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丨他以詩與思的結合 講述寶島臺灣的荒野四季

2021-03-01 秘境守護者

這是一本結合文學與生態來展現臺灣四季自然面貌的科普書,是詩歌與影像的完美結合,詩與思的完美結合。所有傾慕寶島荒野之「驚豔」容顏的驢友、攝影愛好者、博物達人、環保主義者都可通過本書一解相思之苦。

——《村童野徑》徐仁修(著)

△旅行之書

臺灣特有種的臺灣萍蓬草,是最珍貴的本土水生植物,分布在新竹、桃園的池塘裡,特別是桃園臺地上。先人為了灌溉而挖造了很多的埤塘。兩三百年來,這些埤塘成了生態非常豐富的地方,臺灣萍蓬草就生長在這些埤塘中。(圖片和文摘來自《村童野徑》)

它以一年四季的節氣來編排登場生物圖片,讓讀者充分領略二十餘年間臺灣自然生態的四季面貌,臺灣最純真、動人的美麗臉譜,乃至億萬年來參與這塊土地成長、茁壯、豐富的無數生命!

△博物之書

雄螳螂一般都比雌螳螂小,有些飢餓或營養不良的雌螳螂會在交尾進行當中吃掉雄螳螂的頭,等交尾結束再把剩餘的身體吃掉。這種情景讓人看了實在不忍,但對於雄螳螂來說,它已經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傳宗接代,所以它的犧牲也是值得的。(圖片和文摘來自《村童野徑》)

結合生動有趣的自然生態解說,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得生物知識與生態常識。

△攝影之書

虎皮蛙的肉質近於白色,很像雞肉,所以有「田雞」、「水雞」的別稱。藏身於水田之中的虎皮蛙,肌肉結實有力,被捕捉時常常能掙脫,所以徒手捉對村童是極大的挑戰和刺激。成功的機會不多,因此更能激發村童們的鬥志,並在彼此間形成特殊的友情,而這種友情也是他們成年後難以忘懷的童年經驗與記憶。(圖片和文摘來自《村童野徑》)

本書作者徐仁修是華人世界荒野探險家(2013年下半年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授予「傑出探險家」獎章)、生態攝影大師,他15歲開始野外遊歷,深入臺灣地區的高山深谷探險,並走向島外探險旅行,足跡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寮國金三角地區、尼加拉瓜,美國西部國家公園,澳大利亞,巴西亞馬遜河和中國大陸。作者用豐富而和諧的顏色、充滿生命力的影像刻畫出喜悅又惆悵的荒野鄉愁。

△詩意之書

臺灣人不喜歡苦楝樹,因為名字裡有「苦」一字,影射了生活很「苦」。早起臺灣有買養女以幫忙家務的習俗(等養女長大,有的作為媳婦,稱之為「童養媳」),有些命不好的養女會因為受虐而尋短自殺,自殺時常選擇有較低橫幹的的苦楝樹上吊。這也讓苦楝樹蒙上了「鬼樹」的汙名。 (圖片和文摘來自《村童野徑》)

本書是一部詩意盎然的新「朝花夕拾」。作者生長於臺灣新竹鄉村,成年後對兒時鄰鄉村童所踩出的荒山野徑裡的各種動植物有著「美好的、濃得化不開的鄉愁」,因此在本書裡採取定點透視的寫法,以季節為線索來分述一年中與「村童野徑」相關的各種經歷,從春寒料峭的早春開始,到歲末嚴寒結束,深刻記錄了臺灣農家的細緻優美的容顏,表達了對土地真摯、樸素而濃烈的愛戀。

△環保之書

布袋蓮原產於南美洲,生長迅速,繁殖快,開的花美麗又有特色,被喜歡園藝的人士引到各國去栽培。強大的繁殖能力使它很快地逸出野外,從此造成許多地方的大麻煩。它佔滿河面,阻塞水道,讓許多船隻無法航行。(圖片和文摘來自《村童野徑》)

本書深切關懷的正是現代工業化、都市化過程中人們日益關切的自然退隱、田園牧歌生活方式漸行漸遠的大問題,因而可成為所有對大自然和「鄉土中國」懷有美麗鄉愁之人的枕邊書。

掃碼購買,

贈送作者創作的攝影作品明信片一套。

溫馨提示:由於適逢端午節日,我們將在節日後發出。如果您想買下這套叢書送給孩子,可能會是一份遲到的禮物。但是它值得期待,相信帶給您和孩子的美好閱讀體驗和深遠影響是長久的。

合作聯繫微信:18702823816

閱讀原文

點擊「閱讀原文」,這是一份適合送給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兒童節禮物!

