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排三個小時的喜茶,最長可等到8個小時,一盒6隻原價48,生生被黃牛炒到250元,還催生了淘寶代購的杏花樓蛋黃肉鬆青團。
網紅美食突然就流行起來了!那麼究竟如何打造網紅美食?難道網紅美食的流行真的就是靠僱人排隊嘛?
今天靈哥給大家來解密網紅美食!
那一天我在開車,從來不追劇的我突然聽到了歡樂頌2的牛奶咖啡-咖喱咖喱,我一下子就被強烈吸引住了;有什麼詞可以概括這首歌的流行?我想了很久,想到了一個英文單詞:「Exotic」,
並不是靈哥賣弄英文,Exotic這個詞打開百度翻譯:可以翻譯為異國的; 外來的; 異乎尋常的,奇異的; 吸引人的;
用比較直白的中文來表達,就是「特別」,沒有見過的意思!
你看咖喱咖喱這首歌,裡面的歌詞
泰國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亞
咖喱 肉骨茶 印尼九層塔
做SPA 放煙花 蒸桑拿
Coco Pineapple Mango(椰子,菠蘿,芒果)
沙巴 芭堤雅 陽光熱辣辣
香瓜 啤酒花 風景美如畫
夜市下 海鮮架 泳池趴
歌詞是不是非常異域風情,非常Exotic
但凡網紅美食要想火,都要能有Exotic的感覺。
就如同許豪傑在他視頻中總結的那樣:網紅美食要想火,要加牛油果,芝士,榴槤,為什麼呢?無非是有Exotic異域風情的感覺,這些東西並不是小米粥燒餅油條那樣滿大街可以見的。
問題來了,既然Exotic是網紅美食流行的必要條件,那是不是越異域風情越好呢?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是不是加拿大冰酒,法國蝸牛,山東的蟬蛹,雲南的蟲子更有網紅的天賦呢?
這就我們要談的另外一個重要標準,熟悉感!
網紅美食=熟悉感+Exotic
網紅=熟悉感+Exotic
實際上任何一個產品的流行都要同時具備熟悉感+Exotic這兩大元素!
比如網紅的標誌是整容臉!用戶心智上的認知認為美女網紅=整容臉,所以不整容的姑娘就很難被認定為網紅!但如果每個網紅都整容臉了,想脫穎而出的法寶是什麼呢?是Exotic!
前段時間的芭比娃娃網紅,每個人一看就知道這姑娘是個典型的網紅臉,網紅套路,但勝就勝在她的芭比娃娃造型,沒見過啊,Exotic,所以就爆火。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所謂「exotic」就挖空心思譁眾取寵,真正的秘訣是要有熟悉感,而不是推一個全新的不熟悉的產品。比如很多網紅美食裡都喜歡加榴槤,因為榴槤就是一種既有熟悉感又Exotic的水果。中國不產,異域風情,隨時可以讓你聯想起馬來西亞泰國的熱帶海島風情。
拿上海走紅的桃園眷村來講,他賣的東西很普通,也非常有熟悉感,豆漿油條。他Exotic的點在於貴,貴是有理由的,店裝修的好看,有逼格。
相比較貴,便宜是否能成為一個Exotic的點呢?
老味道是否能成為Exotic的點呢?
也可以,這就是前段時間熱炒的網紅蔥油餅成功的秘訣。大家來吃什麼呢?吃的是上海老味道,這是因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各種高檔餐廳的入駐,反而老味道成為了Exotic。
經典品牌理論在談產品開發的時候,有兩個基本原則
如果是舊品牌推新品:那要增加新元素,
比如科技感,如果是推新品牌:則要增加大家熟悉的老元素.
網紅美食大多數屬於舊產品翻新,青團,麵包,月餅,鍋貼,哪種不是舊產品,要想要想搖身一變變成網紅美食,就得增加Exotic的新元素。記住,之所以我不用創新這個詞,是因為如果用的話,這太侮辱創新這兩個字了。青團裡面加上蛋黃肉鬆叫什麼創新啊?
消費網紅產品的內心社交訴求
男人和女人內心的消費訴求有什麼不同呢?
女人內心的消費訴求是,你有我就要有.男人內心訴求是,我有你沒有.
所以女人喜歡跟風,人家有愛馬仕我也要有,男人有了錢喜歡花錢買豪車,更有錢就買老爺車就是這個道理。
但不管男人女人,現在都有個共同的內心訴求,就是裝逼!
而裝逼的最好地方在哪呢?朋友圈
所以實際上一直以來所謂「熱門餐廳」都不是奇怪的概念,但所謂「網紅美食」和過往「熱門餐廳」的最大區別在哪裡呢?過往「熱門餐廳」滿足的是味蕾的需求,而「網紅美食」滿足的是朋友圈分享的需求。
哈佛大學教授,知名的顛覆式創新專家Kristensen說過:用戶要的不是一個鑽頭,要的是在牆上鑽一個洞。
同樣,網紅美食用戶要的不是滿足味蕾,要的是朋友圈裝逼。比如北京曾經大火的網紅美食雕爺牛腩套路就是花了好多心思在器皿上,這樣一拍照就很裝逼。
比如上海的網紅美食韓國的烏雲冰淇淋,看上去就是一團烏雲,拍照效果超級好。另外網紅美食的「排隊」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圈社交話題,記得我前面說過,女人的購物心態是人家有我一定要有,所以越火的網紅美食我就越要排。
還有一種網紅美食出身就是跟社交掛鈎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Line Friends了。作為風靡日本韓國,在美國上市的Line 也把Line Friends的咖啡廳開到了上海淮海路。Line Friends裡面的每個布置,每個玩偶,就是讓你一邊買一邊拍的。
了解了消費者訴求,下面靈哥就給大家來聊一聊
打造網紅美食IP的步驟
只需要以下簡單幾步,你的網紅美食店就可以開業了!
