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燦的寶寶剛剛出滿月,最近總有朋友親戚來看望燦燦,朋友們都紛紛問她生孩子什麼感覺。燦燦苦笑著說這種痛苦再也不想體會第二遍了,這二胎誰願意要誰要,反正她是肯定不要二胎了。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燦燦的寶寶是枕後位,當時開宮口就開了一天一夜,可把她折磨壞了,等到宮口開全了,生孩子又生了兩個小時。寶寶生出來時燦燦的老公輕輕的打了寶寶一巴掌,說以後不孝順誰也不能不孝順媽媽啊,為了你媽媽受了多大的苦。確實生寶寶就夠痛苦了,如果碰到胎位不正的情況,那簡直是雪上加霜。
一般來說寶寶在媽媽腹中會有三種形態,分別是頭位、臀位以及橫位。在我們印象裡寶寶的姿勢是頭朝下那麼就是正胎位,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寶寶頭朝下還分為枕前位、枕後位、側面位等情況。枕前位是比較正常的姿勢,而枕後位就是我們常說的胎位不正了。
枕前位胎兒的姿勢是胎兒面朝向媽媽的脊椎部位,後背靠在媽媽的肚皮位置,頭部是頂在骨盆的入口處的,這是最有利的分娩姿勢。但是枕後位慢慢的也會發展成為正常的分娩姿勢,所以孕媽也不必太過著急擔心。橫位是胎兒橫臥在媽媽的子宮內部,這種情況如果在分娩時寶寶仍是這種狀態,那麼是一定要剖腹產的。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胎兒在媽媽子宮腔內活動的空間太大了,像羊水過多或者胎兒過小,這都會使胎兒的活動太過自由,從而導致動作太大而造成胎位不正。而如果胎兒在子宮腔內活動空間過小,也會因為抬頭不能自然的下轉從而造成胎位不正的情況。另外像孕媽骨盆狹窄、胎兒的抬頭過大等等原因都是有可能造成胎兒胎位不正的。
很多孕媽當聽到有胎位不正的情況還是比較焦慮的,但是其實如果這個消息是在孕28周前聽說,那麼孕媽可以不必太過著急,因為在接下來的胎兒成長中,是很有可能將形式逆轉的,這就需要孕媽根據醫生的指示做一些有利於糾正胎位的動作。但是當到了32周時,胎兒仍然是一個胎位不正的狀態,那麼這時再想發生奇蹟就有些苦難了,一般來說如果在分娩時仍然是胎位不正,那麼為了胎兒考慮還是建議剖腹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