↓↓↓

相關焦點

  • 書薦《徐仁修荒野遊蹤-動物記事》
    在《動物記事》這本趣味盎然的小書裡,荒野探險家徐仁修以自然觀察者的好奇、疑惑和實地觀察的精神記錄了臺灣自然界動物生態,藉助優美的照片與簡潔的文字描述了臺灣大自然中許多不為人知的美麗身影
  • 在一顆小星星底下,有一個辛波斯卡丨如是薦書
    她在自己的詩裡面靜默,她不會把自己的生活寫進詩裡。」或許應該在後面加一句,「但能讓你從中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我的。你的。他的。她的。畢竟生活,有那麼多種。如那首成為幾米《向左走向右走》靈感來源的《一見鍾情》,其中一節她這樣寫:「每個開始畢竟都只是續篇,而充滿情節的書本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
  • 一起讀書丨《寶島一村》
    今天的薦書和《暗戀桃花源》頗有淵源,同樣是來自賴聲川導演的作品,著名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所著的《寶島一村》,一部講述臺灣眷村生活的作品。書中專注於翻騰出幾個人物命運中最微小的細節,再將它們蛛絲一般織結纏繞,勾畫出兩代人的時代生活。提起眷村,大多數的人是不太清楚的,其實有點像我們經常講的軍區大院兒,只是一個在大陸,一個在臺灣。
  • 「荒野有歌」之徐仁修先生巡迴演講
    城市活動內容廣州演講一: 中圖綠色論壇主題:《兒童生態教育——童年奠定人一生的夢想》時間:10月18日(周六) 10:00-11:30地址: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C區負一樓二號報告廳演講二:小谷圍科學講壇總第121期主題:《頂級荒野探險家講述荒野秘聞
  • 薦書丨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肯定不止我一人在盤算「要是鐵籠子被它踢斷,我該往哪兒跑」這個問題……昨天應該發書薦,但回來後「感覺身體被掏空」,所以只能割了書薦(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名如題,《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是一本短詩小集,薦書人是清華才女洪敦樂,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了我們的榜樣。
  • 【文翰堂】秋子臺灣行詩記十九首
    秋子臺灣行詩記十九首文翰堂編輯整理臺灣行詩記之一【初到臺北】2016.2.29臺灣行詩記之二【國父紀念館】2016.3.1初春二月下夷州,寶島風光眼底流。敬謁中山國父館,循觀夜景笑登樓。臺灣行詩記十二【見識寶島】2016.3.4已見臺灣寶貝橫,釋迦芒果炭花生。珊瑚赤玉驚貓眼,遍地奇花異草呈。
  • 臺灣的美麗與哀愁:除了心痛還是心痛
    祖國的美麗寶島——臺灣然而緊接而來的,是高山的瘡疤、水庫的龜裂、大地的創痛、大海的哀鳴;是煙囪林立、黑霧繚繞的工業叢林,如鬼域般在眼前揮之不去……隨著導演的鏡頭和旁白的敘述,我們看到了臺灣之痛如何形成,我們看到工業社會和人類文明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衝突對抗。
  • 探尋寶島臺灣,「寶」在什麼地方?
    很早已前,臺灣就在心中留下了印象,那時候是口號中,歌聲裡,「一定要解放臺灣」家喻戶曉,《阿里山的姑娘》悅耳動聽。列強的鐵蹄曾踐踏過,貪婪的外敵掠奪過。在世人的眼中,臺灣確實是寶,總在打他們的小算盤。藍色湖水出於好奇,我早有去臺灣看看的想法,前幾年終於可以到寶島上轉轉了。到寶島臺灣那天是在夜間,夜空上俯瞰寶島全貌,燈火闌珊,臨近桃園機場,萬家燈火輝煌。
  • 暑假出發10丨臺灣南部的自然世界
    《看見臺灣》觀後感:你看見的,看不見的臺灣,都在這裡時光荏苒,我們仿佛還沉浸在上一次臺灣北部和中部的自然世界裡,一轉眼就在準備暑假南部的行程了。這個暑假,鳥獸蟲木再次與臺灣荒野基金會合作,學識淵博的野馬老師將帶我們深度體驗臺灣的自然與人文。
  • 薦書丨暢銷十年的臺灣經典,了解百年臺灣的最佳圖文讀本
