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話劇之父傅維伯蘇州圓桌會議:「江南小劇場」需要強烈表達

2020-12-25 媒體大搜索

8月29日,江南採薇——「江南小劇場」圓桌會議在新時代蘇州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中國國家話劇院東方先鋒劇場經理、北京戲劇家協會理事傅維伯圍繞「江南小劇場的發展之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與在座的專家進行探討。

江南文化要的是強烈表達

為了北京小劇場話劇的發展,傅維伯傾盡畢生心血,曾拿出40萬為北京人藝小劇場的虧損填補窟窿。他參與了《小井胡同》《紅白喜事》等經典劇目的製作,還見證了第一部小劇場話劇《絕對信號》的誕生。除此以外還製作了《戀愛的犀牛》《切格瓦拉》《聖人孔子》等劇目。

作為傅維伯的第二次蘇州之行,蘇州的小劇場出色的軟硬體條件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表示,不同於其他城市,蘇州政府為江南小劇場提供諸多政策扶持,也給蘇州戲劇和戲劇人才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孵化環境,豐富的場地資源更是為江南小劇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江南小劇場需要表現江南文化的特點,要結合江南地區的風土人情進行內容和形式上的創作和宣傳。正如王芳老師走進怡園,切合了『小』劇場的規模特色。」

會上著名編劇史航提出,他認為江南特色不可強求,不能為了表現特點而表現。」傅維伯對此非常認同,他說,「江南文化特色需要優質的內容來傳達,首先要有強烈的內容吸引觀眾,再在潛移默化之中表現江南特色。」

創新是小劇場的活力源泉

作為業內公認的「小劇場話劇之父」,從最初創立北京人藝小劇場,到鼓勵青年人的加入,再到先鋒劇場,退休後依然赴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考察。傅維伯的一生都在不斷的創新,致力於小劇場戲劇的發展與普及工作。

在日本學習空間設計期間,他的老師每周末都去逛商場,重複購買些電話機之類的物品,「我買的不是電話,是他們創造性的思想。人需要不斷地對美創新。」老師這句話成了傅維伯日後經營小劇場的主導思想。傅維伯說,「我堅持做小劇場的原因就是因為它不可能十全十美。」他認為小劇場是年輕人的戲劇,是探索的戲劇,小劇場的發展一定是在傳承和創新的道路上前行的,創新永遠是小劇場的活力和前進方向。

面對迅速發展的5G時代,傅維伯認為這是小劇場擴大觀眾群體的機會,今後的小劇場的發展需要將科技和文化融合起來。「如今的一場直播可以將上座率翻個番,這是以前傳統小劇場宣傳方式不敢想像的效率。」傅維伯說,怎麼把科學技術和舞臺技術融合進行宣傳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

小劇場是年輕人實現夢想的平臺

在傅維伯創辦小劇場的初期,來自火狐狸劇社的年輕人對戲劇的執著讓他很是震驚。他坦言,做戲很艱苦,但年輕戲劇人的熱情與幹勁讓他印象非常深刻,這也是後來他創辦大學生戲劇節和青年戲劇節的主要動力。

「人才是一個區域的發展或說是每個事業發展的未來,現在北京的小劇場因為老一批創作者退休,出現了人才斷層、青年人才培養缺失和儲備狀態不足的現象。」傅維伯認為,對於「江南小劇場」而言,需要儘早搭建戲劇創作人才培養機制,給予青年戲劇人才更多成長的空間。他提到,「舞臺戲劇應是實踐的藝術,小劇場恰恰為青年戲劇人的舞臺實踐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借鑑國外的成熟劇本很有必要,但是最關鍵的要有文化自覺性和責任心。」傅維伯對青年戲劇人提出希冀,他認為新一代年輕人需要對戲劇有自己的認識,不論追求的表現形式是後現代主義還是先鋒主義,年輕人都應該腳踏實地的進行創作,從生活中汲取創作的源泉。(蘇報融媒記者 羅雯 實習生 郝舒婷 張健/攝)

