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記事》這本趣味盎然的小書裡,荒野探險家徐仁修以自然觀察者的好奇、疑惑和實地觀察的精神記錄了臺灣自然界動物生態,藉助優美的照片與簡潔的文字描述了臺灣大自然中許多不為人知的美麗身影,以及動物在外形、顏色、身體結構和習性上的無窮奧妙。
作者取材精簡巧妙,以人道關懷的精神底蘊捕捉了日漸被文明喧囂所埋沒的眾多生命影像,讓我們在滿懷驚喜地領略天地孕育萬物的奇思巧技的同時進一步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學會謙卑、珍惜與感恩。
序言
自一九七五年以來,臺灣不顧一切地朝建設「經濟奇蹟」的目標努力後,人們口袋裡花花綠綠的鈔票不斷地增加,同時,我們環境的汙染指數也不斷增高,而大自然裡的生物卻快速地減少,螢火蟲消失了,泥鰍、蛤蜊、青蛙……不見了,小溪岸、河堤、溝渠、田埂……大都鋪上了堅硬、粗暴、醜陋的水泥,美麗、生動的大自然漸離我們而遠去,孩子們也越來越少有機會去接近自然、向自然學習,也無法從自然那裡得到啟示、快樂、感動,兒童最珍貴的想像力也難以得到大自然的滋潤,正如一位小朋友說的:「臺灣的虎姑婆移民去了,因為大人把大樹砍光,虎姑婆沒有森林可以藏身了……」
為了保留臺灣大自然的一線生機,二十年來,我經常上山下海,以紙筆、相機來記錄美麗豐饒的寶島。為了讓兒童有機會與能力接觸大自然,我也花好多時間去為孩子們演講,並帶領他們到荒野自然去進行觀察與體驗。我發現這種播種與紮根的工作是真正保護臺灣大自然生機的最佳辦法,而且效果顯著,這些孩子都懂得從一個更宏觀、更長遠的眼光來反省生活與面對自然。
過去我與許多人曾以環保運動來抵抗那些製造汙染、破壞大地的大企業,其結果就像遇見了希臘神話中的九頭妖龍——你砍去一個龍頭,它會再長出兩個頭來一樣,不但沒完沒了,還會被套上「環保流氓」的大帽子而難以脫身。但是,這些曾深入荒野、受過大自然感動與啟示的孩子,在長大之後,若是成為政府決策官員,他們不會為虎作倀;若是成為企業家,他們早就明白,「違反自然生態的投資」對整個地球、人類而言,是極為虧本、得不償失的投資。
為了臺灣的自然生機,為了孩子們,我在一九九五年創立了荒野保護協會,旨在匯聚更多理念相同,真正愛大自然、愛臺灣、愛孩子的有心人士,一起來推動這個觀念。此外,我也通過遠流出版公司,出版我這二十年來在臺灣山野所做的自然觀察與體驗,一方面為記錄,一方面是我與大自然相處的經驗傳承,更是我在自然深處的沉思與反省。
試讀部分章節
虎頭蜂觀察記
虎頭蜂雖然對人類構成威脅,但在大自然中,它在生態平衡上的角色卻頗為重要,因為它的幼蟲是靠吃食其他昆蟲,尤其是毛蟲而成長。虎頭蜂的一生幾乎大多花在捕捉毛蟲來餵養幼蜂上,因此在一個虎頭蜂巢半徑幾百米內,甚至一公裡內,毛蟲的數量會減至最低,而不會造成蟲害。這點對大自然、對農業都非常重要,自古聰明的農夫就利用飼養虎頭蜂來防治蟲害。把虎頭蜂這種天性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就是日本的農夫。
日本的農夫常在春天時,用蜂蜜引誘一種小型的黃虎頭蜂前來吃,等它快「酒足飯飽」之際,將它捕捉,並用一根紅絲線系在它的腳上,再放它回巢。
這時的虎頭蜂由於吃得太飽,再加上絲線而影響了它飛行的速度,這正好讓別有企圖的農夫跟蹤這隻虎頭蜂而找到剛築不久的小蜂巢。
農夫用網將蜂巢連同虎頭蜂一起捕回去,然後把蜂巢黏掛在蜂箱的頂部。從此這些虎頭蜂就在蜂箱裡安身立命,並替農夫除去果樹上的害蟲。
聰明的農夫在安置虎頭蜂巢時,在蜂箱裡放置了許多木屑。當秋天快到時,不斷擴建的蜂巢,已漸達底部,虎頭蜂會把木屑銜出棄置在蜂箱外,這時農夫看到木屑就知道收蜂的時間到了。農夫利用夜晚,把蜂箱的門關起並噴入濃煙。不久所有的成蜂全部昏死,然後取出蜂巢,剝取蜂蟲蜂蛹,或煎或炸,邀來鄰人親友,溫酒進補。
虎頭蜂的生命力非常頑強。有一次,我隨著昆蟲學博士趙榮臺先生和他的學生陸聲山在野外研究中國大虎頭蜂時,趙博士拍開學生袖子上的野蜂,使得蜂的頭與身體分離了。但這身首分開的虎頭蜂卻絲毫未減其威力,蜇針依然不停地攻擊。如鉗子般的剪嘴仍然狠狠咬住衣服不放,這樣的情形竟然持續了三十幾個小時,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真教人又敬又畏。
也因為虎頭蜂這種頑強不屈、兇猛無比的形象與天性,使得臺灣許多廟宇在新神像開光時,都要在神像的腹裡塞一隻或三隻虎頭蜂。特別是武神,例如關公、鍾馗、王爺等。一來使邪神不致入侵,二來增加其威猛。在嘉南的一些沿海地區,神像最多有塞入一百零八隻虎頭蜂者。
作者簡介
徐仁修,臺灣著名生態探險家、作家、攝影家和音樂家。1946年生於新竹,在美麗的芎林鄉村度過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生活,15歲開始野外遊歷。大學畢業後,從事過八年農業專家的工作。此後,他拋棄世俗名利,深入臺灣地區的高山深谷探險,並走向島外探險旅行,足跡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寮國金三角地區,尼加拉瓜,美國西部國家公園,澳大利亞,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和中國大陸。徐仁修的作品文筆優美,富含對人文與土地的思考,配以攝影圖片和真實的蠻荒經歷,暢銷臺灣及海外華人群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次獲得各類大獎,如,臺灣出版界最高獎——吳三連文學獎、金鼎獎、吳魯芹散文獎、《聯合報》每周新書金榜、《聯合報》小說獎等。
《動物記事》
定價:39元
作者:徐仁修
包裝:平裝
叢書名:徐仁修荒野遊蹤·尋找大自然的秘密
出版時間:2014-02-01
ISBN:978730124164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開本:16開
購書點擊「閱讀原文」,把書送到家!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進入
我們的微店