產品通常只在當代的高端產品裡出現。而帶「K」的更是在頻率方面有所提升,同樣的它的功耗加大了。總結為:帶K的產品提升了性能,更加費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