責任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秦淮有戲」大幕拉開 「小劇場」催生新消費
    秦淮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南京需要南博、南圖這樣「高大上」的地標性文化設施,也需要小劇場、小書店等接地氣的親民化文化場館增添底色。小劇場的興起和繁榮,已成為南京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象徵之一。   信心,小劇場群成效初顯  南京與小劇場有不解之緣,早在1989年就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小劇場戲劇節。
  • 蘇州依託江南文化優勢讓夜經濟「更美麗」
    蘇州最江南!今年以來,蘇州深挖並展現江南文化特色,積極發展崑曲、評彈、話劇、歌舞演出等「劇場經濟」,做活做靚「姑蘇八點半」夜經濟特色子品牌——「江南小劇場」,營造魅力無限的「蘇州有戲」。  好戲連臺 古今穿梭間體驗江南韻味  「姑蘇文盛出狀元」,狀元文化是蘇州文化的一大特色。
  • 東莞也有小劇場了
    1982年,林兆華話劇《絕對信號》在人藝小劇場演出,開創了中國小劇場先河,使中國小劇場話劇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實驗、先鋒氣息。
  • 上遊新聞·都市小劇場|對話話劇《你好!打劫》導演饒曉志,邀你免費...
    雖然在電影導演的行列裡他不算資深,但在話劇圈裡,饒曉志已是一位從業十多年的「老炮兒」,他導演的一系列小劇場作品總是從概念環節就給人非常不同的體驗,在一個「高概念」的設定下,充滿了對小人物的群像剖析和對時代的深刻反思。對此,饒曉志坦言,小劇場話劇是他最喜歡的藝術形式。Q=上遊新聞·重慶晨報A=饒曉志Q:本次《你好!
  • 20200419唐師曾:人藝小劇場
    北京人藝拆除小劇場。小劇場建於上世紀8、90年代,是人藝實驗小劇場,經常上演實驗話劇,適合觀眾與演員親密接觸。為適應發展,拆除舊建築,興建新建築。唐師曾攝@peaceducktang北京人藝拆除小劇場。小劇場建於上世紀8、90年代,是人藝實驗小劇場,經常上演實驗話劇,適合觀眾與演員親密接觸。為適應發展,拆除舊建築,興建新建築。
  • 原創話劇《黃金劫案》青話小劇場熱演 講述撲朔迷離的抗日奪金大戰
    「家國情懷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條精神脈絡,一旦被碰觸,就會有強烈的感受「。由青島演藝集團市話劇院創排的原創話劇《黃金劫案》日前在青話小劇場熱演,該劇的編劇、導演,張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話劇《黃金劫案》以發生在青島,由王一民烈士組織的劫獲黃金的真實故事改編,圍繞著抗戰英雄羅仲民英勇護金展開。該劇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基礎,講述了一段撲朔迷離的抗日奪金大戰,帶觀眾們穿越回到了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 國家話劇院新創小劇場話劇《爆米花》正式建組
    點擊「中國國家話劇院」可快速關注10月28日上午,中國國家話劇院舉行小劇場話劇《爆米花》建組會。
  • 戲劇駐島計劃|我們為什麼需要小劇場?
    此後,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而為我們熟知的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在1982年所創作的《絕對信號》中,嘗試運用意識流手法,挖掘人物精神世界,並首次以小劇場的形式演出。至此,小劇場實驗戲劇便悄然滲透全國。所謂實驗戲劇,主要指戲劇結構和表現方法有別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戲劇體系的傳統戲劇。在劇本創作、戲劇導演和表演等環節,傳統戲劇推崇的是體驗、再現等方法,力圖真實地反映出客觀現實。
  • 萬芳冷剖兩性「關係」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高凱)5月31日晚,《關係》登上北京人藝實驗劇場的舞臺。這部小劇場領域的「爆款」時隔四年再度上演,仍然受到觀眾的熱捧,開始售票四天,十七場演出票即銷售一空,足見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的生命力。
