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鬼混20年從「四小龍之首」退落? 專家貼圖揭殘酷真相

2021-02-07 今日臺灣

「四小龍」的GDP成長曲線圖。(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大嘆「臺灣經濟鬼混20多年,完全在退步,讓人無法接受」,讓臺灣曾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光環黯然失色。不過,財金專家謝金河卻出面喊「臺灣是辛苦調整20年」,引來兩方論戰。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在臉書貼出GDP曲線圖,意外戳破這多年來為臺灣媒體以及政治人物塑造出的經濟榮景假象。

沈榮欽表示,「臺灣從過去的『四小龍』之首退步到今天的『四小龍』之尾」,這句話儼然成為臺灣學界的常識,以致於今日仍被臺灣媒體、政論節目所傳頌,他認為,這句話本身就是因意識形態而生的謠言。沈榮欽指出,先不論過去二十年,回溯到1960年起,臺灣就不曾是「四小龍」之首。

沈榮欽貼出「四小龍」的GDP成長曲線圖,1960年起,新加坡超越香港後,排名就一直是星、港、臺、韓,從未變過;以1950年為例,『四小龍』人均GDP分別為:臺灣924美元、韓國854美元、香港2218美元、新加坡2219美元,港、星、臺、韓平均個人所得成長率(PPP)為:5%、5%、6%、6%,綜觀這些數據來看,臺灣均不能稱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沈榮欽再提到促成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因素,就屬實體與人力資本,最息息相關的數據就是教育程度,以1986年為例,「四小龍」中學入學率由高至低為韓(95%)、臺(92%)、星(71%)、港(69%)。除了資本累積之外,生產力也相當重要,「四小龍」從1966到1990年的總要素生產力年成長率,分別為「港:2.3%、星:-0.3%、臺:1.9%、韓:1.6%」,都一再打破這些年來對臺灣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基本認知。

沈榮欽強調,「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是二十世紀的奇蹟,不過臺灣媒體與政治人物應該避免再以訛傳訛了,臺灣從來不是「四小龍」之首,任何語句爭論無助於良好政策的制定,正視數據的數字才是第一步。

相關焦點

  • 臺灣到底有沒有當過「亞洲四小龍之首」?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表示臺灣曾為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至今卻毫無進步「整整鬼混20多年」,引來學者發文反駁「四小龍之首」謠言。近日,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在臉書貼出臺灣GDP曲線圖,直言「臺灣從來不是四小龍之首」,一語道破「這為了意識形態而製造出的謠言」。
  • 臺學者:臺灣從來就不是四小龍之首 別再以訛傳訛
    (觀察者網訊)14日,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感嘆臺灣過去曾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然而「整整鬼混20多年,完全在退步,讓人無法接受」。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沈榮欽表示,先不論過去20年,回溯到1960年起,臺灣就不曾是四小龍之首。
  • 蔡英文預計臺灣將成「四小龍」之首?到底什麼是四小龍?
    「連新加坡的邊都碰不到,還四小龍之首??除了騙,還是騙!!」那到底什麼是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不少國家陷入衰退。這四個成功發展且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體,其極為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使其安然度過危機,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
  • 「我們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噗~
    蔡英文資料圖「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實現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幾個月以來,臺當局多次宣稱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今年5月,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增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 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臺網友酸爆蘇貞昌:拿進步獎回家騙媽媽得第一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20日訊 1970年代臺灣是「亞洲四小龍」裡經濟表現最好的,然而近年來卻停滯不前。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19日)宣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成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蔡英文罔顧民意,拒認事實眾所周知,臺灣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這一既定事實,是「臺獨」分子叫囂得再厲害,也無法改變的。不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屢屢推出危害兩岸關係的相關政策。罔顧民意,拒認事實。就在近期,她還就後疫情時期,臺灣在經濟領域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進行了一番吹捧。
  • 蔡英文稱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之首,遭島內網友諷刺
    果然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有島內網友諷刺民進黨當局說,「還四小龍?!果然活在20年前。」↓有網友提醒說,(島內)產業失衡,勞工薪資倒退。↓有網友質疑,韓國的最低工資是3.8萬(新臺幣),臺灣是多少?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年了,還在炒「四小龍」
    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有島內網友諷刺民進黨當局說,「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
  • 還亞洲四小龍呢?臺灣薪酬都快被東南亞追上了!
    由於蔡英文當局此前常把「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標榜其「政績」,因此有人不禁諷刺,「蔡政府喊『四小龍』臺灣第一,我看是低薪第一」。資料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 臺灣「中央社」   6月1日,有臺灣網友在PTT(島內網友常用的論壇「批踢踢實業坊」)問道,「為啥『四小龍』的薪水排名,臺灣差這麼多?」
  • 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經濟究竟如何?真的那麼差
    三、老蔣敗退臺灣時,偷運了價值3億美元的黃金、白銀等硬通貨根據1986年在臺灣出版的《俞鴻鈞傳》,第一次明確確認了國民偷運黃金入臺之事。當時俞鴻鈞是中央銀行總裁,是將國庫黃金運往臺灣最直接的當事人,第一批黃金起運時間是1949年12月1日夜晚。目前,偷運到臺灣的其體數據仍有爭論,據專家估算,偷運到臺灣的黃金400萬兩,白銀及美元等,折合約當年的3億美元。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韓國地處東亞朝鮮半島南部,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總面積約10.3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5200萬,不論是GDP、人口總量還是面積均居「四小龍」之首,2019年GDP總量為1.64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經濟增速為 2.03%(比往年有所下降),人均GDP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亞洲四小龍,緣何「成也李家,敗也李家」?
    ,地產業更是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產業,香港又被戲稱為「李家城」; 中國臺灣:李登輝雖然已經在2000年正式下臺了,但迄今為止,臺灣政壇仍是按照李登輝當年的布局在運行,如果稱這個階段的臺灣為「李家島」,似不過分。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稍微介紹一下這四個國家或地區。東方之珠——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紐約、倫敦並成為「紐倫港」,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截止2017年,香港約有人口740.98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寶島臺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30年,廣東從中國「GDP第三」到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這要從近30年中國的經濟崛起說起。近30年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30年」,很多城市和省份都是在這段時間內崛起的,其中就包括目前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廣東省。30年前,如果只算內陸,廣東省的經濟實力要弱於江蘇和山東,是中國的經濟第三省,但是如果算全中國,還要弱於當時「亞洲四小龍」中的臺灣和香港(臺灣和香港都是省級行政單位)。
  • 亞洲四小龍的臺灣,我們,靜候破局!
    50年代起,在臺灣經濟發展的進程中,製造加工業給了臺灣第一次經濟起飛的機會,並在60年代被喻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起飛的20年,也是「鄉愁」蔓延與精神碰壁的20年。持續動蕩的政局以及各種內憂外患帶來的「孤島感」進一步增強,臺灣掀起了「民歌運動」,臺灣青年不再高唱西洋音樂,而是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卻經濟「衰退」,GDP大跌超40%!
    文:七七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越來越強大的國家,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貧富差距嚴重,所以我國一直沒有成為發達國家,而是發展中大國,但是,我國的臺灣地區可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相信大家對"亞洲四小龍"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西太平洋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 它們因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成為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