    《歲月臺灣:1900年以來的臺灣大事記》這是一本暢銷十年的臺灣經典,了解百年臺灣的很好圖文讀本:看臺灣百年沉浮,甲午戰敗,日本投降,大江大海,政黨輪替,兩岸遙望……有大悲痛,有大歡喜,1900年至今,一年一年,細說臺灣這些年來的篳路藍縷和歡喜哀愁……一件件改變臺灣的大事,結成一幅流動的百年臺灣歷史長卷——日本殖民、臺灣光復、「二二八」
  • 【寶島一村見面會】寶島送來包子,青島還禮饅頭
    尤其扮演飛行員「周寧」的宋少卿,他的生父是山東人,養母是青島人,鄰居是即墨人,此次回青島演出堪稱省親之旅;「我陪母親回青島,發現山東饅頭個頭那麼小,不如眷村賣的山東大饅頭個頭大。」主持人連連表示,要給宋少卿送上「王哥莊大饅頭」,見識一下真正的青島饅頭。
  • 旅行日曆 |11月在阿拉斯加圓荒野生存夢
    可定製師說了,越是冷越要起來嗨,還要去荒野嗨!十一月:性情中人,去野!無二之旅早就給你準備好十一月的請假密招請假5天+2個雙休=阿拉斯加荒野生存之旅你說他勇敢也好,魯莽也好,說他沒有荒野常識也罷,最後他寫下的那句『只有分享才是真正的幸福。(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足夠你細細領悟。
  • 臺灣•新老情懷——寶島七日記
    ,第一次到臺灣的林迪和陸洪偉的《寶島初印象》,法蘭克福展覽公司溫婷的《寶島情緣》,沈雷的《寶島情懷》以及作為東道主朱柏仰的《臺灣·新情懷》……從「家」和「友」出發,給我們展現了不一樣的臺灣以及人文情懷。
  • 臺灣一周旅行攻略,暢遊寶島臺灣
    臺灣一周旅行攻略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曾跟團去寶島臺灣旅行,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臺灣的風土人情,旅行攻略注意事項臺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天氣潮溼悶熱,洗衣服不容易幹,建議大家多帶幾套衣服換洗,雨傘一定必備
  • 旅行丨寶島計劃,騎行臺灣不是夢!
    不過,除了西藏,還有一個非常適合騎行的地方,那就是臺灣!冬季的臺灣,沒有颱風的困擾,也不需要高海拔的適應,騎行線路中沿途補給的地方較多,飲食住宿都不是問題,即使是菜鳥也能從容應對,一輛單車,一個背囊,就能開始騎行臺灣!5條經典易行的騎行線路推薦給想要嘗試的小夥伴,騎行臺灣真的不是夢哦!
  • 薦書丨裴秀獎作品——《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
    薦書丨裴秀獎作品——《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 2021-01-12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的臺灣省,隋代叫他「流求」但是何現在被稱為「寶島」?
    我國的臺灣省,隋代叫他「流求」但是何現在被稱為「寶島」?我們中國本來就不缺少美麗的的房,中國的臺灣省有史以來被稱為:美麗寶島、蝴蝶王國、蘭花之島、樟腦王國。其實我國的臺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臺灣海峽,臺灣島才與大陸分離。史上臺灣省的稱呼有很多,秦朝稱臺灣為「瀛州」、「島夷」、三國「夷州」、隋代改為「流求」、宋朝稱「毗舍耶」、明初又叫做「東番」、直到明朝萬曆年間改明為「臺灣」、後來被荷蘭殖民,鄭成功收復臺灣後起名「東寧」、 清朝改名為「臺灣」。
  • 薦書|《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1949—1978)》(三卷本)問世
    >執行主編:高 揚開本:16 開版次:2020 年3 月第1 版定價:128.00 元內容簡介本書為第一卷,收錄了姜維樸、張崇岫、孔繁根、何如、烏勒、鐵矛、思勤《百名攝影師聚焦COVID-19》:生動講述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速訂|《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集》重印限量面市薦書 |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的書——但攝影是關於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