第一步是Figure Out到底要做一種什麼產品
記得嗎,靈哥之前說了,一定要Exotic+熟悉元素。
青團+蛋黃肉鬆 = 蛋黃肉鬆青團
青團+烤 = 烤青團
草莓+乳酪包
蟹黃+面
漢堡+龍蝦
比薩+超多的芝士
鍋貼+菠菜皮/墨魚皮
包子+特大肉餡
甜品+超多草莓/榴槤
煎餅果子+用機器攤
面+超大的碗
煎餅+小龍蝦
馬卡龍+冰淇淋
油條豆漿+小資裝修
茶+超大蘋果片
第二步:取一個容易傳播的名字
除了一些老字號,新的網紅美食最好都是人名+美食名 取名字
比如
王胖子驢肉火燒
阿大蔥油餅
阿慶嫂桂林米粉
張哥烤串
徹思叔叔
王阿婆茶葉蛋
大家天生就會對人名+美食名有好感(符合社交媒體中的人格化傳播),而且消費者有很放心的感覺
但問題來了,除非有明星加持,有時候人名+美食 會有點土,不夠小資
要想打動小資用戶,就可以用一些高大上的名字,甚至用些洋名
有網紅或者IP主題的可以直接用網紅或者IP名字
也可以用產品特性取名字
第三步:選擇商業策略,高價/限量/閃購
找到一個持之以恆的銷售策略,比如
貴:老子就是貴
限量:每人只能買兩盒,感謝理解
閃購:每天一百份,搶完為止
總之越是拽,人就來的越多!
第四步:新媒體引爆
不斷的炒爆點。
首先找一個誇張的點進行推廣
太好吃了,簡直是炒飯中的愛馬仕
老闆開豪車送炒飯
天吶,居然要排三個小時才能排到一碗炒飯
排隊人太多引來城管
看到沒,新媒體引爆就是這樣,一個個爆點扔下去。
沒有人排隊怎麼辦,僱黃牛排隊呀!所以你懂的一切就是套路
下一步,就是邀請傳統媒體的記者/主持人出場加持宣傳
然後這個時候你會默默的發現,有明星也來,有的親自來,有的派助理來,不過共同一點是,他們也很有可能主動去發朋友圈或者微博!
還愣著幹嘛,接著明星繼續再炒!
第五步:開連鎖,收加盟費
還愣著幹嘛,那麼火了,還不開連鎖。異地怎麼辦?賣代理權呀,從廣州到廈門,到上海,到北京,反正中國那麼大。這時候你就不是賣美食了,而是賣品牌了!
第六步:圈錢融資然後賣掉
比如同道大叔就是這麼幹的
或者,你可以選擇第七步
關門,策劃下一款網紅美食,回到第一步!這真不是靈哥教你學壞,的確很多人就是這麼做的!
為什麼網紅美食容易曇花一現?
流行來的快,去的快!因為「裝逼」心態,而嘗試的網紅美食,當每個人都嘗試過,都發過圖之後,所營造的「exotic」感就會快速消失,網紅美食曇花一現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解釋小龍蝦能夠長盛不衰呢?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小龍蝦已經不是一個獵奇式的「網紅美食」,大多數人對於小龍蝦都有著相當的熟悉程度。但如果長久不吃,還是會有exotic的感覺。其次,小龍蝦滿足了更深層次的「社交」訴求,一方面顯得接地氣,另外一方面男生可以通過「剝龍蝦」方式,來增加和女生的互動。
小龍蝦在「社交」方面扮演的角色是使得他長盛不衰的原因!還記得美國創新學大師Clayton Kristensen說的那句話嗎,用戶要的不是一個鑽頭,而是牆上鑽一個洞!同樣,用戶吃的不是網紅美食,吃的是朋友圈裝逼;用戶吃的也不是小龍蝦,而是為了更接地氣(拉近距離)的社交訴求。
記住,「火」不必然代表能火的長!如果要延長「網紅美食」的生命周期,就要找到符合用戶長期消費的訴求點;而用戶長期消費的訴求點無非是那麼幾個:
好吃?
性價比高?
滿足社交(如接地氣的烤串,麻小;還是米其林三星)
歸根到底,就是回歸商業本質!這一篇靈哥的如何打造網紅美食就講完了,想更多的學習和網際網路傳播和網紅相關的內容,不如去購買靈哥新書吧:
下面是靈哥新書廣告時間:
大咖如何評價
這本書得到了馮侖和江南春兩位老總,還有我好朋友蓋克的加持並親自撰寫序言,感謝馮總和江總的溢美之詞。
凡購買超級網紅,微信後臺留言微信id,都可以加入超級網紅讀書群;凡購買5本以上者,都能加入馮侖,江南春,薛蠻子等在的超級網紅VIP群,並獲得靈哥親筆籤名!
----
另外,你們想了解哪方面跟網紅+創業+電商的議題,請關注我微信號並給我微信後臺留言!
丁辰靈
微信號:ding_chen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