  •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一票難求 一男三女複雜情感引探討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度上演。(攝影 李春光)《關係》是一部聚焦生活情感問題的現實主義作品,劇中男主人公是一位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周旋於三位女性之間的他看似家庭、愛情、激情一樣也不缺,但實則深陷複雜關係,面臨著不為人知的危機。最終如何解開困局,作品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而是帶著觀眾一起去探討。
  • OnLine小劇場 | 一個只有1155個字的話劇
    「我喜歡劇場,那是我們表達、分享態度和觀點的空間,這種表達的機會也是非常的珍貴」 。Q:時至今日,三拓旗經過二十年的摸爬滾打,已經有了很多忠實的粉絲,也有了許多非常成熟的作品和市場解讀,那麼對三拓旗來說是否還需要再「等等觀眾」?
  •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結婚進行曲》打造舞臺「藝術片」
    千龍網北京訊 根據美國作家勞倫斯·蘭納的小說《結婚進行曲》改編的小劇場話劇將搬上北京人藝舞臺。作為今年實驗劇場亮相的首部新排劇目,這部喜劇被導演任鳴稱為舞臺上的「藝術片」。《結婚進行曲》出自美國作家勞倫斯·蘭納之手,又名《另一條出路》,是一部講述婚姻問題的喜劇。
  • 蓬蒿:一個獨立小劇場的生存樣本
    「文革」中父親被批鬥,王翔半寄養在話劇演員楊秀章和音樂家黎麗禾家,在那兒他初次接觸到了戲劇。16歲入伍,1977年通過軍隊招生,王翔進入第四軍醫大學,讀口腔醫學。1985年,他來京進修,在天橋劇場看了人生第一部話劇《和氏璧》,自此迷上了戲劇,一年內接連看了《關漢卿》《桃花扇》等十幾部戲。碩士畢業後,他就職海軍總醫院口腔科。
  • 模式單一,疫情逼停,小劇場未來之路如何走?
    小劇場戲劇運動最早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是西方戲劇反商業化、積極實驗和探索的產物。而中國小劇場戲劇運動則以1982年導演林兆華將小劇場話劇《絕對信號》搬上首都戲劇舞臺為開端。在隨後的幾年中,小劇場戲劇的影響悄然滲透於全國各地,而南京一直走在前列。1989年4月,南京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小劇場戲劇節。
  • 《www.com》熱演小劇場話劇升溫 - 東方網-文化新聞
    東方網8月17日消息:小劇場話劇《www.com》的火爆公演,使得今夏的上海話劇舞臺極速升溫,第一二輪公演30場,售票率高達100%,這是近三年來上海話劇演出中從未有過的高上座率。應觀眾要求,該劇已從昨日起加演第三輪12場。這齣戲的成功,證實了話劇演出需要適應時代發展,面向市場的新路。這次話劇中心大膽引入社會投資,與現代人劇社共同投資,一半資金來源於社會。
  • 劇場裡的小時代 北京小劇場盤點
  • 小劇院進了電影院大商場有了小劇場
    劇場的發展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難題?劇場增多是否推動了本土舞臺劇的繁榮?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影廳也能當劇場觀影看劇兩不誤    到電影院裡看戲劇演出?沒錯,戲劇和電影這兩個藝術門類,在鄭州有了一個融合的新嘗試。    11月30日晚,位於五一影城(升龍廣場店)內的開心簡史先鋒劇場迎來了本土小劇場話劇《碧沙崗往事》的首演。
  • 《短打莎士比亞》來蘇州了
    8月29日晚,第三屆江南青年戲劇節首部話劇《短打莎士比亞》在蘇州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16幢小劇場精彩上演,這部充滿著幽默、諷刺甚至荒誕的小劇場話劇,受到蘇州年輕觀眾的喜愛。三個演員90分鐘演盡莎翁筆下的悲喜莎士比亞一生留下37個著名劇本、2首長詩、154首十四行詩……數字之多、作品之偉大,奠定了他在世界戲劇史、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地位。
  • 《闖入者》| 做闖入的「野蠻人」小劇場還能走得更遠
    戲劇當然不都是為了教化,也可以表達情緒,表達狀態,表達氛圍。所以,「闖入者」更多的就是為了呈現,呈現神秘、呈現悲觀、呈現等待、呈現焦慮、呈現無法控制…… 氛圍營造得當,離不開演員的演出、燈光特效以及音樂。整齣戲的主背景音由一位女演員現場彈奏琵琶呈現,神秘的腳步聲、上樓聲、燈絲斷裂聲……勾人心魄,完成度很高。
  • 把小劇場開進了電影院,鄭州這家新劇場迎來首演
    11月30日晚,位於五一影城(升龍廣場店)內的開心簡史先鋒劇場迎來了本土小劇場話劇《碧沙崗往事》的首演。這種到電影院看舞臺劇的形式,讓觀眾感到很新鮮。◆電影巨幕廳改造成的小劇場開心簡史先鋒劇場由與鄭州東站旁邊的五一影城5號廳改造而成,之前是一個巨幕電影廳,影院式的觀眾席給人一種新劇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